回覆列表
  • 1 # 訪古寫字湯益明

    中國的二十四史既是歷史,同樣又是文學。以史記為代表的歷史著作,更是文學名篇。《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文學側重於文,偏重於描寫,可以用多種表現手法;歷史側重於史,往往以寫實手法,恢復歷史面貌。

  • 2 # XYXLNV

    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很多文學創作都是以史為依據而抒發延伸的,所有的當代文學在後世也都變成了史。

    文: 更強調情感,再創作

    史: 更強調敘事,真事實

  • 3 # 巽芳公子

    不分家是指二者聯絡緊密,不能分割,而不是完全可以當作一回事。文學側重於表達思想,史學側重於記錄事實。

    古代史官寫史書往往有高超的文筆,二十四史都是紀傳體。給一個人立傳也是一種創作,需要兼顧敘述的流暢和文字的嚴謹。否則如果跟流水賬一樣,看書的人就失去了興趣。

    至於文學,在讀古詩,散文,小說時,如果對作者的歷史背景沒有了解,對很多歷史典故不熟悉,閱讀過程中會難以理解文字細節裡的一些暗喻,更主要的是無法根據時代特徵領會文學作品的主旨。

  • 4 # 廣東省茂名地區髙州市

    因為文章記錄著歷史,歷史存在著文章。猶似菸酒不分家,喜歡吸菸的人,多數的亦喜歡飲酒。同樣道理,喜歡飲酒的人,多數的亦喜歡吸菸。因此,便有菸酒不分家之說。再論文史不分家,比如:《毛主席詩詞》,實際就是一本史詩!她(它)刻錄了各個不同時期的經歷!所以說文不離開史,史更需要文作深刻精闢的歷史記錄!因此說,"文史不分家",就象"菸酒不分家"一樣的道理!...追夢的詩人:2020.05.06.16.10.

  • 5 # 三茶九舍

    首先,單獨解釋一下,文史的含義,文指文學或者文化,表達了一個人對於客觀世界的主觀認識,人類社會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精神產物,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說的知識。所謂歷史,指人類活動程序中的歷史事件。

    我們再來說說,為什麼文史不分家?文化是需要經過一段的歷史積澱才能形成的,正是因為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才能形成今天的豐富民族文化和優良的傳統。同樣,文學是對一個時代政治經濟的反應,文化讓我們吸取前人經驗,反思歷史,文化不發展,歷史也就停滯不前了。

    最後說一下,兩者之間的區別。所謂文化,更偏重於精神和知識上的東西,而歷史則是指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

    總的來說,可以這麼理解,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歷史的經驗的總結;歷史受到文化的推動,而不斷髮展。所以我們說文史不分家,兩者相互作用,互為前提。

  • 6 # 霜鬥寒

    文史不分家,是因為在我國古代,根本就沒有文史之分。文史區分開, 是近代以來學科分類中產生的一種現象,這種做法基本上是跟著西方學的。也就是說,中文和歷史這種學科的設定,是後來的人們人為地設定的。這種設定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一定的弊端。合理性是研究領域更加細分,可以加深研究的深度;弊端就是人為地割裂一些研究範疇,導致只有微觀,缺乏宏觀。

    在我國古代,學讀書寫字,使用的教材裡面,既包含文學的知識,也包括歷史的知識。比如《史記》,是一部歷史著作,但它也有很高的文學水平,被稱為“無韻之離騷”。更早的一些經典,比如儒家的《論語》,記載了孔子講的很多話,這裡面既有儒家思想,也包括了一些歷史記載,包括孔子和弟子們的遊歷經過等。甚至像《詩經》這樣的詩歌總集,裡面也是有一定的歷史資訊的,從中能夠看出古代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古人在讀書學習時,是不會刻意去區分哪些是歷史,哪些是文學的,那時候也根本沒有這樣的概念。

    現代人雖然有了歷史與文學的分野,但是,無論是學歷史還是學文學,都不能只關注其中一科而忽視另一科,否則,就不可能學好。比如,學歷史的也需要了解《詩經》、楚辭這樣的文學知識,如果不瞭解,就難以管窺當時那一時期的社會歷史現實。學文學的也需要熟讀《史記》、《資治通鑑》等史學名著,因為司馬遷和司馬光等人寫作的歷史著作,體現出了極高的文學水平,其記述事件、刻畫人物,往往言簡意賅,描述傳神,是現代人很難比擬的。也就是說,歷史和文學這兩個學科的許多教材仍然是重合的,只不過兩個學科的側重點不同,歷史學側重研究和分析歷史事實,並總結其規律和經驗教訓;漢語言文學則側重對史學著作的文學價值進行探討,挖掘和分析其表現形式、敘事手法等等。

    因此,“文史不分家”這一說法確實是非常有道理的。文史領域的研究者在從事自己的研究工作時,也務必要文史兼顧,不能偏廢其中的任何一個。

  • 7 # 林千風

    文史不分家的意義

    有人說文史不分家的文並不指的文學,而是更大範圍的文化,即文化和歷史是交織在一起不可分的,這點我保留意見。我更贊同的說法是文史不分家的文,指的是文學。同時這句話的範圍還需要延伸到文史哲不分家更合適,即文學、史學、哲學不分家。

    從這個角度講,指的是專業上的不分家,但是不分家不等同於同一個家。這裡我舉例一個大家族在古代的時候,可能有三個兄弟組成三個家庭,但是三個家庭都在同一個屋簷底下討生活,“不分灶”即不分家,但是每個小家庭又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要過,所以雖然在同一個屋簷底下過活,彼此的心思是不一樣的。這是為了說明“不分家”不等於同一個家的地方。學習文學則必須學習史學和哲學,學習史學和哲學的同樣也必須學習文學,這是因為文史哲的本質是由人所創造的,而人是矛盾共同體,他並不是單一的專業的無情感的人。

    那麼文史為什麼不分家?我認為這裡面存在著幾個原因:

    文學和史學的記錄人身份問題

    在這裡我引入一個說法叫“敘述者”,這個詞我們平時用在說小說上,例如說小說是第一人稱寫的還是第三人稱寫的,背後實際寫小說的人是否等同於作者,這個背後實際寫小說的人就是敘述者。舉例《史記》,司馬遷說自己是收集了各個地方人的口語記錄、事例論證後才寫的史記,儘量應該以真實發生的事情為準,但是他難免會帶有自己的情緒和觀點在裡面,這時候敘述者就是司馬遷;而納博科夫雖然寫了《洛麗塔》,但是洛麗塔的敘述者實際是亨伯特,亨伯特為自己辯解的理論並不等於納博科夫就是一個戀童癖。所以敘述者對於作品的創造很重要。

    之所以先講這個,是因為大家需要了解的是,什麼樣的人才會記錄歷史?我們都知道歷史可以從地理變遷、政治制度變化、經濟發展、甚至於陪葬品等等去看見某一個時期的人類社會活動,從始皇統一全國到科舉制度的確立、君主專制的鼎盛時期,資本主義的萌芽、唐詩宋詞的繁榮,都構成了歷史,即人的社會生活變遷。

    但是在這裡面需要注意,有多少人能夠記錄地形地貌、政治制度改革、經濟發展呢?官與吏才是記錄歷史的主要任務,而在古代實際上是讀書人掌握了話語權。讀書人學習四書五經以外,還有自己的生活情趣,所以記錄人的身份決定了他在記錄史學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採取了文學創作的相關技法,例如說賦比興、對比、襯托、誇張等修辭手法,人物視角、曲筆等寫作手法。這不僅僅是受到了時代限制,也受到記錄人身份和個人品德才情的影響。

    那麼在這上,史學作品就成為了非常有特色的文學作品。正如魯迅評價《史記》: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不否認有很多客觀材料能夠為歷史注筆,但任何客觀材料的背後,都需要有人的運動軌跡,這個歷史才有味道,否則它僅是生物史、地球史,而不是歷史。

    文學和史學的閱讀者

    對於從奴隸制度到封建制度的古代人而言,除了記錄者本身較高水平的文化修養以外,我們還需要注意閱讀者的身份。什麼樣的人會成為歷史的傳承人?

    我們記錄歷史的本質是記住先輩的故事、精神,併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有誰會記錄無名小輩的歷史嗎?有,但很少。多數記錄的是英雄和人民的歷史,英雄是一個超級個體,他個人的經歷遠非常人所能有的,包括眾多聖人、君主、將軍、文臣等;人民則是普遍的大眾構成的另一個群體,群體不以個體發聲,而是用眾人的聲音發聲。這個區別就像百川和黃河長江一樣,也像超級計算機和雲計算一樣。

    除了讀書人自己能夠看懂自己的語言外,重要的還是怎麼讓更多的群氓去記住歷史呢?考慮到當時人民的水平,以文學的形式記錄才能做到故事的流傳,它不一定是真實的歷史,但它隱含了歷史。所以從這點來講,在夸父逐日、女媧摶土造人、劉邦項羽之戰、三國演義等,實際是為考慮受眾而減低了傳播難度。有更多的人記住和傳播,才有後來人的研究與探索,去了解先民的生活,從而才能講先民的歷史。

    文學和歷史學的側重點

    我認為文學作品更重要的是去理解人類的精神生活。所有的寫作手法背後都是為了說明創作者的意圖和想法,他的精神生活是樂觀的、豪放的或者悲傷的,文學作品更多反映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經歷感想、對於時代的感想。

    而歷史學更多反映的不是個人,而是眾人的意志。意志和感想是不同的,意志是一個族群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感想是一個人對自己和世界的感覺。

    文學和歷史以後會分開嗎?我認為從專業性來講,文學和歷史一定是不同的,但這兩門學科不可能說徹底的分開,無論在什麼時候。因為談歷史必須談人,即使是未來500年後的人們在研究我們現在,也必然會談論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學、短影片、電視劇、電影等等,因為人必須是由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共同構成的。

    當然因為我不是學歷史的,我表達的也是一家之言。希望有學習歷史的朋友來說說歷史吧~

  • 8 # 王小科

    文史不分家

    它當然是分不了家的,因為文化是由古到今的完善,古為今用,如果沒有古老的文化底蘊做基礎根本就推動不了現代化社會的程序,

    文化的側重點主要在於完善,更進一步。

    歷史的側重點主要在於以史為鑑,吸取教訓。文史又是相輔相成的的聯絡,文化促成歷史的發展,歷史來推動文化的完善。所以世界國際大團結的局面會巋然不動。因為各個國家和國際方面都有各自的文化和歷史。

  • 9 # 琴棋書畫醬酸茶

    文史不分家,有它的道理。文學與歷史都屬於人文學科,文學作用於人的感情,表達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而尤以詩歌為甚,詩在表達感情的同時又示人以教化,詩三百,以一言蔽之,思無邪也。從詩經開始,中國便有了詩教的傳統;而歷史,追往事,述變遷,傳人物,作用於人的識見,使人知正邪,辨忠奸,作良事,重教化。因此,文史皆有教化功能,從作用上說,文史不分家。

  • 10 # 羅得一意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引經據典”,在古代,經和典,用現在的理解,就是雞湯文裡面經常說的“馬雲說”“巴菲特說”“子曾今曰過”的專家說,既然是說過的話,就可以稱之為“史”;

    在古代“文”和“字”絕高的社會地位,簡直可以與鬼神等論,比如倉頡造字,鬼神皆驚,所以古代只分文武兩科,只要是用字和筆表達的基本屬於文

    古代最重視的科舉呢,其實主要是文舉,武舉除了戰時基本都是不被重視。對於參加科舉的人呢,基本上都人微言輕,為了讓考官認同,就開始了引經據典,為自己的理論站臺(現代也如出一轍,古今同款啊)以增加文章中理論的份量。

    中了榜以後,基本上都被分配到翰林院呀,編著院啊等這些機構鍛鍊,這些地方呢很多是編史,修史和記錄朝堂。

    久而久之,習以為常,在相互的角色互關互相交叉後,也就出現了文史不分家的情況了。

  • 11 # 出鞘龍泉劍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文史不分家,這五個字是由兩個詞、一個片語組成的,先要解釋一下前兩個詞的意思。"文"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文章"的意思,第二個是"文學"的意思。”文學"的範圍很廣,散文、政論文、遊記、序、表、詩詞曲賦都屬於"文學"。”史"指的是歷史,即特定年代的人、事、物,國家和社會發生的重要事件,文明、文化、生活的記錄等等。"不分家"的意思是這兩者是相伴相生、相輔相成、水乳交融的,是無法區分的。

    舉個例子:

    《過秦論》是篇文章,是"政論文",這屬於"文"。它論述的事件是秦國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幾代秦君歷經百餘年奮發圖強,終於滅掉六國、一統天下,卻轉眼間又灰飛煙滅的經過。這屬於"史"。作者賈誼是西漢文帝時的臣子,他年少有為,才華橫溢,有戰略眼光,但卻搶了朝中老臣的風頭,文帝權衡一番,只得照顧老臣的面子,不能重用賈誼。再加上賈誼教輔的文帝之子不幸墜馬身亡,他內疚成疾,年齡才三十出頭便一命歸西。作者生平介紹,這也屬於"史"。

    所以"文史不分家"。

    另外,古代的史學著作很多也是用文學的手法來完成的,"文"與"史"結合的就更加緊密不可分割了。比如《史記》、《戰國策》,在記述歷史時,都有人物形象的塑造與刻劃一一即對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描寫,這屬於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了,這當然屬於文學的範疇。

    所以我對"文史不分家“這句話的理解就是:

    文章(文學)與歷史是不能分割的。

  • 12 # 晨星齋史東振

    一方面是指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等為文學創作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指歷史的記載,歷史知識的傳播要藉助於文學形式。在我國古代許多傑出的史學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文學家,如司馬遷、班固等;一些史學名著,同時又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史記》就被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筒單說,就是文學離不開歷史,歷史離不開文學

  • 13 # 深圳鄭海洲

    因為它不能分家,所以說不分家。

    從文必知史,治史必用文,這兩者本就是不可侵害的。

    有人寫史寫得亂七八糟,不堪卒讀,那是因為不識文,缺乏基本的文字表現技巧。有人寫詩作文輕飄飄的,那是因為不知史,缺乏文化厚重感。

    古代治史,按春秋筆法,具體的事,該怎麼寫就怎麼寫,不可變通。比如春秋時齊國大夫崔杼殺了齊莊公,擁立齊景公,太史記錄此事,寫“某年月日,崔杼弒齊君”。根據春秋筆法,上殺下稱殺或斬,順殺逆稱誅,下犯上則稱弒,所有臣殺君、子殺父,都叫弒。可是崔杼勢大,要改春秋筆法,不讓太史這樣,太史不從,把太史殺了,讓太史的大兒子接著寫,可寫的依然是“崔杼弒齊君”,他又把太史的大兒子殺了,讓太史的二兒子接著寫,太史的二子仍然寫“崔杼弒齊君”,崔杼也許是釘得手軟了,歷史就這樣寫成。南史公聽得崔杼不讓太史一家按春秋筆法寫史,已殺兩人,拿起筆和竹簡就趕往朝堂,說“太史一家殺完了,還有我南史家,不信寫不成史。”

    中國歷史從春秋筆法紀年記事,到司馬遷改由本傳記寫史,都有一定章法,是需要文字功底的,《史記》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文學價值不弱於史學價值。即便酈道元作《水經注》,也因其言辭之優美,才顯山河之壯麗。文是一切客觀事物之載體,無文則無文明,誰能把它與史侵害開來?

    而為文之道,在於知史,知史則能熔古今思想於一爐,義理圓通,發人深省。那些無史之文,本無靈魂,不過是些插科打渾,編一段故事,博人一笑。不知史則無唐宋八大家,不知史則無唐宋詩篇,吟風弄月,春悲秋愁,終難撐大局。

    如今網路文學氾濫,網路小說氾濫,終不成氣候,全因其憑空臆造,沒有厚重感,讀了不長知識,不過是看別人編的天花亂墜的故事,和過去那些動輒幾千萬讀者的小說作品比較起來不是一個檔次。不是現代人文采不行,而是歷史文化含量太少,幾乎沒有人類的元素。

    不知文寫不出好歷史,不知史讀不懂好文字,因此兩者密不可分,文史文史,無史則無文,無文必無史。

  • 14 # 古籍舊書庫

    很簡單:寫史讀史,都需要有較高的文字、文常識。

    同樣地,也可以說一一詩文不分家,經文不分家,思文不分家。凡經、史、子、集,都是文字寫成,都常常呈現為書籍,當然不分家。

  • 15 # 你的墓誌銘想寫啥

    歷史之所以能被傳承下來並且為人們所熟知,就是文字發揮了它的記載傳承功能;而文學,是駕馭文字的一門學問。

    歷史中發生的事件、時間、人物、現象都給文學創作提供了巨大的素材,歷史知識的傳播要藉助於文學形式,文學又得以讓歷史得到傳播。文學是歷史的積澱,歷史發展而來。因為文化是需要經過一段一段的歷史積澱才能形成的,正是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才能形成今天的豐富民族文化和優良的傳統。

  • 16 # 蓋特

    文學,記錄的是歷史。

    歷史,演變過程中透過文字記錄下來。

    如果文史分家,那最簡單的,唐詩宋詞,可能就只是一個名字,讀詩時,繁盛的社會背景、悽慘的戰亂場景,大家就無法讀懂了。

  • 17 # 楚塞江郎

    文史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是根本沒有可能徹底分得開家的!文偏重於行文辭藻,而史則側重於事實考據。

  • 18 # 逢春186177958

    因為它們本來就是連體嬰兒,同生同長的。有文才有歷史的記載,有史才有文化的發展,歷史延伸,文化隨著發展。文化豐富了歷史,歷史助推了文化的發展,它們魚水難分,血肉相聯。故曰文史不分家。

  • 19 # 倚雲

    文史不分家,指文學內容含有歷史事件,史學研究要採用文字表達。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舒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體裁,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它的內容反映過去的事情,可以成為歷史作品。內容如果反應未來,可以成為科幻。文學作品側重表達,對語言要求很高。要有很多修辭比喻手法。

    《紅樓夢》,說的是當時康熙廢太子事情。可是全篇的詩詞,精妙語言,修辭手法,引無數紅迷競折腰。

    《水滸》反映農民起義,真實性有待商榷。但是他的敘事方法,修辭特色,讓人欽佩。

    史學是專門研究歷史的學派。表達出來的時候,如果採用文字敘述的方式,再加上作者的文學水平比較高,就使作品帶有文學性。後代人寫的以前的歷史故事,或者歷史小說。此處側重真實性表達,文學性不是要求多高。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因為司馬遷的文學涵養很高,《史記》被稱為成為“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東周列國志》,《明朝那些事兒》,《易中天中華史》,都是歷史小說。語言精煉,形象表達是基本要求。

    文史不分家,文學側重內容,歷史研究側重與文字表達。兩者相互借鑑,相輔相成。

  • 20 # 我是朱亞傑

    文是史的載體,史是文的根基。

    歷史不能儲存,要靠文學還原。文學不能空想,要從歷史借鑑。

    城市的出現和文字的產生,表現了文明的誕生。文字開始的目的就是記錄歷史,然後才是表達感情。沒有歷史的文化不能久遠,沒有感情的文字沒人喜歡。歷史的故事提供了文學的養分,文學的歷史賦予了故事的情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如果歐文,杜蘭特復出,籃網隊有沒有可能拿到NBA總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