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奔的小雞111
-
2 # 虛竹斷欲
我認為結論是爆發不了。
理由是印度跟我們的術語定義、統計口徑不一樣,國民良知不一樣。
一如印度的GDP統計口徑,高速公路里程統計口徑。
國民良知不一樣,我們國家把人命放在首位,這是最高指示,我們全華人民也是按照這個來執行的。我們接受不了任何一種有絲毫消極怠工的處理方式。疫情爆發以來多少官員落馬?全是因為做錯事兒嗎?不是的,做錯了肯定要下,做慢了也要下、紅十字會不是沒幹事兒照樣被盯的發毛、哄抬物價更要處理、兩山工程全程直播讓全華人民放心。
印度的話不得學他的美帝爸爸?“一億以內都算防控的不錯!”,這就厲害了!你看,前面那口徑咱接受不了,人家能接受...誰說他爆發都沒用,人家不認。“你無情,你冷酷,你無理取鬧!”
再說了,你捐了人家不用你能咋滴!“你說氣人不!”
-
3 # 風雪赫連城
爆發是肯定的,但反超美國的希望不大。截止5月7日,印度累計確診52987例,24小時新增6276例,死亡1785例。印度擁有13.24億人口,而累計確診數還沒有破10萬,這不是印度的防控工作做得有多好,而是檢測數量不足,很多感染者沒有被檢測出來。
印度目前的檢測率僅為0.08%,而做得好的國家比如義大利,其檢測率達4.0%,做得差的國家如英國也達到了1.7%。如果印度的檢測率達到義大利相同水平,也就是說檢測能力提升50倍,那麼感染人數也必然會翻倍,但會翻多少倍不好估計。
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曾經表示,陰性和陽性比例在10:1的情況下是一個良好的標準,而印度的檢測陽性率為4%,遠低於這個標準,美國則高達15.5%,英國更是達到了18.1%。也就是說,從檢測陽性率來看,印度的疫情較為樂觀。
因此,結合檢測率和檢測陽性率來判斷,如果馬雲給印度多捐些試劑盒,也就是幫助印度提高檢測能力,那麼印度確診數確實會迎來爆發,但不會超過美國。我這麼說,有以下幾點理由:
印度在前期採取了較嚴厲的防控措施。印度領導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衛生條件落後,一旦疫情爆發將不堪設想,因此在疫情早期就採取嚴厲的防控措施。3月24日,印度總理莫迪宣佈全國實施“封城”,持續21天。印度的“封城”措施還是很硬核的,對於不遵守禁令的國民會棍棒伺候。
印度當地的高溫天氣可能幫了大忙。新冠病毒是一種囊膜病毒,對溫度比較敏感,氣溫升高不利於存活。雖然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飛沫傳播和直接傳播,但在氣溫較高的地區疫情確實沒有其他地區嚴重。
印度的對外交流並沒有像美國那麼頻繁。如今疫情較為嚴重的幾個國家,比如俄羅斯基本上是由輸入性病例所引發的。而印度的對外交流不像美國那樣頻繁,印度周邊的幾個國家疫情也不算嚴重。
回覆列表
不大可能,印度有十幾億人口,又處於亞熱帶,自帶阿三的體質,這個病毒對他的影響很小了,頂多像流感爆發一樣,統計的數字只是微乎其微,不必過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