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電影科技有很大進步,恢復圓明園不是難事,好像看看當初圓明園真實面貌
7
回覆列表
  • 1 # 糧家洲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範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等,其焚燬的範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福投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援下,下令燒燬圓明園。3500名英法聯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1]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上罕見的。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讓人記住國恥!由升愛國情節。

  • 2 # 經典娛樂劇場

    如果以當代的拍攝技術水平,重現當年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經過,場面肯定會不一般,如果在火燒的場面利用無人機全程無死角全方位拍攝,在經過後期一些特技處理,場面拍的有多精彩,我想國人就會感到有多憤怒,因為那是一個恥辱的日子,它會讓國人更加記住落後就會捱打的沉痛教訓,激起大家強烈的愛國熱情。說不定,還真的可以火一把。

    火燒圓明園這場浩劫,正如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繪和抨擊的那樣: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一個進行搶劫,另一個放火焚燒。他們高高興興地回到了歐洲,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他們共同“分享”了圓明園這座東方寶庫,還認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偉大的勝利!

    如果用影視畫面再次去重現當年的情節,雖然很多國人不願面對這樣的畫面,但我們又不得不面對,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恥辱,是中國的恥辱,是歷史的悲哀,但是聯軍的一把大火燒傷了一個民族的自尊心,同時也燒醒了一個沉睡的民族。

  • 3 # 芙拉芙拉啦

    為什麼一定要拍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段?為什麼會覺得拍火燒圓明園會火?心不痛嗎?如果說只想看看當初圓明園的面貌,你可以拍個別的題材就可以。

  • 4 # 不明眾生

    1.請斯皮爾伯格來當導演

    2.女主劉亦菲,男主角無所謂

    3.重建一座圓明園

    4.燒燬圓明園

    5.請解放軍參加演出

  • 5 # 筆跡1212

    首先更正下,不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燒的圓明園,是英法聯軍侵華時燒的圓明園,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英國軍隊燒的圓明園。

    我認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可以拍出火燒圓明園的電影。

  • 6 # 歷史如流水

    以現在的技術不管拍火燒圓明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都存在火的可能性,不過一部電影是否優秀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導演的能力,演員的演技,放映前的宣傳等,不是說科學技術進步了電影一定火。

    當前還處在抗病毒時期,電影院也還關著,拍了電影無法去影院觀看,只能在家看電視,融入的一些先進科技觀效會大打折扣。

    不過今年恰逢庚子年,又逢新冠病毒蔓延,國外想把病毒源頭指向我國,不禁讓人們想起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以及庚子賠款。拍一部這樣的電影確實可以與之相關聯,激發愛國主義情懷,可以算賣點一個。

    因此拍一部這樣的電影,如果可以找一個好的團隊,雖然不敢保證大火,但是應該也不會有太差的收視率。

  • 7 # 圍火爐吃西瓜

    不是能不能火,而是一定能火,並且成功把中國人民的火給拱起來了。

    我們初中的時候都學過歷史,當時的歷史課本是從中國古代史講起,充滿魅力的中國歷史深深地吸引了我,從人類的起源,到戰國的鐵馬金戈,再到秦漢時中華民族統一的王朝的出現,燦爛的文明由此不斷髮展,經歷了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成就了交流、融合、昇華的燦爛果實。到了明,清時期封建社會由盛轉衰,天朝大國的美夢被一炮轟醒。

    1983年一部名為《火燒圓明園》的香港電影跳進了人們的視野,我記得第一次觀看是在小學時,老師在放暑假建議觀看的。當時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看著畫面裡皇帝和妃子們窮奢極盡地享受著宮廷生活,最後看見外國人衝進美麗的園林搶東西,看見外國的強盜們坐在了封建王朝象徵著至高無上的龍椅上,看見了人們不斷地呼喊。兒時第一次看時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大火,滿眼都是大火,小小的十四寸彩電都攔不住的大火。等長大了,每看一遍,體會都會很加深一層,屈辱,惋惜,憤怒,更多的是無奈。

    我不是影視的專業人士,但如果再拍一次,我希望可以是這樣的:

    從驚歎到毀滅。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憑空創造一幅場景自然不在話下,但圓明園世稱“萬園之園”大小如現在的六千座足球場大小,場面宏大,工程量必定不小,還要參照史書資料記載的各種方位,建築的藝術,場景規模,圓明園中還大量存在西方建築風格的園林,可謂包含萬千,製作難度可想而知。但如果製作出來必定震驚中外,哪怕是場景模擬也會載入影史。當中華民族用150年的智慧結晶的毀滅,更無法估量的的文化損失,讓世人可能才會明白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一部影片的成功不只只是光靠場景的支撐。咸豐的帝王心裡,由盛轉衰,年輕的慈禧如何玩弄滿朝文武,侵略者們如何的囂張跋扈,可憐的民眾遭受的痛苦。我們擁有那麼多的優秀的編劇演員,相信他們的演繹會使影片更加深入人心。

    警醒。我們都不希望這僅僅是是一場視覺的盛宴。也不是為了挑起人們的仇恨,希望用史實來警醒世人,1不希望我們改革開放的成果,努力營造的家園再一次被踐踏。任何的一場權力的爭奪,無關種族,最後犧牲最大的依然是普通的民眾。以史為鑑,強大國家,以我們的強大來震懾不斷窺探的侵略者們,告訴他們我們不是101年前的中國了。

    到時可以眾籌,讓每一位中華兒女都參與進來,讓我們來一起創造,可以留給後代的經典。

  • 8 # 跪射俑

    注意火燒圓明園的是英法聯軍。

    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援配合下,聯合 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當時,僧格林沁、瑞麟殘部在城北一帶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軍先行,於當天下午經海淀,1860年10月6日傍晚,侵略軍闖入圓明園大宮門。此時,在出入賢良門內,有二十餘名圓明園技勇太監同敵人接仗,“遇難不恐,奮力直前”,但終因寡不敵眾,圓明園技勇“八品首領”任亮等人以身殉職。至晚7時,法侵略軍攻佔了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福海而死。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儘快接受議和條件,英、法聯軍洗劫兩天後,向城內開進。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華頭目闖進圓明園後,立即“協派英法委員各三人合議分派園內之珍物。”法軍司令孟託邦當天即函告法外務大臣:“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英國司令格蘭特也立刻“派軍官竭力收集應屬於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軍入園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誘惑力,軍官和士兵們都成群打夥衝上前去搶劫園中的金銀財寶和文化藝術珍品。

    圓明園可搶的東西實在太多。據一個英軍目擊者稱,在整個法軍營帳內滿堆著很多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鐘錶,在士兵的帳篷周圍,到處都是綢緞和刺繡品。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國二等帶兵官,因在圓明園劫掠致富,享用終身,得了個“中國詹姆”的綽號。

    長春園遠贏觀遺址

    長春園遠贏觀遺址

    英法侵略者究竟搶走了圓明園多少寶物,由於園內的陳設 及其帳目都一併被搶毀一空,所以已永遠無法說清。以下資料或許可藉以管中窺豹。清室史料表明,圓明園內當時僅陳列和庫存的歐洲各式大小鐘表即達441件,劫後倖存的只有一件大鐘。事後查繳被土匪搶走和侵略軍“委棄道途”的一部分失散物件即達1197件,這充其量只不過是園內物件的千分之一二。據當時《泰晤士報》一則通訊稱:“據估計,被劫掠和被破壞的財產,總值超過600萬鎊”。實際上,被英法侵略軍搶走和破壞的物件,有很大一部分實屬無價之寶。這摧殘人類文化的滔天大罪,實在令人髮指!

    軍官和士兵,英國人和法國人,為了攫取財寶,從四面八方湧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他們為了搶奪財寶,互相毆打,甚至發生過械鬥。因為園內珍寶太多,他們一時不知該拿何物為好,有的搬走景泰藍瓷瓶,有的貪戀繡花長袍,有的挑選高階皮大衣,有的去拿鑲嵌珠玉的掛鐘。有的揹負大口袋,裝滿了各色各樣的珍寶。有的往外衣寬大的口袋裡裝進金條和金葉;有的半身纏著織錦綢緞;有的帽子裡放滿了紅藍寶石、珍珠和水晶石等珠寶;有的脖子上掛著翡翠項圈。有一處廂房裡有堆積如山的高階綢緞,據說足夠北京居民半數之用,都被士兵們用大車運走。-個英國軍官從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廟裡掠得一個金佛像,可值1200英鎊。一個法國軍官搶劫了價值60萬法郎的財物。法軍總司令孟託邦的兒子掠得的財寶可值30萬法郎,裝滿了好幾輛馬車。一個名叫赫利思的英軍二等帶兵官,一次即從園內竊得二座金佛塔(均為三層,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寶,找了7名壯夫替他搬運回軍營。侵略者除了大肆搶掠之外,被他們糟蹋了的東西更不計其數。有幾間房子充滿綢緞服裝,衣服被從箱子拖出來扔了一地,人走進屋裡,幾乎可遮沒膝蓋。工兵們帶著大斧,把傢俱統統砸碎,取下上邊的寶石。一些人打碎大鏡子,另一些人兇狠地向大燭臺開槍射擊,以此取樂。大部分法國士兵手掄木棍,將不能帶走的東西全部搗碎。

    當1860年10月9日,法國軍隊暫時撤離圓明園時,這處秀麗的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瘡痍。

    1860年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藉口,將焚燬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命令米切爾中將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正當清政府對侵略者屈膝退讓,答應接受全部“議和”條件,擇日簽約時,英國侵華頭目額爾金、格蘭特,為了給其侵華行為留下“赫然嚴厲”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驚”,竟藉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劣待戰俘,悍然下令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被一齊付之一炬。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几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燬。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英國侵略軍燒燬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 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 9 # 你失散多年的哥哥

    肯定火不了,這種片子火不火和特效有什麼關係?難道為了看八國聯軍燒圓明園看得更過癮嗎?特效再好,也絕對無法超越當年劉曉慶那部的藝術成就。

  • 10 # 汪汪的日常

    傷疤不要以娛樂的方式揭開!

    紀錄片可以更加嚴肅真實地反應這段過往。誰能保證所還原的建築是原汁原味,所經歷的歷史事件是真實可信的?

    歷史事件,貴在其真實的基礎上給人反思。

    相形之下,每次去圓明園我更喜歡走東側的水路,看看湖光山色,看看水鳥嬉戲。每每路過的殘垣斷壁,總是萬千感慨。縱使現代的科技再發達,還原出彼時彼景,怕也還原不出那時人們對世界的態度和情感。

    一百多年,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我們,智商、情商發展了多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家孩子語文輔導班都上了2個春秋了,收穫不大,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