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進行曲中的詠歎調

    其實,在三國裡就有對戰爭與和平粗略的闡述,就是那句註明的“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與合之間,就是戰爭與和平的交替上演;不過句話還是有侷限性,只解釋了東亞國家的情況,並沒有囊括歐洲;歐洲從中世紀到現在,一直也沒統一;

    不過,無論是那個地區,戰爭與和平的戲碼一直在交替上演。其實我比較贊同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裡的觀點:“歷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總和,這是唯一的原因。只有在我們完全放棄了在個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時候,才可以發現這些我們不知道的規律,正如同只有在人們放棄了地球不動的概念的時候,才可以發現行星運動的規律”。

  • 2 # 老蘇聊易經

    我用易經的裡陰陽的觀念大概分析一下,

    《易經》認為,整個世界在陰陽兩種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斷運動,變化,除了卦象上的一陰一陽,《易經》還將陰陽作為事物的性質及其變化的法則,把具體的事物賦予了陰陽的含義,所以萬事萬物都可以分陰陽,比如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暑為陽,寒為陰,晝為陽,夜為陰。

    和平為陽,戰爭為陰,陰陽有這樣的一些關係,交感相錯,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相互轉化,那我們就可以清楚解釋戰爭和和平的關係,戰爭和和平相互對立制約的,相互轉化的,歷史的發展驗證了這樣的關係

  • 3 # 話說唐秦

    記得前蘇聯小說《戰爭與和平》,那是衛國戰爭的作品,反映世界反法西斯的主題。我覺得戰爭是人類的災難,但戰爭只有靠戰爭來解決,我們愛好和平,但當戰爭發生時,鐵血男兒當精忠報國,我們要以血換血以牙還牙,用用我們的血肉之軀捍衛和平!!

  • 4 # 元山野菊

    戰爭與和平是對立統一的。

    古人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和平要靠戰爭來維護,即所謂以戰止戰;只要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和平就是正義的戰爭(侵略他國的戰爭是非正義的)。

    尤其是當下中國面臨群狼環伺的危險: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以中國為“疫情之源”要挾鉅額賠款;二、美國甚至威脅中國無條件支援它,以“避免戰爭”;三、近段時間以來,美國不僅多次派軍艦侵入我領海、派戰機抵近偵察,還慫恿周邊小國在中國南海挑事……

    為了不激化矛盾,中國一忍再忍,反倒讓敵人以為軟弱可欺而驕氣日盛。為打破如此局面,中國要有以戰止戰的思想決策,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和平崛起是我們的願望,不讓崛起是敵人的希望。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 5 # 不二f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戰爭與和平相互轉化是一個自然的規律。這個世界和平久了以後,自然就會產生戰爭,戰爭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重歸於和平,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結果,是自然規律。

    我們現在的處於一個非常和平的時期,是很幸運的。俗話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的時光,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平時更應該愛國愛家,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 6 # 鹿泉之士

    自然主義者認為,戰爭的根源在於地理環境和人類的生物本性。

    宗教徒認為,戰爭是上帝對人的無情的懲罰。

    種族主義者認為,戰爭的根源是優秀的民族和劣質的民族之間的差別。

    地緣主義者認為,戰爭是地理環境即爭奪生存空間和自然資源的產物。

    馬爾薩斯主義者認為,戰爭是人口過剩和飢餓的產物。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戰爭不是永恆存在的,戰爭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發展到一定階段即私有制產生和階級及國家的形成的產物。

    凡此種種,都是以點概面。

    任何一場戰爭的發生都是一種災難,但不論是侵略性的戰爭還是自衛性的戰爭,不論是正義的戰爭還是非正義的戰爭,都是多種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結果。

    自私、冷酷、破壞性、侵犯性等等,是人與生具有的本能。

    在每一個民族或人類的歷史上,每一場衝突或戰爭的發生都無一例外的與人的天性有著必然的關聯。

    人的天性無疑是任何一場戰爭發生的先天性因素。

    而自然資源、領土、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等因素,又何嘗不是戰爭發生的另外因素?

    在每一個民族或人類的歷史上,因為宗教信仰、統治地位、自然資源、領土等等而直接發生衝突或戰爭也比比皆是。

    沒有先天性因素不會發生衝突或戰爭,沒有後天性因素也不會發生衝突或戰爭。

    一切衝突或戰爭都是先天性因素與後天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有的因素起著直接或主要的作用,有的因素起著間接或次要的作用。

    一個民族之內部及其民族之間的衝突即戰爭,只不過是人的個體行為的擴大化。

    而和平同樣是人的先天性因素與後天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個剛生下來的乳兒就有親近他人的行為,就是人與生具有對和平的需求的最好之證明。

    人們對長期戰爭的厭惡,人們對長期戰爭的抵制,人們對和平的努力和爭取,就是和平之到來的後天性因素。

    從哲學的角度講,戰爭與和平原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戰爭就不會有和平,沒有和平也就不會有戰爭。戰爭與和平永遠相對立而存在。人祁求和平,戰爭卻依舊爆發;人渴望友愛,仇恨卻時時萌發。這原是一對永恆的矛盾。

    有人希望消滅戰爭而永遠和平,這根本就不可能。

    戰爭不能消滅,只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平不會消失,因為沒有和平也就不會有戰爭。

  • 7 # 老金有事

    用哲學的角度來解釋戰爭與和平,這是個挑戰,哲學的角度,我可能比較難,我可以講講我理解的戰爭與和平。

    什麼是戰爭

    戰爭,克勞塞維茨所著作的《戰爭論》:“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總是在某種政治形勢下產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種政治動機引起的”

    其實,有了動物就有了戰爭,只是那種戰爭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人類的戰爭在人類開始了身份話之後就有了,原始人類以部族作為身份的最小化標籤,開始,部族之間的戰爭,而戰爭的目的是爭奪資源,比如女人和牛羊。

    進入現代化之後,戰爭的目的很多,但是,戰爭的基礎沒有改變,那就是身份化為基礎的爭奪資源,只是資源這個東西的本身改變了,戰爭本身的體現也發生了改變比如貿易戰、金融戰,這些沒有硝煙的戰爭,傷害力不亞於實體戰爭。

    戰爭的第一性原理就是在周邊環境動盪時,我們的身份最小化,也是環境變得不寬容走向極端。

    什麼是和平

    和平,和平是戰爭的相對品世界上永遠沒有絕對的和平,和平的基礎是戰爭,是各個國家或者各個部族之間的軍事平衡。除了兩次世界大戰,在各個版圖上,從古至今都在硝煙瀰漫,相對穩定的北美及東亞,也是在和平的水面之下,做著各種不同的戰爭導致平衡後,水面的平靜才沒有被打破。

    剋制幫不了和平,和平永遠都在戰爭的基礎上去發洩,至今,中東的硝煙也無法散去,這裡就是各種力量的平衡點,也是,世界幾個大國之間在桌面下的末期;因為大家都知道,寬容無法被極端所理解,鴿派多了的時候,鷹派自然會來,而鷹派多的時候,鴿派又會上臺,如果全是鷹派,鷹派內部一定有人轉向鴿派,否則,鷹派就無法出現不對稱的勝利。

    中國在和平年代依然大力發展軍事是對的,我國領導人的智慧是多年鬥爭出來的。

    戰爭與和平的寬容悖論

    我只能說,在現實主義政治學家沃爾策在「論寬容」中,沃爾策樂觀的預言世界在變平,不寬容在寬容的擁抱中一點點融化。可是,現實是當現代化受阻,全球化便會跌下神壇,轉而變成眾惡之源,世界就會變深,到處都是泥潭,不寬容的又會站立起來。

    到今天為止我們必須要正視塔勒布在他的新書「非對稱風險」中有一個推論,一個社會中,只要少數派足夠死硬,那麼只要其人數多一個要求很低的臨界點,比如說10%,那麼它變成多數派的程序就幾乎是不可逆的了。

    現在事實已經證明了塔勒布的推論。

    關注用心的老金,用心讀書,用心說話,說人話!

  • 8 # 夾竹桃神

    又叫以死換生,生命不能相容的爭戰。爭一直都在,戰是極端化…急劇裂變,嬗變,積累達到了質變的節點…是歷史的必然!所以無論政治經濟的斡旋都只能夠拖延,卻無法真正解決~妥協都無法達成一致?!生死對決,不共戴天(懷疑?)

  • 9 # 藝苑天地351

    戰爭是為了和平,比如秦始皇征戰為了統一六國,為了和平;而和平久了矛盾就出來了,就有了戰爭。所以是戰爭——和平——戰爭。

  • 10 # 百姓哲學

    我試著用哲學的角度來談談戰爭與和平的問題。稍微有點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辯證唯物主義中有一個基本規律,叫做對立統一規律,這是宇宙物質的矛盾運動的一般性規律,戰爭與和平只是其中宇宙矛盾運動的一個微小的表現形式而已。

    戰爭與和平,相對應的是,戰爭是矛盾的激化,和平是矛盾緩和。戰爭的產生與人類進步的源動力-慾望有很大的關係,這個源動力的基本規律就是,凡慾望的基本特徵膨脹,進而冒險發動戰爭。接戰著被迫應戰,並前所未有的的調動資源,來應對戰爭。一般的情況,相對較弱的對手,被強者吊打的可能性大一些。但弱者因屈辱而產生凝聚力,進而轉化為反作用力,最終很可能以弱勝強。歷史上這樣的戰爭結果舉不勝舉,我們的抗日戰爭,朝鮮的抗美援朝戰爭都是這種情況。

    慶幸的的,我們偉大的祖國偉大的祖先,為我們的靈魂注入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基因,對待國家之間的矛盾,儘管我們佔盡道德高地,也不輕易激化矛盾,經常以最大的誠意化解戰爭於無形。否則 ,中國強大了,周邊的國家能不害怕嗎,能不防範嗎,能不與世界強國抱團與我們對抗嗎。如果,我們太強勢 ,世界與我們有矛盾的國家都會嚇得發抖,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強國強力打壓中國的根源。如果,我們表現的最大限度的剋制,即維護國家尊嚴,又不輕易發動戰爭,才能消除世界各國的憂慮,分化瓦解反華陣營。

    這就是平衡術,也就是化戰爭為和平,利用對立統一的規律來得到和平的哲學思維。這裡的對立就是戰爭,這裡的統一就是平衡其外在表現即和平。但是我們追求的平衡是相對的平衡,這種平衡處於隨時都會失衡的狀態,需要我們以走鋼絲的注意力來維持這種平衡,世界才會維持較長的和平時代。

    當今世界處於一個非常敏感的時代,在考驗著每個國家民族的智慧,我相信,以中國“五千年文明的“和”、天人合一、中庸、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主導的中國精英階層和理智的民眾,會很好的在複雜劇烈的矛盾執行中,在對立中取得統一,使矛盾化解於無形的,以高超的五千年形成的智慧,來贏得這場世紀之大變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內部檔案流出,這件事的影響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