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下樓主人
-
2 # 贛州市南康區段民生律
第一,一筆一畫很刻板;
第二,字型較平整稍倒右側;
第三,醜書也有醜的美法;
第四,比較渾厚質樸;
第五,比較耐看。
-
3 # 雪影1118
中國有幾個鼻祖?
楊老師也是鼻祖?
而且是醜書鼻祖?
不知道文化不要裝,也不要起鬨。
知道文化也不要取笑謾罵。
這樣非常沒有意思。
楊老師不需要這樣造勢吧
-
4 # 山居留暝
楊維楨是元末明初書畫家,同時還是詩人、文學家和戲曲家。書法墨跡多見於書畫題跋之中,也有一些書札。楊維楨善行草書,將章草、隸書、行書的筆意熔於一爐,粗看東倒西歪、雜亂無章,與趙孟頫等優美的書風相比,風格完全不同,所以有“醜書”鼻祖之稱。
楊維楨的“醜書”特殊面貌,主要是源於他獨特的思想個性,他的思想比較複雜,但最引人注目的,是反叛傳統的"異端"傾向。楊維楨性格狷直,行為放達,導致仕途挫折,但不以此為意。其思想的核心價值範疇就是肯定人性的"自然"。強調"自然",卻全然沒有避世和委曲求全的意識,表現出對自由的生活意欲的尊重。他的這種個性就與時代格格不入,這個時代的書法審美還是籠罩在趙孟頫妍媚書風之中,楊維楨的格格不入,體現在書法風格上也就是“異端”的“醜書”了。理解他的人生經歷以及思想取向,對於他的書法“醜書”取向也就不難理解了!
從藝術價值來看待楊維楨的“醜書”,實則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他的書法絕對不是胡寫、亂來的,用筆上將章草、隸書、行書的筆意熔於一爐,筆法清勁遒爽,體勢矯捷橫發,骨力雄健、汪洋恣肆,自成一種特殊面貌,極富個性,有"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斤,例載而歸"之勢。如果說把趙孟頫比作優美的代表,那他則是壯美的典範,書法的抒情性在他這裡得到充分的張揚,這反而是書法表達情性的本質所在,甚至於說,楊維楨的“醜書”藝術價值比趙孟頫高!
-
5 # 雄心雅者
答:楊維楨是元未明初的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未三高士"。
楊維禎書法以行草最好,特點:筆勢巖開,有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爺缺牖。傳世作品有楷書巜週上卿墓名銘》,行書《張氏通陂阡表》,草書《夢遊海棠城詩卷》等,
元末明初的楊維楨,稱"醜書鼻祖",我感覺他的書法另有一種欣賞的味道,狂放不羈。楊維楨老前輩在書法方面有獨特的創意感,給人一種獨有的體會。
楊維楨老前輩的"醜書“自由狂發,自由發揮"醜書"的美。那種美給我體會到他內心狂放,書法又融合有漢隸的筆意。又有二王行風的風采,形成了維楨自己的風格書法,我發現在書展的書法"醜書"根本不是書法,亂寫亂來"沒有美感,把書法給抹黑了。
楊維楨的"醜書",才是真正有"醜書"那種美的感覺欣賞書法,這是我自己對書法見解,不對錶大家見解。
-
6 # 達峰三九六
他的作品無論從筆法用墨,使轉提按等方面功底深賞眼。宋尚意,也許受此書風影響漸漸形成了拙中顯醜的書風。
-
7 # 王建強書法
楊維楨書法點畫奇崛,結構隨心所欲,常常行書中加著草書,出人意表,但渾然一體,觀之毫不突兀。其書怪誕而蒼勁,充滿了撲朔迷離的氣氛,很好的用筆墨宣洩了自己身雖隱而心不平的憤懣之情。如《遊仙唱和詩冊》
楊維楨70歲寫的《張氏通波阡表》是其代表名篇,取法漢魏,出入於鍾繇,索靖,熔章草今草於一爐,形成了亦蒼亦秀的個人風格。
-
8 # 素手國風
關於“如何欣賞‘醜書’鼻祖楊維楨的書法?”這一問題,“醜書”一詞不知何時火起來的?當下非常流行這種書風,褒貶不一,與“館閣體”的書風呈現兩個相反的極端。但是我認為“醜書”的概念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指表演式的江湖書法,只為博取別人的眼球,沒有傳統書法作為根基。另一層是指不按規矩的方式來書寫,筆法、字法、章法等變化極為豐富,尤其是字法,在常人看來就是歪歪扭扭的“兒童”式書法,也就是所謂的“醜書”,但仔細觀賞有很多門道和講究,天真稚拙,不失古法。那如何來欣賞楊維楨的書法呢?
楊維楨可謂是元代書法界的一朵奇葩,可以稱之為“醜書鼻祖”。楊維楨,字廉夫,號鐵崖,別號甚多,晚年自號老鐵,元末明初詩人、文學家、書畫家。
關於楊維楨的書法造詣,一般人很難看得懂,今人都很難欣賞他的書體,何況是依然講究書法創作法度嚴謹的元代。從元代書風的狀態上看,基本都是以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為主,外加當朝一代宗師趙孟頫舉起了“復古”的旗幟,元代上下一片復古思潮。當時二王一路書風已經成為書法家們繼承傳統書法的唯一模式,甚至對北宋年間“尚意書風”不屑一顧,以至於抨擊其取法不古。
楊維楨個性鮮明的書法作品,自立門派,在當時顯然是有悖於傳統的。
楊維楨書法那為什麼楊維楨的書法卻聲名遠揚呢?部分原因在於他在文學上的造詣,他的詩文被稱為“鐵崖體”,當時他享譽最高的樂府一體,被稱為“鐵崖樂府”,一時跟隨者如流,當之無愧的成為元末東南詩壇的盟主。楊維楨還一度成為江蘇蘇州崑山“玉山雅集”的精神領袖,上百名士參與,楊維楨大小雅集就有50餘次,集詩文就多達三千多篇。《明史》裡這樣評價楊維楨:“出入少陵、二李間,有曠世金石聲”。
所以,人們對楊維楨書法的稱讚,往往很大程度都出自於他在文學上的聲望。譬如明代大書家李東陽就對楊維楨有過這樣的評價:“鐵崖不以書名,而矯傑橫發,稱其為人”;明代大學士徐有貞也評論其說:“鐵崖狂怪不經,而步履自高”;顧復的評價更為貼切:“鐵崖性癖耽奇,其書如呂梁之水,飛流垂勢,聽其所止而休焉!”又說:“但詩文為後世所重,並其書亦重之耳。”
楊維楨書法由此可見,不論書法內還是書法外,大多都不怎麼認可楊維楨的書法,都持有“借詩以傳”的看法。以至於今天,人們還是對楊維楨存在片面的認識,聲稱其書法沒有古法,雜亂無章。有這些認識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每個人的審美不同,何況楊維楨的書風如此奇葩,常人更加難以欣賞!
楊維楨的書法藝術該如何欣賞?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無外乎就是從用筆、結構、章法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凡書,最關鍵的一項就是解決用筆,古往今來,書法對用筆的規範法則是非常講究的,用筆不對,遑論其他,趙孟頫說:“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楊維楨書法從現象上看,楊維楨書法的用筆,是在北宋諸家個性化的筆意中生髮出來的,比較接近“宋四家”當中的蘇軾和米芾,具有米芾的“痛快淋漓,風牆陣馬”,率意又不失筆法。
楊維楨的書法用筆主要受到書法家康裡的影響,他書法的可貴之處在於能將盛行的趙孟頫秀美的書法之風別開一面,充滿拙趣,實現了自己的另一種審美理想。如楊維楨作品《張氏通波阡表卷》和康裡的《李白古風詩卷》在用筆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楊維楨《張氏通波阡表卷》區域性康裡《李白古風詩卷》區域性因年代久遠,楊維楨傳世作品並不多,朱家所著《歷代著錄法書目》一書中,具體記錄了楊維楨書法作品有41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傳世的僅有一半了,除了部分被美國、日本公私家收藏外,大多數被中國各大博物院所藏。楊維楨的傳世墨跡僅約十餘件,而且都是五十歲以後的書作。從他的楷、行、草等書體來看,可以看出楊維楨的書法功力非常深厚,直追漢魏兩晉,將漢隸、章草融合,筆意古拙,又吸取二王書風的意韻,再結合自己獨特的個性,最後形成了奇崛峭拔、狷狂不羈的獨特書風。這種書風和趙孟頫的平和、嫵媚、圓潤、秀美的書風形成鮮明的對比。
《真鏡庵募緣疏卷》是一幅楊維楨的行草書作品,縱觀全卷,洋洋灑灑一百四十五個字,筆裡字間吞吐騰挪,用筆率意灑脫,枯溼濃淡,對比變化極為豐富,完整的再現了一代文壇強烈的藝術個性。這種由性情而生的書法作品,可以說在整個書法史上,是十分罕見的,明代大書家吳寬曾這樣稱讚楊維楨:“大將班師,三軍奏凱,破斧缺析,倒載而歸。”
楊維楨《真鏡庵募緣疏卷》區域性所以,缺乏一定的審美觀念,要理解和欣賞楊維楨的書法作品,是很難的。但是楊維楨的書法並非橫空出世,毫無根據,一味追求個性的。以下是楊維楨罕見的楷書作品——《週上卿墓誌銘冊》,是流傳至今楊維楨唯一的楷書作品。主要內容是楊維楨應友人週上卿之請所撰寫的墓誌銘文。整幅小楷作品用筆穩健勁挺,結體端莊精準。除此之外,《週上卿墓誌銘冊》語言簡潔生動富於性情,充分顯示了楊維楨出色的文學才華。
《週上卿墓誌銘冊》足以展現楊維楨書法功力的精湛,斷然讓不少書家只能望其項背。這幅作品足以糾正有關楊維楨書法“狂怪不經”、“借詩以傳”等否定其書法的言論,更加能真正理解楊維楨“真書多隸意、行草伴真書”的獨特藝術語言。
楊維楨《週上卿墓誌銘冊》區域性從書法創作的發展規律來看,元代後期以楊維楨等為隱逸書風的代表,和“宋四家”“書法尚意”的觀念有很大的關係。“宋四家”的出現,擊破了以“二王”書風為唯一審美標準固有思維,拓寬了文人的表現領域。楊維楨書風存在的意義,不止是古代的,更是現代的。
綜上所述,你還認為楊維楨的書法作品是真的醜嗎?這種“醜”是對情感的抒發和情緒的表達,更是一種書法的創新。我們在欣賞任何一個在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書法家,都不能斷然的從其表面給出定義和評價。華人的藝術更注重的是內在的表現。我們應該從這個層面出發去欣賞他人的作品,而不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評品。 -
9 # 醉墨齋48915840
楊維楨是元代與古為新、自立門派的獨特代表,他的字不是“醜”,是放逸險絕,狂怪清勁。楊維楨既有個性鮮明的一面,亦有遵循傳統的一面,他遠法漢代張芝,索靖於章草,又在晉唐楷書上用功頗深,他巧妙的將章草用筆與行草書緊密結合,將楷書、篆書運用到行草書的創作當中,是“化古為我”,是性情表達奇絕的藝術大師。
楊維楨的作品,“奇”是其一大特點,經常表現為誇張的造型,處理字形的方式是強烈誇張欹側關係,這與他對章草的深入理解有關,這樣的處理方式,雖然有大小對比,但是仍不覺凌亂
“拙”是楊維楨書法的第二大特點,用筆的平鋪直抒、渾厚潑辣,盡顯蒼茫之氣。用筆加入章草筆意,加入強烈的頓挫,將篆隸的結體方式與行書的用筆有機結合,顯得耐人尋味,趣味橫生。
“亂石鋪街”的章法是楊維楨書法的第三大特點,用筆提按變化極其豐富,大提大按,用筆迅速,用筆多取疾澀之勢,鋪鋒強行,揮灑自如,大刀闊斧,潑辣雄強。字與字之間在墨色、粗細、輕重、疏密、大小上形成強烈的對比反差,產生出一種跳躍、激盪的感覺,如千軍萬馬奔湧而出,氣勢雄強。用墨大濃大淡、大枯大潤形成對比,濃墨加之方整的字形,使作品更添氣勢,這應該是受王鐸墨法運用的影響。
總之,楊維楨書法並非“醜書‘’是深入學習古人,又化古為我的“美書”。也許在元朝末年哪個社會動盪年代,楊維楨的理想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難以實現,他的個性和書風從積極的入世轉變為性情狂放,形成了其獨特書風。
回覆列表
楊維楨,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鐵心、鐵冠、鐵龍,上了年紀之後就乾脆自號老鐵。他既是文學家、書畫家、詩人,也是一個戲曲家。
他的書法以行草最工,然而他的字往往大小不一,墨濃淡枯溼間雜,不求平整而求奇側險峻,人稱“醜書”。好的書法不外乎技法純熟,格調高雅,氣韻生動,特色鮮明。書法如人。年輕時識人,多重外表,中年以後識人,更重內心。秀外慧中固然人見人愛,而外醜內美的的高人卻非常人能識。
他在詩、文、戲曲方面多有建樹。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文章鉅公”。
有人這樣評價道:
讀懂楊維楨,也是人到中年。
好的書法不外乎技法純熟,格調高雅,氣韻生動,特色鮮明。
書法如人。年輕時識人,多重外表,中年以後識人,更重內心。
秀外慧中固然人見人愛,而外醜內美的高人卻非
常人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