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麓風軒
-
2 # 翰諾書法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大字彆扭。大字是心態的態吧。寫這一撇先折一下,感覺折的有點過了頭,很彆扭,造成整個字不易辨識。
落款顯得壓抑。下面的小字這一部分字寫的太均勻,墨色變化不大。
這應該是在生宣上寫的吧,字的大小,線條的粗細,墨色的運用都顯得過於均勻。給人一種壓抑感。
用印有點亂。這麼一小塊地兒用了四方印章,有點亂,左邊第1個印章我覺得可以不用。
好好收藏吧,作為你們友誼的見證。
-
3 # 微笑如酒3
這是一幅非常好的作品,當看到這幅作品時眼前一亮,讓人賞心悅目,結體厚重、大氣,挺然奇偉,遒勁緊結,特別是“大”字寫的非常靈動,線條優美,愈看愈佳,耐人尋味。唯一的一點小遺憾就是印章有點多了,值得收藏!!!
-
4 # 張斌洲
這幅字,乍一看,一個如高山一般矗立在眼前的“態"字,威武不屈的樣子。著實令人眼前一黑。
怎沒寫繁體字的“態"呢?怎寫成上“太"下“心"的簡體字“態"呢?這也太揪心了!且用筆用墨用印也不講究,正納悶於書者不規範書寫時,接著往下細看,見題款小字"世事如棋如煙,何妨心大一點",“態"字不就是拆成心大一點來看嗎?
原來此作暗藏玄機,另有隱情。
作者所表達的是一種哲思,世事如棋局,變幻莫測,人生如煙雲,轉瞬即逝,且禍福難料,有生之年不妨心大一點,有一番大作為。不禁會心一笑,不再拘於筆墨之如何!
-
5 # 潁水蕭蕭
情意無價,何妨心大一點?
我們的腦海中常常會浮現出這樣一付鏡頭——或夕陽西下、或長夜孤燈、或庭院深深,白髮蒼蒼的老人顫巍巍地撫摸著一個發黃的筆記本、一本破舊的連環畫、一個髒兮兮的小玩偶、一把光禿禿的彈弓叉……
這些東西有價值嗎?
沒有!如果以藝術或金錢或其它別的什麼來衡量的話,這些東西對於他人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但對於物品的擁有者來說,它又是有價值的,甚至是千金不換的、不可替代的的絕品、孤品,因為這個物品承載了施與者與受與者之間的友誼、青春和感情。
就題主珍藏的這幅字本身而言,書者是有一定的毛筆字基礎的,但尚未達到藝術作品的層次。換句話說,這幅字展現的只是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的水平,字的結體還有提升的空間,行筆不夠穩健,筆法缺少點提按使轉的變化。
-
6 # 文仰山人
第一紙、墨、印等都非常劣質;第二隻見墨不見筆,是謂墨豬;第三,因為紙不好,又是白色;墨也劣質,無光澤,所以很不吉吉利!這些書法純屬江湖體,分文不值,勸你趕快扔掉為好!
回覆列表
題主收藏的這幅字(見圖三),我咋一看還沒有看明白,單字“態”字創作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是一幅類似於“字謎”的作品,是一種拆字遊戲——
“態,心大一點也!”看其落款,“世事如棋,如煙何妨,心大一點”,正是一種含義雋永的哲思短語。
(圖一:裝飾小品,供參考)
對於這樣一幅習作,我們不妨從兩個方面來分析其是否具有價值——
1、當做“書法作品”來分析從書法的角度來看,顯然這是入門級的書法愛好者水平,“態”字虛胖,字形憨厚,筆法單一,墨法呆滯,缺乏精氣神,小字運筆“尖露”比較多,沒有體現毛筆書寫者的素質與功力。
(圖二:裝飾小品,供參考)
2、當做“哲思小品”來分析現在有一些人的案頭、床頭喜歡寫一點“座右銘”似的文字,既起到一定的裝飾性效果,又時時刻刻提醒和激勵自己。這種書寫並不在乎書法水準,意義不一樣,電腦列印也無所謂。
因此,題主不妨把它當做一件“哲思小品”,提醒主人“心寬一點”,“格局大一點”。
(圖三:題主收藏的朋友作品)
問題總結:拆字,是過去文人喜歡的一種文字遊戲,如將“愁”字解析成為“離人心上秋”,拆得好也能讓人回味無窮。
“態”字解析成為“心大一點”,也具有一定的哲思含義,建議把它裝裱成案頭裝飾小品(參考圖一、圖二),那樣品相就會很好看了!既有裝飾效果,還有友誼的成分,掛在辦公室或家裡,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