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爾山的天空

    三體給我最多的感受是深邃,作品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充滿了吸引力,帶給我一種久違的衝動。三體除了科幻之外還有對人性的反思。以及對人類未來的絕望。是一部人類對自然破壞的吹哨作品。

  • 2 # 勸你善良的自枚鯉

    首先,三體問題是一個數學猜想,它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現有的數學求解的答案依然是不可測。由此便引出了一個大問題,宇宙有規律嗎?如果沒有,那麼宇宙就是混沌的,在一個混沌的宇宙中,一切就都是偶然的,那我們的出現就是個偶然,如果我們的世界本是個偶然,那麼我們的未來呢?這實際上是小說設計的一個大背景,在第一部中作者的答案是什麼呢?作者透過三體文明世界最後的計時鐘擺給了我們一個選擇,那個在倒計時星球毀滅的鐘擺是對規律的渴望還是對混沌的畏懼呢?對這個一點也不科幻而且真實的有點可怕的背景你是否有點不寒慄呢?

    不用害怕,上面那個問題太大了,現實世界最終答案還未定,也許有一天數學家與物理學家會給我們答案。但小說圍繞故事主線展開更像是一場哲學的探討。小說中對邏輯方法在認識論中應用的討論:先普及一個知識,邏輯學中認為論證是有兩個方法,演繹與歸納,演繹就是由一個真理論證出另一個真理,只要前置真理為真,而演繹方法是對的,那麼結論就是真的。而歸納則舉例論證,歸納結果是不保真的,他只是給出一個更為合理的結果。好了,知道了這個,我們就可以來看作者寫的幾次三體模擬遊戲中的經歷了。這五次遊戲經歷是物理學史的縮影也是邏輯法則在認識論中的應用。

    第一次,周文王。文王引導主角汪淼第一次進入三體模擬遊戲中,給出了一個看似混沌的世界,文王給出了自己摸索這個世界(建立宇宙模型)的理論:陰陽二元論以及他的六十四卦(宇宙模型)。並通過後期墨子與伽利略的口說出了文王的邏輯方法,他是一種簡單的觀察歸納法,而歸納的結果歸於一種冥想假設,這個假設僅僅透過簡單驗證就建立一個抽象模型,於是很快就失效了。這是早期物理學。

    第二次,墨子。墨子開始了更為細緻的觀察,並開始建立實體模型來驗證其歸納的結果,但其模型的建立仍然是一種冥想的結果,只是比文王進步在建立了一個看上去更符合現實世界的模型,這個模型已初步擺脫抽象。但依然很快失敗,因為這個模型的建立是忽略了觀察中看似微小的現象-飛星的出現。至此,汪淼以中國為背景在遊戲中的程序走到了盡頭,似乎作者暗示中國物理學發展的停滯。

    第三次,伽利略與格里高利教皇。汪淼以哥白尼的名字再次進入遊戲,帶著三體理論來到教皇面前,伽利略介紹了他的方法,這時歸納法已經進化到觀察歸納驗證再歸納的階段。但仍然沒有跳出歸納的範疇,而教皇聽完汪淼的三體論後就要燒死他的舉動是在暗示中世紀宗教對科學的打壓。

    第四次,牛頓與馮.諾依曼。這是由於汪淼帶來三體論,或者說是三體問題後,遊戲開始進入第二級,牛頓與馮.諾依曼登場了。牛頓為三體討論帶來了演繹論證的基礎,前置真理三大定律與數學計算方法微積分,而馮.諾依曼要解決計算速度問題,他帶來了計算機。這時論證方法已進入演繹時代。於是解方程是主要問題了。當然這次解方程沒有成功是因為前置真理的缺憾(沒有考慮引力攝動,因為牛頓不知道廣義相對論)。前置真理不為真,演繹結果肯定錯誤。

    第五次,愛因斯坦登場了。他帶來相對論,並對牛頓的三大定律進行修正,這下前置真理為真,計算工具也足夠強大了,但是絕望出現了,三體問題依然無解。愛因斯坦絕望的說出,上帝是個無恥的賭徒,他徹底拋棄了我們。於是人們豎起一個墓碑,就是一個巨大的鐘擺,來倒計時世界的毀滅,樣式與伏羲豎起的鐘擺是一樣的,這似乎預示著人類從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之日起就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於是遊戲結束了,三體無解,世界最終要毀滅,那剩下的就是逃離三體世界。在一個我們既知理論體系裡,最終證明三體無解。這個結論在我看來一點也不科幻,而是對現實世界的絕望的另一種表達而已。

    關於宗教的討論:在談到宇宙起源時,作者首先明確支援大爆炸理論,指出哈勃紅移以及3K宇宙背景輻射就是證明。但關於大爆炸的起點“奇點”之前的解釋,作者透過紅衛兵之口說出那是為上帝的存在留下了位置,並且說如果上帝是指宇宙之外的超意識存在的話,是不知道是否存在的。這給後面地球叛軍中拯救派的宗教式崇拜外太空先進文明留下伏筆,因為他們認為外星人就是“主”。另外作者曾發出這樣的感嘆:“在理論物理這個領域要想有所建樹,需要一種宗教般的執著,這很容易把人引入深淵”。另外在廟堂外申玉菲的一句祈求“佛祖保佑我主脫離苦海”。說明作者的宗教觀點:你既然相信上帝,就不要執著的去追尋他是否真的存在,也許當你發現他真的在了,你又要去尋找一個更高的不存在來寄託自己。一個無法證明是否存在的上帝才是真正的上帝。也許作者相信最終佛教才是終極問題的解決辦法,當然是指佛教中蘊含的哲學理念。

    關於人性的探討:葉文潔所帶領的地球叛軍似乎有一點反社會心理,葉文潔是在文革中產生的反社會心理萌芽。父親的死,母親、妹妹的背叛讓她心如死灰,那時她是厭世。而大興安嶺農場的那次初戀愛人的背叛讓她有了逃世的想法,於是她以一種出家的姿態進入了紅岸基地。在基地中她收到了外星文明的資訊時,如同一根救命稻草,又如同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一絲偶然的衝動讓她按下了決定毀滅地球文明的按鈕。葉文潔本身是有一顆善良的心的,甚至最後的決定目標依然是希望地球變得更好,但後期的心態的轉變是受外力的影響,這種人性的轉變是啟示著人性本善的最終含義。關於人類社會走向的探討:關於潘寒建立中華樂園的描述,作者是反對那種烏托邦式社會假想的,因為中華樂園的建立就是一個悖論,那根本就是現實社會的一個寄生蟲而已。所謂的溫和技術實際最終不能單獨運用。

  • 3 # 梁生智

    關於《三體》

    劉慈欣的《三體》獲獎已成往事,但是,一直沒有要看的想法,因為陸續看了不少“科幻”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從中看到的是“科幻”外,還沒有發現更多的東西。

    但是,說不清是什麼原因,前幾天購買了《三體》。

    在拿到《三體》前的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糊里糊塗看《黃帝內經》、《傷寒論》、《思考中醫》。“中醫”理論中散發的“智慧”讓我著迷,但是,只是在外邊看,基本上進不了她的核心。

    直到拿到《三體》!

    我突然想,這真得是一種宿命。

    “三”,在中國的傳統文化概念中,“三”是一最神秘的數字。“三生萬物”,“三”其實就是“無窮”!

    我用三天的時間閱讀《三體》,這三天中,除了與朋友吃過一次飯,見過二個朋友,基本上沒有做其他的事。幾次想放下由三部組成的《三體》,但是,沒有成功。

    閱讀的過程中,我不斷否定一個概念:“科幻”!我不認為這是“科幻”小說,只是借了“科幻”的形式。

    劉慈欣是一個現實主義作者,他用“科幻”不動聲急,或者說是喻隱地在拷問“人類”,不,甚至是整個宇宙中存在的所謂“智慧生命”。

    這也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要重複三個具體的人。奇怪,也是“三”。

    一個是老聃,留下了《道德經》的老人。一個是魯迅,留下了比《道德經》更多文字的人。一個是劉慈欣,寫下了《三體》的人。這樣想不是比較,而是,我想到了他們的文字中所存在的線索。或者說,我想到劉慈欣“思想”的軌跡。

    《三體》簡單的講就是在寫“人類”和“外星生命”之間因為“生存”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但,實際上在我看來,劉慈欣的核心點和本質點並不是這個,而是“人類”本身。不是指哪華人,而是指向地球上的所有人。

    是什麼在決定和左右著人類生存的走向和未來?人類應該如何面對?

    這個問題按理說並不新鮮,也不是僅僅由劉慈欣提出來的,但是,在《三體》裡,劉慈欣作出了目前來說最為徹底和殘酷的講述和拷問。

    奇怪和不奇怪的是,閱讀他的《三體》時,“中醫”理論,老子、魯迅所傳統的東西不斷要和《三體》吻合。也正是這種感覺讓我在“三”裡讀完了《三體》。

    “中醫”理論一直被西方醫學理論所懷疑甚至排斥,甚至,因此,在誕生這種偉大理論的國度——中國,“中醫”也已經面目全非。但是,其中對生命認知的大智慧後代越知越少。越研究中醫“經典”,就會越尊重生命。也因為這個,我始終疑惑不解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魯迅先生為什麼會放棄學醫,而且明確反對“中醫”。我想,以他對文言文的把握和以他的智慧,應該不難對“中醫”作出正確判斷。我一直想找到答案,在閱讀他的大量文字中,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但是,我覺得先生放棄“醫”的理由並不充分。

    讀完《三體》後,對我一直以來想要的答案有了明確的認知。至少我認為是這樣的。

    這要先回到《道德經》。《道德經》是一位老人一生僅留的思考。我現在更願意講是“思維”。我認為,老子透過《道德經》不是在給我們講多少知識,也不只是一種哲學,而是告訴我們一種認識“世界”的思維模式。不僅是認知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不,甚至是整個宇宙的思維模式。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不是現在流行版《道德經》中的文字,而是從馬王堆中發現的漢初帛書的原文,我更願意相信這個。《道德經》沒有多少文字,但是,一直以來,真正讀懂的人不會多,我更不懂。但是,我覺得,如果能大概理解這一段文字,將會受用無窮。

    《道德經》固然還有不少的內容,但是,中心是一個:自然界的規律深不可測,永遠按照其規律,也即“道”在“周行不殆”,如果人為違背這種規律,自然及人類將面目全非。

    老子在春秋時期就發出了這個聲音。但是,他的聲音一直被邊緣化和模糊化。最大範圍也就是被看成一種深奧的哲學存在。這是人類的悲劇!

    從《三體》對“生命”存在的拷問到老子《道德經》對宇宙萬物“道”的認知,我可以確認魯迅先生的絕望。想起我在中學當語文老師時,自己對《祥林嫂》、《阿Q正傳》、《狂人日記》的理解,尤其是在《狂人日記》裡,先生其實是解答了他放棄“醫”的原因的。這個原因,其實不是他個人的,而是他對整個人群的認知後的決定。直到現在,我都一直記得自己當我反覆思考《狂人日記》最後那幾段文字給我的壓震撼。

    “不能想了。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裡,暗暗給我們吃。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狂人日記》最核心的思考:“狂人”一直在懷疑人人要吃他,這也是一直以來,人們認為這篇小說提出了“人吃人”社會的提法。但是,我認為,先生的偉大不只是揭示了“人吃人”,而是,在一個一直想要找出誰要吃我的人,最後發現“我也是吃人的人”。試想想,一個防備被吃,遣責吃人的其實也是吃人者,這已經不僅僅是可悲,而是可怖!所以,先生在小說最後發出“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這樣的拷問和區警示。在一個吃和被吃的現實中,“醫”有什麼作用?

    《三體》說到底並沒有超出這些認知範圍,但是,劉慈欣最卻用他的方式將這些認知做了最“殘”的剖析!

    我們知道,雖然科學手段已經非常發達,但是,人類對“外星生命”的認知學停留在“假想”——我認為“外星生命”存在——也就是說,《三體》中的“外星生命”也是建立在“假想”基礎上的。所以,劉慈欣的真實本義並不是揭示人類和外星生命之間的矛盾,實際上是藉此對人類進行著徹底的拷問。在《三體》中除了那幾個既普通又有著特殊身份的主人公外,出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和這些過程中的“偉人”。“秦始皇”、“哥白尼”、“愛因斯坦”、“牛頓”……無一不是在人類史上對人類產生過極大影響的人。但是,在《三體》中,我們看到並不是我們從歷史書上看的他們!而是近乎於魯迅先生所講的“狂人”。

    《三體》中,對人類所作出的拷問涵蓋了人類的一切行為。只是劉慈欣安排得很巧妙,而且因為是“科幻”,這樣容易避開一些“敏感”。但,這才是《三體》最深刻的地方。

    所以,我以為,《三體》 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科幻”小說,而是一部極其深刻的現實主義著作!

    2018-3-18

  • 4 # 荊山書生

    三體說明了中國科幻小說開啟了新篇章。

    很佩服作者的腦洞,但這些腦洞和已有的知識能夠編織起來,穿插自如,看來作者對科幻也深有研究。

    三體構造的世界無異於《山海經》和我們現代人文化斷層。

    在一次次文明毀滅中,文明再起。

    地球49億年,出了多少次文明,我們不得而知。

    但是人類文明幾百萬年,斷斷續續發展到今天,有史可載高速發展的也就不到一萬年,中間文化斷層幾次我們並不清楚。

    在北京人遺址中,也有史學家發現這個漏洞。距今70-20萬年的遺址,相隔50萬年的歲月,北京人文化也出現過斷層。這細微的變化,史學界發現了。

    而劉慈欣也能大膽發現這個大bug,改裝成人類文明小說,不得不佩服他。

    目前三體無法拍攝,裡面的世界觀太深邃,也無法接近作者心中的理想世界,畢竟誰也不知道作者的三體世界是什麼樣的,這麼宏大的世界只能在每個人腦袋中朦朧展現。

    三體值得一看。

  • 5 # 商業諮詢師佐一

    讀了《三體》之後最大的震撼在於把人性放在宇宙的維度進行思考,把文明社會制定的倫理綱常放在生命延續的絕境中做真偽選擇,把個人的得失價值觀放在人類毀滅的前提下接受審判,帶來的思考是,不同維度、不同格局、不同空間的選擇,應該有不同的判別標準。

  • 6 # 滄海之矅

    劉慈欣之於三體,思維寬度極廣,深度也極深,奇思妙想之外,最震撼的是,人在宇宙的尺度裡,人性的黑暗,人性的複雜,乃至於人性的光明。最震撼的莫過於,藍色空間號和澳洲人吃人事件。其實震撼的瞬間太多了,思維透明,水滴,二向箔,光粒打擊……等等。

  • 7 # 快樂的遊俠

    《三體》系列人的感覺不是一個震撼能形容的。那是能夠影響三觀的一部科幻小說。  單從文學角度,他已經可以語言的駕馭、人物的塑造、情節的設計上成為經典。特別是其中不少關於人性的描繪,讓人心生無力感——直面真實的無力。  如果從科幻的角度來說,我不知道劉慈欣是如何做到跨越如此多的領域的知識積累的,從中國歷史到歐洲歷史,從文化到科技前沿,無不信手拈來。更不好說他的想象力是用什麼刺激出來的,三體世界的構造,三體遊戲的製作,太空戰役的場面,讓人歎為觀止。他創造了一個世界,從《三體》一中文革為背景的探索外星文明開始,一切讓人覺得完全可能發生,由此出發,三體人從未以一個個體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卻讓人感覺到三體無處不在。在他創造的這個世界中,面對三體越來越清晰的威脅,人們的心態在不斷變化。甚至是我們曾經作為道德基石的一些東西也在慢慢動搖。

  • 8 # 安得廣廈0801

    《三體》在坊間震撼了奧巴馬,這一傳聞,不論真偽,於是就震撼了一般讀者。奧巴馬都震撼了,我們能不被震撼嗎?《三體》最成功的運作就是率先震撼奧巴馬。

  • 9 # 露-莎樂美

    第一,成年人的世界真純粹,愛你與你何干,消滅你與你何干。

    第二最強的武器是物理規則,再看傳統神話,仙人,超人,高達,機器人,真可笑。

    第三西方文明與東方文明結合之美,西方的理性主義與東方的感性主義。

    第四:責任的階梯,全文最後的核心。中國知識分子千萬代揹負的責任,識字憂天下。我們都是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韓國高分災難電影《流感》中的男主最想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