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曹髦一怒而被殺。在司馬炎登基以前,他的祖輩父輩都在蠶食曹魏,那麼誰發揮的運用更關鍵呢。
16
回覆列表
  • 1 # 天晴愛睡覺

    誰的作用最大得看誰最不能替代;那當之無愧是司馬懿;

    以曹操之奸詐多疑,曹丕之陰謀刻薄,曹睿之英明決斷,如果換了司馬師或者司馬昭,都決然過不了這些劫數;

    司馬師不懂藏謀,必被曹丕忌諱;司馬昭性情焦躁,高平陵之變前夜竟然翻來覆去睡不著,只因膽怯,若遇曹睿逼迫,必然戰戰兢兢送命,如秦舞陽見始皇帝!

  • 2 # 地瓜說歷史

    在三國曆史上有這樣一個怪像,那就是人們經常稱讚曹操,劉備,甚至稱讚孫權。可是對最終統一三國的司馬氏政權卻從來沒有誇讚之意。這或許也是人們心中對他們的不屑,因為司馬氏是靠篡奪曹氏的江山才能夠稱帝的。不過,亂世之中講求的是成王敗寇。太過於詢規守據的人不適合在亂世之中生活,更不要說闖出一番天地了。連我們三國當中的仁義擔當劉備,都是一個擅長帝王之術的人,更不要說其他人了。所以今天我們要來討論一下,司馬懿父子三人當中,誰的功績是最大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他們做過什麼。司馬懿絕對是三國當中最能忍的一個人,但是說他有篡位之心,其實也不過是一面之詞。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篡位之心。只不過是魏國權臣,真正起了篡位之心的,是司馬懿的二兒子司馬昭。

    這位仁兄才是司馬氏皇權的開拓者。而司馬懿和司馬師不過是奠基者。或許他們自己都想不到,在自己去世之後,司馬氏會篡位稱帝。司馬懿在前期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很強的能力。但是這不代表他是一個普通人,相反,他深得曹操賞識,而且就是因為他太有能力,才導致曹操對他猜忌過甚。據說曹操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裡就是司馬懿獨攬魏國大權。當然,像這種傳奇人物,在史書上總會有一些誇張描寫。因為越誇張,這些人物就會表現得更加神秘更加高貴。只不過司馬懿的城府真的太深,以至於曹操慢慢相信了他沒有野心,而且開始重用他。

    有人說曹操最大的錯誤就是將司馬懿介紹給了曹丕。從而讓司馬懿成為後來的輔政大臣。雖然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拋開一切來講,就算司馬懿沒有從一開始就輔佐曹丕,在後來他就不會上位嗎?司馬懿能夠獲得後來那麼高的地位,從來都不是靠運氣。而是靠一步又一步的穩紮穩打。司馬懿在輔佐曹丕之後,的確幫了他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幫助曹丕奪得了世子之位。之後,曹丕便將司馬懿當做自己的好朋友。曹丕這個人雖說很像自己的父親曹操,但是少了曹操的一份灑脫。所以像曹丕這種心理比較陰暗的人,是很難有朋友的。

    不過司馬懿算一個,而且他在改革當中也承受了很多壓力。可以說曹丕對司馬懿的感激,有很大一部分在於改革過程當中,司馬懿替曹丕抗雷。因為曹丕想進行改革,勢必會影響魏國權臣和宗族的利益。這時改革之人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而曹丕肯定不會當這個炮筒,只能讓司馬懿擋在他的前面了。在改革之中,司馬懿的確受到了各方面的壓力,曹氏宗族恨不得生吃了他。不過在這場暗戰當中,司馬懿卻收穫了最重要的東西——曹丕的信任。曹丕去世之前,讓司馬懿當自己孩子的託孤之臣。可能他看到諸葛亮和劉備的君臣之誼,絕對很羨慕。於是也想和司馬懿來一場君臣之誼。不管怎麼樣,司馬懿總算是成功上位了。但是曹叡是一個比曹丕更有雄才的帝王。他對司馬懿的態度忽冷忽熱,讓司馬懿也不知所措。後來,司馬懿屢次抗擊諸葛亮,並且平定孟達,王陵等人的叛亂,可以說是為魏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所以曹叡去世之後,也讓司馬懿做託孤大臣。只不過這時司馬懿的政敵變成了曹爽,在經歷了曹真,諸葛亮等強大對手之後,曹爽實在是太好對付了。

    所以司馬懿後來成功發動兵變,給他的兒子鋪好了道路。司馬師上位之後,迅速把控魏國朝堂,並且平定了壽春叛亂,也算是對魏國功績很大。而司馬師去世之後,司馬昭上位,這時他表現出了明顯的篡位之心。所以有一句話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司馬昭還是有很大的功績,在他執政期間,鍾會鄧艾滅亡了蜀國,可惜說是一件不世奇功。但是在這父子三人當中,功績最大的還是司馬懿,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後來的晉國,司馬懿都是功勞顯著。

  • 3 # 史筆似塵鉤

    魏明帝死之前,拉著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朕要效仿劉備託孤給你們二人,希望你們能夠像諸葛亮那樣輔佐幼子曹芳, 千萬不要讓他變成第二個劉禪。

    曹爽表面答應著,心裡早已經盤算著在曹睿死後怎麼處理司馬懿的事情了,司馬懿心裡也在盤算著,怎麼才能避免北曹爽暗害呢,至於曹睿剩下的話說的是什麼,二人都沒有聽心去。

    曹睿一死,曹爽開始了奪權之旅,由於他老爹是大名鼎鼎的曹真,所以曹家、夏侯家以及其他朝臣紛紛投奔,司馬懿無奈,只好下野,退居二線,然後稱病,在稱病下野的過程中,司馬懿也不是一廂情願的,而是在於曹爽的博弈中,以司馬師為中護軍的代價退居的。

    十年後,老的不成樣子的司馬懿已經無法進入曹爽的眼睛裡了,這個時候曹爽的頭號政敵是他的兄弟們,老曹家的人,所以他出門必定帶著這些兄弟們,未曾想司馬懿老賊突然發難,曹爽駕鶴西去。

    曹爽一死,老曹家的權力徹底轉移到司馬家身上,這可是極其重要的過程,無異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司馬懿沒幾年就掛了,接任的司馬師也是個短命鬼,在平定淮南叛亂的時候也掛了,最後終於輪到司馬昭了。

    司馬三代都是欺負的老曹家不成年的孩子,但論以晉代魏,功勞最大的當屬於司馬昭,因為他滅蜀了,滅蜀之後,司馬家在整個魏國可以說是真正的如日中天了,不會再有人心存反對,剩下的只需要按部就班,當個皇帝就好了,只是司馬昭沒有等到那個時候,讓他兒子司馬炎抓住了機會。

  • 4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人在晉代魏過程中,無疑第一代司馬懿的作用是最大的。

    作為第一代,正是司馬懿的努力才讓司馬家逐漸掌握了曹魏的軍政大權。從最初,司馬懿對曹操的抵制,裝病拒絕出仕。

    面對曹操威脅,司馬懿不得不出仕,但曹操認為他有“鷹視狼顧”之相,又做過“三馬同槽”之夢,對司馬懿倍加猜疑。但是,司馬懿傍上曹丕大腿,再加上工作勤勤懇懇,終於取得曹操、曹丕父子信任。曹丕繼位後,司馬懿就被委以重任,曹丕死後,更被任命為輔政大臣。魏明帝曹睿死後,仍然任命司馬懿為輔政大臣。此時,司馬懿在曹魏政界、軍界擁有了極高的影響力。

    此時,司馬懿憑藉自己年齡優勢,熬死了能夠降伏他的所有人,既包括曹操、曹丕、曹睿祖孫三代,又包括曹真等曹魏名將。只剩下威望能力都遠不如司馬懿的曹爽,最終透過發動高平陵政變,奪取了曹魏大權,族誅了曹爽和他的同黨。之後,司馬懿又剷除司空王凌及其同黨,牢牢掌握住了曹魏大權。

    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兄弟只不過是站在父親肩膀上做得一切,比如平定毋丘儉、文欽,諸葛誕的叛亂,是鞏固司馬家的權勢,比如,滅蜀是水到渠成,畢竟魏國與蜀國的勢力相差懸殊,後主劉禪昏庸,民困兵乏,司馬昭不過是順勢而為。沒有司馬家老爺子高平陵政變的基礎,兩兄弟不過是曹魏世家大族的兩名士族官僚,其威望和實力不足以降伏曹魏文臣武將,能不能走到曹魏政權的前臺仍未可知,更不要滅蜀吞吳了。

    所以,百尺之臺起於壘土,在統一三國大業中,司馬家父子三人自然是老爺子司馬懿作用最大。

  • 5 # 陰陽變換

    真的是性格決定命運了,司馬懿這個人不能用聰明來形容,他是睿智,三國時期,人傑輩出,為什麼偏偏是司馬懿統一了天下,智慧肯定少不了的,但光憑這個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能忍,“小不忍則亂大謀”,司馬懿就不是一般的能忍了。

    赤壁之戰後,曹操實力大減,敗走華容道,可以用潦倒來形容了,司馬懿選擇這個時候出場,簡直不要太明智,曹操手下一直不缺賢人,早早出現,定不會被重用,他這個時候出場,像是頂著救世主光環,曹操想不重用都難。

    司馬懿看人也很準,能把曹操看透屬實不易,而且目光長遠,曹衝是曹操最喜愛的小兒子,曹操派司馬懿做他的老師,按說他應該很樂意,但他卻一早料到,曹衝還小,這麼聰明定會遭兄弟謀害,果不其然,這個人就是曹丕。

    司馬懿選擇輔佐曹丕,我覺得有一點原因就是,他們兩個都很能忍,給人的感覺有那麼一絲絲猥瑣。

    司馬懿的高平陵政變中,司馬師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司馬師在高平陵之變前擔任中護軍,掌握了曹魏中軍的人事權以及部分兵權。司馬師另外陰養死士3000人,也利用了自己擔任中護軍的便利。

    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能直接掌握的軍事力量,就是司馬師召集起來的3000死士和掌握的部分曹魏中軍兵力。可以說,司馬師是高平陵之變謀劃和執行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司馬昭直到高平陵之變發動前,才被通知訊息。之前的謀劃,司馬懿的家人中一起參與的,只有弟弟司馬孚和兒子司馬師。

    司馬師在高平陵之變中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司馬師是司馬懿理所當然的繼承人。

    如果司馬師死的時候,有一個成年的兒子,根本不會有司馬昭什麼事,司馬昭只會是一個關係比較近支的宗室。

    可惜司馬師只有5個女兒,收養了一個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攸做養子。司馬師死的時候,司馬攸只有7歲,在司馬家還沒正式完成取代曹魏的時候,肯定不能讓一個7歲的小孩繼承位置,司馬氏家族中另一位有實力有資格的人,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沒有去爭奪這個位置,才有司馬昭繼承。

    司馬攸頂著個司馬師兒子的名義,在西晉初期成為了西晉政權內部的一個很大的隱憂。晉武帝司馬炎晚年,讓司馬攸繼位的呼聲很高,而司馬炎肯定想讓自己兒子繼位,引發了一系列的內部鬥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所有潛能可以被開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