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不下樓主人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據傳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 2 # 南宮絕夜

    春秋的由來是因為當時魯國的史官把各重大事件按照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又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記錄的時間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開始,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為止。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五霸也有另外的版本: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了統一。

  • 3 # 志袁奇說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三國演義》裡面經常說,關羽喜歡讀《春秋》。我們看關羽的形象,基本上有兩個:一個是大刀關公,一個是讀書關公。關公讀的那本書,就是《春秋》。

    《春秋》是本什麼書,為什麼關公那麼喜歡看呢?

    關於春秋的書,概念很多,很多人都是稀裡糊塗的,我們今天來捋一捋。

    春秋,本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時期,屬於西周末年,東周前期,跟“明末清初”類似。

    名字中帶春秋的書,有:

    1、《春秋》:又叫《春秋經》《麟經》或《麟史》孔子修編的魯國編年史。孔子就是春秋魯國人。

    2、《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戰國呂不韋編寫的雜家著作,是關於儒、法、道等學派的“百科全書”。

    3、《晏子春秋》:是記述春秋末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著作,類似封建皇帝的“起居錄”。

    4、《春秋左傳》:又名《左傳》、《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從名字上就能看得出來,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5、《春秋公羊傳》:這裡的公羊不是動物,是複姓。戰國時期齊國人公羊高為《春秋》做的傳。

    6、《春秋穀梁傳》:其作者相傳是孔子高徒子夏的弟子,戰國時期的魯人穀梁赤(赤或作喜、嘉、俶、寘)。

    7、《春秋鄒氏傳》、《春秋夾氏傳》已經失傳。

    概念基本上搞清楚了,首先:

    1、《晏子春秋》和《春秋》沒什麼關係。

    2、《呂氏春秋》是百科全書,而孔子又比呂不韋早生了兩百年,《呂氏春秋》記錄有孔子的故事。可能其中也包含了《春秋》的內容。總之,《呂氏春秋》和《春秋》關係不大。

    2、《春秋》是一部有名的史書,最初原文僅18000多字,現存版本則只剩16000多字。後世很多人給他做傳,做批註,有點類似於今天“易中天品三國”。其中《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起來被叫做“春秋三傳”,也就是說這三家寫的“春秋傳”最有名。

    現在可以正經的來說一說《春秋》。

    一、《春秋》的主要內容

    《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複習:剩下的五經是《詩》《書》《禮》《易》《樂》)

    初中歷史考試的必考點: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什麼是編年體?就是按時間順序來編寫的文體。《春秋》一書因為是孔聖人修編的,被尊為儒家經典,列入了古代“高考大綱”,所以很有名。

    二、春秋三傳的區別

    前面講的“春秋三傳”中,公羊傳、穀梁傳與左傳區別很大。

    公羊傳和穀梁傳將的是所謂“微言大義”,他們都深信春秋是孔子所作,所以試圖去揣測孔子的想法,有很多想當然的地方,經不起考究。

    而左傳則以史實為主,補充並糾正《春秋》中錯誤或沒有記錄的大事。而且左傳的文學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價值和影響力都大於公羊傳和穀梁傳。是最有名的春秋傳。

    三、《春秋》特點

    這本書,相傳是中國的文聖孔子修訂的,注意,一個是相傳,一個是修訂,不是從零開始編撰。裡面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有多簡練?舉個例子“【莊公二十年】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夏,齊大災。秋七月。冬,齊人伐戎。”基本上就是當時精簡版的“新聞聯播”。

    四、《春秋》的價值和評價

    《春秋》具有巨大的史學價值,但是學術界對於《春秋》又存在質疑。由於記錄不完整,王安石評價“斷爛朝報”,也就是殘缺不全的大事記。胡適認為,《春秋》不能當做史書來對待,只是孔子個人對實事的評判。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審理訴訟案件時,如果判詞有能斟酌的地方,他都找人商量。但是撰作《春秋》,他認為該寫的就寫,該刪的就刪,即使是底弟子中的名流子夏,也不能建議一字一句。弟子們聽孔子授講《春秋》時,孔子說:“後代瞭解我憑的是這部《春秋》,而怪罪我也憑的是這部《春秋》。”

    史記中的這段記載,沒有詳述。孔子周遊列國,講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政治抱負沒有得到很大的施展。68歲的孔子再次回到魯國,魯國國君對孔子很客氣,但是還是沒有委以重任。從時間上看,孔子活了72歲,是去世前幾年再次回到魯國以後修編的。

    孔子在《春秋》上的獨斷,是不是和自己在各國的經歷有關,不得而知。

    五、春秋筆

    關於這本書,還有一個成語,叫“春秋筆法”。

    孔子修《春秋》所採用的方法是"筆"和"削"。"筆"是新增記錄,"削"是刪減記錄。《春秋》這本書,簡單明瞭,不囉嗦。點到為止,但是卻暗含褒貶,甚至是“一字褒貶”,“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

    春秋筆法意思就是簡練而隱晦地點評人事。類似現代語言中的“話裡有話”。

    六、春秋筆法對現代公文的影響

    2001年以後,國家公文的要求是:公文在發揮表彰、批評、反映問題等功能時,必須通篇表現出鮮明的立場,體現在文章中,則表現為公開敘事與隱蔽敘事的綜合使用。最強烈的公開敘事表現為議論,最強烈的隱蔽敘事表現為描寫,介於中間的是敘述。

    為了既能保持公文莊重平實的文體風格,又能體現發文機關鮮明的態度,在隱蔽敘事的文字形式下發出公開敘事的聲音,運用“春秋筆法”是最好的解決途徑。(節選自《應用寫作》學術月刊2005年第4期《如何巧用“春秋筆法”寫公文》)

    七、關公看的是哪本《春秋》

    春秋的可讀性比較差,關羽作為武將,行軍打仗,不管是充電學習,還是消磨時間,沒必要找這樣一本枯燥的書看。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注:“江表傳曰:羽,好左氏傳 ,諷誦略皆上口”。從這裡看,關羽應該看的是《左傳》,這就比較好理解了,很多《三國演義》看不下去的人,都喜歡看易中天品三國。

    八、關羽為什麼要看春秋

    那關羽為什麼要看《春秋》呢?

    關羽作為“武聖”,看“文聖”孔子的書並不稀奇。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關羽作為三國名將,讀史書,借鑑歷史,這也是正常現象。可能有人會問,關羽為什麼不看稱為“史家之絕唱”的《史記》呢?這個就是時間差的問題了。

    《史記》成書於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三國志記載了關羽卒於公元219年,但是沒有記載生年。後世認為關羽生於公元160年。也就是說,史記的成書比關公出生晚了260年,那時候關公是看不到史記的。

    也許,那個年代,《春秋》就是《史記》。

  • 4 # 詩評歷史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麟史》等,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間的春秋各國大事,現存版本據傳是由孔子修訂而成。可惜《春秋》原文,在三國時期竟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遺漏掉。

    《春秋》既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也是一部歷史學著作。

    《春秋》它的述事語言極為簡練,但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世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其代表作品有被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後世又有《呂氏春秋》,《晏子春秋》、《春秋鄒氏傳》、《春秋夾氏傳》等。

    《呂氏春秋》是戰國呂不韋編寫的,是關於儒、法、道等學派的“百科全書”,但跟《春秋》關係不大。

    《晏子春秋》,是記述春秋末齊國著名政治家晏嬰言行的一部著作,跟《春秋》沒有關係。

    《春秋鄒氏傳》、《春秋夾氏傳》已經失傳。

  • 5 # 山西酒友會

    春秋這部書是在戰亂中成篇,在亂戰中寫成的,篇篇都記載著諸侯們相互征伐,相互爭霸的事例;句句都述說著強國吞併弱國,大國吞併小國的慘狀;字字銘刻著刀關劍影,血流成河不忍睹的慘景。

  • 6 # 學打拍子

    春秋籠統的說就是一亇記事本。何為春秋,就是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的重大事件(各國是指初春時的一百七十多亇國家,強者生存,弱者亡,最後剩七國,秦始皇還沒統一中國時的諸侯六國)。按年月季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季節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 7 # 漫話茶人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了統一。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透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製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代。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 8 # 八卦研究室

    《春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

    全書記載了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訖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共計242年的歷史。該書體例為比事、屬辭。所謂比事,一是按年、月、日順序,把所有史事排列下來;二是講究史事詳略取捨。所謂屬辭,即強呼叫辭要達意。凡所錄之事,在用詞上要有差別,以表達不同的意思。

    一部《春秋》僅用1.8萬字表述,簡練確切,沒有浮詞,對後世史家撰寫史書,曾產生過巨大影響。

    春秋時代展開的大國爭霸戰爭,其最終目的是代替周朝並奪取其對各國的號令及索貢權,實際是兼併掠奪戰爭另一種形式的發展。

    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無義戰”。

  • 9 # 意泊之

    《春秋》不到兩萬字,寫了什麼事呢?是如何記事,又有哪些相關經典著作存世?

    一、 春秋源起

    東周春秋時期,“春秋”是各國史書的通稱,僅《墨子》一書中就出現了“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等在春秋之前冠以國名的說法。《左傳》對於魯昭公二年的記載也出現了“魯春秋”的說法,可見“春秋”的確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稱,是一種標題新聞式、編年大事記式的史書。

    研究者認為,以春、秋紀年並作為史書的稱呼是沿襲殷商的說法,因為在殷商時候,一年分為春、秋二季,故以之記年,進而以之稱呼史書。

    西晉杜預以為:“記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時,以時系年,所以紀遠近、別同異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為所記之名也。”也就是說於一年四季之中交錯選擇春秋二季代表一年。現有研究表明,以春秋作為史書的稱呼應該是起於西周。

    隨著儒家勢力的壯大,魯春秋為更多人所研習,逐漸地,“春秋”也就成了魯國史書的專名。不過現今所見《春秋》已經不是魯國史書原樣,由於孔子在魯國史書和史料上進行了修訂和編纂,使之成為現在所見的《春秋》。

    孟子在解釋孔子做《春秋》的原因時說:“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而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

    孔子歷時九個月,編修魯國曆史為《春秋》一書,共一萬八千字,書成而亂臣賊子懼。

    二、 春秋寫了些什麼事?

    《春秋》是一部按明確時間順序、以記事為主的編年體著作。從魯隱公元年(周平王49年,公元前722年)開始,共記述隱、桓、莊、閔、僖、文、宣、成、襄、昭、定、哀,至魯哀公14年(周敬王39年,公元前481年),共十二公242年間的歷史。內容以魯國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諸侯國。

    《春秋》記事謹嚴,用字凝練。舉例來講,《春秋》隱公元年記載:“鄭伯克段於鄢”,只是一句話,但到《左傳》裡,就成了一篇長達約730字的文章,這篇文章後來成了《古文觀止》的首篇,而孔子的記載“鄭伯克段於鄢”只是這篇文章的題目而已。並且,《左傳》對孔子為什麼這樣記述做了解釋: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意思是說,共叔段與其兄爭國,不像個做弟弟的,所以孔子不稱之為“弟段”,鄭莊公與叔段之戰,宛如兩國之君交戰,鄭莊公打敗了對方,所以說“克”。稱“鄭伯”而不稱“鄭莊公”,意在譏諷鄭莊公有失教弟之責,故意養成其惡。叔段後逃亡至共地,而不寫出奔,是因為鄭莊公也有罪,寫史難以下筆直寫,為尊者諱,所以不說“出奔”。這也就是常說的“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字面不著褒貶,而其意隱約其中。所以說“書成而亂臣賊子懼”,連孔子自己也感嘆:“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同時謹嚴凝練的弊端在於記事過於簡略,所以《春秋》所記之事,最多者也不過四十餘字,少則一事僅一字,甚至一個字都沒有。肯定有讀者問,沒有字怎麼記事?這就是《春秋》筆法所形成的規則所定,所謂的不寫之寫。如通常每公元年正常即位,都要寫“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而莊公元年,沒有“公即位”這三個字,則是要表達“《春秋》君弒,子不言即位”。意思是說先君被殺,隱痛嗣君,不忍言其即位。

    三、 春秋各傳

    記載簡略,就會造成很多閱讀理解上的障礙,也不便了解諸多大事發展變化的來龍去脈,所以王安石譏諷《春秋》為“斷爛朝報”,因為實在難懂,市面上好像也沒有《春秋》的單行本在賣。於此同時,就誕生了很多註解《春秋》的著作,這些著作一般稱做“傳”。歷史上曾經至少有五種闡釋《春秋》的著作流行,分別是《左傳》、《公羊傳》、《穀梁傳》、《鄒氏傳》、《夾氏傳》,後兩傳現已失傳,前三傳流傳至今,合稱“春秋三傳”。

    《春秋》是“經”,通常而言,“傳”是對“經”的闡釋,“注”是對“傳”的闡釋,“疏”是對“注”的闡釋。沿著這個脈絡發展,源自《春秋》,誕生了一大批的經典著作,如“春秋三傳”已經被納入“十三經”中,這也是為什麼《春秋》著名的原因。司馬遷借子夏評價《春秋》說:“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即《春秋》盡善盡美到了一字不易的程度,即便高徒子夏也提不出一點意見。

  • 10 # 跪射俑

    《春秋》,即《春秋經》,又稱《麟經》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

    《春秋》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典之一且為十三經中篇幅最長的,在四庫全書中列為經部。記述範圍從公元前722(魯隱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魯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於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然而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後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來出現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的書,被稱為“傳”。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 11 # 中外詩書畫

    春秋戰國是一個大破大立的時代,也是中華文明的分水嶺和源頭,這篇文章我將透過《春秋》和《三傳》,分享兩千多年前的古人思考模式。

    1.《春秋》的微言大義

    說起與孔子有關的書,我們第一印象往往是《論語》,但其實與孔子聯絡最緊密的書應該是《春秋》,春秋時代就是因孔子編著史書《春秋》而得名,一個人編著的一本書可以命名一個時代,不愧聖人耶。

    按照傳統的說法,《春秋》是孔子根據魯國的歷史文獻修訂整理而成,簡單的說就是講魯國簡史和國際關係的書,書中內容極簡,每年只記一件事,一件事只有一句話,大概內容就是某年某月,某國領導人來我國訪問,某年某月,與某國結盟,某年某月,我國領導人出訪某國。這樣的書之所以讓後世著迷,是因為後人堅信聖人在寫作時應用了“微言大義”(春秋筆法),每一個詞,每一句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和思考,值得我們學習深究,聖人的一字褒貶,或將某一人功績流芳百世,或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

    某大學寫了一部校史,裡面說到趙教授是一位教授,李教授是一隻教授,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量詞的不同則暗含了對著兩位教授品德優劣的評判,顯然“只”是有輕蔑侮辱意味,警示著後人不能做品德低下的“李教授”。

    1943年9月1日,《新華日報》刊發了一篇社論《記者節談記者作風》,裡面有一句“《春秋》作而亂臣賊子俱;董狐直筆,趙盾膽寒,這是天地的正氣,也可以說是代表了輿論的力量,而查閱《春秋》原文,只有“晉趙盾弒其君夷皋”。儘管這是一樁冤案,但仍可見其深遠的影響力,八個字蘊含著無窮的魅力穿透時空,直抵人心。

    2.《三傳》的跌宕起伏

    既然《春秋》內容如果簡練枯燥,與打仗毫無緊密關聯,那麼關羽哪來的精神在打仗閒暇要夜讀春秋呢?其酷愛的程度以至於有對聯“文聖人,武聖人,兩個聖人;寫春秋,讀春秋,一部春秋”流傳至今。三國演義“夜讀春秋”實為塑造關羽的忠義形象,而歷史上關羽手不釋卷的不是《春秋》而為《左傳》。

    那麼《春秋》和《三傳》又是什麼關係呢?

    儒家經典一般分為經,傳兩類,大約是教材和教輔的關係。《春秋》是教材,《左傳》,《公羊傳》,《榖梁傳》為教輔。

    1.《左傳》

    《春秋》講一件事都是一筆帶過,而《左傳》講一件事都是千言萬語,記敘文六要素一應俱全,人物對話,背景故事統統齊全,今天我們讀起來都是引人入勝,《左傳》我們肯定不會陌生,《燭之武退秦師》,《曹劌論戰》都出自它。

    2.《公羊傳》

    後人堅信《春秋》一字一句都蘊含著深刻哲理,漢景帝時期的公羊壽將一代代人的口傳心授抄寫下來,形成了《公羊傳》,儘管現在我們已經對這本書很陌生,但是在漢代一度時間,呼風喚雨,甚至相當於國家憲法和準繩。以至於漢武帝要對匈奴用兵,都要從《公羊傳》中尋章摘句,引用典故讓大漢軍隊師出有名。

    3.《榖梁傳》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經典立為官學,《春秋》是毋庸置疑的儒家經典,但研究《春秋》的學者一共有五家學派。五家當中,最有勝算的是公羊學派和穀梁學派。漢武帝請公羊第一高手董仲舒和穀梁第一高手瑕丘江公打擂決勝負。結果瑕丘江公吃了嘴笨的虧,公羊學派壟斷了《春秋》解釋權,漢武帝也心安理得地安排太子學習《公羊傳》去了。

    太子雖然聽從安排學了《公羊傳》,個人興趣卻在《穀梁傳》上,而因巫蠱之禍,太子和皇后都被逼死,數十萬人受到牽連,太子於不幸中的萬幸是,他有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孫兒被人偷偷救下,撫養在民間,後來在陰差陽錯中做了皇帝,這就是漢宣帝。漢宣帝自幼在民間就聽說祖父愛好《穀梁傳》,便本著親情與哀思也成為《穀梁傳》的愛好者。繼位之後,宣帝做了很多安排來打擊公羊學,尊崇穀梁學。

    甘露三年(前51年),漢宣帝在石渠閣召開學術會議,讓公羊、穀梁兩大學派同臺較技,戰果註定會貼近皇帝的心意,於是《穀梁傳》被增補進了官學體系,從此在《春秋》這個大門類之下,《穀梁傳》與《公羊傳》分庭抗禮。

    之所以要談《春秋》和《三傳》是因為這裡面蘊含著中國人最古老,最底層的思維模式,也凸顯著中國最早期的社會治理體系,也就說這是我們的根與靈魂。

  • 12 # 三略堂

    《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

    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

    《春秋》是由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會記錄諸侯國公侯間大夫等間書信內容,比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關於鑄刑書的書信,其中記錄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等等

  • 13 # MR謝先生丶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區域性地區實現了統一。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透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著牛耕的普及和鐵製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說,前770年~前403年),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代。

    春秋時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現代的學者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止,稱為“春秋時期”。

  • 14 # 海島創業分享紀

    《春秋》是由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會記錄諸侯國公侯間大夫等間書信內容,比如晉叔向與鄭國子產關於鑄刑書的書信,其中記錄了齊國史官因為保持真實記錄而被殺掉的事件等等。

  • 15 # 微元創

    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時,光陰,年齡等。

    "春秋"作為一個重要的先秦年代,來源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 16 # 葉老師傅

    《春秋》,又稱《麟經》(《麟史》)。是魯國的編年史,經過了孔子的修訂。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一書的史料價值很高,但不完備,王安石甚至說《春秋》是“斷爛朝報”。亦是儒家經典之一。

    史書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覲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為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

  • 17 # Eleazarchen

    春秋寫了什麼事?紀錄著國家大事,各國耒往的書信,刑法書信,是哲理思想的春秋筆法的現實紀錄。

    紀錄:

    1.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冬”四季的季節。古時曆法先有春秋,後分冬夏二時。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這可能是“春秋”作為史書名的來由罷。現存《春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傳》和《穀梁傳》載至哀公十四年止,為二百四十二年,《左傳》多二年),它基本上是史書的原文。

    2.《春秋》所記,是二百四十多年的春秋各國大事,現所存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但據曹魏時的張晏和晚唐時人徐彥引《春秋說》,都說是一萬八千字(張說見《史記··集解》引,徐說見《公羊傳·昭公十二年疏》引),可見《春秋》原文,從三國以後脫露了一千多字。很多大事遺漏記。

    春秋: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學著作,這是從先秦孟、荀到兩漢馬、班諸家一致的看法。兩漢以後,今文經學衰微,學者多受古文經學門戶之見的影響,開始視《春秋》為歷史學著作,並由此引發了長期以來聚訟紛紜的《春秋》性質之爭。代表作品是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1.春秋孔子是作者。

    孔子出生於東周引用:(東周的前半期,諸侯爭相稱霸,稱為春秋時代。周平王東遷以後,管轄範圍大減,形同一個小國,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春秋末期,引用:(孔子的祖上是宋國的貴族,先祖是商朝開國商湯)。紀錄了國家的大事,各國來往的主要記載,鑄刑書的書信,每年每季開始,從春寫到冬,古代的季節分為兩季先春秋後冬夏,春秋作為書名作為魯國史書,確實是每季都是春秋為開端紀錄的,但是已經超出史書範圍,由孔子的文風使得有春秋筆法之說,形成歷代文代史學家的經典。

    2.春秋開篇記錄。

    春秋開篇引用:(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鄭國的建國者是周厲王少子、周宣王的弟弟王子友,王子友或者叫姬友是鄭國第一代君主,稱鄭桓公。而且一直作為王朝的“卿士”在朝中輔佐周王)。寫"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因為利益之爭從家族開始由智謀手段,引申到國家沒有道德德束縛那會是智謀開端,所以說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蘊涵著作者深刻的政治學著作,因為利益紛爭致使國家禮制和道德遠離人們,並遷移到政府集團裡會使國家不安定。春秋的三傳集合本,此書也是古時代的現實紀錄,有著當時的社會狀態,看此書可以想象到當時孔子的政治思想,告誡現時代的人們哲理思想和當時人們的利益紛爭的醜陋,起到警示給後輩們,無論什麼時代都有醜陋和光明磊落的人物。

    (參考:春秋百科。圖片Cr瀏覽器)

  • 18 # 富城

    《春秋》

    _孔子

    會中,孫叔氏的車伕捕獲了一隻罕見的野獸,長的奇形怪壯,又不常見,大家認為是不祥之兆,就把這隻野獸帶來見孔子。

    孔子一看,原來是麒麟,嘆了一口氣跟在一旁的弟子們說:

    “從前天下如有聖人受命,必有好的預兆,有時是鳳凰出現,有時是麒麟出現。麒麟是太平之獸,屬聖人之類。而現在這個聖獸被人抓到了,這是不祥的預兆,天將告訴我,吾道將窮矣!”

    言下,很是悲傷的樣子。

    一會,嘆著氣說:“難道,就沒有人知道我?”

    子貢在旁聽了,覺的很奇怪,就問,“老師,怎麼會沒人知道您?”

    孔子說:

    “不,沒什麼我不受用於世,但不怨天、不憂人。”只是下學人事、上達天命,天總會知道我的。”

    顏回死的時候,孔子曾說:“天喪予!”麒麟被捕的時候,孔子又說:“吾道窮矣!”自覺年老,身體以不如從前,餘年有限,行道已沒有機會,所以說:“不行了!不行了!不久,我病沒後,吾道也不行了!如何把吾道傳於後世呢?”

    孔子傷心極了。

    於是絕定,作《春秋》,為後事留點記錄。

    《春秋》是魯國的史記,上由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起,下至魯衰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止,凡12公,計242年的史事,都一 一記錄了下來。

    當時,因周室衰微,聖人之道不彰,天下亂如麻,亂臣賊子猖獗於世,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在於警告天下亂臣賊子,恢復先王之道。就因為這個原因,像吳國、楚國的君主,自稱“王”的,在《春秋》裡都予以貶稱為“子”,以彰明周天子的地位。對於應該鼓勵的,就予以宣揚;對於亂臣賊子,也予以筆伐。

    孔子以前做裁判官的時候,對於文筆方面,大都儘量與同事們商量後才決定,不單獨做主張;但在寫《春秋》的時候就不同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應該寫的就寫,應該刪的就刪掉。

    所以,孔子曾拿這事,向弟子們說:

    “後事的人們可能借《春秋》來知道我的為人;但也可能因《春秋》這本書,來伐罪我這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不願意花錢保健,卻寧願病了把所有錢給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