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一捧幸運星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勵志且讓人動力十足的短片。

    從頭到尾都是一種激勵性的話語,就是在告訴我們,告訴我們這些年輕一代,我們承載希望,承載著夢想,無論何時,都要相信自己,堅持自己所想的。

    我是在人群的喧囂中看完的,說實話,看完之後,莫名的有種衝勁,眼睛都有些溼潤。

    在《後浪》裡面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句話: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當你喜歡上一個不太符合當代風格和時尚的事情的時候,可能會迎來很多的冷眼和嘲諷,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他們的錯,是因為時代不同,觀念不同。

    但千萬不要因此而放棄你所堅持的,你所熱愛的,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

    我想影片想傳遞給我們的,是不畏生活艱難的樂觀,是永不言棄的堅持。

    也不可否認的是,在影片裡面,沒有農村裡正在下田幹活累的滿頭大汗的你,沒有課桌前焚膏繼晷卻連抵不過關係的你……還有很多很多沒有關注到的地方,能在海上衝浪的永遠只是一小部分人。

    你認為這不公平。我沒有理由否定你,我也是那一平庸的大部分人。甚至我覺得這和我半毛關係都沒有,這世界該怎麼樣子,還怎麼樣子。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正在看到這裡的你,或許和我一樣,也是弱小的人,但是我相信,你一定想做個內心強大的人,不吝嗇自己的讚美,這不是盲目的從眾,是源自你內心的強大。

    生活不會因為你多一句抱怨而變得多麼好,相反,如果你能改變自己的心態,擁抱這世界,或許,你能發現更好的地方。

    沒有強行灌雞湯的意思,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理解。像我是買傘的我就希望多下雨而行人都忘記帶傘,你買防曬霜希望每天都是毒太陽一樣的。

    沒有什麼能夠絕對的完美,不要吝嗇於你會失去什麼,更好的在於你看了這幾分鐘,你收穫了什麼,總不能是一肚子怨氣吧。

    希望你能變得越來越好。

    多一分包容,多一分大度。

    奔湧吧,後浪。

    那些口口聲聲

    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應該看著你們

    像我一樣

    我看著你們

    滿懷羨慕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

    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

    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科技繁榮,文化繁茂,城市繁華

    現代文明的成果被層層開啟

    可以盡情的享用

    自由學習一門語言

    學習一門手藝

    欣賞一部電影

    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

    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

    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

    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

    不喜歡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

    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

    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幹杯的朋友

    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

    選擇的權利

    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你們有幸

    遇見這樣的時代

    但是時代更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我看著你們

    滿懷敬意

    像你們的專業態度致敬

    你們正在把傳統的變成現代的

    把經典的變成流行的

    把學術的變成大眾的

    把民族的變成世界的

    你們把自己的熱愛變成了一個

    和成千上萬的人分享快樂的事業

    像你們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

    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像你們的大氣致敬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美美與共

    和而不同

    更年輕的身體

    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審美和價值觀

    有一天我終於發現

    不只是我們在教你們如何生活

    你們也在啟發我們

    怎樣去更好的生活

    那些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人

    應該看看你們

    就像我一樣

    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

    因為你們,這個世界會更喜歡中國

    因為一個國家最好看的風景

    就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

    因為你們

    這世上的小說、音樂、電影所表現的青

    就不再是憂傷、迷茫

    而是善良,勇敢,無私,無所畏懼

    是心裡有火

    眼裡有光

    不用活成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我們這一代人的想像力不足以

    想象你們的未來

    如果你們依然需要我的祝福

    那麼

    奔湧吧,後浪

    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

    和1.3億B站年輕人

    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

  • 2 # 動漫青尢

    對B站的(後浪)刷屏表示無感,大概因為我是他們所謂的前浪

    好同情一些“後浪”,因為一個充滿商業營銷味的影片,突然間就連憂傷迷茫都不在Ok了

    無奮鬥不青春,看了三遍,還是沒有找到“奮鬥”這個詞語

    在我看來,有一種年輕人正在被“奶嘴樂”的即視感,愛我所愛,娛樂致死,沒有房貸,不用戀愛,生活都是興趣愛好想幹嘛就幹嘛

    這樣想,會被現實啪啪打臉的

  • 3 # 小范大人漫剪

    整個演講的邏輯就是以偏概全,以點代面,以極少數人的多彩與所謂的成功掩蓋l大多數人的枯燥重複與不可能,但凡有那麼點社會閱歷或對這個世界的現實有那麼點了解得人,都很難被這樣的一個影片所激勵。

    文明與社會進步不是要成就極少數的人,而是要惠及絕大多數人。

  • 4 # 漫畫中散步

    拋開裡面剪輯的畫面,單從何冰老師演講的內容來看是值得稱讚的。因為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一批批撐起這個時代的人們,無論你是70後,80後,90後,還是00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某某後是垮掉的一代,你們是最差的一代……”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每個時代都會有脊樑當然也會有一小撮渣子,我們不能放大不好的,而去掩蓋美好的。尤其是90後和00後這個年代的人,他們生活的年代是繁花似錦的年代,是夢想奔騰的年代,與此同時新舊價值觀碰撞當然也會產生不一樣的火花。整個演講傳遞的價值觀:前進,團結,獨立,勇敢,奮鬥,夢想。至於剪輯的畫面大多是b站的up主,醫生,老師,工人等職業較少,可能造成代表性不太完善,有點小瑕疵吧

  • 5 # 凡人雜侃

    從媒體角度看:全媒體時代,人人都能釋出新聞,人人都有可能製造熱點,但真正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卻不多。在這個資訊爆棚的時代,很多人都說,疫情當下,來一碗《後浪》雞湯又何妨;也有人說《後浪》裡的青年玩高空跳傘、玩大海衝浪、玩電競比賽,與我的生活太遙遠。但無論如何,作為一部廣告宣傳片,B站的廣告效應達到,央視的正能量傳遞目標也同樣實現了。新老兩個媒體平臺共贏共生,掀起了新一輪線上線下的討論熱潮。

    從社會角度看: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五四青年節來臨。抗擊疫情過程中,很多90後、甚至00後都捨生忘死,奮勇拼搏,為搶救生命與時間賽跑,與病毒鬥爭。如果說汶川地震向我們證明的新時代年輕軍人的血性與擔當,那麼這次疫情,各行各業更多的年輕人都站了出來。他們不只是有玩跳傘、搞直播的一面,也有腳踏實地,默默奉獻的另一面。可見《後浪》也是在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

    寫到最後,我想用今年火爆的一首《少年》來配《後浪》,歌詞中的這一段讓我感觸頗深,“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眼前這個少年,還是最初那張臉,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其實我們每個人曾是少年,每個人都會從“後浪”到“前浪”。雖說“歸來依舊是少年”是個美好的期許,但在同一條河流中的我們,還需永葆奔湧的激情。

    以下是《少年》的歌詞,與大家共享、共勉!

    換種生活

    放棄執著

    讓自己變得快樂

    天氣就會變得不錯

    每種走過

    都是一次收穫

    還等什麼 做對的選擇

    過去的

    就讓它過去吧

    別管那是一個玩笑還是謊話

    路在腳下

    其實並不複雜

    只要記得你是你呀

    wu~ oh oh

    wu~ oh oh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沒有一絲絲改變

    時間只不過是考驗

    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眼前這個少年

    還是最初那張臉

    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say never never give up

    like a fighter

    wu~ oh oh

    換種生活

    讓自己變得快樂

    放棄執著

    天氣就會變得不錯

    每種走過

    都是一次收穫

    還等什麼 做對的選擇

    過去的

    就讓它過去吧

    別管那是一個玩笑還是謊話

    路在腳下

    其實並不複雜

    只要記得你是你呀

    miya miya miya miya miya

    call me

    miya miya miya miya miya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沒有一絲絲改變

    時間只不過是考驗

    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眼前這個少年

    還是最初那張臉

    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say never never give up

    like a fighter

    追逐生命裡光臨身邊的每道光

    讓世界因為你的存在變的閃亮

    其實你我他並沒有什麼不同

    只要你願為希望畫出一道想象

    成長的路上必然經歷很多風雨

    相信自己終有屬於你的盛舉

    別因為磨難 停住你的腳步

    堅持住 就會擁有屬於你的藍圖

    wu~ oh oh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

    沒有一絲絲改變

    時間只不過是考驗

    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

    眼前這個少年

    還是最初那張臉

    面前再多艱險不退卻

    say never never give up

    like a fighter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miya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miya

    我還是眼前這個少年miya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miya

  • 6 # 浪仔無悔

    一無所有的我們,是前浪還是後浪?

    一無所有的我們,真的像宣傳片中那樣有著無數自由的選擇?

    過著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群交心知心不離不棄的朋友?

    擁有說走就走、想玩就玩的資本?

    更多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奔湧吧,後浪》之疑惑:30歲一無所有的我們,是前浪還是後浪?

    https://www.toutiao.com/i6823198657043497475/

  • 7 # 猛男爬樹影視

    “心裡有火,眼裡有光”,這是B站的《後浪》在描述現代年輕人的樣子。

    但是看完整個接近4分鐘的片子,說實話,我心裡倒是有幾分火氣。

    在我看來,如何思考——才是這個時代年輕人們真正要思考的主題。

    前浪會不會被拍死在沙灘上,我不知道,但是“後浪”這個詞,挺不靠譜的。

    人們習慣於給群體下標籤:80後,90後,00後,前浪,後浪。

    似乎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進步與困擾,80後錯過了包分配工作,90後看著房價可望不可及,00後迷失在紛繁的社交媒體裡。

    有人享受了網際網路,科技繁茂,也有人在鄉村待了一輩子,在工廠機器面前惶惶度過一生,蹉跎歲月一再重複。

    說些殘酷的事:

    2020屆,也就是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

    這874萬人,現在5月份了——還有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工作。

    回到20年前,199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不到85萬,開始擴招,一年後是95萬,2001年來到104萬,然後是133萬,187萬,再到今年,874萬年輕人,面對社會大潮,有點不知所措,就像是一個被人精心打扮的小姑娘,突然推到了社會這個油膩老大爺面前,扭扭捏捏。

    這部分人,還是我們社會的中堅力量,讀書人們。

    更殘酷的是,今年許多高校把一些以前覺得“熱門”的專業取消了:比如南京大學取消了教育技術學,陝西師範大學取消了工商管理,山西大學取消了軌道交通訊號與控制專業,這意味著,這些學校認為這些專業不值得學。

    高校年輕人們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變得狹窄了。

    再說些殘酷的事:

    2019年,國家統計局資料統計,我國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15歲~60歲)達到9.8億,其中農民工就達到1.6億,大多數農民工因為收入微薄,會選擇來到城市的工廠打工。

    別說什麼勞動法,一天做10個小時以上比比皆是,在機器大閘面前流乾汗水,解決溫飽問題之後,中年人省下錢寄回家,給留守兒童用作生活費,青壯年則拿著工資下班消遣,沖刷疲憊的靈魂。

    你跟他們說“去旅遊,去衝浪,去跳傘,你應該去發現更大的世界“,他們也許會回你一句“請問我們下個月的飯錢在哪裡?”

    而且,未來有一個更大更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是:面對日益繁茂的科技,人工智慧在製造業取代人力的一天,終將到來,那麼這部分工人該去做什麼呢?

    我聽到過一個說法“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職業出現,總是有工作的嘛。”

    這句話錯就錯在——在技術爆炸的時代,工作是有“降維打擊”的。

    打個比方,最近200年技術的提升,已經遠遠超過過去2000年技術提升的總和,古代有作坊,工人在裡面養蠶織布冶金造車,現代也是需要工人電焊裁布操作車床,歸根結底,都是需要一定數量的“人”來操作。

    但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需要人靠數量來堆砌了,一個人可以操作一個工廠,一個人可以輸入程式碼讓整條生產鏈盡然有序。

    工作需求越來越少,人越來越多。

    那時,多餘出來的年輕人呢?

    再說點身邊的事,我幾乎每天都會打車,在車上和計程車司機聊天。

    遇到過大概20位司機,都會跟我抱怨“平臺補貼越來越少,因為疫情,我們每天最多跑200-300元。”

    我做個說明:每天200-300元,背後是不低於12小時每天的駕駛時間,如果開過車的人就知道,長時間待在車座上,腰肌勞損,勁椎病纏身,這樣換來的不過是每個月6000元左右的收入。

    對了,一般司機都捨不得花17、18萬去購置私家車跑滴滴,那麼跟第三方公司每個月租車的錢,就要去掉2500元左右,再算上油費,保養費,基本每個月能剩下3000元不到。

    就在昨天,一個司機大哥跟我說“他身邊又有許多兄弟退出了這行。”

    最後,繞不開的話題,房價。

    我聽到過一種聲音“為什麼一定要買房才能生存,經濟富不富足人人不同,但是獲取精神富足的途徑,人人平等。”

    看個B站,精神就富足了,就可以在大城市立足,端著高腳杯喝著紅酒躋身上流社會,人手一套房了嗎?

    一套房,早已經跟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捆綁在一起,這一代人的婚姻,下一代人的教育,都逃不開那張小小的產權證。

    還有那句“你們把自己的熱愛變成了一個和成千上萬的人分享快樂的事業”。

    你捫心自問一句,多少年輕人現在還堅持自己的熱愛,願意把熱愛轉化為事業?

    媒體不掙錢,我要考公務員,體育不掙錢,我要考公務員,做生意不穩定,我要考公務員,企業朝不保夕,我要考公務員。

    2018年,全國有接近150萬人報考,這個資料在2002年的時候僅僅只有6萬。

    不管你同意不同意,“考公”成了現在許多年輕人的事業,疫情過去,誰在裸泳一目瞭然,熱愛都是其次,穩定才是大多數年輕人所追求的事。

    最後,要說什麼呢?

    在5月4日這天標榜獻給年輕人的B站《後浪》,其實根本代表不了大多數的年輕人。

    它充滿了小資情懷,充滿了消費主義,享樂主義。

    根本沒有後浪前浪,只有一群一群為了生活而打拼,被歷史洪流裹挾向前的年輕人們。

    他們中的許多人無法奔湧,他們只能向前,一步一步。

    這個世界的後浪,也包括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的工廠青年,從白天到黑夜開12個小時月掙6000元的計程車小哥,打工12個月才可以在一線城市買1平方米的上班族們。

    心裡有火,眼裡有光,身體透支。

    年輕人的世界可以有光,但也應該看到更多更廣的年輕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只有精英的世界才是青春嗎?

    我不認同。

  • 8 # 稷下學宮之學以成人

    後生可畏。

    前浪和後浪不可分割,相對於後浪的不可限量,前浪的作用也不可小噓,如果沒有前浪的艱苦奮鬥、崢嶸歲月,為國付出,為國犧牲,何來後浪的衣食無憂,歲月靜好,樂於喜好的眉開言笑。

    前浪要把一個盛世繁華安心的交給後浪,後浪必須承擔起更大的責任,磨練心性,踏實巧幹,樂於為國效犬馬之勞的無怨鳳奉獻,甘於付出的大愛大我情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於天下則國雄於天下。

    祝願我炎黃子孫早日屹立於民族之林,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旗幟下綻放璀璨之花。

  • 9 # 尚德機構

    這個影片引發了很多爭議。有人為之心潮澎湃,有人認為這又是一場傲慢的說教。

    一位知乎網友的評價一針見血:“難道只有身穿燕尾服、手捧高腳杯才能稱作後浪嗎?”

    我也發現了,《後浪》裡所描述的“青年”,其實是相當窄化的。

    在影片當中很難找到我們普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影片中所提到的這些美好事物大多數人都沒接觸過,比如說環球旅遊、在上海CBD穿著漢服翩翩起舞、乘風破浪出海探險,他們先天就有著足夠的資本使勁浪,這些事情普通人連想都不敢想。

    對於大多數普通青年來說,他們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是混跡於北上廣的推銷員,是深圳工廠裡兩班倒的廠妹,是在底層默默無聞的公務員……他們才是青年中最大的組成部分。

    就在前不久,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了一則報告,讓#超八成網民學歷低於大專#連著#全國6.5億網民月收入不足5000元#這兩個話題一起衝上了熱搜。

    這才是青年們真實的生活現狀,而這一群體才應該更有發聲的權利。

    尚德君不喜歡B站《後浪》刷屏,在我看來,自考考研一族所代表的群體才是這個國家的“後浪”。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面對現實的勇氣,與不甘平庸併為了更好生活奮鬥的決心。

    王琳琳,今年17歲,河南鄭州人,幾年前她參加中考,但是成績不太了理想,最終考取了一所大專。

    上了大專,王琳琳希望讓自己一生中最該全力以赴投身學業的時光更加有意義,於是動了透過自考再修一個專業的念頭。

    來到尚德接受自考培訓後,王琳琳開始了雙線作戰。平時她在學校,白天學習學校的課程,到了晚上會聽直播課做筆記。每逢週末和寒暑假,王琳琳更會開足馬力,聽重播和做題,把平日落下的課補回來。

    她目前已經連過7科,透過率100%,同時自己本校的課程也完成得很出色。當被問到自己一人學自考會不會很孤單時,王琳琳表示,看到尚德有許多的大哥哥大姐姐陪著自己一起學,雖然大家素未謀面,但是在線上能夠彼此鼓勵,自己更有動力要趁著年輕把書讀好,不辜負自己的努力。

    96年出生的小王是廣東女孩,2018年本科設計專業畢業後,一直沒有放棄提升學歷的想法,她打算透過在職方式讀研。“考個MBA在職讀,含金量又高又不耽誤我賺錢。”

    得知小王報了尚德,家人也表示了支援。“雖然剛上班的人都還處在大學時那種喜歡四處玩的狀態,但我還是想早早地規劃好自己的未來。”

    伍尚傑,25歲,來自廣東肇慶,他是一位“聾啞人”。伍尚傑學歷低,還有語言障礙,很難找到一個正式的工作。

    伍尚傑報名了“尚進生計劃”,想提升自己的學歷,這樣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改善自己的處境。

    “在很多人眼裡我是不一樣的,身體有殘疾,但我很努力地去生活。夫妻兩個人做著幾份工作來養孩子,未來還要供孩子上大學。我從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反而因為自己的不同而更加努力、更加用心。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需要什麼。” 伍尚傑說。

    尚德君想說,看一看,這才是真實的世界啊。

    在尚德,有太多像他們一樣的青年人,不滿足現狀、渴望奮鬥、渴望提升學歷,奮鬥是他們的人生主題,奮鬥也是我們幾千年歷史的主旋律,奮鬥者才是中國的脊樑,才是真正的“後浪”。

    《後浪》影片中,何冰說的一句話我很認同:“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

    現在有自考有考研有各種資格證,你可以透過努力去得到它們,然後去選擇更好的工作、更理想的職業,這是選擇的權利,尚德的學員們把它們牢牢抓在手中,併為之奮鬥。

    奮鬥沒有早晚,奮鬥是責任,也是使命,我們終其一生,都是在為自己的使命而奮鬥。因此,無論前後,我們確實是“奔湧在同一條河流”。

    所以,不管“前浪”還是“後浪”,無奮鬥不青春,無奮鬥不人生,我們都要一起奔湧,各自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最後,希望你“心裡有火,眼裡有光”,奔湧吧,加油吧,“後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技巧打遊戲的時候全忘了,特別是打團什麼技巧都想不起來,看直播攻略找高段位學技術,一上手都忘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