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三國浦元1588

    足三里在脛骨平臺下面、膝外側的下方,也就是四指的位置。從中醫上講,它是保健脾胃的一個比較好的穴位。平常沒事的時候,可以經常蒸或灸它來健脾,效果顯著。特別是現在的女同志,運動鍛鍊較少,坐辦公室或看手機比較多,容易引起脾虛溼盛,就可以按足三里來健脾。

  • 2 # 檸檬666艾

    足三里是胃經最主要的大補穴之一,而且是個極其聰明的智慧穴。如果你吃得太多,胃腸不消化,或吃得不夠,胃腸營養來源不足,每天上午7~9點,胃經經氣最旺時,按揉兩條腿的足三里各15分鐘左右,可以幫助胃腸動,排出身體的毒素和過剩的營養,促進胃的動力,讓有用的營養更好地被吸收。如此一來,營養被吸收轉化成氣血,滋養體。沒用的廢物,被代謝出外,保證我們做個裡外都乾淨的窈窕女人。

  • 3 # 健康陳藥師

    功能:燥化脾溼,生髮胃氣。

    足三里穴主治:胃痛,噁心,嘔吐,呃逆,噎膈,納呆,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鳴,洩瀉,痢疾,便秘,腸癰,乳癰,目疾,喉痺,頭痛,失眠,眩暈,心悸,怔忡,氣喘,虛勞,黃疸,水腫,癲癇,下肢痺痛,癱瘓或麻痺,腳氣,急、慢性胃腸炎,潰瘍病,胰腺炎,膽囊炎,闌尾炎,高血壓,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從下往上觸控小腿的外側,右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結,以此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嵴1橫指,當脛骨前肌上。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

  • 4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足三里主要是用於調理脾胃的穴位,也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從整體生命的角度來說,腎屬於先天之門,而胃屬於後天之門,所以足三里屬於後天之門的主要調養的穴位,後天之門也就是後天濡養身體的入口,只有脾胃好,營養才能被運化到身體各個部分,身體得到營養的滋養才能更健康,如果脾胃不好,人則容易出問題。

    在黃帝內經《靈樞-五邪》中說:“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裡”。

    足三里有哪些作用呢?

    可健脾和胃、通經活絡,主治:胃痛、嘔吐、腹脹、腹瀉、便秘、高脂血症、頭痛、眩暈、鼻塞、蕁麻疹、癲癇、半身不遂、脾胃虛弱、貧血、手足怕冷、溼疹、小兒咳嗽、小兒發熱,腸鳴、呃逆、乳癰、膝足腫痛、虛癆羸瘦等等。

    可以每天用拇指或者中指按壓足三里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長期堅持,可以幫助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益壽延年。

  • 5 # 帶著陽光旅行

    針灸足三里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可以達到預防疾病的功效,比如:預防中風、補益腎精、強身健體、調理脾胃等功能。對消化道慢性疾病、神經疾病、腳氣、水腫等疾病的治療也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針灸的時間也是有一定限制的,針灸足三里最好選擇在一天陽氣最盛的時間,一般來說每天午後1點到3點最好。

  • 6 # 中醫科屈醫生

    足三里為經穴名(Zúsānlǐ ST36)。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別名鬼邪、下三里、下陵、三里。《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原名三里、下陵。《聖濟總錄》名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五輸穴的合穴,五行屬土;胃的下合穴。足即下肢,三里即三寸,穴在膝下3寸,故名足三里。足三里主治範圍相當廣泛,尤其對於胃病、腸腑病、經脈病及與胃有關的臟腑組織病變具有良好的療效。

    主治胃痛,胃脘疼痛,胃中寒,嘔吐,噁心,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痙攣,胃下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噎膈,小兒厭食,輔助胃鏡檢查,腹痛,腹脹,腸鳴,腸癰,腸炎,消化不良,洩瀉,便秘,痢疾,疳積,小腹堅,小腸疝氣,少腹腫痛,腸梗阻,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驚癇,心煩,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癲狂,妄笑,頭痛,神經性頭痛,失眠,眩暈,癲癇,面神經麻痺,中風,偏癱,口,腳氣,水腫,下肢痿痺,下肢不遂,四肢腫脹,心悸,氣短,虛勞羸瘦,口苦無味,噁心嘔吐,納呆,噎嗝吐血,頭暈,驚悸怔忡,胸脅滿痛,不寐,咳嗽,痰飲,痰多,喘息,氣喘,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咯血,虛勞,瘧疾,熱病,小便不利,遺尿,疝氣,目不明,眼目諸疾,諸虛,耳聾,頷痛,喉痺,頸項腫痛,脫肛,婦人髒躁,血暈,子癇,妊娠惡阻,乳癰,赤白帶下,痛經,產後腰痛,產後血暈,產後腹痛,帶下,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陽萎,遺精,腎炎,膀胱炎,疔瘡癰疽,癮疹,寒溼腳氣,膝痛,下肢瘻蹙,足脛痠痛,下肢癱瘓,下肢痺痛,下肢麻痺,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坐骨神經痛,膝脛痠痛,肝炎,休克,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病,白細胞減少症,怔忡,黃疸,膽囊炎,闌尾炎,耳鳴,疔癤,蕁麻疹,髒氣虛憊,貧血,風溼熱小兒麻痺,口腔疾患等。

  • 7 # 紫蘇子話針灸

    足三里穴是保健大穴,已經深入人心!今天上午門診來一奶奶89歲,精神不錯,步履穩健,只是訴牙疼。張嘴一看,滿口牙齒,整整齊齊!

    滿屋病人及家屬均在唏噓老奶奶身子骨硬朗。扎針止痛後,都禁不住向老奶奶取健康經!

    “30多年前,我50幾歲,鬧胃病,村裡有個老教師幫我紮了足三里穴,從那以後,我按照老師說的,自己採艾葉,捲成艾條,每天灸足三里,後來我胃病沒了。可是,灸足三里已經成習慣了。現在孩子孝順,我也不用自己採艾葉了,孩子們每年給買現成的艾條,我每天堅持灸足三里,渾身有勁兒,基本沒鬧過毛病,沒給孩子找過麻煩!”

    下面我們來揭開足三里的神秘面紗!

    足三里又名,下陵穴,胃管穴,為足陽明胃經的下合穴。

    一、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為足部,別於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內物質作用的範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在此形成較大的範圍,通常本穴物質為犢鼻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足三里穴後,散於本穴的開闊之地,經水大量氣化上行於天,形成一個較大氣血場範圍,如三里方圓之地。

    二、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指本穴為胃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沉積之處。沉積後堆積如土丘。

    三、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為脾土微粒運送的通道。

    四、胃經合穴。因胃經自厲兌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氣皆匯合於此,故為胃經合穴。氣血物質為地部的稀溼脾土及天部的氣態物。氣血的主要變化是地部經水氣化於天,變為天部經氣,物質的運動,只有土的長養特性,故本穴屬土。脾屬土,故本穴能燥化脾溼,生髮胃氣。

    因為足陽明經多氣多血,足三里穴又是胃經的合穴,所以他的功能強大,治療範圍廣泛。消化系統疾病,噁心嘔吐、呃逆反酸、腹痛拉肚、便秘調理都是他的強項;神經系統疾病,“治萎獨取陽明”腦卒中急性期、恢復期的調理、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周圍神經系統疾病、脊柱相關疾病、脊髓損傷等都會得到更多氣血的濡養,以促功能恢復;更年期的調理,膝關節病,下肢疼痛、麻木等等都有可喜療效;

    而且足三里穴保健、強壯功能強大,羨慕開頭的奶奶,那就一起做起來。灸足三里,走起!

  • 8 # 中醫周醫生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常用的重要穴位,位置在膝下3寸,於脛骨前緣旁開1寸處,患者可取坐位屈膝垂足,或臥位在外膝眼直下3寸,距脛骨前嵴一橫指處取穴。足三里臨床應用廣泛,是治療胃腸及下肢膝脛疼痛的首選之穴。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腹瀉,腿脛膝腫脹酸,傷寒瘦損,氣蠱諸股”。所以足三里有諸病皆治的說法。

    1、足三里能健脾、消除腹脹、助消化   

    足三里穴以治療胃腸疾病為主,有“肚腹三里留”之說。胃脘痛可配合內關、合谷、中脘、陽陵泉,腹脹配合脾俞、胃俞。脾胃互為表裡,為後天之本。以足三里為主穴,可配合諸多穴位治療疾病。配中脘治療肝氣鬱滯,食停胃脘或因中焦虛寒所致的胃脘疼痛,起到疏肝理氣,溫中散寒的作用,配中脘、內關、合谷有溫胃散寒、調中降逆之效,配脾俞、公孫可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以消除洩瀉。以足三里為主穴,可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

    2、足三里能調氣血,活絡止痛

    按摩足三里能使氣血流通,舒經通絡,祛風散寒。足陽明經,起於鼻兩旁……下至髕骨,沿著脛骨前嵴外側下行足跗,另一支脈從膝下3寸處分出進入中趾外側端。由此可以看出,足三里穴是治療下肢疾病的重要穴位。

    臨床證實,足三里有健脾利溼,舒筋活血的功效,所以下肢運動系統的疾病治療離不開足三里穴。風寒溼脾及外傷所致的區域性疼痛腫脹,可配膝眼、委中、陽陵泉,關節炎可配崑崙、懸鐘,踝關節疼痛可配丘墟、照海。推拿雙足三里 穴,可治療周身關節痛。

    3、足三里具有防病、保健強壯的作用

    足三里能起到防病、促健強壯的作用,俗話說“人老先老腿”,推拿足三里穴能使腿腳靈活,這與古代神醫華佗的五禽戲來鍛鍊身體,使人達到健康防病是一致的。推拿足三里可防止衰老,預防百病,如配神門可治療失眠,配天柱、中渚可治耳鳴,配聽宮、外關治耳聾,配睛明、風池治視神經萎縮,配心俞、脾俞、內關治心脾兩虛,配心俞、腎俞、關元治心腎虧虛。素體健康的人,經常按摩足三里穴,能使人精力充沛,身心更健康。

  • 9 # WangjinZhi

    Ⅰ,足三里增強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延緩人體衰老,有很大的保健作用。2,足三里可以調理脾胃,促進消化。3,足三里可以使全身肌肉和骨胳活躍。使人年輕。可使男性精力充沛。使老年人減少生病和延年益壽。

  • 10 # 生命養護

    足三里是長壽穴!

    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經絡,補虛氣,瀉胃熱,升降氣的作用。

    主治脾胃病和水溼為患病症,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說。

  • 11 # 金蘭中醫學社

    在人體所有的穴位中在全身綜合保健方面效果最好、最著名的穴位是哪個?毫無疑問,那就是足三里了。

    說到足三里,很多人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更多,那麼久先來說說它的位置吧!它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處。這個穴位有些什麼作用呢?一般來講,它適用於胃痛、嘔吐、腹脹、腸鳴、消化不良、下肢痿痺、洩瀉、便秘、痢疾、疳積、癲狂、中風、腳氣、水腫、下肢不遂、心悸、氣短、虛勞羸瘦等症。它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實踐都證實,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穴位,經常按摩該穴,對於抗衰老延年益壽大有裨益。

      

    人們常說,中醫是中國的,然而,足三里這個穴位也一樣的受到國外人士的推崇。國本把艾灸足三里作為主要健身之術,曾有“不與不灸足三里的人同行”之說。日本歷史上還出現過著名的“足三里保健灸運動”。 足三里是一個全身強壯穴位,透過調理足三里穴位而使自身“強壯”來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從這個方面來說,足三里就是一個“萬能穴位”。經常按壓或者艾灸此穴,可以調和脾胃(脾為後天之本),從而達到健身和延年益壽的作用。

    那麼這個穴位為什麼叫“足三里”呢?古人怎麼給它起個這麼古怪的名字呢?這個足三里的名字這是有特定的含義的:這裡的“裡”通“理”,是調理的意思。意思是可以透過“足三里”這個穴對身體的上、中、下三部分進行調理,理上、理中、理下。比如胃及其以上部分處在肚腹的上部,如胃脹、胃脘疼痛的時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時候要偏向上方使勁;腹部正中出現不適,就需要“理中”,就是垂直面板往下按就行了;小腹及以下部分在肚腹的下部,比如小腹疼痛時,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時往下方使勁,這叫“理下”,比如女士的痛經就屬於需要“理下”的一種。

      

    以下就是對足三里穴保健的簡單介紹:

    1針法

    直刺法:稍偏向脛骨方法,直刺1—2寸,針刺感覺有麻電感向足背反射。斜刺法:向下刺入,進針2-3寸,針刺感覺有酸脹感向下擴散到足背,有時向上擴散到膝。

    2灸法:比較簡便,可用艾條灸烤區域性,也可隔蒜或片姜灸5-15壯,溫灸10-30分鐘。

      

    除了針法核灸法外,最為便捷方法就是按摩了,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簡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注意每次按壓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足三里這個穴位,雖然在腿上部位毫不起眼,但它的作用卻挺廣泛的,如果長期堅持按摩,確能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吃啥啥香,身體倍兒棒!

  • 12 # 南寧妹星恬

    定位:足三里為養生第一大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位於膝關節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1橫指處。功效: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增加胃腸蠕動、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

    主治: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疲勞、早衰。張杲的《醫說》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幹”,意指反覆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份證到期銀行要更新,需要一家一家的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