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e先生118
-
2 # 老倪DIY
F1和WRC的跑法是截然不同的,雖然都是各自領域的頂級賽事,但論科技含量和極限依然還是F1要更高,每年能擁有F1超級賽照的車手要比WRC少很多,成為F1車手的門檻和資金投入也要比WRC大很多。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差異就在於速度,擁有不僅僅是直線包括更高的彎道速度,甚至能夠在空氣動力學的配合下克服恐怖的5G橫向加速度以超過300km/h的速度過一些高速彎,這種難度不僅僅是對車輛的科技水平要求很高,對車手的身體素質要求也極高,一場F1賽事,車手往往要在超過50度的座艙中極限駕駛近2個小時,甚至會脫水3-4公斤,身體消耗不亞於一場職業的NBA籃球比賽,車手為了能進入狹小的座艙,甚至配合車輛的重量限制對身體的訓練管理也是非常苛刻的。而拉力賽對這方面的要求就沒有那麼苛刻,甚至你能看到一些車手有點發福也可以跑的不錯。
但也並不是說拉力就容易,術業有專攻雖然職業車手擁有不錯的綜合素質,拉力雖然速度低但並不像F1的抓地力,而是在自然地貌中的滑動藝術,對於車輛的掌控拿捏完全不同,想在不同的兩個頂級領域都想躋身金字塔尖是幾乎不可能的。像國內擁有一些拉力場地的雙料冠軍也只能說明我們的賽事水平仍然比較低。這也是為什麼萊科寧可以去跑WRC也有速度,但很難保證在極限狀態下同樣擁有頂級拉力車手的穩定性和綜合素質。
我想對於勒布也是一樣的,雖然勒布沒有參加過F1比賽,但是卻使用紅牛F1賽車和其他F1車手通常進行過測試,速度成績可以排到第五名。雖然速度並不比其他F1車手慢,但如果參加F1正賽的話也是很難有好成績的。
-
3 # 梁實秋123
毫無疑問F1,F1車手可以在別的任何汽車賽事取得不錯的成績,比如萊科寧開WRC,蒙託亞阿隆索開納斯卡,韋伯霍肯伯格開勒芒,即便是被F1辭退的迪雷斯塔、布耶米也能在DTM/FE奪冠。兩個賽事的進入門檻也不一樣,進入F1的難度要比WRC大的多。不只是天賦和技術層面的問題,同時這個天賦還要儘可能早的培養和發掘。而培養這個天賦,最現實的問題是需要不菲的資金支援。這個對地球上大多數人來說,真的太難了。現實層面裡,F1車手的培養選拔機制應該是眾多賽車賽事裡最高最難的。
回覆列表
F1是場地比賽,需要的是精通抓地力跑法,需要車手熟悉場地的每一個細節,如果不考慮前後車輛,同一輛賽車在每一個彎道的跑法每一個剎車點都是有固定的最優選擇的。WRC是拉力賽,除了抓地力跑法外還要精通甩尾技術,因為車手對賽道具體情況並不清楚需要能夠跟Navigator很好的溝通,而且賽道內情況多變,可能前車跑完之後後車再跑賽道就有些許不一樣了,所以拉力車手還需要有很好的對賽道隨機應變能力。 F1車手需要的是對對手隨機應變。
具體到比賽中,哪個更難我認為就無從談起了,場地比賽除了除了跟自己比速度還要照顧到前後對手,還有很多進站戰術的運用,以前都說F1是賽車、輪胎和車手對成績影響各佔1/3,近兩年看來,賽車的效能幾乎要直接影響比賽成績了。 拉力比賽不涉及什麼超車問題,關鍵在於跟自己比速度和合理的掌握節奏(比如大幅領先對手的情況下適度降速保護賽車)。
至於為什麼萊科寧跑WRC成績不好、勒布開F1也不行,我認為國外的車手從小進行的培訓都是比較專業的,場地車手常年的訓練都是圍繞場地賽展開,拉力車手亦如是。像F1車手在業餘時間跑跑拉力去也都是玩票性質。 常年累月進行專業性很強的訓練,勢必會造成兩種不同風格比賽中的能力差距。還有就是賽車效能的影響,萊科寧在WRC比賽中的賽車,可能真的不如勒布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