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螞蟻的情感故事

    大家好,首先呢,在這裡我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為你解答這個問題,這讓我感到十分開心,下面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首先選用優良品種、加強飼養管理、嚴防衛生防疫制度。

    產蛋規律:

    1:年產蛋規律:第一個產蛋率(360天)產蛋量最高,以後每年以10-20%遞減。

    2:周產蛋規律:一般在20周齡時50%,25-27周齡時產蛋率90%,一直維持到40周齡左右,72周齡時,在70%左右。

    3:蛋重變化規律:初產時小,慢慢變大,第二個產蛋年又變小。

    4:入舍母雞產蛋率=日產蛋量/入舍母雞數量*100%產蛋雞的營養:

    營養要求:能量在2750大卡,蛋白質16-18%,鈣每天3.5g(3.5%鈣),每天耗料100g產蛋前的飼養:

    1:產蛋前期:雞隻本身要生長,按標準飼養。

    2:產蛋中期:產蛋期高峰,用高峰料飼餵(蛋白質為18%)

    3:產蛋後期:產蛋率下降,可降低蛋白質17%,飼餵料量下降5%

    產蛋雞的日常管理:

    1:觀察雞群的健康情況。

    2:挑出病雞、死雞。

    3:觀察雞蛋的質量(大小、空殼、顏色、破損率、沙殼蛋)。

    4:觀察雞群的採食、飲水情況。

    5:定期按時完成各項工作:開燈、關燈、喂料、揀蛋、清糞、消毒等工作。

  • 2 # 農家娟兒

    1.免疫接種

    隨著春季的到來,病原體和傳播疫病的動物、昆蟲開始滋生、發育,繼而進入疫病的高發區,所以春季應搞好相關疫病的免疫接種。

    2.帶雞消毒

    為了更進一步搞好雞病預防,在搞好相應疫病免疫接種的基礎上應透過帶雞噴霧消毒消滅傳染源,氣溫較低的初春應在噴霧消毒前先將雞舍內溫度升高2℃~3℃,且每連續3次所用消毒藥成分不能相同。

    3.溫度和溼度控制

    北方地區春季氣溫極不穩定,為防止影響高產期蛋雞的產蛋效能應在搞好疫病預防、飼料營養的基礎上透過增溫保暖或通風降溫嚴格將雞舍內的溫度和溼度分別控制在18℃~25℃和55%~60%。

    4.合理光照

    春季隨著自然光照時間的延長應逐漸縮短補光時間,防止因光照時間太長使雞群出現產蛋疲勞綜合徵和產蛋率降低、破損蛋增多,嚴禁光照時間超過17小時。

    5.搞好衛生

    為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流行和暴發應在搞好其他管理和營養的基礎上,定期按時清掃,搞好雞舍內的環境衛生,並無害化處理,既可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又可減少二次感染和傳播。

    6.喂料揀蛋  

    為減少應激、穩定產蛋率和減少破損蛋,每天應定時飼餵3次,並且分上午和下午兩次揀蛋,每天分別在6~7、12~13、18~19點進行飼餵,分別在12~13、17~18點進行揀蛋。

    7.防蟲、鳥、鼠、獸

    蟲、鳥、鼠、獸在偷食、偷飲過程中不僅可以造成飼料浪費還可透過其攜帶的病原體給飼料、飲水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汙染,所以春季應透過殺蟲、滅鼠、驅鳥、趕獸等降低疫病的傳播機率。

    8.人員管理

    嚴加管控和消毒進入雞場的人員和車輛,外來人員嚴禁進入雞舍,工作人員應分工明確、操作熟練、愛崗遵紀,發現病雞應及時診治或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撲殺、銷燬或無害化處理。

  • 3 # 李清華507

    一、關注雞群產蛋率上升的規律,加強雞群飼養管理。

    立春過後,外界氣溫逐漸回升,適合雞群產蛋需要,當雞舍溫度上升至15℃時,產蛋高峰期(23~40周齡)、中期(41~55周齡)、和後期(56~72周齡)雞群產蛋均有上升的趨勢,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雞群的釆食量會降低。因此,飼養管理者要認真做好雞群的飼養管理工作。必須保證供給雞群優質、營養均衡、新鮮充足的飼料,尤其外於產蛋高峰期的雞群,保證水資、水源的絕對安全,並保障雞群充足的飲水,以免影響產蛋效能的發揮。

    雞蛋在生產當中儘量釆取一些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應激反應對雞群生產的影響,如管理程式規範化:定點喂料、定點撿蛋、定點清理雞舍糞便等工作,不要隨意更改作業時間等,以免雞群發生應激導致發病而降低產蛋效能。

    二、關注溫度對雞群產蛋的影響,正確處理保溫和通風的矛盾,注意光照管理

    溫度

    由於絕大多數產蛋雞舍沒有供暖設施,雞舍的熱源主要來至於雞群自身所產生的熱量。雞舍要保持在13~18℃的產蛋溫度範圍內,晝夜溫差超過3℃。雞籠上下層、雞舍前中後的溫差不超過1℃。

    通風

    雞舍一般釆取最小通風模式(釆取間歇通風模式風機開啟時間為9.6小時)。特別注意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調整風機開關數量及通風口的大小,達到既滿足換氣的需要,又實現調節溫度的目的,春季晝夜溫差大,尤其是“倒春寒”現象,導致外界溫度變化劇烈,極容易造成雞群產蛋的不穩定,雞群產蛋率一週波動範圍達到2%~3%,此時管理上要以換氣為主,通風為輔,保證溫度平穩、適宜,減少溫度波動造成的應激遇到大風或沙塵天氣時,進風量與風速是主要的控制點,應合理控制小窗開起的距離、數量。以減少進風量,減緩風速,防止賊風侵襲和減少粉塵。

    光照

    同時要注意雞舍光照時間及關照強度的管理,蛋雞關照時間應穩定在16~16.5個小時,建議早上5:00至6.00開燈,晚上9:00到10:00點關燈,關照強度以10勒克斯為宜,燈泡建議一致兩週左右擦試一次以保持光照強度。

    三、關注產蛋雞群抗體消長規律,做好免疫消毒工作。

    春季萬物復甦,細茵、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尤其是美雞多年的場區,極易暴發傳染性支氣管嚴、雞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對產蛋造成不可恢復的影響,因此春季應關注產蛋雞群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抗體的消長規律,進行適時補免,以維持產蛋的穩定。

    控制維生物滋生,搞好內外環境消毒

    一些養殖場戶為避免春季不穩定因素給雞群帶來疾病的困攏,則選擇減少了通風,注意保溫的方法,恰恰由於這樣,導致了雞舍內有害氣體超標以及病源微生物滋生,給雞群帶來了更大的危害。要養成白天勤開窗,夜間勤關窗,平時勤觀察溫度的習慣,同時做好舍內外環境以及飲水管線的消毒工作,儘可能降低有害物質的含量。有條件的雞場要定期對雞群飲用水質及雞舍環境的細茵含量的監測,根據養殖場的具體情況調整消毒方察,做好養殖場生物安全防控工作。

    適時預防投藥

    春季可根據雞群狀況釆取預防性投藥,特別是各種應激發生前後(如轉群、免疫、天氣發生急劇變化)應及時給予多種維生素和抗生素的補充,尤其雞群人工輸精以後應當根據其輸卵管狀況、產蛋情況,適時的對輸卵管進行預防式投藥,防止輸卵管炎的發生。

  • 4 # 逆風飛揚123

    春季是蛋雞的產蛋旺季,當產蛋率達80%以上時就進入了產蛋高峰期,最高峰可達到90%以上。因此,產蛋高峰期應採取以下管理措施,保證正常產蛋。

    一、免疫接種

    每年到了春季,病原體和傳播疫病的動物、昆蟲開始滋生、發育,繼而進入疫病的高發季節,所以春季應做好相關疫病的免疫接種。

    二、帶雞消毒

    為了進一步做好雞病預防,在做好防疫的基礎上應透過帶雞噴霧消毒消滅傳染源,氣溫較低的初春應在噴霧消毒前先將雞舍內溫度升高2℃~3℃,且每連續3次所用消毒藥成分不能相同。

    三、溫度和溼度控制

    北方地區春季晝夜溫差較大,為防止影響高產期蛋雞的產蛋效能應在做好疫病預防、飼料營養的基礎上透過增溫保暖或通風降溫嚴格將雞舍內的溫度和溼度分別控制在18℃~25℃和55%~60%。

    四、合理光照

    春季應根據自然光照時間的延長,逐漸縮短補光時間,防止因光照時間太長使雞群出現產蛋疲勞綜合徵和產蛋率降低、破損蛋增多,光照時間一般不得超過17小時。

    五、搞好衛生

    為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流行和暴發應在做好其他管理和營養的基礎上,定期按時清掃,搞好雞舍內的環境衛生,並無害化處理,既可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又可減少二次感染和傳播。

    六、喂料揀蛋

    為減少應激、穩定產蛋率和減少破損蛋,每天應定時飼餵3次,並且分上午和下午兩次揀蛋,每天分別在8~9、13~14、19~20點進行飼餵,分別在13~14、19~20點進行揀蛋。蛋雞的飼料配比中一定要注意蛋白質的含量,否則將影響產蛋率。

    七、防蟲、鳥、鼠、獸

    蟲、鳥、鼠、獸在偷食、偷飲過程中不僅可以造成飼料浪費還可透過其攜帶的病原體給飼料、飲水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汙染,所以春季應透過殺蟲、滅鼠、驅鳥、趕獸等降低疫病的傳播機率。

    八、人員管理

    嚴加管控和消毒進入雞場的人員和車輛,外來人員嚴禁進入雞舍,工作人員應分工明確、操作熟練、愛崗遵紀,發現病雞應及時診治或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撲殺、銷燬或無害化處理。

  • 5 # 新農業的新力量

    1.免疫接種

      隨著春季的到來,病原體和傳播疫病的動物、昆蟲開始滋生、發育,繼而進入疫病的高發區,所以春季應搞好相關疫病的免疫接種。

      2.帶雞消毒

      為了更進一步搞好雞病預防,在搞好相應疫病免疫接種的基礎上應透過帶雞噴霧消毒消滅傳染源,氣溫較低的初春應在噴霧消毒前先將雞舍內溫度升高2℃~3℃,且每連續3次所用消毒藥成分不能相同。

      3.溫度和溼度控制

      北方地區春季氣溫極不穩定,為防止影響高產期蛋雞的產蛋效能應在搞好疫病預防、飼料營養的基礎上透過增溫保暖或通風降溫嚴格將雞舍內的溫度和溼度分別控制在18℃~25℃和55%~60%。

      4.合理光照

      春季隨著自然光照時間的延長應逐漸縮短補光時間,防止因光照時間太長使雞群出現產蛋疲勞綜合徵和產蛋率降低、破損蛋增多,嚴禁光照時間超過17小時。

      5.搞好衛生

      為有效控制疫病的發生、流行和暴發應在搞好其他管理和營養的基礎上,定期按時清掃,搞好雞舍內的環境衛生,並無害化處理,既可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又可減少二次感染和傳播。

      6.喂料揀蛋

      為減少應激、穩定產蛋率和減少破損蛋,每天應定時飼餵3次,並且分上午和下午兩次揀蛋,每天分別在6~7、12~13、18~19點進行飼餵,分別在12~13、17~18點進行揀蛋。

      7.防蟲、鳥、鼠、獸

      蟲、鳥、鼠、獸在偷食、偷飲過程中不僅可以造成飼料浪費還可透過其攜帶的病原體給飼料、飲水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汙染,所以春季應透過殺蟲、滅鼠、驅鳥、趕獸等降低疫病的傳播機率。

      8.人員管理

      嚴加管控和消毒進入雞場的人員和車輛,外來人員嚴禁進入雞舍,工作人員應分工明確、操作熟練、愛崗遵紀,發現病雞應及時診治或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進行撲殺、銷燬或無害化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財路被斷絕!網曝范冰冰李小璐被點名,禁止直播以及賣貨,你覺得應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