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戲講歷史

    我認為配不上,因為姜維雖然有些才能,但是紙上談兵,人格魅力也不足以讓大將們信服,也沒有折服手下人的手段,更沒有諸葛亮對天下大勢的理解和大局觀,所以不足以稱為諸葛亮第二,最多隻是一介謀士,其不足以擔當諸葛亮把他推向的位置。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不對的請大家指出,謝謝!

  • 2 # 秋日一心

    配不上!復興大漢不在於尊崇劉備的蜀漢,諸葛亮只能站在仁臣的角度思考問題做事,這是一種歷史的沽名釣譽,正如他的前出師表所言,至於後出師表明顯不是諸葛亮所寫!我不敢妄言諸葛亮,他確實足智多謀近似全才,他的文章確實非同尋常,可惜他制定的一統天下的戰略確實不夠高明,事實是蜀漢第一個亡了沒能一統天下!

  • 3 # 小馬叔點評

    配不上,是諸葛亮高看姜維了,也實在是蜀中無大將了。

    諸葛亮師從鬼谷一派,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精通奇門遁甲,易經八卦。排兵佈陣。而姜維只是武功好,有點文化基礎而已,即使諸葛亮把兵書給了姜維,也不會諸葛亮的技能。

    而司馬懿作為諸葛亮的師兄,更是鬼谷一派親傳嫡子。司馬懿天賦不如諸葛亮,所以水鏡先生一直隱瞞著諸葛亮,作為水鏡先生的親侄子,司馬懿是水鏡一手調教出來的。因為天賦不如師弟諸葛亮,所以司馬懿從小就研究對付諸葛亮的方法。而諸葛亮直到出川北伐,吃了敗仗,才發現世界上還有一個大敵司馬懿的存在。

    諸葛亮當時想起了周瑜的那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在這句話中鬱悶的死去。

    既生亮,何生懿。諸葛亮也是在這句話中鬱悶的死去。

  • 4 # 鴻哥iouyh福小鋪

    諸葛亮二十七,遇劉備得英主。

    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諸葛亮方為諸葛亮。

    而姜維,的確被諸葛亮視為接班人,但也僅僅只是其軍事才華部分。

    在複製諸葛亮道路上,姜維沒那份運氣。

    況且諸葛亮傳兵書給姜維亦說明只是讚賞其部分類我看法。

    將政治、軍事等劃分,姜維也只是部分的諸葛亮,哪算得上諸葛亮第二。

  • 5 # 倪成

    姜維是將才而非帥才,諸葛亮是蜀國丞相,又是統帥三軍的元帥。他們二人的級別是不一樣的。

    諸葛亮熟悉兵法,智謀,一生中像聯吳抗曹,火燒赤壁,火燒博望坡,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無一不是他智慧,智謀的顯示,

    以致於後人稱諸葛亮是兵聖,武侯。這樣的稱呼在歷史上沒有第二人。而姜維只是魏國的一敗將,

    後被諸葛亮收留,諸葛亮死前把征討魏國恢復漢室的大業交給了姜維,因那時除了姜維蜀國沒有合適的人了。

    諸葛亮一生忠君愛主,為報知遇之恩對事業兢兢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對培養接班人上他卻做的不是太到位,

    以致於他死後蜀國無人能繼承他的事業,最終被魏國所並。

  • 6 # 盧教練6

    姜維可稱文武全才,至於配得上諸葛亮第二的問題,沒什麼研究價值。亂世出英雄,諸葛亮的一生,用司馬徽的一句話完全概闊了,一個行將就木的王朝,諸葛亮本事在大,也是無力迴天。對於姜維來說,只是對諸葛亮的重拜而已。如果姜維憑自已的才能在曹操門下,封妻殷子已不是什麼難事。

  • 7 # 漢闕故人

    姜維稱得上文武全才,諸葛亮非常看重他,是把它當成弟子來培養的,蜀國除了諸葛亮,當然姜維算第二囉。但與諸葛亮相比,在謀略方面還是要差一些,諸葛亮對老謀深算的司馬懿都佔風,別說郭淮等輩了。姜維對郭淮也只能算旗鼓相當。對鄧艾時,我認為鄧艾稍占上風,偷度陰平,奇襲成都,姜維竟然一點也未察覺。諸葛亮在生曾囑咐姜維要注意陰平小道,而姜維卻撤去二百名守軍。足見在謀略方面,姜維比諸葛亮還有很大的差距。

  • 8 # 天晴愛睡覺

    姜維稱不上“諸葛亮第二”的稱號,原因有兩點:

    第一,氣節

    諸葛亮氣節無虧,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陸游有事贊曰“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制滿襟。”,諸葛亮一生北伐,是後世仁人志士的一面旗幟;

    姜維雖然也是北伐,卻有降鍾會之事,雖然也是為了最終目的,但手段不甚光明,且目的未成,一切白費,徒有投敵罵名,氣節名聲都不好聽。沒有成功的努力都是白費。

    第二,肚量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諸葛亮為了成就大師能忍辱負重,能藏汙納垢,能容忍小人,防止小人壞事,比如說黃皓;姜維卻是跟小人針鋒相對,置大事於不顧,只求一時之得失,結果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想那黃皓是劉禪的弄臣,如同寵物,做領導的是分不開公私的,你只要惹他不爽,必然有事難成,想想戰國時期的田單,其人遭受宦官的構陷,他反而虛心求教宦官自己可有得罪之處,與宦官交好,後來有難得宦官相救;

    能團結多少人,決定了你能幹多大的事;用人首先容人,針鋒相對,多立死敵。

  • 9 # 使用者歲月靜好樂逍遙

    配不上:諸葛亮謀略深遠,未出茅舍,已知天下三分。有遇事成敗先知的智慧,有死制司馬懿策略。

    姜維只不過有才能,智勇雙全的勇士,怎能比諸葛亮能識大局,能盡乾坤之威,他決不能是諸葛亮弟二!

    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眾友有不同的見解請賜教。

  • 10 # 覺醒207580216

    至少姜維本人是這樣想的。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建樹;姜維九出祁山同樣無功折返。豈不知諸葛亮明知道,徒勞無功;頻頻出岐山,只為報孝劉備三顧茅廬之恩也。姜維延續諸葛亮“老路”,只能定格為膽色;而不能定律為“膽識”;誰人“第一”立判。據說姜維被人解剖後,發現其膽大如雞卵。

  • 11 # 灤陽誠毅

    配不上,無論從三國的英才中對比還是從蜀國國內選拔精英人物,姜維都算不上更接近諸葛亮的那個人。

    姜維的軍事能力是得到諸葛亮的認可的

    在軍事上,姜維個人能力還是很強的,這也是得到諸葛亮認可的。建興六年,諸葛亮領兵出祁山,天水太守馬遵懷疑姜維反魏投蜀,天水、冀縣先後拒絕姜維入城請求,姜維不得已只好投奔蜀軍。雖然此次諸葛亮出祁山因馬謖兵敗街亭而失敗,但是蜀軍主力還是保留了下來。

    姜維被諸葛亮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給予的評價為:“忠勤時事,思慮精密”、“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說明諸葛亮對於姜維的軍事才能還是很欣賞的。

    我覺得兩個人對諸葛亮的個人評價足以說明他的重要性,一個是君主劉備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一個是對手司馬懿說“天下奇才也!”。姜維是很難得到這樣的評價的。

    姜維的功績相對於諸葛亮還是很單薄

    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軍事行動都是同政治相關的。諸葛亮北伐期間,蜀國國內相對穩定,即便有不同意見,憑藉諸葛亮的個人威信還是可以壓制的,政治上推行廉政建設並制定法律,軍事上治軍紀律嚴明,無論是兵伐南中還是北伐曹魏都有所斬獲,即便北伐失敗,主力部隊實力也是完整儲存下來的。另外諸葛亮在軍事發明上也是有所建樹,比如孔明燈、諸葛連弩、木牛流馬、八陣圖等,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姜維主要的功績還是在軍事方面,接替魏延鎮守漢中期間,與曹魏軍隊對峙不落下風。組織的多次北伐或因國內意義不一致或因糧草短缺而失敗,在政治上缺乏大的作為。從這一點看姜維的主要還是遵循著諸葛亮北伐的習慣做法,並未有超越的行動。

    自諸葛亮死後,蜀漢缺乏大量的精英人才入仕

    諸葛亮的死亡標誌著劉備從荊州帶來的大量人才徹底凋零,這些人才大部分逝去了,留下的小部分也已經早已老朽不堪任用,因此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

    蜀國僅佔據益州一州的土地,人口數量和人才數量是正相關的,漢昭烈帝章武元年(221年),在籍戶口分別為二十萬戶與九十萬人 ,經諸葛亮治蜀,至蜀亡時(263年)共有1082000人,其中戶數二十八萬、民數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益州人才數量是有限的,蔣琬、費禕、董允等人執政期間,益州本土士人開始成為政府中堅力量。

    像姜維這樣的非益州人才數量急速下降,這也是姜維北伐遭到反對的部分原因,得不到朝廷內部的支援,註定了姜維北伐軍事行動的失敗。

    結語

    從個人能力到到事業功績,姜維與諸葛亮的差距非常明顯,再到國內的政治支援,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若說姜維繼承了諸葛亮的衣缽,勉強算的上弱化版的徒弟吧。所謂“諸葛亮第二”不過是“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窘迫情勢罷了。

  • 12 # 修戈矛

    諸葛亮偏重政治才能,姜維偏重軍事才能;諸葛亮受劉備託孤,掌握蜀中一切事物,劉禪都要聽他的;姜維則沒有這樣的權力,後期為避宦官之禍而外出屯田,朝中相當於丞相職務的應該是費禕或蔣琬;所以姜維距“諸葛亮第二”的稱號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 13 # 清流澎湃

    姜維有軍事指揮才能,也頗多謀略 ,且驍勇善戰,只是文韜輸於諸葛武侯。如果蜀主不是阿斗.,換了曹植,定能稱霸北方,一統中原。由於蜀主無能,聽信宦官,導致姜維慘敗,也使劉備創下的基業毀於一旦。天下事,諸多因素,終歸一統,正所謂分久必合,此之謂也。

  • 14 # 奇正兵馬指揮使

    名號很重要嗎,什麼叫“諸葛亮第二”。縱觀古今華夏五千年,這個“諸葛亮第二”還是第一次聽說,到了近代中國似乎也只有敢稱“小諸葛”,比如白崇禧、楊宇霆,真沒幾個人敢自比諸葛亮的,諸葛亮也只是自比管樂!但是姜維也是難得的人才,為了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蜀漢事業流盡最後一滴血,依然彪炳史冊、光耀千秋!

  • 15 # 野喬342

    首先是軍事才能。如魏延,馬謖皆可與姜維比肩。

    魏延向丞相的一些重大建議實踐證明是有見地而又正確的。可見在用兵之道方面是不輸姜維的。馬謖被人們定格為紙上談兵的代表,生搬硬套兵法被蓋棺定論。其實勝敗乃兵家常事,馬謖不死武侯手,多經歷練謀勝姜維是完全可能的。因此軍事理論上姜維稱“諸葛亮第二”是不恰當的。

    在實戰中,雖有九伐卻無經典。

    姜維繼承孔明遺志,一心征戰沙場,為蜀盡忠,以死謝主稱諸葛亮第二並無僭越。比起見風使舵的魏延等輩,姜維膽色與骨氣合當流芳千古!

  • 16 # 三國阿亮

    姜維配得上諸葛亮第二稱號,甚至超過諸葛亮。

    姜維和諸葛亮有共同之處,他們心存漢室,對蜀國忠心耿耿。諸葛亮智謀超群,姜維文武全才,諸葛亮培養姜維主要是想讓他繼承北伐大業。

    在諸葛亮北伐中原時,姜維受到猜忌,迫不得已投靠蜀漢,後來得到蜀相諸葛亮器重。諸葛亮去世後,姜維開始嶄露頭角。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將軍,獨掌軍權,繼續諸葛亮的北伐事業,曾大戰曹魏名將鄧艾、陳泰、等,互有勝負。

    在沒有諸葛亮的蜀國,姜維挑起重擔為蜀國贏得了十年不被曹魏併吞的命運,可謂戰功赫赫。

    諸葛亮的北伐與姜維北伐有什麼不同?

    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北伐時是自己當家做主,劉禪只是擺設,根本不管諸葛亮北伐相關事項,諸葛亮是天高任鳥飛,放開膀子在大幹。這裡從諸葛亮舉全國之力數度北伐,無功而返之後仍然要死磕曹魏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不僅如此諸葛亮早期北伐還有大將趙雲,魏延,周昌等豪華陣容跟隨。

    姜維北伐處處都受限制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得知鍾會兵至關中,上報劉禪派兵駐守陽安關口、陰平橋頭防患於未然。但宦官黃皓告訴劉禪敵軍不會到來,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姜維被鄧艾所牽制,退駐陰平,鍾會派軍進攻關口,蜀將傅僉戰鬥至死,蔣舒卻開城投降。鍾會見關口已經攻下,於是長驅直入,姜維和廖化只好放棄陰平,退保劍閣。鍾會寫信勸降姜維,但姜維不作迴應,鍾會久攻不下。

    此時鄧艾卻在由景谷道偷渡,進軍至綿竹,攻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將士都拔起刀揮砍石頭髮洩心頭憤怒。但是無奈,主人都投降了姜維只好率軍向鍾會投降。

    由此可見,姜維的北伐不能同諸葛亮的北伐同日而語。如果姜維沒有一個聽信宦官的主人對他約束,讓他不能像諸葛亮那樣自由發揮,或許還會成功。

  • 17 # 民工愛歷史三國

    諸葛亮對劉備可以說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出山以來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輔佐劉備從無到有,得荊州收益州建立西蜀!都是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輔佐幼主劉禪七出祁山,過度勞累病死在五丈原!

    姜維是諸葛亮在天水關,收的魏國降將,也是諸葛亮看中的接班人,是個將帥之才,姜維是個孝子,為了收姜維諸葛亮派人把薑母接入蜀營,最後姜維沒辦法只好降蜀。

    姜維在蜀國的權力和威望不如諸葛亮,由於宦官黃皓排斥姜維,所以姜維才力不能使展!

    本人認為姜維在蜀國能排在第二,諸葛亮第一!

  • 18 # 墨骨讀書

    姜維配得上部分人認為的“諸葛亮第二”這個身份嗎?

    下來我們分析這個配不配的問題。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看看姜維是不是可以稱作蜀漢的“諸葛亮第二”這樣可能恰當些吧。。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谷縣)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天水功曹姜冏之子。

    姜維年少喪父,侍奉母親,喜歡儒家。本是曹魏將領,諸葛亮北伐時,受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延熙十七年(254年),拜大將軍,獨掌軍權,繼續北伐事業,大戰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互有勝負。為躲避黃皓的迫害,前往沓中屯田避禍。

    景耀七年(263年),魏國伐蜀,姜維擺脫鄧艾等人,退守劍閣,阻擋鍾會進軍。鄧艾陰平偷襲成都,後主劉禪投降。姜維志存光復,假意投降,勾結鍾會反叛,事敗被殺。

    從姜維身評結合羅貫中《三國演義》,貌似姜維是諸葛亮死後蜀漢的基石,姜維繼承孔明遺志,明知蜀漢之事不可為而強為之,一人飽含悲情地獨撐了風雨飄搖中殘破的蜀漢。其實不然,從諸葛亮死後,蜀漢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等諸多因素,考慮時也,運也,命也,姜維是“諸葛亮第二”這個說法是不嚴謹的,是不恰當的。

    姜維蜀漢後期重要人物,陳壽在《三國志·姜維傳》評價: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治大國者猶烹小鮮’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陳普的評價“國小民勞事已非,城狐不斬愈危機。卻屯已可擒鍾會,鄧艾無翎獨解飛。無德那堪力不任,重關如掌寇戎深。幽冥不繫梟鍾會,猶有區區一片心。”

    諸葛亮評價: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須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結合以上三個評價我們來看看姜維為何不能稱為“諸葛亮第二”。

    ●臨危受命,如坐針氈

    姜維原是曹魏降將,雖諸葛亮極力保薦,委以重任,但沒有實權。其一,劉禪廢黜丞相府,並將權力進行分割,防止朝中“一言堂”;其二,蔣琬、費禕等益州士族豪僚,自諸葛亮北伐以來均無功而返,對連年征戰可以說無需求;其三,後主劉禪本懦弱,對父輩的“匡扶漢室”無慾望,只想做好自己的皇帝,開心快樂。由此姜維受到以蔣琬,費煒乃至後主劉禪的不待見,自己卻又肩負著恩師諸葛亮北伐統一的遺志,真是臨危受命卻如坐針氈,所以姜維拜大將軍以來十多年無戰事,貌似韜光養晦,實際上在消磨意志。

    ●平定羌胡,受制牽人

    從延熙元年(238年到250年)延熙元年(238年),姜維隨大將軍蔣琬駐軍漢中,蔣琬以姜維為營司馬,率領偏軍多次西入羌中作戰。延熙十年(247年),姜維遷升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同年,汶山郡平康縣的夷族起事,姜維率兵討平。不久,雍州、涼州等地區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維率兵出隴右接應,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

    延熙十二年(249年),蜀漢朝廷使姜維假節,姜維率軍出西平,不克而還。姜維自以為熟知西方風俗,文武雙全,所以想拉攏羌、胡為蜀漢所用,這樣就可以控制隴西,每當姜維想興兵前往,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三國志》“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姜維雖然平定和收編羌族,胡人,夷族,鞏固隴西地區。但也是焦心費力,受制與蔣婉,費瑋。

    ●主持北伐,受制黃浩

    延熙九年(246你年)蔣婉病死,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費禕被刺殺身亡。延熙十七年(254年),蜀漢朝廷加姜維督內外軍事。姜維開始了他真正意義上的北伐。這時的姜維52歲,以是雙鬢斑白,姜維自覺年事已高,恩師“復興大業”寸功未立,心裡甚至不安。姜維的九次北伐,均無功而返。其一,蜀漢國小力微 ,經濟上做吃山空,後主闇弱無能,人力後繼無人,地方士豪但求自足,國力衰退。其二,姜維高齡且急功近利,北伐平凡,國力不能為繼,連年征戰朝中反對聲音較多。其三,宦官黃浩專權,公元246年,董允死後,黃皓開始弄權,他與陳祗狼狽為奸開始干預朝政,躍居奉車都尉,把持蜀漢朝政,黃皓還結黨營私,拉幫結派,針對反對他的人,而姜維也正是黃皓所整治的物件。其四,曹魏當時魏明帝曹睿逝,曹芳繼位。司馬家族透過權力爭奪牢牢的控制了曹魏,並受到士族階層的大力支援,國力強勁,人才濟濟。

    ●匯通鍾會,以身殉國

    景耀六年(263年),鄧艾由景谷道偷渡,進兵至綿竹,擊破諸葛瞻,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姜維軍士各個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髮洩心頭的憤怒,但無可奈何,姜維率軍向鍾會投降,姜維投降鍾會後,知道鍾會有謀反之心,於是勸說鍾會設法殺害魏將,鍾會一方面陷害鄧艾,一方面準備起兵造反,但事情敗露,姜維、鍾會及蜀將張翼等都被殺害,鄧艾也被田續殺害。

    幹寶《晉紀》評價姜維為蜀相,國亡主辱弗之死,而死於鍾會之亂,惜哉!非死之難,處死之難也。是以古之烈士,見危授命,投節如歸,非不愛死也,固知命之不長而懼不得其所也。

    黃宗羲:主上以忠臣之後仗我,我所以棲棲不忍去也;今方寸亂矣,吾不能為姜伯約矣。

    鍾會: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小結】

    ●姜維有文韜武略,為一代將才。但蜀漢國小民貧九伐中原更是國力耗盡,失敗是定數。姜維是能文能武、知恩圖報、忠肝義膽、忠心耿耿的臣子,但時也、運也、命也,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所以姜維就是姜維,絕不會是“諸葛亮第二”。

  • 19 # 阿鉑

    姜維的確可以稱得上諸葛亮第二。不論軍事才能還是人品都是非常好的。諸葛亮和姜維都是非常厲害的軍事專家。只可惜他們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做了不合天時的事情。能力再強,不和天時,都不可能成功。諸葛亮犯了這個錯誤,諸葛亮又把這個錯誤完整的傳給了姜維。兩個人都是忠心耿耿的人。都在做著違背天時的事情。可悲可嘆。

    三國演義本身就是在講天地人的故事。劉備占人道,孫權佔地利,曹操佔天時,所以曹操最強大。

    諸葛亮和姜維最大的遺憾就是生不逢時,但兩個人都是很厲害的人物。

  • 20 # 濤哥聊趣史

    個人感覺姜維配得上“諸葛亮第二”這個稱號。

    諸葛亮認可姜維的才能,諸葛亮對其評價是“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並把姜維當成接班人培養,把其兵書兵法,行軍佈陣一一傳授。

    姜維一生忠於蜀漢,嚴格執行諸葛亮的策略。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很是九伐中原,大勝兩次,小勝三次,即使後來劉禪投降了,姜維還假意投降鍾會,說服鍾會叛變,自己頂著罵名,心裡想著光復漢朝,收復蜀地。

    姜維清正廉潔,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為人簡樸,不以權謀私,不貪汙受賄,不貪戀女色,清正廉潔。

    所以說姜維無論從個人品質還是對於蜀漢的忠誠,都與諸葛亮相似,就軍事能力而言,也是得到諸葛亮真傳,在三國後期無論謀略還是軍事能力上都屬於響噹噹的一流主帥,所以姜維配得上“諸葛亮第二的稱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德國馬車、荷蘭三劍客放到現在和C羅梅西內馬爾比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