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曹宗國
-
2 # 王營評教育
這是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後說的一句話。據史料記載,孔子周遊列國,理想不能實現,於魯哀公十一年從衛國返回魯國,結束了長達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於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興辦教育上來,正是在這個時候,孔子“刪詩書,正禮樂”,使當時流傳甚廣的詩書禮樂文化得到糾正和改進。
孔子晚年為什麼要“刪詩書、正禮樂”?
一是教學的需要。孔子把詩、書、禮、樂、易、春秋確定為教學的基本內容,但當時的社會已經禮崩樂壞,導致這些內容繁複複雜,沒有一個統一的版本,不適合學生學習,於是孔子動手根據自己的意願,重新進行了整理和編撰,以便於學生理解和學習,從而也使中國西周以前的詩書禮樂文化得以儲存。
二是維護傳統禮制的需要。《詩經》中的“雅、頌”部分是直接運用於祭祀等重要儀典的“廟堂詩”,使它們迴歸正確的位置,表示孔子繼承了周公“制禮作樂”的事業,維護了傳統禮制,這當然是孔子想做和必須做的。
由此我想到了當今語文教材的編寫。據報道,不久前投入使用的語文出版社新教材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章比重。一至六年級相關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30%;七至九年級相關課文約佔全部課文的40%,每冊安排兩個單元的古詩文。語文出版社進行的這次教材修訂,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絕對是一件好事。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也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好的語文教材應當思想淳正、文質兼美,讓學生興趣盎然,併產生長久的依戀感。語文教材中大量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這是教材編寫的正本清源,也是語文教育本色當行的標誌。語文教材不應當是狹小封閉的空間,而應當貫穿今古,為學生開闢廣闊的生活天地,增強學生認識世界、審視世界、改變世界的能力。所以,語文教材的編寫應當像孔子“刪詩書、正禮樂”那樣,給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應當像我們使用的“旅遊指南”一樣,引領學生走進古人的心扉,踏上令人神往的旅途;也應當像體育場上的跑道,給孩子們提供自由奔跑的平臺和場所。
-
3 # 環評紅樓
孔子十五志於學,刻苦學習“六藝”;三十而立,立下“一文化人、克己復禮”的志向;四十而不惑,對三桓攝政、禮崩樂壞等社會現象有了深刻思考;五十而知天命,認清了自身的使命擔當。
從五十一歲開始出來做官,從中都宰、司空到大司寇;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五十五歲開始,到六十八歲,周遊列國十四年,經歷了非人之難,對撫平人生理想和社會現實之間的鴻溝,感到已經無能為力了。
孔子一生推崇自己的政治主張未果。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其中子貢家產富可敵國,能文能武,出使各國如魚得水;子路俠肝義膽,誓死追隨恩師;子游、子夏、冉有等十哲個個是真金白銀,貨真價實,智囊團實力雄厚。再加上孔子身高1.93米,孔武有力,假若揭竿而起成立一個國家,簡直易如反掌。孔子到了楚國之後,楚昭王曾打算給孔子一百畝地的封邑,但相國子西堅決反對,怕的就是孔子一行控制了楚國的地盤
。
孔子人性最大的光輝是恆心。《論語》中記載了他引用《易經》恆卦的卦辭,“非恆其德,或承之羞”,強調做事情要持之以恆。
“刪詩書,正禮樂”是孔子“一文化人”的第二個戰場。這也是他之所以能終開儒家學派的最好詮釋。
-
4 # 琴簧汗舞
謝王營之邀!
君有問有答已拜讀,甚有道理。只所以刪詩書正禮樂,因為孔子是個有追求有情懷有理想的人,辦教育利於當代,功在千秋。孔子到了晚年,潛心於授徒和整理古籍。相傳儒家經典差不多都經過他的整理:“筆則筆,削則削",不僅使孔子贏得了極高的名聲,而且確實有助於中國古典文獻的儲存和流傳。既為後世儒家提供了豐富的智慧資源,也為文明中華的文化發展與繁榮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同時,正是由於這些傳世的儒家經典曾經過孔子的整理與詮釋,於是這些經典在後世中國便具有的地位,於是有人認為:“曾經聖人手,議論安敢道"。孔子的學術旨趣是“述而不作”,即對古典文獻只是整理而不是創作,值得後來者稱頌。
-
5 # 木山文
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他在匡地受困時,曾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可見,他認為自己肩負著儲存和宣揚文(指文化禮樂制度)的使命,這是上天的意志。
教育家孔子又是個非常淵博的學者,他對以前流傳下來的文獻和古籍,一方面努力學習,他同時又加以不同程度的整理,傳授給弟子們。關於孔子與六經的關係,歷來學者有不同的看法,綜合各種史料來看,大體情況是這樣的:
。他對"詩"做過一些刪去重複和文字訂正的工作,對"書"也進行過若干編輯整理工作,他對夏商周三代禮制做過深入的比較研究。對於作為教材的"禮",向學生進行過闡述,他愛好音樂,也審定,整理過"樂"。他晚年喜"易",反覆研讀,以致"韋編三絕",編聯"易"書簡牘的牛皮繩斷了三次,作為"易"的組成部分的"十翼",即解釋經文的傳文,或說為孔子所做,或說出於儒家後學之手,而其中不少內容與孔子傳授有關。"春秋"本是魯國的編年史,但經過孔子的加工訂正,"春秋"文字過於簡略,所以也有認為是孔子修訂魯史的一個大綱。.
所以說在先秦時代所有的學派和學者當中,孔子在儲存,整理,傳授古代文獻方面做出的貢獻最大,他對於儲存中華民族的古代文化遺產,有著不朽的功績。
-
6 # 弘文堂
魯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六十九歲。孔子回到魯國後,“魯終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於是孔子專力從事文獻整理工作。《論語·子罕》:“吾自衛反魯,然後樂(yuè)正,《雅》《頌》各得其所。”《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mù),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chóng),取可施於禮義,上採契(xiè)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故曰‘《關雎》之亂以為風始,《鹿鳴》為《小雅》始,《文王》為《大雅》始,《清廟》為《頌》始。’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孔子晚而喜《易》,序《彖(tuàn)》《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曰:‘假我數年,若是,我於《易》則彬彬矣。’”“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沒(mò)世而名不稱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乃因史記作《春秋》,上至隱公,下訖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約其文辭而指博。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推此類以繩當世。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
-
7 # 舞陽侯
我來試著回答下:以前看過一本有關春秋戰國的小說,瞭解過一點相關知識!
孔子游歷結束回到魯國,應該是政治理想破滅了,或者說發現了自身學說的不足!各國不重視他的學說,刪詩書正禮樂,是在完善學說!他的弟子也在幫忙,所以也是一個教學過程!
像後世的司馬光,政治理想得不到當時皇帝的認可,就去專心編撰《資治通鑑》,雖然我的政治理想得不到施展,但是承載我思想的書可以傳遞到後世的皇帝!
我想當時的孔子大概也是這樣的想法吧!
-
8 # 旅美畫家韓墨
“刪詩書,正禮樂”,是孔子思想的一次大蛻變,是對西周文化的一次“大革命”。
孔子早期主張迴歸周朝禮制,認為只要恢復禮制,天下就會大治。所以他周遊列國,不斷遊說推行他的治世之道。但是,殘酷的現實給了他沉重打擊。四處碰壁之後,不得已回到魯國。痛定思痛,他開始懷疑,這套辦法究竟能不能用。看道理確實是好的,為什麼不管用了呢?西周用著很好,東周為什麼就用不起來了?
其實,是社會現實的巨大轉變才導致了這個結果:隨著鐵器進入生產和軍事領域,各個諸侯國的生產能力大幅度提升,財富急劇增長,戰力迅速增強。過去打不起的仗,現在能打得起了。過去幾百公里國土管不過來,現在巴不得管上千公里土地。這種鉅變,使得西周舊制度、舊文化已經完全無法適應了。新制度、新文化呼之欲出。諸子百家,正是新文化、新制度的探索者和建構者。孔子早期長期執著於復古,猶如刻舟求劍,才落得惶惶“如喪家之犬”。回到魯國後,經歷了痛苦的反思,才發現了問題所在——這個已經天翻地覆了的新社會,亟需新文化建構和新制度建設。回到正題,癥結“刪詩書,正禮樂”,刪詩書,是對舊文化去蕪存精,推陳出新,不合時宜的,棄之不用,有用的加工整理,保留下來,需要修改的,就修改了儲存下來。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有沒有邪?孔子定了新標準。所謂正禮樂,也是以同樣的思維對待禮樂,把過於繁文縟節的東西剔除,把過於迷信化、鬼魅化、巫術化的成分剔除,整理加工出適合當時時代的新方式。所謂“正”,並非回到西周正統,而是以春秋戰國時期的觀念回溯正統、矯正時弊、匯入正脈。孔子講的“克己復禮”,已經指的不是西周之禮,而是由周禮演化而來當時人們遵循的禮儀規範。
所以,孔子“刪詩書,正禮樂”,不是整理古籍、重修古制,而是對古文化的一次大反思、大蛻變、大改革,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革命”。由此,孔子成為由舊時代——青銅時代,過渡到新時代——鐵器時代的新文化和新制度的初創者,此後綿延2000多年,在工業時代來臨之前的整個鐵器時代,中國社會的文化、制度始終在這個主脈上演化。
-
9 # 東東五一
今天是教師節,首先向全國的老師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同時也向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致以崇高的敬禮。
孔子周遊列國14年,其政治理想並未實現,晚年回到魯國便做了“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工作,對傳播中華文明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命脈,是我們的根和魂。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有人說:欲滅一個國家就先滅其文化,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那麼它最終肯定會成為“無水之源,無木之本”,就一定會走向滅亡。
臺灣分裂勢力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教科書上一再“去中國化”,其用心非常險惡!一代代年輕人都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了,這對國家的統一是非常不利的,再看看香港亂象,一些年輕人破壞國家統一,與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搞對抗,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教科書出了問題,他們人迴歸了,但思想並沒有迴歸,他們深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侵害,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有的人甚至走到不可救藥地步,非常令人痛心!
今天,我們重溫孔子學說,就是要告訴世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思想永遠都不能捨棄。任何忽視教育的行為都是不能原諒的。 儒家思想對維繫民族情感,維護祖國統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歷史,上下幾千年,分分合合,歷久彌堅,就在於傳統文化這根繩把我們“竄”起來了。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好傳統文化,讓它在維護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非常欣喜地看到,傳統優秀文化正在更多地走進課堂,這是非常正確的決定。我相信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華民族一定會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夢也一定能夠實現!
-
10 # 閒看秋風999
現在的教育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其實,這樣的教學理念與實踐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開始遂行了,首先就是編寫音樂課的教材。
子曰:“吾自衛反魯①,然後樂正②,《雅》《頌》各得其所③。”(《子罕篇 第九·第十五章》)幾點註釋: ①自衛反魯:《左傳》載,魯哀公十一年冬,孔 子自衛國返回魯國。反,同返。②樂正,就是規範的意思:有三種解釋:一, 正其樂章;二,正其樂曲;三,兩者都加以規範。
《史記· 孔子世家》和《漢書·禮樂志》認為主要是規範其樂章, 調整樂曲的篇章。
當老師,搞教育的朋友都知道,教材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孔子這段話,實際上就是交代了他是如何整理規範教材的。
孔子是很重視樂的教育的,也懂得音樂,並非是刻板的迂夫子,孔子本人多才多藝,也希望他的學生弟子們全面發展,所以,《論語 》中還有不少章節講到音樂。
由於沒有詳細記錄,只可惜現在已經無法欣賞到《雅》《頌》究竟是什麼樣的樂曲了。
-
11 # 朱八戒CC
孔子回到魯國後,已是68歲的高齡老人,面對十四年的周遊列國以失敗而告終,痛定思痛。決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刪詩書,正禮樂”,專心致志從事教育工作。
孔子晚年的教學,是把《詩》、《書》、《禮》、《易》、《樂》、《春秋》,作為弟子的教材。但苦於當時的禮崩樂壞,這些教材中版本不一,有所誤差,導致誤人子弟。孔子著手將西周以來的歷史典籍,進行全面系統地整理,刪去詩書中不健康的內容,不正確的觀點,正確地傳承和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讓弟子受到更好地教育。
孔子的“刪詩書,正禮樂”,與他從事的教育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係。他作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是以教書育人為己任,就是要把從堯舜禹到夏商周這一歷史時期的道德思想觀念,傳授給弟子,並讓他們發揚光大。讓儒家學派後繼有人,讓中國傳統的道德文化薪火相傳。
孔子贊周禮,寫春秋,是讓中國古代的歷史正本清源。春秋是指公元前770的周平王到公元前476年的周敬王近300年的歷史時期,魯國史館將這一歷史時期所發生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了全面的記載和講述。孔子在此基礎上加以全面地整理和校對,讓《春秋》更有歷史價值,成為五經之一的儒家經典。
孔子的“刪詩書,正禮樂”,是對在他之前歷史古典書籍的重大洗禮,也是對西周禮樂的傳承和發展。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是他儒家思想的巔峰時代。讓古老的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孔子的“刪詩書,正禮樂”,對他儒家思想的形成與完善,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在後來的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儒家文化走上政治舞臺,成為各個歷史時期的主體文化,推動著中華文明的進步與發展,孔子居功至偉。
據《論語》記載,子曰:“吾自衛返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正。”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後,為什麼要“刪詩書、正禮樂”?與其從事的教育工作有關嗎?
回覆列表
孔子刪詩書正禮樂主要是為了他恢復周禮的政治理想,所以他要整理周朝的典章制度文獻,包括詩書禮樂。孔子辦教育也是為了傳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培養人士人,他刪編的詩書和禮樂自然也成其為教學內容,稱為“六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