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驛客
-
2 # 西撒沙海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文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能。有一次,他一面彈琴,一面思考這些優美悅耳的琴聲,到底從何而來?他忽然靈感湧上心頭,即席作了這首《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他的這首詩簡單明瞭,以問答的形式表達了哲學的思考或者說一些佛家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要辯證唯物看待客觀世界,而普遍聯絡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任何事物都不是獨立存在的,因為聯絡是普遍存在的。聯絡就是客觀條件,事物的客觀存在必須有條件的滿足。
《大佛頂首楞嚴經》上說:“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而佛家講“因緣際會,和合而生”,是指任何事物、現象都是依賴眾多條件產生,條件具備,相應的事物、現象就會產生。所以事物、現象的存在和條件是不可分的。反之就會隨之消失。
因此,佛家認為優美悅耳的琴聲是“眾緣”所集而成的,不是單靠“琴”和“指”。首先琴的製造是由眾緣而成。比如說,木料、顏料、琴絃、工具、油漆。而人的手指作為身軀的一部分,它的運動也要依靠全身各部分配合協調而成。
事物和現象往往是有形的,形而上是由無形的智慧去推動的。琴聲是因智慧,經過巧手製成的琴和經過不斷練習而靈巧的手抒發出來的。
這樣解釋不知是否容易理解?
-
3 # 欣欣葉
蘇軾的琴詩說好懂也好懂,說不好懂也不好懂。
琴詩 蘇軾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與君指上聽?
這是一首哲理詩。
誇讚美妙琴聲的兩種說法一曲好聽的琴曲足以愉悅人的身心。人們通常會以兩種方式來誇讚琴聲的美好。第一種贊琴的音質好,第二種贊彈琴人的手指好。真的是這樣的嗎?蘇軾寫的這首琴詩就質疑了這種平常的誇讚。
《琴詩》這首詩的簡單意思琴詩意指: 如果說是琴發出的聲音,那麼把琴放在匣中怎麼不鳴呢?如果說是從彈琴人手指上發出來的聲音,那麼何不在她的手指上聽聽呢?
科學解釋美妙琴聲的產生現在科學的回答是琴的音質質量上乘,人的手指彈撥技藝嫻熟,才能能產生出好的琴聲,這樣解釋的話比前面好多了,但跟進一步必須是彈奏時,真的是這樣的嗎?琴發出餘音時,手是離開琴的,當作何解釋?後來人們會說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彈琴時停彈間隔節奏才是產生美好琴音的關鍵。這已經屬於接近專業的解釋了。
以簡單物理方式來解讀聲音若用物理的解釋是振動產生聲音,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等。倘若請一位搞物理的人解釋聲音的產生,恐怕也可以長篇大論一番了。
不能解釋但可能存在的聲音現象生活中一件物品放時間久了會糟裂而變得無用。比如木製品會腐爛,紡織品會無力糟軟。糟裂時會有聲音的。這個糟裂的過程有聲音嗎?我推測可能是有的,只是你的聽力有限,聽不到而已。若聽不到聲音,人們一般會認為認定為沒有聲音。這種情況如何用科學的發聲來解釋呢?
語言的侷限解釋哲理時只能用心去體會,用口來說終歸是片面的,用耳朵來聽也是片面的。美妙是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語言雖片面,但語言是通往內心的橋樑,透過語言來點撥人的內心,又何須追究的那麼清楚呢?心領神會就可以了。這首琴詩就告訴我們這樣的哲理。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4 # 語留人
鑑於您如此提問,我先表明態度,《琴詩》不難懂,最起碼錶面意思不是很難理解,即使深挖其哲理,也不是太有難度,唯一存在的問題,就是蘇東坡的內心世界深不可測,我們很難道出作者想表達的所有內涵,僅能觀其一隅,所以,我儘量全面的談一談對此詩的看法,有不到之處,還請您不吝賜教。
我們來看看這首詩,您就知道我為什麼說表面意思很簡單了。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全詩28個字,貌似小學三四年級之前就全都認識了,甚至有點“廢話詩”的感覺,跟抬槓似的。琴可不就是你不彈彈不響,飯你要是不吃還到不了肚子裡呢。作者想要聽聽手指的聲音?好啊,我要是能穿越回去,非得給怹老人家打幾個響指。
這讓我想到了傳統相聲《蛤蟆鼓》,聽過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就真是純搬槓了,青蛙那麼小,為啥叫的聲音那麼大?因為它嘴大、脖粗、肚子大,那麼紙簍為什麼不響呢?
因為紙簍是竹子編的,竹子做的東西就不響。那麼竹笛為什麼響呢?因為笛子有窟窿。那麼篩子馬麼多眼兒,為啥也不響呢?
後面還有很多,您如果喜歡可以找來聽聽,我說這些絕非毫無用處,可以幫助您更好的理解此詩。蛤蟆、紙簍均口大脖子粗,為什麼一個能發聲一個無法發聲呢?這就說明了事物有共性及個性,上升到了唯物辯證法的高度,這個中學政治課都學過,不難理解,我不過多解釋,還有一點與此詩關係更大,那就是萬物不是單獨存在的,基本上都有依存關係,如果青蛙和紙簍一下沒有生命,而且沒有腦袋兩側的氣囊,那麼也是無法發聲的。詩中說的也是這個道理,琴離開了手指無法發出美妙的音樂,手指自己也不能產生悅耳的聲音,青蛙離開了發聲器官也無法呱呱叫,我離開了鍵盤也無法在這裡碼字,當然了我還可以用語音或是手寫輸入,所以我覺得,我說《琴詩》有點像“廢話詩”,甚至有抬槓之嫌,可能不是很恰當,但是絕不過分。
一、蘇軾的佛緣雖然這首詩看上去不是很有禪機,但是東坡居士自認為此詩為偈(jì)子,就是佛經中的唱頌詞,有佛法融在裡面。
蘇東坡通宵佛理是眾所周知的,他大徹大悟的起點也是一生政治舞臺的轉折點,可以說就是1079年的烏臺詩案,簡單的說就是寫文章被抓住把柄了,鬧的挺大,差點死了,好在有驚無險最終被貶黃州。
雖然此次對蘇軾打擊很大,但是也使得他徹徹底底的思考了一次人生,這首《琴詩》就是蘇東坡在黃州時(1081年)聽人彈琴有感而發。
而蘇軾另一首更具哲理及禪機,且更耐人尋味並被後人譽為千古絕唱的《題西林壁》,是1084年由黃州改遷汝州經廬山時所作。可見這幾年間蘇軾對於佛法的研究是大有成效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重點在於說明當局者迷這個道理,當然其中的哲理絕非如此簡單,不是此次研究的重點,我們不過多討論,但不知您注意到沒有,其實此時與《琴詩》有共通之處,甚至可以說是《琴詩》的昇華版。
《琴詩》寫人的指頭和琴,單獨都無法發出悅耳的聲音,也就是人離不開物,物離不開人,說明萬物是互相依存的。而《題西林壁》呢,山山相連、互相聯絡則是嶺,獨立起來就是峰,在加入人物呢,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嶺可能也會看成是峰,您彈琴可能悅耳,我彈可能就如同噪音,您看不到物質的本質問題是什麼原因呢?只因為您深陷於此,也就是需要脫離與物的關聯,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所以,需要跳入、跳出的看待問題,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多次反覆這一動作。
二、生與滅、有和無此詩無論韻律上還是內容上都更像打油詩,前文也再三提到了,這首詩講述了人與物的依存關係,如果沒有人,那麼樹就是樹、石就是石,有了人,樹可以變為傢俱、石可以提煉金屬,進而才創造了世界,有了多姿多彩的生活,樹與石乃至萬物,才有了更高的價值。如果地球上沒有任何資源,僅剩下人類,那麼就不用我多說了,能多活1秒是1秒了。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了皮,毛就沒地方依附了,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即使存在,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
那麼,琴沒有了人去彈奏它,從某種角度上講,它就失去了其存在的重要意義,這不就等於泯滅了一樣嗎?那麼它是有還是無呢?所以,有與無,生與滅也是相對的。
就比如《琴詩》,當您沒有見到它的時候,它不就等於是沒有嗎?如果您一輩子也沒讀到它,對於您來講,它就是不存在的。等您看到這首詩的時候,它才算真正的存在了。再等您多次誦讀並深入理解了其含義之後,對於您來講,這首詩才體現了它的真正價值。
所以,有些事物或人,它生其實也是滅,有其實也是無。對於您,他(它)可能珍貴萬分,而對於我,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凡事都別太較勁,而且不要小瞧任何事物或人,一枚釘子並不起眼兒,但它可以牢固桌椅;半個饅頭您隨意丟棄,但它就能救活一個飢餓將死的生命;您瞧不起農民工,但萬丈高樓由他起。釘子、饅頭、農民工在某些時候對於您等同於無,可他們是您在您一生當中的某個時刻是閃耀的。
-
5 # 還文樓主
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古詩背景,詩人在黃州,聽人彈琴,有感而作。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如果說琴聲來自於琴,放在琴匣裡為什麼發不出聲音?第一個反問句,說明琴聲不是來自琴。引人深思,琴聲到底來自哪裡?為下文作鋪墊。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如果琴聲發自手指,為什麼不在你的手指上聽琴聲?第二個反問句,說明琴聲也不是來自你的手指。又引人深思。琴聲即不是來自琴,也不是來自手指。琴聲來自手指彈動琴絃所得。兩個反問句,來深思琴聲的真正來源。說明事物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影響的哲理。
這首詩字句非常簡單易懂,兩個反問句,引人深思。揭露事物之間相互聯條,相互影響的哲理,
-
6 # 沙沙小觀園
蘇東坡的《琴聲》並沒有多大的更深刻的哲理性,他只是說了一個許多人知道,許多人都在做,但沒說出來的常識道理,用詩的形式表現出來,先看下小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內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寫的清新流暢,而且也有宋代詩文之人特點,總願意寫點說教道理的詩文。
這首詩就是說,琴聲先得有琴在,然後又由去彈琴的人來演奏,才會有琴聲,否則的話,就沒有琴聲可來,琴聲是有了琴,又有了去彈琴的人,才會有。
舉個例子,民間有個俗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的是沒米,再會做飯的家庭主婦也做不出飯來;但還有一句俗語:“生米做不成熟飯”,說的是如果你不去做飯,或者你不會做飯,那也做不成能吃的飯來。
蘇東坡雖然受佛教的影響在,但他的一生作為和詩文,更見儒家風範。他一生積極參與政事,建功立業之心常在心中,他參政多次被貶,仍心在堅持自己的政見,就是被貶到地方,也在做利國利民的實事,他被貶杭州主持修建了西湖長堤,有利於當地百姓生產生活;他被貶更邊遠的海南島,他在那辦了學堂,教孔孟之道。
從這首小詩中,也不全是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也不全是道家無為而不為的思想體現,也有儒家的認識論的道理在其中。他透過詩的形式把大家都在做,大家都知道的常識道理,以琴聲來源於琴和彈琴人去彈才會有的比喻,詮釋的更清楚更有藝術性,僅此而已。 -
7 # 坤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楞嚴經》卷四雲:“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
汝與眾生亦復如是。寶覺真心,各各圓滿,如我按指,海印發光,汝暫舉心,塵勞先起。
”又偈雲: “聲無即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緣離,是則常真實。”《琴詩》用典,大約本此。進一步探討經旨,則理解不一。
或曰: “海印即佛心常住三昧,按指發光,動成妙用也。”或曰: “以按指喻舉心,以發光喻塵勞起也。正以不具妙智,故但發塵勞,不發妙用,正合無妙指不發妙音也。
海印者應是佛手印文,不指佛心三昧,舉心塵起,若剋前文,實即頃奪而為色空耳。
蘇軾撇開故弄玄虛的教義,機敏地抓住琴與聲與指三者矛盾統一的關係,經過深思熟慮而點化成寓哲理於設問的《琴詩》。
它不以形象語言取勝,卻以思辨理趣見長,充分體現“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的寫作特點,從而獨具魅力。
該詩深入淺出,簡練含蓄,意在言外,於平凡中見新奇,顯示出主客觀統一的美學本質。
-
8 # 溫春派
《琴詩 》蘇軾 (宋)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賞析】
唐朝的韋應物寫了一首《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鑿巖洩奔湍,稱古神禹跡。夜喧山門店,獨宿不安席。水性自雲靜,石中本無聲。如何兩相激,雷轉空山驚?貽之道門舊,了此物我情。”這位作家對水石之間關係的疑惑與領悟,亦同於蘇軾之於琴指。這其實是個高深的哲學問題,因為在佛教看來,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事物與事物之間只是由於發生了聯絡,才得以存在。即如所謂“四大”,《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說:“譬如機關由業轉,地火水風共成身。隨彼因緣招異果,一在一處相違害,如四毒蛇具一篋。”《圓覺經》說:“恆在此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楞嚴經》曾對什麼是“濁”有一段闡發:“譬如清水,清潔本然,即彼塵土灰沙之倫,本質留礙,二體法爾,性不相循。有世間人取彼土塵,投於淨水,土失留礙,水亡清潔,容貌汩然,名之為濁。”也就是說,“濁”是塵土和清水發生了作用而形成的。另一段論述說得更為明確:“譬如琴瑟、箜篌、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蘇軾的詩簡直就是這段話的形象化。
【詩詞註解】
從字面上看是說,如果說琴可以自己發聲,那麼為什麼把它放在盒子裡就沒了樂聲?如果說聲音是由手指頭髮出的,那麼為什麼不能湊過耳朵靠近指頭直接聽到樂聲呢?
蘇軾在這首詩中思考是:琴是如何發出聲音的?其實,琴之所以能演奏出優美的音樂,這不光需要靠琴,還要靠人的指頭彈動,人的手指和琴同時存在是發出琴音的吳物質基礎,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奏出優美的音樂,敲擊鋼絲
由於鋼絲的粗細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鍵,木槌就會敲擊相應的鋼, 發出不同的聲音。
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透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題沈君琴》否定了琴、指兩者和音樂之聲的關係,其思想和《楞言經》“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兩圓離,是則常真實”相通。
值得注意的是,《題沈君琴》一詩中所說的琴與聲的關係,也是琴樂中象和意的問題,隱含有“得意忘言”的意思,和陶淵明的“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有異曲同工之義。“意”是傳統古琴美學中最為強調的美學範疇之一。琴樂中“意”的提出初見於《韓詩外傳》卷五:
孔子學鼓琴於師襄子而不進,師襄子曰:“夫子可以進矣。”
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數也。”
有間,曰:“夫子可以進矣。”
曰:“丘已得其數矣,未得其意也。”
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
曰:“丘已得其意矣,未得其人也。”
有間,復曰:“夫子可以進矣。”
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類也。”
有間,曰:“邈然遠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樂也!黯然而黑,幾然而長,以王天下,以朝諸侯者,其惟文王乎!”
師襄子避席再拜,曰:“善!師以為文王之操也。”故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為人。
文中記載了孔子學習《文王操》的過程,從得其曲(曲調)到得其數(結構),再得其意(意蘊)、得其人(為人),最終達到得其類(體貌)。此處最早將 “意”的美學範疇用於古琴音樂,並把獲得音樂的內在意蘊作為審美的一個重要的階段。之後,“意”作為美學範疇始終貫穿於以後的琴論中,對傳統古琴美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宋成玉磵《琴論》中有精彩的論述,提出了“彈人不可苦意思”美學命題,認為“操琴之法大都以得意為主,雖寢食不忘,故操弄不過一、二曲,則其奧窮。” 宋沈括贊琴僧義海琴藝高超,也有“海之藝不在於聲,其意韻蕭然,得於聲外,此眾人所不及也”(《夢溪筆談·補筆談》)之言。
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之命題也同樣認為音樂的真意不在聲音本身,而在於聲音之外,表示了他對弦外之意的追求,對“無弦”之美的肯定。古琴美學由此重視象、意之間的關係,並逐漸在古琴審美上形成了重意輕象的定式,以追求弦外之意為古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
9 # 青紫Kiki
若言琴上有琴聲,
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
那麼這首詩難懂嗎?我的回答是好懂,也不好懂,就如佛經故事《盲人摸象》,我們從小就知道,也沒有人感到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地方,但是仔細一深究,又有多少人能夠講出其中的真意。說它好懂,那是因為,從字面上來看,很好理解。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說琴聲來自這把琴,那為什麼把它放進盒子裡卻不會自己叮咚作響?如果說琴聲來自於彈琴人的手指,那我們要那琴有什麼用,何不直接從你的手上來聽?
整首詩給人的感覺就是通俗易懂,明白如話,既沒有生子僻詞,也沒有用典,更沒有語義雙關。
但是,這首詩在簡單的表象掩蓋之下,隱隱約約向我們透露了點什麼,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透徹地表達出來呢?所以說這首詩歌的意思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弄明白的。正如,你讀過蘇軾的《題西林壁》,你也讀過《盲人摸象》這個故事,但是你瞭解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嗎?
詩歌都是用象徵來說話的,常常會用優美的意象代指一類或另一個意象。那麼,在這首詩裡,琴代表什麼?手指代表什麼?琴聲有代表什麼呢?在這裡,琴和手可以理解為兩個既獨立又有聯絡的事物,也可以理解為陰陽。琴,為靜,就可代表陰;手,為動,就可代表陽。那琴聲代表什麼?琴聲代表的就是有陰陽反覆消長、無限推演出來的萬事萬物。你看一雙手、一把琴就能夠演出無限多的曲目,正如陰陽的消長推演出了世間的萬事萬物。
琴,是所彈,手,是能彈,那琴聲就可以理解為萬事萬物。因為自我包含在萬事萬物之中,所以琴聲也可理解為我們的自我。當手不彈琴,琴入琴盒之時,琴聲沒有了,就是佛學所說的能所雙亡,具體到人類,就是真我顯現,那個自我沒有了,並跟整個世界合一。
雖被稱為“合一”,但卻不是一,因為有一就會有二,二就是兩個事物之間形成對立和對待的關係。所以這個“合一”不是一,而是無,即無我。這樣就達了到真正的空性,達到無我的境界。
因此,這首詩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1、從事物之間關係的角度來理解,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存在於關係之中,都是相互依存,相對存在的。這個意思在《道德經》第二章表達的非常清楚。美和醜、高和下、前後、音聲……這些概念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比如泰山很高,但是與珠穆朗瑪峰相比,又很矮。那泰山到底是高的還是矮的?所以,這些二元對立的概念,不是永恆的,不是絕對的,只是一種相對的關係而已。
具體到這首詩,琴聲是由手和琴相互協作產生的結果,沒有手的撥動,琴不會發出聲音;同時,沒有琴的存在,雙手也彈不出琴聲,二者存在於深深的關係之中,萬事萬物都存在於關係之中。如果想聽到琴音,就必須讓手和琴處在直接的關係之中。如果褪去關係,就能探尋到真相。這個在這裡只能蜻蜓點水點一下了。有興趣,可以深入去探討。
2、從事物產生的角度來理解,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陰陽消長推演的結果。
《鬼谷子》中的第一篇《捭闔篇》第一句就說到:“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
這句話的大意是:聖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要成為眾人的先導。透過觀察陰陽兩類現象的變化來對事物作出判斷,並進一步瞭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徑……
世界就是由陰陽的相互作用,不斷的運動變化產生的,這同時也說明了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是有條件的,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不會永恆存在。
正如琴聲悠揚,那是所彈的琴和能彈的手以及背後會彈琴的人共同合作的結果,是一種暫時的因緣和合,一旦一個條件不具備,悠揚的琴聲就會消失。
3、從探討的方法來看,就如釋迦佛在《楞嚴經》中的“七處徵心”、“八還辨見”一樣,這首詩透過兩個設問句,認真探討琴聲產生的原因,啟示人們可以從陰陽的角度,也就是從二元對立的角度,或者說主體客體、主觀客觀的角度,也即佛家提出的能所的角度,去分析天地間的種種事情,從而撥開紛繁表象的迷霧,認識到萬事萬物產生以及演變的根本,最終超越二元對立,迴歸大道,證得絕對的真理。
大家都知道,蘇軾精研佛理,自號東坡居士。蘇軾應該很瞭解“緣起性空”是佛法的精髓所在,瞭解世間的萬事萬物的產生是因為因緣和合的緣故,以及有生必有滅的道理。因此,在這首哲理詩裡,作者以兒童般純真的發問,用樸實生動的語言闡述了《楞嚴經》中:“臂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這句話所要傳達的資訊。大家可以試著從這首詩悟出很多道理,從而減少許多的執著和傲慢。《琴詩》難懂與否,可以用一粒沙裡觀世界來形容,懂得的看到的是世界,暫時不懂的看到的還是沙。
-
10 # ximi887
蘇軾《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詩的意味在“機緣”。
琴,不撫不音,乃是常識。
情動於中,以指撫琴,琴絃振動,琴音和鳴。琴放匣中,琴不自鳴,心無動念,手不撫琴。心,手,琴,緣合一處,音韻生焉。
萬事萬物,皆因因緣和合才顯出“有”。
《琴詩》禪風習習,沁潤人心。
回覆列表
蘇軾的《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詩寫得清新流暢,又富有哲理。
這首詩的意思很好懂,但是詩人提出的這兩個問題卻很值得深思:如果說琴是有聲音的,那為什放在匣子中它不響呢?如果聲音從手指發出的,那為什麼不直接聽手指呢?
蘇軾此詩的意蘊與寫法,可能受到上引佛經與韋詩的啟發,詩人以佛渴形式寫出前後,兩句都是一假設一反問,寓答於問,說明要奏出悅耳動聽的曲調,僅有琴或妙指即高明的彈奏技巧是不行的,這就啟迪人們:任何事業的成功,都是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性結合的結果,此詩表現出詩人探究事物真諦的濃厚興趣,也顯示出詩人樸素的辯證思想,寫得天真活潑,機趣橫生。該詩哲理性很強,富有禪機。佛教視有為無,視生為滅,追求無聲無形不生不減,音樂的真實即虛無,所以音樂無所謂真實與否,要以“諧無聲之樂,以自得為和”、“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透過內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禪道。
這首詩講了一個彈琴的道理:一支樂曲的產生單琴不行,單靠指頭也不行,還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術的熟練。琴不難掌握,指頭人人有,但由於人的思想感情和彈琴技術的差異很大,演奏出來的樂曲是否悅耳可就大不一樣了。詩裡用了兩個提問,讓讀者去思考。其實這是一個複雜的美學問題:產生藝術美的主客觀關係
它批評了兩種片面性:一種是光看到琴的作用,只講“琴上有琴聲”;一種是隻強調指頭的作用,認為“聲在指頭上”。人們都清楚,優美動聽的琴聲,是人的指頭撥動琴絃產生出來的,琴和指頭二者如果缺其一,就難以奏出美妙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