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蔣秋心

    文化人的事,直接嘲諷跟破口大罵有什麼區別。

    最重要的是,婉諷比直諷更有力量。也傷人更痛。

    直接罵人,聽者第一反應是憤怒,生氣和反擊。勢必讓對方服軟,給對方一點顏色看看。

    而婉諷,他妙就妙初聽時不以為然,不知道對方說了什麼,等回過頭來去思考,才發現被諷刺了,這種延遲的痛苦會持續性很強。越想越氣,卻又無能為力。

    等反應過來,對方早把想說的話全部說完,偷偷藏起來了,你找誰對峙去?

    這就是文人的厲害,氣死你,你還打不著。

  • 2 # wyy永無止境

    一、諷刺藝術形象的真實性

    作者的刻畫又很簡潔,未作絲毫的渲染。可是這寥寥幾筆的勾勒,卻獲得十分強烈的諷刺效果。

    二、諷刺物件的悲喜劇結合

    《儒林外史》在藝術上所取得的重要突破在於將喜劇因素與悲劇因素溶為一爐,將諷刺物件的喜劇性與悲劇性結合起來,用喜劇的形式反襯悲劇的本質。

    三、諷刺手法多種多樣

    《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的獨特性,還表現在異采紛呈的諷刺手法上。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作家應用了一系列諷刺手法為我們塑造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儒林人物。魯迅先生說:“悲劇將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諷刺又不過是喜劇的變簡的一支流。”這就是該書的諷刺藝術精華所在。它透過以喜劇形式表現的一些悲劇性人物,這些人物除極少數極端惡劣之外,大多還是老實本分的人,他們在封建八股取士制度和當時醜惡腐朽世風的影響下,思想被禁錮了,道德被腐朽了,成為言語迂腐、舉止鄙陋、思想腐朽甚至道德喪失的喜劇人物,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是有讓人喜愛及同情的一面。作家對他們的諷刺態度是既嬉笑怒罵,又哀婉嘆憐。這是本書最出色的諷刺手法,即“笑中含淚”,所以該書成為“說部中乃有足稱諷刺之書”

  • 3 # 北小河書房

    《儒林外傳》淋漓盡致地展現文人的道德淪喪、政府體制的窘境,以及儒家精英們重建道德秩序與文化權威的徒勞無功,也由此表達了一種深刻的危機感。

    吳敬梓頻繁地運用以口頭和書面形式流行於當時文人圈子中的流言碎語、笑話和佚事,來暴露自己所屬階層的做作虛偽和庸俗的市儈作風。這事局內人的故事,透過呈現其它體裁中難得一見的令人發噱的觀察,產生漫畫式的喜劇效果。這些被摒棄於正史和其它正統文體之外的佚事片段成為《儒林外傳》的主要素材之一,尤其是在小說的前三分之一的部分中,而吳敬梓的這部小說本身也同樣處於邊緣地位。絕大多數情況下,笑話被納入小說敘述的脈絡,處置得當,適可而止。只有偶有例外,才會落入滑稽無聊和插科打諢的鬧劇場景。這些喜劇性的插曲,如同它們的原始素材那樣,通常未經敘述者或評論者的中介。反諷與幽默產生於人物的言行本身,或人物言行之間的落差和對照,而非敘述者的機智詼諧和雋言俊語。李漁以及其它喜劇作家,從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在他們筆下的人物和事件上肆意發揮,踵事增華,但吳敬梓確是一個惜墨如金的極簡主義者。對他來說,反諷藝術的妙處,正在於並置呈現和低調陳述。

  • 4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1、《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諷刺小說。作者運用誇張、對比、細節描寫等手法,揭露和嘲諷科舉制度所造成的醜惡現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頹風氣。2、如小說中刻畫范進因中舉而迷了心竅,喜極發瘋的醜態,是作者對范進作誇張變形的諷刺,以增加作品的生動性和感染力,使作者對范進的性格、行為和心態,留下深刻的印象。3、再如作者運用強烈的對比刻畫胡屠戶。范進中舉前,向胡屠戶借盤纏考鄉試,被他“一口淬在臉上”,“罵個狗血噴頭”,態度橫蠻;范進中舉後,胡屠戶在他回府途中低著頭,頻頻替他拉直衣裳後襟,態度恭敬。作者寫胡屠戶的前倨後恭,對比鮮明,諷刺有力。4、再如細節描寫,作者寫范進讀報帖時,“看了一遍,又唸了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歡喜得發了瘋,拍手大笑,滿街飛跑,弄得披頭散髮,滿臉汙泥,鞋都跑掉一隻,口中狂念“中了!中了!”作者以細膩的筆調,描摹范進中舉後的種種瘋態,諷刺范進熱衷功名,科舉制度扭曲人性。5、作者把當時社會上一般讀書人熱衷功名、醉心富貴的特徵都統攝在范進這個人物身上,並運用諷刺手法予以揭露、批判,旨在抨擊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摧殘荼毒,同時反映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社會現實。

    儘管吳敬梓在小說中運用諷刺手法,諷刺了封建科舉制度,但是他也有忌諱,出於文化人的特性,多婉諷,尚不敢與當朝統治者硬碰硬的直接諷刺,那樣會被扣上妖言惑眾,大逆不道罪名。這對吳敬梓來說,婉諷也不難能可貴的。

  • 5 # 元艮閣主

    “婉諷”是委婉諷刺的縮寫,是文人們擅長的一種筆法,魯迅先生尤為推崇。直白地講就是拐著彎罵人。我先來講一段吳敬梓老先生的軼事,也瞭解一下吳老先生的風格。

    話說吳敬梓老先生完成了《儒林外史》的創作,耗費了他二十年的心血,手抄本滿天飛,可憐作者賺了名聲卻沒有收益(可見智慧財產權保護是多麼重要啊!)。奔五十歲的人了,依然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窮困潦倒無以復加。在朋友介紹下,給一個員外當了私塾先生。這個員外有兩個兒子,老大十三歲了,老二也十歲了,頑劣調皮,沒人能管得了。在文木先生(吳敬梓晚年自稱文木老人)之前已經氣走了不下十位先生,每位先生都呆不足三個月。這文木先生一呆就是半年,眼看到年底了,這員外很高興,就宴請吳老先,看看兩個兒子學得怎麼樣了。文木先生就說:“大公子的學問猶如空山響鼓。二公子的學問是七竅通了六竅了!”員外沒聽明白,又不好意思問,總覺得兩個兒子的學問肯定長進不少。於是對文木先生千恩萬謝,臨走還封了五十兩銀子以示酬勞。

    這就是典型的文人手法,罵了你,你還得跟著鼓掌。“婉諷”的妙用可見一斑了!

    至於吳敬梓老先生在《儒林外史》中使用“婉諷”手法,我個人覺得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了:

    首先,從前文的故事裡可以看出吳老先生性格本就是這樣,詼諧委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願意受正統規制的限制。其文風當然也就“婉諷”卓然,開諷刺現實小說的先河。

    其次,從吳敬梓當時的經歷來看,出身縉紳世家,幼年聰穎,善於記誦。早年生活豪縱,初入學為生員,後屢困科場,家業衰落,經歷世態炎涼之苦。乾隆初薦舉博學鴻詞,託病不赴,晚年研究經學,窮困以終。這樣的經歷,難免是個“憤青”,諷刺文人社會的現實是必然之事。

    再次,吳敬梓老先生畢竟是個文人,而且是大文豪,胡適有個評價“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劉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吳敬梓。”這文人是講究臉面的,罵人不帶髒字才顯出學問的功底。

    最後,也是最專業的原因分析,吳敬梓一生經歷了清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三代,當時,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社會呈現了某種程度的繁榮,但表面的繁榮掩蓋不了大廈將倒的事實。雍正帝、乾隆帝年間,清朝統治者在逐漸鎮壓武裝起義的同時,就採用大興文字獄,設博學宏詞科以作誘餌;考八股、開科舉以牢籠士人,提倡理學以統治思想等方法來對付知識分子。其中,以科舉制為害最深,使許多知識分子墮入追求利祿的圈套,成為愚昧無知、卑鄙無恥的市儈。吳敬梓老先生看透了這種黑暗的政治和腐朽的社會風氣,所以他反對八股文,反對科舉制,不願參加博學宏詞科的考試,憎惡士子們醉心制藝,熱衷功名利祿的習尚。他把這些觀點反映在他的《儒林外史》裡。他以諷刺的手法,對這些醜惡的事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批判,顯示出他的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但是,為了生存起見,保命的工作還是要做的,所以“婉諷”是當然的選擇,借古諷今,借事寓人,“戚而能諧,婉而多諷”。

  • 6 # 樂山1597

    因為自我保護,古代是封建社會,而科舉制度又是傳承近千年,所以諷刺科舉制度,是在挑戰封建教育制度,是很危險的。

  • 7 # 獨梟孤女

    作者用婉諷手法,暗喻看懂的人自然懂,看不懂得看了也不懂。就如范進中舉一樣,命裡有時終會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諷刺了科考制度的黑暗,和文人居士的不易。

  • 8 # 使用者春花有意

    《儒林外史》最大的藝術特色是諷刺。那為什麼作者不直接諷刺而用婉刺呢?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象魯迅先生所說:“其文又慼而能諧,婉而多諷”即作者所運用的表現手法;二是作者要揭露一些真人真事,加以諷刺。又怕遭受迫害,故意改說成明代,來反對當時的八股科舉和貪求功名富貴,並揭露了封建官僚,人倫世態的社會醜惡。實際上《儒林外史》是清代社會的寫實。對科舉制度腐蝕人的心靈進行抨擊,是《儒林外史》的重要內容。作品透過考取科名的讀書人的罪行,進一步揭示科舉制度的毒害,並反映政治的腐敗,這也是《儒林外史》的一個重要內容。《儒林外史》在抨擊科舉制度、揭示士人精神生存狀態的同時,也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形象和歌頌了一些下層人士,作者這樣寫是為了擴充套件小說的社會意義。當然,作為一部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的思想成就主要還在於對科舉制度統治下士人群像的塑造,以及對腐敗世態的生動描述。讓我們看到了“科舉制度”的種種弊端,以及封建社會制度必亡的本質道理。

  • 9 # 明貞

    社會惡劣現象是社會主流貪贓枉法的結果,故直言其弊會被打擊!邪惡貪腐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巨大的利益驅動,而痴惑便於掌控奴役,這是邪惡痴惑不可轉化湮滅的根源!一切為了生存,一切為了利益,這是人類演繹過程的原始驅動!這也是老子不敢為天下先的本義,人生到底是求存還是求真?求真是好了求存,所以真假是非亦不過造作!屈原扶蘇稽康諸葛文天岳飛文天祥近代譚嗣同聞一多,求真善而至於敗滅,有一定的統一性!地球世界是一個低頻世界,邪惡痴惑具一定的主導力,這是天災人禍戰爭不斷之根源,人類是時候徹底覺醒了!

    正邪皆在私性物慾造化中,這是地球世界進化因難的根本因!真善美假惡醜互根,是不能解脫於私性物慾的結果,因果顛倒是非混淆不是自我選擇而是必然!堅持本性初衷是正邪雙方都反感的行為,這是老子無為不爭上善若水的本義!真善美在汙濁低賤苦難中,在社會上的真善美是造作的!假惡醜貪腐卻是實實在在,這是社會失控混亂的根源,老子棄世釋迦棄家蘇格拉底被殺,堅持本性初衷真的好難!

    善惡是一體的兩面,而真正的善是無美無限永恆無漏之意,在低賤苦難中!這是私性物慾即偽道德後天命運之造化,真善美假惡醜皆是操縱!是服務自我和慾望的能動,愛心良知正能在雙重壓力中!做好事不但很難有成效,反對社會擠壓嘲笑!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10 # 純鈞LHGR

    很簡單,因為直接諷刺,給讀者的感覺不夠深刻。換句話說,《儒林外史》整體上採用的先揚後抑、外揚內抑的描寫方法,比一般寫法可以給讀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獲得更多的認同感。

    所謂的婉諷,實際就是外揚內抑的描寫敘述方式。

    其實就這一個人,就可以體現先揚後抑、外揚內抑的妙處。

    比如我這麼說:

    處州馬二先生,迂腐,無能,蠢貨加三級,但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你會覺得馬純上這人還不錯。

    換個說法,馬二先生心地良善,可惜是個不中用的廢物。——這就是吳敬梓的寫法,寫出了馬二先生的善良,但更加強調他是個廢物。這樣的寫法,也會讓讀者能夠更明白地去理解馬二先生有多不靠譜。

    今天就逮著馬二先生禍害吧。說說這老小子游西湖。

    馬二先生之前仗義疏財,這是他善良的表現。

    馬二先生是個廢物,表面有文化,但是連李清照、朱淑真都不曉得,不僅迂腐、沒見過世面,而且有很嚴重的偏見,最糟糕的是,實際上他還真沒什麼文化。

    這樣一個人,還有人說他是好人,這是我最意外的地方。

    因為馬純上他所處的位置,他是舉書者,是其他文人尤其是新人的引路人,但是他“衡文毫無把握”,你只看到馬二先生善良,但你看沒看到他舉書、衡文之廢柴,坑害了多少學子?

    如果吳敬梓直接去說馬二先生是個老實善良的好人,可是因為他的無能坑害了無數的文人學子,讀者就不會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但是吳敬梓盡筆墨去描寫馬二先生那點心思都在燙麵餅卷牛肉上,讀者就會替自己替大家來反問,這條狗怎麼跑來舉書了?這樣的印象就深刻多了。

    這就是,吳敬梓為什麼不直接去諷刺,而是描述得比較迂迴的原因。平鋪直敘雖然有講故事的作用,但難以讓讀者留心,先揚後抑、外揚內抑,讀者自己就會去關注人物,並且深思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是餘歡水》:為何那麼多人偏愛殺人放火的梁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