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教育家一定是很好的教師,而教師不一定是教育家。
11
回覆列表
  • 1 # 王祖蔭1

    好的教師,校長應當是教育家。教育家要能從全盤觀察整個教育。對青,年的全面成長給予關注,有所見解。教師只關注″本職工作"是不夠的,不能教書不教人。

  • 2 # 雄哥講數學

    我認為教師是在教學中擔任傳道授惑,言行身教,是教學的主導者。把自己的所學知識想辦法讓學生接受,理解並消化從而轉化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能力。

    一般情況下教師重在教,對理論知識的提煉和研究較弱;而教育家基本上都是從教師發展成長,善於總結歸納慢慢形成獨有特色的理論觀點和體系;所以教育家與教師的最大區別就是是否擁有個人特色行之有效的知識理論體系。

  • 3 # 東方G819

    教育家與教師的最大區別是,教育家看到的不僅是當下而且是長遠及未來,做到的不僅是具體的教育教學實際工作而且是指導性很強的理論研究工作。

    教師是成為教育家之前的努力者奮鬥者,是初始期的踐行者磨鍊者。

    一句話,教育家是從教師中成長起來的傑出者,教師是教育家理念啟迪的踐行者。

  • 4 # 月亮凡

    我認為教育家和教師是不同的。引用[英]德·朗特里編的《西方教育詞典》對教育家的註解是:“指教育領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論家,和具有比教師威信更高的人。”教育家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有著自我標識的“教育符號”。

    這二者最大的區別表現在以下幾點: 1.教育家是教育問題的“真正”思考者教育家注重的是精神層面,老師注重的是技能層面。教育家的重要技能就是要了解社會的變化將對教育發生什麼影響,要做的正是要還原教育的複雜性。教育家要具備哲學思辨能力,堅守真理,恪守教育基本規律。教師往往只把三尺講臺當作大事業來經營,在自己的這一畝三分地做好、做大文章,盡顯其才智。

    教育家是個傑出的知識分子。他必須堅定地反對一切個人或利益集團利用教育來謀一己之私利,有“面對強權說出真理”的膽識和勇氣。要有熱愛教育、關注人的成長,對人生和社會抱以極大地熱忱;對人性有深切的理解,並知道如何去引導成長中的個體求真、向善、臻美。

    2.教育家有自己的思想理論體系及育人之道

    教育家是傳播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也”,二者工作性質迥異但又相輔相成。教育家是老師的老師,是教育行業的專門家。教育家有思想,老師有知識、比較接地氣。教育家活在理想中,進行的是人們靈魂的教育,他所做的是啟用他人潛藏於靈魂中的能力,把他們變成生命生長和創造的力量。教育家思考教育體系的弊端,給出改革建議。教育家有自己的思想理論體系及育人之道,重在“道”。老師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重在“術”;老師一般是按照別人的理論和方法來教書育人。教育家和普通老師的不同,就是思想在教育家的心目中是互通的,而不是照本宣科。教育行業的至尊者為家,芸芸者為師。

    3.教育家有植根於心的宗教情結,以殉道的精神開創教育的新篇章。

    “教育家”就像諾貝爾獎一樣,是對其終身成就的肯定。“無論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地區,沒有教育家引領的教育,只能是低水平的運轉,是不可想象的教育”。教育家是優秀教育文化傳統的繼承者,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推進者,是當時和後世教育活動的影響者。

    “教育家”至少符合以下兩個標準的一個:一是代表他所在的時代,具有原創性地回答了教育理論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問題,提出了具有解釋力的概念和理論命題,其理論影響了同時代人對教育的整體認知和理解,豐富著人類的思想寶庫。二是其實踐探索影響了同時代的人的教育行為方式或豐富、提升了人們對教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了具有時代精神的教育者的風範。

  • 5 # 小斑馬的愛

    最大的區別,我覺得就是自身教育理論的層次不同。

    普通教師一般踐行別人(不一定是教育家)的教育主張(或教育行政命令),並多停留在“術”的層面追求效果最大化視覺化(不遺餘力抓成績就是一個例子)。

    教育家則已經跳出了這些條框同時又站在了更高的理論層面思考和審視整個教育,他們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教育現象和走向有更通透的認識,並看到更深層次的問題。教育家關注的是整個民族的教育,關注人的長遠的和諧的全面發展。

    一言以蔽之,教育家和普通教師的視野和格局大不相同。

    在教育理論研究上,教育家用自己的教育主張引領著當下和未來的教育和教師。教育家著書立說,有自己的理論體系,教育家的理論也是他的身份標識。

    打個不怎麼恰當的比喻就是,教育家傾向上層建築,教師偏向基礎建設。

  • 6 # 彥輝看天下

    我們急迫需要教育家,但是月薪兩三千來不了教育家,即使月薪五千也來不了教育家。捨不得花錢,只要求老師成為教育家,這無異於痴人說夢。

  • 7 # 繆老師妙筆生花

    教育家和教師的工作方向、評價標準和受眾群體都是不一樣的。好的教師可以成為教育家,但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廣泛存在。通俗點說,花費幾十年能成為教育家,一萬名教師裡面也出不來一位教育家。

    工作方向教育家和教師的工作方向是不一樣的。教師主要教授學生,而教育家不僅僅教授學生,還研究教育理論,甚至還給教師當老師。

    教師通常都都在教育一線從事教育工作,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把學生們教育好、管理好。他們傳道、授業、解惑,把應該教授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幫助我學生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們融會貫通,達到教學目的。他們教給學生們做人的道理,規範學生們的行為,讓小小的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

    教師的工作側重點在教,而教育家呢則是透過教的過程,提煉歸納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理論,然後再去實踐這套理論,去指導和幫助更多教育工作者。

    評價標準教師和教育家的評價標準是不一樣的。教師首先是一份工作,拿起教鞭走上講臺就成為了教師。教育家不僅僅有教育實踐,還有深厚的理論功底,並且要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張,還要能夠獲得廣泛認可。

    學過教育學,普通話達標,拿到教師資格證,進入學校獲得教學崗位。就算是一名教師了。教師這個詞是比較中性的。它更多的指的是這份職業本身。

    而教育家則完全不一樣。這三個字本身就讓教育工作者們有仰視的感覺。只有達到了一定層次的少數教育者,才可以獲得這樣的稱號。

    想要成為教育家,既需要時間的錘鍊,也需要結果的呈現。時間的錘鍊,說的是從開始接觸教育,到進行一定的工作,再形成自己的理念和體系,可能不是幾年十幾年就可以的。很多教育家大半生都在從事教育工作。

    結果呈現不僅僅是說教育家需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更重要的是,教育家所總結歸納的教育理念和體系,能夠在很大的範圍內體現它的社會價值。這些理念和體系能幫助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它的影響力可以持續很多年,甚至貫穿幾代人。

    受眾群體教育家和教師的受眾群體是不一樣的。教師受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愛戴。而教育家受到包括教師在內的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愛戴。

    教師日常經常接觸的人是學生和家長。教師這份職業不僅僅與傳授知識有關,更重要的是它對於每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和三觀塑造都有巨大的影響。所以這份職業是受人尊敬的,他的社會地位也是相對較高的。當然,在部分國家,教師的收入偏低,甚至也會遭遇冷眼,但你不得不承認這份職業是崇高的。

    教育家日常接觸的人是教師和其他的學者。很多教師都有自己喜歡的教育家,也有自己欣賞的某位教育家倡導的教育理念。這些都會影響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也就是說教育家可以是教師的教師。

    很多教育家都是從普通教師成長起來的。這部分人不僅僅專注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他們在工作當中發現問題,思考並總結經驗,再去解決問題。他們不一定是所有教師當中最聰明的人,但一定是所有教師當中最善於學習,最善於深入研究的人。

    教師更偏向於教育中“術”的層面,而教育家則是去創造“道”的人。

    我們經常提到的教育家,國外的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盧梭、馬卡連柯、泰勒、杜威。國內的有孔子、孟子、荀子、陶行知、梁啟超、張伯苓。每一位教師幾乎都能從這份名單裡找到自己的偶像。

    最後的靈魂一問:如果讓你自由擇業,你會選擇教師嗎?為什麼?

  • 8 # 在泰山頂上看日出

    最大的區別就在一個字“家”: 教師是教育家的基礎,教育家是教師的理想。教育家必定當過教師,教師未必能成教育家。

  • 9 # yhtooooo9

    現今沒有太大區別,先不說各種“家”多如牛毛,又有幾個是真正的家,區別只有一點,就看誰能忽悠,越離普,越雷人,就能很快成為“家”。

  • 10 # 取金記

    教育家是教育理論的提倡者;老師是教育理論的實踐者。提倡理論永遠是對的,教育實踐經常會出錯的。

    教育家提倡教育理論可以說得天花亂墜,像提出“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師”的理論的教育家,應該讓他到講臺上去教學生,按他的這套理論,把個個學生培養成大才。

    教師實踐教育理論不得不循規蹈矩,哪怕遇到不聽話的學生也得耐下心來循循善誘細心教導,教不好了還得受人罵。教得越多越辛苦越是容易出問題,得罪學生越多,然後還會受到教育家的質疑:你太差了,哪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哪怕學生再差,不學好,就是你老師的責任。沒有道理可講。

    沒道理可講的就是教育家,當教師也達到了沒有道理可講的程度或水平的時候,也就成了教育家。

  • 11 # 滄海一粟渡滄海

    給學生傳授一定的知識,教會一定的技能,這可能是對教師的基本的簡單的理解了。從一個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到成為一個比較的熟練的教書匠,這個成長週期大概是15年。作為一個教師,更多的是一名知識的搬運工。那麼如果要想成為一名教育家呢?

    首先、從一個熟練的教書匠到成長為一個比較知名的教育家,基本的差不多得20年左右,時間比較長,但即使很多教室教書20多年了,那也不一定成為教育家。

    其次、教育家對本學科知識相比較教師來說的話,更加的熟練和專業,並且有一定的權威,他已經不是一名簡單的知識傳授者了,他更多的參與的是這個行業的知識如何傳授,傳授什麼,簡單地講,就是從一個規則的遵守著,轉化成了規則的制定者。

    再次、能成為教育家,他已經從具體知識上升到對規律的的認識,對本學科和專業的本質現象的探討上。

    第四、教育家應該是對該領域的頂層理論有了突破性的建樹和貢獻,對以往的人們習慣性的遵守性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他又做了更加前瞻性的研究,推動了該領域更向前發展,對該領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第五,教育家相較於教師,有更加豐富的著作成果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有更加權威的地位引領該領域的發展,指導該領域的前進方向。

  • 12 # 鷺島京師

    教育家不一定是教師,教師也不一定成的了教育家。

    陳嘉庚,一代偉大的實業家為中國教育事業散盡家財,寧願賣大廈也要建廈大,終顯教育大家之風範。

    談論教育家與教師之間的區別,我們都知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存在,在於執行教學活動。而教育家在於引導教學方向。簡單地說,師者將也,家者帥也。兩者在不同的崗位,為教育事業做不同的貢獻。教師需要衝鋒陷陣,教育家需要運籌帷幄。

    上文提到的陳嘉庚,在國家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捐資助學,創辦了一百多所學校。雖然他不直接參與教學,但他蓋教室,請名師,心憂中國的教育事業,認清只有教育才能興我中華,畢盡一生經歷,為中國教育事業而奔波,斯人已逝,但廈門大學的校主之位,經歷多少歲月屹立不倒。

    同時陳氏一門的陳六使,步教育家陳嘉庚腳步,在新加坡創辦南洋大學,其教育情懷影響了南洋一方的華人,上至高堂富賈,下至街頭妓女都受其影響,捐資興建了南洋大學,成為第一所海外華文大學。其教育情懷亦稱得上一代教育家。

    教育家,對教育秉持著一種信念,唯有教育才能改變、提升國民素質。而教師是教學的行動者,他們一字一句教導學生,讓學生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兩者都值得我們敬佩。

  • 13 # TYJ友軍

    這個問題也可以把它翻譯成另外一種問法,那就是教育專家與教書匠的區別。這個區別就很大了,教育專家,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特別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非常善於把實踐中產生的新經驗、新認識,歸納提煉成為教育理論。教書匠就是照本宣科,就是對知識的一種傳承,當然這種傳承,也許是一種機械式的傳承,也可能是一種機動靈活、充滿教育智慧的一種傳承。也就是說,教書匠裡面也有優秀的工匠與拙劣的工匠之分。還有,我覺得教育家的身上會表現出許多優秀的品質,譬如說,他們往往是知識技能的領袖,人格的領袖,也是社會交往中的靈魂人物。他們喜歡把自己的觀點,透過各種渠道,傳播出去影響更多的人。而教書匠,相對來講,社交圈子比較狹窄,僅限於與學生的交往,家長的交往,同事的交往。他們在人格上的魅力,也沒有教育專家那麼強,在知識技能方面,也沒有教育專家那麼全、那麼深、那麼精準。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是相對容易的,但是要作為一名教育專家,特別是優秀的教育專家,卻需要若干年的,自覺的磨礪才行。

  • 14 # 老生實話

    多數教育家是專門忽悠教師的,

    第一在教育教學方面,拿包裝“概念”包裝“模式”戲法折騰人。比如前幾年的杜郎口模式,楊思模式,昌樂模式……讓老師們又是學習理論又是模仿實踐,如此沒完沒了的折騰,結果不了了之。

    第二,在教師評價方面,搞了許多一線教師永遠無法達到的高大上的指標體系,把名師桂冠都戴在不教課的領導頭上,對教師專業發展形成誤導。

    第三,用“快樂教育”“心理陰影”等歪理邪說誤導學生和家長,搞得學校無法管,老師無法教。

    只有人民教育家於漪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鼓與呼,算得上是真正的教育家!

  • 15 # 老園丁看世界

    教育家是教育領域的專家。作為專家,暨要對所從事的某一專業知識比較精通,具有較高的業績,又要對該專業的理論有較為系統的研究,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教師首先是一種職業,在工作時間內根據職業操守完成本職工作,需要具備相關工作的專業知識和理論素養。

  • 16 # 詩和遠方666

    社會經驗極強的我來個通俗易懂的解釋:教育家與教師的關係大致是爺爺與爸爸的關係,爺爺主要負責教育爸爸,還兼顧教育一下孫子,而爸爸只能教育孩子,而不能教育爺爺。

    爺爺只能是個好爺爺,爸爸和孫子都不能罵爺爺,罵了會被稱之無孝。所以教育家一定是好老師。

    爸爸只能是爸爸,除非孩子又生了小孩,所以教師不一定是教育家。

    他們的真正的區別是什麼呢?大家參考如下:

    1.教育家是教育理論的研究者,而教師是教育理論的實踐者

    2.教育家是辦校者,教師是勞動者

    3.偽教育家是鼓吹手,教師是受害者

    4.偽教育家是段子手,寫寫打油詩,編編小段子,教師是閱讀者。

  • 17 # 涓涓聊物理

    教育家是有自己的思想,並且躬身實踐教育事業,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和貢獻,這是和教師最大的區別。

    教師就是“傳道受業解惑”,比如我教會你了這道物理題,那麼我就可以自稱是你的老師。教師在現在就是一種職業。

    同時也佐證了,問題中“教育家一定是很好的教師,而教師不一定是教育家。”這個觀點。那麼教師如何才能發展成為教育家呢?好像在我們印象中追求名師的很多,但是說自己相當一名教育家的人寥寥無幾啊!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之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指出,有三種人不能算真正的教育家,即政客“教育家”、書生“教育家”與經驗“教育家”。

    第一是政客“教育家”,心思重在“政”,輕“教育”,只會“運動”、把持,說官話,做教育只是從政的一個載體、踏板,其心思並沒有放在教育上。

    第二是書生“教育家”,重在“理論”而輕“實踐”。純粹做理論研究而不深入教育實踐的學者也不是真正的教育家,因為教育家不同於教育學家,不僅要注重理論研究,更要注重實踐探索。

    第三是經驗“教育家”,只會盲行盲動,雖然有闖勁,深入實踐,有教育情懷,但沒有豐富的教育學知識做鋪墊,缺乏理性指引,或許永遠停留在“闖”的過程中而不會成為真正的教育家。

    小結:

    教育家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是教育實踐者,而且能夠取得一定的成就。比如孔子,孔子弟子三千人,賢者72人,孔子知識淵博,創辦儒學,培養了大量的優秀人才,稱之為教育家。

    教育工作者熱愛自己的事業,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在教育界有一定的影響,也可以稱之為教育家。教育家是很“神聖”的,但同時也不能“妄自菲薄”,教育事業者也是可以實現的,看一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被郭沫若譽為“兩千年前孔仲尼,兩千年後陶行知”,是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生於1891年,自幼家境貧寒,6歲時被蒙館先生髮現天資聰慧,免費讓他入館讀書。15歲時,陶行知在一所學校幫助母親做雜活,有空就在教室視窗“偷聽”,被校長髮現,又得以免費就讀。後克服各種困難,留學美國,師從著名的教育家杜威。1917年秋回國後,他在南京高師做教授併兼教務主任,推動教育改革。之後,他先後放棄武昌高師校長、金陵大學校長、河南省教育廳廳長、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等職位,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脫下西裝換上布鞋,走入鄉村。“為了苦孩子,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他去辦鄉村師範學校、辦鄉村幼稚園、辦農村小學、辦職業學校、辦難童學校、辦社會大學,推行小先生制。“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為人民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民族解放和民族鬥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小結:

    教育家必須是解決時代困境,比如在陶行知生活的歲月,解決文盲問題是那個時代需要解決的當務之急,陶行知提出“鄉村教育”應運而生。這種家國情懷也是新時代我們教育工作者需要倡導的。

    為了進一步加深教育家和教師的區別,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國內外著名教育家。

    孔子

    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教育家,提倡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平民教育。記載孔子弟子三千人,賢者72位,真是桃李滿天下啊!

    孟子

    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其道,多數人稱為“孔孟之道”。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荀子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荀子還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稱為“辭賦之祖”。

    郭沫若曾評價其:“荀子是先秦諸子的最後一位大師,集百家之成,融會貫通百家之學。”

    陶行知

    近代史上偉大的教育家。 郭沫若讚譽他:“兩千年前孔仲尼,兩千年後陶行知”。

    教育思想的三個觀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蔡元培

    蔡元培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毛主席高度評價他是“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倡導德、智、體、美和諧發展;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思想自由、相容幷包的辦學方針;文科和理科相通。

    蘇格拉底

    第一個提倡用問答的方法進行教學,為後世啟發式教學法的先導。“蘇格拉底法”:相互答問、交相爭辯的方法,誘導交談者從自己的暗示中得出他認為正確的答案。“我不是授人以知識,而是使知識自己產生的產婆。”所以,人們也稱" 蘇格拉底法" 為" 產婆術" 。

    盧梭

    強調“兒童是教育主體”的思想,開闢了現代教育理論的先河。最先“發現了兒童”的人。自然主義的教育理論。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和教育家,在教育問題上亞里士多德首先論證和諧發展教育思想;提出教育適應自然,發展兒童天性;依據兒童身心發展順序劃分年齡階段的嘗試,都為文藝復興時代資產階級進步教育家所重視。

    杜威

    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創始人。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的教育本質。

    總結: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有自己的思想,獨立的人格,淵博的知識,同時躬身實踐的教育工作者,對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這才是教育家和教師的本質區別。

    以上是關於教育家和教師區別我的個人思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 18 # 小虎妹和兔子君

    我認為 教育家是研究如何給下一代傳承知識和平德的人。教師是教的人。一個研究方法,一個實際的去做。兩個不同的行業。當然兩個一起做的人也有。倆個都值得尊重。

  • 19 # 東方宏言

    教育家在辦公室搞研究,教師在教室裡流大汗,專家搞理論,教師拼老命。勞動者拼命幹活,專家去收穫搞個總結,最大區別在這裡,對吧!

  • 20 # 老農下山

    教育家是專門研究如何育人的理論問題,對教育具有指導意義,教育家和他的理論流芳百世。如,孔子就是偉大的教育家,祖師爺。他的理論和教育方法,至今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而教師只是授業育人的職業人,水平參差不齊。教育家寥寥無幾,而教師千千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枸杞,桂圓,百合,紅棗,鳥蛋加豬油一起煲湯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