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四時花語夏安安
-
2 # 江彤
這就得靠父母引導了。注意是引導,不是壓迫式反對。14歲正是青春叛逆期的年紀,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叛逆的,你越反對,他她可能越反抗式沉迷。建議先和孩子建立共同語言,再逐漸引導。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追的是哪個明星,這個明星到底怎麼樣,孩子具體又是喜歡這個明星的什麼,喜歡得有沒有道理。然後再和孩子建立共同話題,在交流過程中,用明星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去學習,慢慢讓他她從盲目的沉迷中脫離出來。你對她喜歡的東西有認同感,她是會願意和你交流的。比如,明星為事業做出的各種努力,堅持夢想的毅力,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學習,然後鼓勵她用到學習上。不要強烈反對,不要強烈反對,不要強烈反對,重要的話說三遍。
-
3 # 使命鹿
女孩子追星很正常啊,和年齡無關。也許更早只是14歲表現出來了。我現在喜歡的明星還是我10歲左右看電影喜歡的明星,為什麼提問作者這麼擔憂?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便不必太恐慌,擔心或者限制,反而可以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聊聊,喜歡這個明星的什麼,為什麼喜歡。其實孩子喜歡東西看起來是表面的,實際是是自己身上的問題呈現出來的一種渴望,勇氣!
像我小時候不追星,感覺是自己沒有條件追。也沒有說什麼,這也是根據人的性格來反映的。同寢室的女孩子追星特別瘋狂,這個明星每一期的專輯,海報……當然不一定要透過花錢,每個人的視角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同。。一個孩子有喜歡的動畫片,作者,明星……這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再對映到現實生活中,誰還沒點自己的鐘愛呢?成年人大半都是亞健康狀態,甚至輕微到重度抑鬱,就拿我這一代來說:做個聽話的孩子的後果:沒有愛好,比如(輪滑,畫畫,跑步,唱歌,跳舞…)以前父母都覺得是耽誤學習,我愛看電視劇,每次休假或者工作遇到不順就不想搭理領導或者辭職了就會休息追上兩個電視劇沒日沒夜,其實想想挺不健康的,但是這是我發出的聲音狀態。
如果我平日生活喜歡跳舞,唱歌,打網球,聽音樂,可能有一些小事也就及時處理消化了或者採取積極應對措施。
追星是一件勇敢的事,只想得到支援。每一個追星和支援背後都有積極和消極的,父母的處理態度很重要。孩子可以聽話,告訴父母我不追了,只是從讓你知道我在追星變成私下低調追星。那時候家長已經不在信任範圍內,孩子普遍會想:父母太老古董了,我同學都追星啊,其他父母也不這樣。說什麼事就用家庭情況,各個鍋無形揹負在孩子身上。其實孩子很簡單,尤其現在已經進入青春期,叛逆的開始,也是未來孩子獨立的時候面對社會的啟蒙時期。
其實一個孩子追星也是一件好事,一個明星的成長過程,孩子真喜歡也會做功課,作為粉絲也是有態度的,她追的星是優秀的,如果做了大家不認可的事,粉絲也有可能變黑粉,就是反過來詆譭這個明星,覺得自己看走眼了,只是看到了被包裝的好的一面。而且無論是不是明星,大家都是普通人,人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明星的一生又容易被放大,也可以讓孩子透過現實去審視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問題,自己的人生。這也是一個成長的途徑!
所以希望提問作者可以積極看待,正確引導,跟孩子一個高度視角看問題,一起成長才容易窺探孩子真正的世界,成為好朋友。希望可以幫到你。
-
4 # 傑弗森糖
孩子的話,家長應早做引導,做好三觀建設,晚了確實難管,但是不能放棄,還是要多做交流,從朋友的角度,瞭解他,找出痛點。如果追星讓她更加熱愛生活,那麼只需引導好不要過度就行吧,如果追星已經影響正常生活,甚至被網路洗腦,三觀不正,那就要多投放經歷了,畢竟家長有責任教育自己孩子。
-
5 # 私人情感諮詢—朱廣宏
所以先要講一講:什麼是沉迷?
對一件事,家長和孩子的感受是不同的,有時孩子對很多東西只是隨便搞搞,但是在家長眼裡很容易會被翻譯成“迷戀”。
然後有些極端的家長就會決定讓孩子接受“電療”。。。
介於題目只有一句話,而沒有任何具體描述。所以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 孩子只是有了一個愛好,但不影響生活。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家長就需要反思自己 —— 是不是太過於將家庭的氛圍,長期控制在一種低氣壓的情況下。
當然,由於無法分辨是否題中的孩子是否真正的痴迷,所以也要講一下真正的痴迷。
無論是迷戀遊戲、還是瘋狂追星,其實都源於這個人在現實的生活中找不到“發洩”的點。
凡事追星無法把握尺度的人,那他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貧瘠的。而這個貧瘠的原因,就是源於家長的早期教育。
一個人如果生活有趣,那他不會沉迷於網路。他在現實裡如果活得高興快樂,他有某種愛好,也不會痴迷那些飄渺的東西,以至於影響生活。
感覺單一,人就會痴迷。——李玫瑾
痴迷一個虛幻的東西,那必然是在迴避現實的一些東西。酗酒逃避、網路逃避、遊戲淘避、追星淘避······
逃避不快樂,去追求快樂。所以,你要讓他擁有別的快樂。
就比如你找到他的某個興趣點(這麼多年作為家長,總要知道他喜歡點兒什麼),假設是游泳,那給他報一個游泳班,用一個假期,對他的進步給予鼓勵,對他的成果按時檢驗。用另一件事替換他追星的時間。
還有一個環境問題,就像一個希望孩子讀書的家長,那家長自己必須要讀書。
這裡不知道題裡的人是否有這個問題,所以,僅僅作為延伸,而不針對個人。
如果家庭裡沒有什麼健康的家庭活動,沒有什麼讓孩子培養愛好的機會,甚至家長自己都沒能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那就不要抱太大的指望於一個孩子會自發的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講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很多家長,不要每天找一些亂七八糟的新聞,用各種寒門出貴子的精神勝利法開解自己的不負責任,然後將一切歸罪於孩子本身的愚蠢。
首先一個不那麼優秀的家庭,出了一個很優秀的孩子這本就是機率極低的事件。即便是在某些彩票不那麼腐敗的日子裡,這件事都比中彩票的機率還要低。
並且,你並不知道那個寒門的家長,是不是雖然沒有錢,但是有很好的教育方式,能給這個孩子養成很好的性格;或是那個在你眼裡優秀的孩子,除了優秀的成績,其實心理狀態早就被原生家庭折磨的破敗不堪。
任何現在要面對的問題,都不會是現在才埋下的禍根,小事往前找兩三年,大事想象自己十年之內的行為決定,是否行差踏錯。
我不知道一個遲到的反思和修正能不能扶正一條忘記修繕的路。但是還能知道的是 —— 現在不修的話,十年後,等他二十四歲不再是孩子的時候,雙方都還會有新的眼淚要流。
-
6 # offcn陳陳陳
看你說的這個“沉迷”是什麼程度了,我那個年紀的時候也追星,那時候喜歡的應該是一個魔術師,他其實給我的人生帶來蠻多比較積極的影響的。
我記得那時候還把他的座右銘寫到了桌子上:“被人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價值,就算跌倒了姿勢也會很豪邁。”給了那時候因為中考迷茫的我蠻多的力量。
當然我身邊其實也有另一種追星的人,為了追星成天在微博上掛著混超話、明星直播自己就瘋狂刷錢氪金,買很多不實用的周邊等等,反正挺無腦的。這種追星特別累、特別封魔,而且幾乎沒有什麼積極影響。
如果你所謂的“沉迷”是第二種的話,就要想想辦法了,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面對面好好談談,你追星,追的這個星喜歡他的點在哪裡,你為他付出這麼多又會收穫什麼,以後你自己的規劃又是什麼,總不能一輩子追星吧。語重心長地聊,不要太硬性教育。
-
7 # 秋風嫵媚
孩子追星,這是一個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有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沉迷於追星,其實是我們沒有真正的走近孩子的世界!
現在網路的發達,社會的監督,本身對明星就有約束的效應,那麼孩子從明星的身上不會學習到什麼壞的行為和習慣,或者說只是單純的崇拜而已!
小女孩步入了青春期,有了自己的偶像,這本身就不算是一件壞事,我們作為家長要做的不是去阻止他,而是去了解一下偶像的資訊和資料。找到和孩子交流的一些共同的話題,去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明星,促使孩子像明星的一些優點學習提高孩子的自身素養,其實說句實話明星身上本身就有我們去學習的很多的閃光點,我們不要總是盯著娛樂圈的有些事怕把孩子帶壞了!
我們可以適當的給還送一些明星海報和同款的飾品什麼的,促進和孩子的感情和交流,要讓孩子明白不僅要追星,還要學習明星身上的優點!
我認識一個女孩也追星,他買明星的飾品和聽明星的歌,每次談起來的時候總是一副很花痴的模樣,這個我就認為很正常的。
我們不要總是事事堤防,孩子畢竟是要長大的!其實我們小的時候也會喜歡明星,那本身就是我們成長的一個歷程!
回覆列表
教育的缺失,不如問問你自己該做什麼,又能做什麼。追星如果是因為被偶像的正能量所吸引,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那無可厚非。如果是因為在家庭感受不到尊重,缺少溝通,那家長需要反思自己。任何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明星不是原罪,追星也可以變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