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瀋陽有青山
-
2 # 史海鉤沉者小王
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三個人:
要是說《演義》,我覺得有個洛陽城門小吏挺重要的。
曹操想刺殺董卓,結果失敗,隨機應變以獻刀為名瞞了過去,藉機逃跑了,後來董卓回過神來,派人去追,結果“(曹)操不曾回寓,乘馬飛出東門,門吏問之,操曰‘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縱馬而去矣。”
當時這個城門小吏要是沒放行,後面的劇情該要改寫了吧。而且這個一個小吏也沒留下姓名,存在度相當低。
要是說《正史》,那就趙儼吧,演義裡沒露過面,存在度低。
但是看看履歷,投靠大將軍曹操之後,歷任司空府掾、司空主薄、都督護軍、扶風太守等職;曹丕繼位後,歷任魏國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度支尚書,封宜土亭侯;曹睿時期,歷任大司農、驃騎將軍、大司空等職。絕對是魏國名臣。
再低點的那還有許貢三門客。
“先是,策殺貢,貢小子與客亡匿江邊。策單騎出,卒與客遇,客擊傷策。創甚,請張昭等囑以後事,呼權佩以印綬,至夜卒,時年二十六”重創孫策,不治身亡,沒有留下姓名,要不東吳的歷史也要改改了。
-
3 # 迷惘的書蟲
感謝提問,我來說個我知道的(也許大家都知道):
馬鈞,他是和鄧艾一樣,小時候有口吃的毛病,但是發展的方向不一樣,馬鈞對於器械方面擁有卓越的天賦,他改善了投石車、還原了指南車、發明了龍骨水車、改制了諸葛連弩等,不僅僅是在三國時期,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著名的器械發明家。
-
4 # 文史漫談
“我”,是河南中牟縣的縣長助理。參加工作以來,在自己的崗位上遵紀守法,恪盡職守,兢兢業業,不酗酒不擾民,努力做一個好公務員。
本來歷史上我是不值得一提的,可我辦過一件大事,讓我也露了露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我們縣收到了國家頒發的通緝令,全國範圍內緝拿曹操。說起來這件事還頗有來頭。原來,董卓想拉曹操入夥,把曹操變成手中的棋子,就主動向曹操示好,推薦曹操做驍騎校尉。曹操卻覺得自己是正義之士,不肯與董卓這種人同流合汙。但董卓是當朝掌權派,於是就下令滅曹操九族。
曹操為保性命,只好倉皇出逃。曹操一路上隱姓埋名,沒命地逃跑。
天下這麼大,誰知道曹操會朝哪個方向逃。所以,我接到檔案後,把檔案內容下發到了各鄉各村,壓根就沒重視這件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就在我快要忘記這件事的時候,突然有一天,我縣某派出所所長(亭長)押送來了一個人。那位所長說:“我領著兄弟們正在巡邏,發現此人形跡可疑,覺得他不是什麼好人。為了維護社會和諧安定,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我毫不猶豫地逮捕了他,請首長髮落。”
縣長中午喝了酒,我一看抓住的人,卻大吃一驚:此人正是曹操!我想,既然亂世已經到來,恐怕只有英雄能結束戰亂開闢一個嶄新的時代才能讓百姓安生。曹操是個人物,將來一定了不起,或許他能拯救天下蒼生!
於是,我出於厭惡董卓的原因,就寄希望於曹操,把他放了。當時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隨手釋放的這個人在將來造就了一段偉大而輝煌的歷史。如果我不救他,歷史上就不會有曹操這個人了,也就不會有所謂的三國了,可惜,我連名字都沒留下。
-
5 # 峴批三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推送動歷史程序的,不單單是那些大人物 還有一些,也許是名不見經傳,亦或是淡泊名利,也有可能是被史官厭惡的,不過,總會有那麼一些人 看起來好像沒什麼關係,但其實,確實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毒士賈詡
我們先來說說題主提到的賈詡,賈詡出場的時間很早,最先是屬於涼州官吏,服侍董卓,說他重要,是因為賈詡的計策,間接導致了東漢的沒落與滅亡。
公元192年,董卓被呂布刺殺,長安大亂,同時,還有董卓舊部李榷、郭汜,本來大家是想著趕緊跑回大本營,賈詡的毒便漸漸發威了,如果跟著李催回涼州,王允組織義軍討伐怎麼辦?於是乎,賈詡便建議李催等人殺回長安,斷絕王允的反撲,以求自保。賈詡的計策很全面,如他所料,李李榷、郭汜殺進長安,燒殺擄掠,還殺掉了王允,完全毀掉了長安的治安。並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呂布出逃、獻帝失蹤。
呂布出逃:呂布被李郭擊敗,倉皇出逃,之後引發了偷襲兗州、搶奪荊州等大事件,間接影響了劉備和曹操的事業發展。
獻帝失蹤:獻帝失蹤 ,引發荀彧提出迎天子以令不臣的口號,使得曹操握住了獻帝這個活寶箱 間接導致了東漢政權的架空。
所以說,賈詡很重要,沒有他,可能三國的格局就不會產生了,是賈詡的自保毒計,毀壞了東漢的最後一點體面。說他存在度低,確實,雖為魏晉名臣之首,但是在大家心裡第一個想到的謀士一定是司馬懿郭嘉之流,賈詡還挺冤枉的。
二.鳳雛龐統
龐統的名氣是大,但是存在感實在是不敢恭維。號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怎奈出場幾年就被亂箭射死。龐統一生就有兩次獻計,一次是赤壁之戰的連環計,確實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非常重要的計策,使得曹操大敗,三分天下局勢形成。第二次獻計也就是劉備入蜀後的上中下三計,但是不久後便身死落鳳坡。而這也是蜀漢的一個大節點,如果龐統不是死在這時候,諸葛亮就不會離開荊州,這樣荊州就不會失,二爺不死,夷陵之戰就打不起來,如此這樣,三國的格局又會大變,蜀漢兩州並進,必定讓曹操頷首低眉,或許還能實現匡扶漢室的大夢想。
也因此我把龐統算在內,存在感真的不高,但是又發揮了很大的蝴蝶效應,兩次改變了鼎立的戰力分配。
三.三大護衛
三國鼎立局面的根本,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人的存在,戰亂年代,是很容易死人的,君主的護衛就非常重要了,護衛一般武藝高強,但是軍事能力就未必非常優秀了,但是,如果沒有他們,主公就不能安穩的掌控局勢了,所以 他們非常重要,又非常沒有存在感。
曹操的惡來、虎痴:曹操的護衛有兩個,惡來典韋在曹操前期,主要在宛城以死保衛曹操逃亡。虎痴許褚在征討馬超時,拼死護住曹操,防止馬超突襲,兩次都是生死存亡,沒有這兩個護衛,曹操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劉備的陳到、趙雲:劉備的護衛其實也有兩個,不過在演義裡,陳到和趙雲合成了一個人,陳到其實相當忠勇,乃劉備親軍“白毦軍”統帥,一直跟隨劉備身邊領軍,白毦軍是劉備的一支特種兵,也許以見劉備對他的信任,立下過赫赫戰功,只是演義不曾提及,知名度不行。
孫權的周泰:周泰是一直跟隨孫權的,自打孫策時代就是,周泰和蔣欽都是揚子江水賊出身,武藝高強,更擅長水站,於儒須之戰和合肥之戰,都護衛孫權周全,因多次血戰,身上有十多處刀疤,曾因出身被江東士族子弟質疑,但被孫權一一指出刀疤位置使眾人歎服。
東吳周泰不減魏之、蜀之也。壯哉丈夫!可用可用!不獨救權,且再救徐盛,益不可及矣!而仲謀報之,亦可謂一知己矣
我列舉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一個國家往往都是一磚一瓦疊起來的,很多人物默默付出,只是史書記載有限,我們不知道罷了,但是他們的重要性是絕對不可否定的。
我是@三清真氣 ,你們的看法呢?
-
6 # 江湖小曉生
陳登絕對是三國中非常重要,但是存在感最低的一個英雄。這哥們兒先輔佐陶謙,後輔佐劉備,再輔佐呂布,轉而投靠曹操,繼而保衛廣陵,多次擊敗東吳大軍。
陳登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愛好,那就是喜歡吃生魚片。吃得多了以後,身體內全都是寄生蟲,那種感覺你能明白嗎?結果就因為這件事,把他給活活搞死了,年僅39歲。
陳登輔佐陶謙、劉備時,傷透了心。陳登25歲就舉孝廉,可見他家裡還是很有關係的。他老爸陳珪是沛相,好歹也是地方大員。陳登早年做官就深得民心,因為他愛民如子,扶老攜幼。
此後陳登得到了陶謙的重用,在徐州饑荒年間,他被啟用為典農校尉,專門負責徐州地區的糧食種植,以此減輕饑荒。
如果是太平時候,陳登或許就這麼老老實實做下去了。可是當時是亂世,天下諸侯割據一方,陳登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主公陶謙,能夠保衛徐州的安寧。
下邳陳登謂先主曰“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登曰“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三國志》
結果陶謙手下人半路把曹操的老爸曹嵩給宰掉了,曹操立刻帶著大軍前來徐州,揚言要殺光徐州百姓,為他老爸報仇雪恨。
這把陶謙給嚇得,四處求援。陳登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這個主公,在亂世根本就沒有生存的能力。
這個時候陳登看到了新的希望,天下諸侯不敢來救,唯有劉備帶著借來的3000人馬前來與曹操對抗,並且大膽寫勸和信給曹操,希望他罷兵。
曹操屠戮了三城以後,因為背後遭到呂布的偷襲,所以曹操就走了。從此劉備在徐州大得人心,陳登認為劉備的確有在亂世成就功業的能力,所以盡心盡力輔佐劉備。
等到陶謙把徐州送給劉備以後,陳登對劉備抱有很大希望。可是這個時候呂布來到徐州,陳登萬萬沒想到,因為劉備收留呂布,徐州就這麼被呂布奪走了。
從這兒開始,陳登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光有仁義和志向,是無法在亂世生存的,只有實力才能代表一切,所以陳登歸順了實力強大的曹操。
陳登被封為廣陵太守,多次擊敗東吳大軍。呂布奪取了徐州以後,劉備聯合曹操一起把呂布給收拾了。可是徐州的歸屬權,當然是歸了曹操,為此陳登也就成了曹操的部下。
陳登被曹操任命為廣陵太守,治所也就在現在的揚州城區以北。這地方緊挨著江東地區,所以南邊的孫策早就對這裡虎視眈眈。
孫策打下了皖城以後,派人直奔廣陵地區而來。目的那就比較明顯了,孫策要主攻匡琦城,而且帶去的兵馬非常多,足足是陳登守軍的10倍之多。陳登壓根就不擔心孫策的進攻,他將城門緊閉以後,偃旗息鼓,表現得萎靡不振的樣子。可是在暗地裡,陳登卻在偷偷觀察著孫策大軍。等到孫策軍疲憊懈怠的時候,陳登突然命人打開了城門,直奔孫策大軍衝殺過去。孫策這邊壓根就來不及防備,結果大敗而歸。陳登親自擂鼓,助長了士兵們計程車氣,殺得孫策大軍丟盔棄甲,一戰成名。孫策當然不氣餒,又派親弟弟孫權前來攻打匡琦城。
陳登一邊派人去找曹操來幫忙,一邊操作自己的緩兵之計。他派人在援兵前來的必經之路上堆積了不少乾柴,數量眾多。
趁著半夜的時候,陳登將這些乾柴全部點燃,孫權認為是曹操的援兵已經到了,亂了方寸。趁著這個機會,陳登命人殺出,再次擊潰了江東大軍。
如果陳登保不住江陵,那麼長江以北的多數地區,都將會淪為孫策地盤。這對曹操來說,是致命的,所以說陳登對曹魏集團的作用非常大。
陳登在地方上聲威太大,不得不被曹操調走了。陳登在廣陵地區,多次擊敗孫策的軍隊,保住了長江以北的領土。同時他治理地方也很有辦法,使得老百姓們對陳登十分依賴。
陳登此時已經聞名天下,誰說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這件事也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知道,封疆大吏在地方上呆久了,很容易出問題。
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表大笑。備因言曰“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三國志》
所以曹操就將陳登調往了河南濮陽做東郡太守,陳登離開廣陵的時候,老百姓們扶老攜幼,個個都帶著行李,打算跟陳登一起前去赴任,這把陳登給感動的一塌糊塗。
要是陳登真帶著這麼多老百姓上路,那他的好日子可能就要到頭了。疑心病那麼重的曹操,一定會覺得這麼有才能的陳登,將來鐵定有異心。
劉備多年以後,在劉表那邊談到陳登的時候,連連讚歎他是當世英才,像他這種文武雙全又十分有膽識的人,只有古代才有,現在的人當中,根本就沒人比得上。
連劉備這樣的亂世梟雄都這麼評價陳登,可見陳登在天下英雄心目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角色了。
總結:病從口入,這一點也不假。陳登是公元201年病逝的,這一年,劉備剛剛南下投靠荊州劉表,而曹操已經擊敗了袁紹,佔據了中原地區。三國最精彩的環節尚未開始,陳登這位英才就隕落了,這就是他為什麼沒有存在感的原因。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三國志》
陳登特別喜歡吃生魚片,這毛病最終也葬送了他。據說當時華佗給他治療的時候,發現他一肚子的蟲子,吃了藥吐出了一大把蟲子。
可惜他管不住自己的嘴,依舊亂吃生魚片,等到他下次再次得病的時候,恰好華佗不在這邊,結果就活活病死了,可見病從口入是千真萬確的事情。
參考資料:《三國志》
-
7 # 知乎子不語
要說三國中非常重要,存在感又很低的,當屬東漢末年三將盧植、皇甫嵩、朱雋。
三人之中,以盧植尤為重要。盧植,涿州人士,其文武兼備,曾任九江太守、廬江太守。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有點熟悉。沒錯,他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獻帝叔叔劉備的師父。
看三國演義,都覺得劉備是得了關羽、張飛後,才逐漸發達的,其實不然。劉備少年時父親早亡,家境貧寒,只能織蓆販履補貼家用。東漢末年門第森嚴,如果沒有一個有名望的人來舉薦,是斷然不可能進入核心上流圈的。
而盧植恰恰就是涿州望族,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盧植的影響力,劉備起兵掃滅黃巾時,涿州的幾個大商人都來資助他。
和劉備一同拜盧植為師的,還有公孫瓚。公孫瓚雖然出自貴族,但其母親出身卑微,因此地位不高。不過,他也是憑藉盧植的影響,得到涿郡太守賞識,做了上門女婿。
後來公孫瓚做了幽州牧,統轄四州之地,麾下有特種部隊白馬義從,橫掃鮮卑、烏恆等塞外騎兵,此後在長坂坡威震敵膽的趙子龍,此刻也是公孫瓚的部下。
盧植又是東漢末年的經學家,參與校勘儒家經典,續寫東觀漢記。唐朝時,配享孔廟,這可以作為儒生最為崇高的待遇了。
因此,盧植是影響三國英雄人物走向的重要因素,但偏偏在演義中被一筆帶過了。
漢末三將中排名第二的皇甫嵩,後世也混得不錯,配享武廟七十二將。只有朱雋被郭汜扣押後,被活活氣死。
-
8 # 無硯齋
三國時既重要又存在度低之人,非龐統龐士元莫屬。
時有"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一說,可見其何等重要!但其輔佐劉備倘未大展才華,便於落鳳坡慘死。存在度之低實在無人可及,又令觀者至今嘆息!
-
9 # 國內ERP專題
三國中有哪些即重要,又存在度比較低的人,莫過於 郝昭
估計很多人聽都沒有聽說過,但就是這個求郝昭頂住了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守住了陳倉,如果不郝昭拼死守住陳倉,或許諸葛亮就會重走韓信之路,歷史就有可能重寫了。
陳倉對長安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所以這一次諸葛亮選擇進攻陳倉,其目的也非常明顯,就是直指長安。長安是雍涼等州的首腦重鎮,如果蜀軍能攻克長安,關西魏軍危在旦夕,一鼓可取。
經過首次北伐失敗後,諸葛亮重整旗鼓,進行了第二次北伐,
與韓信的“暗度陳倉”相比,諸葛亮這一次則是明搶陳倉, 諸葛亮選擇陳倉為突破點,應該是個臨時決定,認為陳倉魏軍守軍較少,才一千來人,可以一戰破取。所以,蜀軍只帶了為數不多的糧食,躊躇滿志的來攻陳倉,結果在陳倉城下,諸葛亮吃了陳倉守將郝昭一記大悶棍,“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所以,諸葛亮這一次北伐無功而返。而郝昭僅在這一役中出現過
-
10 # 史客不輕鬆
三國時期即重要,又存在度比較低的人,曹操的謀士荀攸絕對算一個。理由有三:第一,謀主。曹操的首席謀士荀彧很少隨軍出征,而是“居中持重”,曹操雖然在外征戰,但軍國之事都由荀彧排程籌劃。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中,曹操問荀彧:“誰能代卿為我謀者?”荀彧毫不猶豫的說:荀攸、鍾繇可擔此重任。可見,在荀彧眼中,荀攸可不是一般的普通謀士。事實上荀攸,實則為曹操最早的軍師,謀主,其一生為曹操設奇策共十二計,從未失手。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謀略家。所以說荀彧不隨曹操出征,身旁必伴有荀攸或郭嘉其中的一個。尤其是郭嘉死後更顯的異常重要。第二,戰功赫赫有名。荀攸戰略思想以靈活多變,周密低調而著稱。曹操徵呂布時,水淹下邳,活捉呂布就是荀攸定的計策;官渡之戰時,設計斬顏良,誅文丑,納許攸,燒烏巢,都出自荀攸之手。如果說郭嘉為官渡之戰訂了基調,許攸為官渡之戰找到突破口,荀攸則是操縱全盤的執行者,論功行賞,實為第一人。後來在平定河北一系列作戰中,追擊袁家二少,征討烏桓中又屢立奇功,深受曹操喜歡。可惜的是在赤壁之戰前一年,荀攸被曹操抽調出來做了中軍師,掌管刑律典法。這固然是曹操“重禮法”施政的體現,但少了荀攸的輔佐,曹操赤壁之戰吃了大虧,可能跟曹操內心膨脹了有關係吧!所以曹操也自認倒黴。 第三,人品好,行事低調,存在度低。荀攸多謀深算,心思縝密,明智而能保守機密,居功卻又異常低調。自從隨曹操四處征戰,常常運籌帷幄,當時卻很少有人知道他說了些什麼。曹操每每稱讚他說:“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炫耀自己的長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可以達到,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顏子、寧武也趕不上他。曹操常教曹丕“荀公達人之表率,需禮節尊敬之”。可見,在曹操眼裡很尊敬荀攸的為人。 所以說荀攸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很重要,才智很高,計謀百出卻又存在度很低的高人。
-
11 # 觀瀾說史
三國中確實有不少重要,卻又存在度比較低的人。我覺得劉備陣營中的麋竺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據《三國志》記載,麋竺是東海郡朐縣人,世代經商,十分有錢,之前是陶謙手下的別駕從事(大致相當於現代的“秘書”)。陶謙死後,劉備按照陶謙的遺命接管了徐州,於是麋竺就成了劉備的部下。
麋竺成為劉備的部下後,無論在多麼危急的情下都對劉備始終不離不棄,並且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僅為劉備貢獻了大批金銀,將二千多僕人、門客交給劉備驅使,還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也就是麋夫人)。應該說,在劉備顛沛流離的早期創業歲月裡, 麋竺的這些幫助無疑是十分可貴的。他和劉備的關係其實已不僅僅是君臣關係,而且是合夥人、親戚的關係。
對麋竺的巨大貢獻,劉備當然心中有數。在成功奪取益州之後,劉備封官時特意將麋竺封為了“安漢將軍”。此官“班在軍師將軍之右”,也就是說比諸葛亮的官位還高,真正稱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值得注意的是,安漢將軍地位雖高,但其實只是個虛職。)後來,麋竺的兄弟麋芳背叛蜀國降吳,劉備也仍然沒有加罪於他。儘管如此,麋竺依然為此抑鬱而終,不能不說此人的確是個十分厚道的人。得到麋竺的幫助,實在是劉備的大幸,他是劉備早年創業時遇到的真正的大貴人。
儘管麋竺對劉備如此重要,但也許是由於麋竺缺少理政、統兵的實際才能,讓作者覺得不好著墨,所以無論在《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他都始終沒什麼存在感。
-
12 # 葉飄刀
漢獻帝
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可以說是謀士如雲,名將如雨。
如果讓人把自己能記住的三國人物一個個的寫出來,一般來說名將,謀士肯定名列前茅,而漢獻帝的排名恐怕連顏良、文丑,孟獲之流都不如,一般提起三國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想起這個如同泥塑菩薩的傀儡。
然而漢獻帝又可以說是是整個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挾天子以令諸侯”大家都認為這是曹操的招牌,然而如果沒有那個被挾的天子,曹操能完成這個嗎。
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他最終禪讓給曹丕,三國就不會正式展開。
所以漢獻帝,是一個在整個三國存在感在幾十名開外,但重要性可以排進前幾的人物。
回覆列表
在三國時這樣的人不少,如曹魏的樂進,在戰場上勇往直前,和呂布混戰也不弱少許,最後成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
東吳的朱然,就是他協助馬忠抓住了關羽,在夷陵戰役中戰勝了劉備,之後接替了呂蒙的位置。
還有高覽、高順、郝昭、陳到等等,這些人不止戰力不俗,統兵能力也是不可小覷。
三國時,這樣的人很多,不是幾句話能說的清楚的。
有時間再一起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