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飄舞的雲

    想搞收藏,最好先弄清楚自己感興趣的是那方面的物件。因為收藏品的範圍很廣,類別也很多,你各種物件都想收,都想學,恐怕你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我介紹一下我的收藏之路,看對你有沒有幫助。我生於70年代的頭上,對文化大革命也算經歷過幾年,小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小人書和毛主席像章。

    1996年來到上海工作,偶然間在路邊攤上發現有兒時看的連環畫和主席像章,勾起了兒時的情結,問了下價格,可以接受就買了下來。從此後只要有空就騎著自行連四處搜尋路邊攤,發現文革中不僅只有連環畫和像章,還有很多不同的物件,宣傳畫,繡品,期刊雜誌人民畫報,紅小兵畫報,工農畫報等。通過了解知道了擺灘的物件主要來自廢品收購站,於是就去看了一下,收購紙品的地方有很多東西,找到後老闆根據份量定價,比地攤便宜很多,好貨還多,就是髒累點,但是價格低很多,所以很開心。

    這些東西圖文並茂,色彩鮮明有很強的時代感,讓人一看就彷彿回到了那個年代,時代特點鮮明的物件,往往都會受到藏者追捧,後來只要是文革期間的東西都收,當時物件多,質量好,假貨少,因為親身經歷過,真假一看便知,所以收了些。最近幾年,各大拍賣公司都有文革期間物件被拍賣,價值逐步體現。期間也碰到書法,古畫,磁器,銅器等物件,想撿個漏,憑感覺收過幾件,事後經過懂行人看過,大多是仿品或價值不高之物。後來也看了些關於鑑別方面的書,但磁器青銅器和畫作對收藏者有很高要求,需要不同根據實物,不同人不同時期作品來判別。因為價值高所以仿造者仿造時也很用心,投入精力和財力也大,做出的高仿連很多專業人士都無法辯出真偽。磁器,銅器和書畫的籤別需要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這些東西的籤別短時期學習很難做到,需要不斷學習和多看真品才能辯別真偽。從熟悉的真物件入手,邊學邊收,逐步擴大藏品範圍,別有撿漏的心理,現在撿漏的機會很少,坑很多,有淺有深,一但掉入深坑,會讓你家破人亡。希望對你有幫助。藏市有風險,入行須警慎。

  • 2 # 藏海拾貝

    要想成為古玩收藏家或投資者,除了要具備對藝術品有高超的鑑賞能力和一定的品味外,還得掌握藝術品市場的趨勢變化以及在古玩市場中淘到珍寶的技巧,這些所謂技巧和市場變化一部分來此書籍,一部分來此古玩市場。古玩市場魚龍混雜,亦真亦假,你可以接觸到許多實物古董,這些是書籍上很難學到的東西,常去古玩市場走走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

    古玩文化博大精深,林林總總的收藏品涉及到陶瓷、紫砂、玉器、翡翠、古典傢俱、青銅器、金銅佛像、石像、唐卡、法器、漆器、金銀器、琺琅器、鼻菸壺、絲織錦、刺繡、古籍善本、鐘錶、照相機、紅色藏品、郵品、錢幣、連環畫、海報、書法、繪畫等幾十種,單從書籍中來學習,因為文玩類別多書籍也多,一時半會是學不完的,也只能學到一些基本的文玩知識而已,最好選擇以上其中幾項來深攻。

    臺灣著名藝術投資家陸潔民講述從“門外漢”到收藏家的嬗變決竅有:

    勤勞地跑

    多聽多看多問多讀,即多跑藝術館,多問藝術收藏家。

    定收藏品位

    從裝飾品入手還是從收藏品、投資性入手,每個人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鑑往知來

    是能夠恆久的還是真善美的作品,是發自內心的還是來此生活的,是否超越生活,是否感動人,是否有追求等。

    量力而為

    不要有撿小便宜的心態,買到假東西,都是貪念的干擾。要量力而為之。

    魄力

    竅門就是慧眼加膽識。即可買可不買一定不要買,可賣可不賣一定要賣。

    (網路配圖)

  • 3 # 豬頭狗面

    餘對這古玩這行因一枚乾隆通寶銅錢,而染上了興趣,學習二年,遭騙不少。領教了黑心專家專到民間騙無文無基礎人們的血汗錢?什麼藝朮公司,打著拍賣,私下成交騙取我這個無知傻兒的錢。

    整整七萬元投入,全遭騙。社會里陰暗一面,四處陷阱,不能自拔。這就是沒文化又想彎道超車,一夜發財,應得報應!

    遭受張燕燕專家,及打著公司招牌的傳銷大騙子們欺騙心落萬丈。人受了騙,還得生活,吃一暫,必長一志。我邊打工掙錢養家,邊潛心苦學,買藏品以圖片對網上對照,時來運到,真品到手,經驗自到。民間的國寶現時代還是不少的,但得以文化而求之!

    買到血玉真品,血玉帶來了好運,膽氣壯了,真品陸續到來。這必得文學知識打底,熟悉歷史自然規律成真。

    朵顏衛指揮使司之印,元朝末年朵顏部落首領的金印章可以吧:800元收藏。

    金代印章前三篆字謀裡合,後三字不知,重1440克夠氣派吧,700元收藏。

    遼代耶律阿保機鑄造:契印玉璽,400元收藏之,

    這三件手鐲500元,New Beetle琥珀吊墜100元,蠍子蟲琥珀200元得之。可換不來現金,還是遭老婆嫌棄,白眼。

    今年疫情,收穫太差,只有回家融爐賣金了,有什麼辦法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大家一個問題,是喝醬香型白酒的人多還是喝濃香型白酒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