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泉石心語

    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君子所以畏天命,必定是先知天命而後畏,為什麼說君子必須知天命?我們看《韓詩外傳》的解釋,“天之所生,皆有仁義禮智順善之心。不知天之所以命生,則無仁義禮智順善之心,謂之小人”,可見人之初性本善,天生德於我,知而後守,守而後為君子。人不知命,則見害必避,見利必趨,又怎麼去做一個君子呢?所以,知命就是知道,知道才能夠不違背道,不知道,妄作,兇。也就流於大眾了。天命,百姓日用而不知,百姓日違也不知,作為君子,知命,自然不會去背反的。

  • 2 # 郭老奇談

    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瞭解他。”選自《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

    回答完畢

  • 3 # 顧隴桃園廣

    命有二解,一是生命;二是使命。顯然,孔子在此所言是指使命。孔子的意思,就是身為君子,首先要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敢於面對,勇於擔當。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談不上是君子。孔子用以告誡人們: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深入淺出,言簡意賅;經久不衰,現實指導。

  • 4 # 幸福種子書友會

    全句是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理解一下

    “不懂得命運,就不能做君子;不懂得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認識他。”

    關於人的命,孔子認為作為君子要有個明確的認知。對於命裡存在命運一說,從辯證唯物主義來說命運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同,有的人生順境多,有的人生逆境多,最可怕的是人對命的理解存在偏誤,順境時得意忘言,把自己太當回事,自以為是;逆境時垂頭喪氣,怨天尤人,看不起自己,自認為一無是處,這樣的心境都是很不成熟的表現,當然也就稱不上是什麼君子了。

    另外一個方面,人一生從呱呱墜地的嬰兒開始,就不斷在學習,認知,這個過程其實就認識自我的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和承受著人生的五味即酸、甜、苦、辣、鹹、對應的情緒則是喜、怒、哀、樂、怨。同時人生還會面臨的還有不斷選擇,考驗。

    我們每個人一生會受到外因-命運和內因-意識的相互影響,外因和內因的互相作用,可以人的外因命運去分析他的內在意識,也可以人的內因意識,去推演他的外因命運。

    要想改變外在命運,就要是提升意識的理解與認知,就是修煉我們的內在思想精神。從這一點來講,也就是孔子提到的要提高自我認知水平。如果真正理解了這點就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受外因的影響,在盡力做到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去拼搏,做到和哪吒一樣發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吶喊,挑戰命運。

    最後整理了一下名家關於命運的言論作為補充分享給各位,希望大家喜歡。

    走運時,要想到倒黴,不要得意得過了頭;倒黴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定,此亦長壽之道。

    ------------摘自《季羨林自述:我這一生》

    自從你生下來的那一刻起,你就註定要回去。這中間的曲折磨難、順暢快樂便是你的命運。

    命運總是與你一同存在。不要敬畏它的神秘,雖然有時它深不可測;不要畏懼它的無常,雖然有時它來去無蹤;不要因它怪誕就俯首聽命,聽任它的擺佈。

    命運有一半在你手中,只有另一半在上帝手中。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裡掌握的那一半越強大,你的獲得就越豐碩。

    絕望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擁有一半的命運。得意忘形的時候,別忘了上帝手裡還握著另一半。所謂的“與命運抗爭”,就是這個意思。

    說到底,還是與自己抗爭。

    ------------摘自威廉·貝納德《哈佛家訓》

    不可否認,外在的偶然因素經常影響人的命運,如相貌、時機、他人的死亡和施展才能的機會等等;但人的命運主要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有位詩人說: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

    命運之路就象天上的銀河,銀河是無數星星的匯聚或結合,但看上去並非星星點點,而是一條完整的光帶;與此相似,使人走運的是人身上那許許多多幾乎無法辨清的小小的優點或長處,更準確地說是一些能力和習性。

    人與人運氣不同乃天經地義,但運氣主要取決一個人本身也確鑿無疑。

    ------------摘自弗朗西斯·培根《談走運》

    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周易》

    命運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東西。雖人各有志,但往往在實現理想時,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反而會使自己走向與志趣相反的路,而一舉成功 ------------[日本]松下幸之助《談人生》

    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 [美國]愛默生《處世之道》

    命運引導自願跟隨的人,而驅逐那頑固執拗的人。------------ [英國]託·富勒《箴言集》

    命運是一個喬裝打扮的人物。沒有比這張臉更會騙人的了。------------[法國]雨果《笑面人》

  • 5 # 夢為歷史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道天命,不可以成為君子】

    孔子是最看重命和君子的,這一點從《季氏》中可看出。可是命和君子有什麼聯絡呢?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

    何為天命,歷史發展的規律趨勢就是天命,個人生在人世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天命,不知天命,就無法知道時代的趨勢,不識時務又怎麼能夠成為君子呢?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都是自己定的,這一點也是很玄妙的,我們這輩子要做什麼,要跟那些人打交道,要跟怎麼去活都是自己定的。自編自導自演,還得自己當觀眾給自己鼓掌。

    命運是客觀存在的,人的一生有順境就有逆境,這就是命。順境時得意忘形,高看自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逆境時灰心喪氣,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這就是“不知命”,有失君子風度。

    經歷世事後“知名”,漲潮時能想到落潮的必然,爬山時能想到下山的快意;在事業一帆風順之時,就不會驕傲自滿,位處黑暗之時會想到黎明的到來,事業受挫時,就不會有頹廢之氣,這就是君子的氣度。

    知曉天命,以柔克剛,這就是君子。

  • 6 # 環評紅樓

    我理解孔子說的這個“命”,一是指天命,就是哲學中經常提到的“我是誰?”,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認識自己;二是指使命。就是“我要到哪裡去?”。如果這兩個問題弄不清楚,那麼談不上是一個君子了。

    《中庸》裡開篇就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這句話把“性”說了三個層次,一是天性。就是人出生之時,陰陽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因素就賦予了每個人的身上。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一片樹葉、一條河流,也是這個意思,人人不同,物物各異。即便是雙胞胎,也有差別的,哪怕是微小的。第二是秉性,來自於父母的遺傳或變異。再者是習性,就是後天的培養。

    孔子讓君子知命,就是要求每個人要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孟子也曾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你是個什麼材料,就做什麼事情。

    老子也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一輩子就這兩件事,做好了就是君子,就是聖人。

    人人皆可為堯舜。好好努力吧。

  • 7 # 90101長刀在手

    節選自《論語·堯日》:“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論語·堯日》共三篇,第一篇中,主要談到堯禪讓帝位給舜,舜禪讓帝位給禹,即所謂三代的善政和孔子關於治理國家事務的基本要求。

    “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從這些句子裡面,我們能看到孔子對君子的要求是不但德才兼備,而且還要有智慧。

    第二篇子張向孔子請教為官從政的要領。這裡,孔子講了“五美四惡”,這是他政治主張的基本點。孔子對德治、禮治社會有自己獨到的主張,在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借鑑價值。

    第三篇是孔子對君子的要求,也是定義。先成為君子,然後才可以治民。

    那麼,孔子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該怎麼理解呢?怎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孔子的意思?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們仍然從論語中尋找答案。

    論語中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們看看孔子什麼情況下知天命的 。五十歲之前的孔子一心想恢復“周禮”,用自己的仁義道德那套道理周遊列國,四處遊說,結果卻是到處碰壁,弄得灰頭土臉,只得自己嘲笑自己“惶惶如喪家之犬”。直到孔子五十歲,學生商瞿告訴孔子去學周易,他才從周易中悟出道理:原來是“天命不可違”啊!孔子感嘆道:“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7.7》)如果再給我多活數年,用五十歲學習《易經》得來的思想處世待物,就可以沒有大過錯了呀!從此,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三十而立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的自己一生的總結,只是現在的人曲解了這段話,把這段話作為人生歷程的必然經歷了。

    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不是迷信裡面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而是知規律,曉更替,明興衰。

    論語中關於君子有很多描述,歸納起來,孔子從言行,舉止,內涵,修養等方面進行了回答,,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之.”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由此可知,孔子說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人不知道了解天命,既不知道規律,不瞭解更替,不明白興衰的,不可能成為君子的。

  • 8 # 趙日金141

    命,指的是,天命。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所以,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孔子認為自己是君子。

    孔子又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天命,《論語》有“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就是人的命,天註定。

    天,具體指什麼?古人好論天地人。人頭頂上為天,人腳底下為地。

    天,人頭頂上的天,主宰人的命,天命。

    不然怎麼會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補天,杞人憂天?

    杞人憂天,這個杞人知天命,與孔子一樣, 君子也。

  • 9 # 山河先生看手相

    《論語》中的君子,即道家所謂“清淨無為”的“真人”,即佛家所謂“菩薩”,即儒家所謂“明明德”之人。

    命或天命就是:一種普通人無法預知的,找不出其中規律的,然而它就那麼出乎意料的發生了的,由自己的身心狀況及周圍的人事物的變化,呈現出來的一種現象。

    孔子說的知命,應該是一種正知!只有正知,才能使得一個凡夫有願力、有動力、有能力去降服自己,超凡脫俗,成為一個“君子”、“真人”、“菩薩”,乃至“聖人”、“至人”、“佛”(徹底覺悟的人)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命”有了正知。在自己本世的命運之河中,不管經歷多少風吹浪打,心中始終有根定海神針。沒有了那麼多“不知所以然而然”的惶恐不安,就會對自己的人生做真正的規劃。它就像度過生死命運之河的一個導航、明燈。或者一塊小木板,一根小柺棍。總比赤手空拳沒著沒落要好多了。

    我時刻清楚的知道,這是我此生困境的時候,是我的業力使然。這是我修行、轉習的好機會,我要放下塵世中那些慾望,抓住這麼多可以加工成菩提的機會(就是煩惱多啦),好好化我執。

    故,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 10 # 有話少說

    孔子曰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句話,怎麼解答,先搞明白孔子曰“君子”,“命”,是什麼意思。

    君子: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做到這三畏就是,君子。

    天:《論語》有“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人的死與生叫,命。

    天命:人從生到死,富貴或貧濺,都有天決定,天命。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這說明,孔子以君子自居,君子知天命。

    君子三畏,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容易理解,大人,聖人,都是人,會說話。君子要敬畏大人聖人說的話。

    問題是,天會說話嗎?天說的什麼話,告訴孔子的?

    吹牛皮說大話而已。

  • 11 # 三點水981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意思是說:不懂得天命,就不可能成為君子。這句話出自《論語》最後一章。

    原文: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釋文: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可能成為君子;不懂得禮儀,就沒有辦法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領悟別人的言論,就不可能真正瞭解別人。”

  • 12 # 國學今談

    命可二解,一是生命;二是使命。顯然,此處孔子所言是指使命。意思是,身為君子,首先要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敢於面對,勇於擔當。

  • 13 # 秦州飛雲

    原文“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人之性命,由天定也,命運也有天定於,不懂得命運,辦法做君子,不知禮制,就不能立足於社會,無法待人接物,無法持有正確的價值觀。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體制中,禮樂教育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在孔子的整個政治主張中,“禮”、“仁”、“信”是其精神修養的主張。

  • 14 # 觀自在籃球

    何為君子?

    君子,即道家所謂“清淨無為”的“真人”,即佛家所謂“菩薩”,即儒家所謂“明德”之人。

    何謂“知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命或天命就是:一種普通人無法預知的,找不出其中規律的,然而它就那麼出乎意料的發生了的,由自己的身心狀況及周圍的人事物的變化,呈現出來的一種現象。

    孔子說的知命,應該是一種正知!只有正知,才能使得一個凡夫有願力、有動力、有能力去降服自己,超凡脫俗,成為一個“君子”、“真人”、“菩薩”,乃至“聖人”、“至人”、“佛”(徹底覺悟的人)

    古德曾言:暇滿之身難得。人們受累世的習性和業力掌控,無明的被操控的在命運的大河中浮浮沉沉。偶因福德因緣際會得遇正法,走上真正內明、覺醒之路。然而往往會受累世業習所累,生活中遇到諸多不如意。暇滿之身不再,又加上福慧不夠,正信不足。就很容易被命運之河的巨浪打壓下去,又不知要經歷多少世的輪迴、起伏,才能再得暇滿之身,得遇正法。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命”有了正知。在自己本世的命運之河中,不管經歷多少風吹浪打,心中始終有根定海神針。沒有了那麼多“不知所以然而然”的惶恐不安,就會對自己的人生做真正的規劃。

    故,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 15 # 坤瑩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意思是指不通達世理就不能成為君子。

    每個人的出身不盡相同,有人天生出身在有錢人家,衣食無憂、吃穿不愁。

    而有人卻奮鬥了一輩子,也達不到別人一出生就擁有的東西。這就是命。這是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承認的。

    一個人的出身並不能決定他的整個人生。

    很多人認為,人的一生是靠自己的奮鬥所得。這便是所謂的“信力不信命”。

    但有些“信命”的儒家卻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其實這句話意思是說,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活出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名利富貴。

    因為名利富貴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當你知道自己命裡本來就沒有的時候,便可以坦然的去做自己想做,並且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不懂得命運,就不能做君子;不懂得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認識他。”

    命運是客觀存在的,人生有順有逆,有的人不知道這是"命",順境時得意洋洋,無限看高自己,自以為無所不能;逆境時灰心喪氣,怨天尤人,一味看低自己,自認為一無是處。這就失去了君子風度。

    如果"知命",上山時能想到下山的結局,漲潮時能想到落潮的必然,在事業順利時,就不會有虛驕之氣。不利時能想到有利的變化,困境中能想到順境的到來,在事業受挫時,就不會有頹廢之氣。這不是君子的風度嗎?

    禮儀是社會交往的基礎,在孔子時代,"禮"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包括禮儀、禮貌、禮法等一切行為規範。"禮"是用來調理人際關係,如果"不知禮",放縱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不便,會引起別人的厭惡和痛恨,一個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行不通,必然到處受挫,又如何立得住身呢?一旦觸犯刑律,還有身陷囹圄、命喪黃泉的危險。

    孔子本人是一個特別懂"禮"也特別講"禮"的人,"禮"已經滲透到他的一言一行之中,變成了他終生不變的習慣,甚至可以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無論遇到什麼人、什麼事,他都能很自然地做得恰到好處。

    比如,他乘車出門,遇到二人以下,他會站在車上行禮;遇到三人以上,他就會下車行禮。

    "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上車時,一定會端正身子,抓著帶子,穩穩地上去。坐在車裡面,不東張西望,不大聲說話,不指指點點。"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遇到穿喪服的人,一定會扶著車槓行禮;遇到負重的人,一定會扶著車槓行禮。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他是將做人、辦事、享樂、養生等一切行為都融於"禮"中,不愧是一個真正的紳士。

    不知言,無以知人

    連別人說的話都聽不明白,怎麼去了解這個人呢。有的人活了一輩子,沒有幾個熟人,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不知言"。

    "知言"與"知人"的因果關係也可以倒過來說:不知人,無以知言。俗話說,到什麼山唱什麼歌,跟什麼人說什麼話。

    你必須瞭解對方的性格、喜好,才能說話到位。一個人不會說話,往往是對了解別人不感興趣,只關心自己的感受。

    所以,要想說話到位,應該嘗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當你知道對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並懂得有所迎合,有所趨避時,很容易就能激發對方交往的興趣。

  • 16 # 酺客

    解答為:不懂得自然萬物的執行規律,就不是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相信題主的主要疑惑在於“命”的解釋,什麼是命?怎樣知命?以及是否要信命聽命?為什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等等。我來給您科學解“命”,請繼續往下看。

    為什麼把“命”解釋為“自然萬物的執行規律”

    “命”是一個程式,無論他怎樣的不甘、抗爭、突圍,它都左右不了自己的執行軌跡,他的每一條路徑都得按照開發者的設計思想,呈現出開發者想要的結果。而開發者的設計思想,就是它執行時必須遵循的規律。

    把這種“遵循執行規律”的思想擴大到人類社會、宇宙萬物,就形成了人們常說的“命運”、“天命”。以這個思想來解釋幾個耳熟能詳的句子:

    天命不可違: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是改變不了的,也是不能違背的。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的生死、富貴,都是由執行規律決定的,人力不可改變。

    命真大:行為大部分符合執行規律。

    佐證一:儒家的說法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語出孔子《論語·堯日》,在這篇文章的很大篇幅裡,孔子以例項列舉了堯舜禹和周武王四位明君對人民的仁慈,然後指出:明君之所以成為明君,因為他們最為關注的是“民、食、喪、祭”,施政時做到了“寬、信、敏(勤勉)、公(公平、公道)”。

    滿足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精神生活所需的婚喪嫁娶,社會活動所需的勤勉誠信、自由公平,是一個國家管理者成為明君必須要做到的事情。而這些,不正是建設和諧社會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執行規律嗎?

    基於此,孔子對弟子們總結出了明君在政事治理上的“五美四惡”,即:五種符合事物執行規律的行為和四種違背規律的行為。從而總結出了“不懂得自然萬物的執行規律,就不是有道德有智慧的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懂得規矩,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瞭解人性,就不能瞭解別人(不知言,無以知人也)”這個最終觀點。

    佐證二:儒家對頭的說法

    中國著名的唯物主義者,無神論者、儒家死對頭——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命祿》裡說:

    命,吉凶之主也,自然之道也。

    翻譯過來:命,安排著人一生的吉凶,是自然萬物的執行規律。

    故貴賤在命,不在智愚;貧富在祿,不在頑慧。

    這個簡單,不翻譯了。

    是否犯了唯心主義的錯誤

    我講的命是自然萬物的執行規律,不是星象占卜、抽籤摸骨式的算命。為了證明,我用科學的方法來個第三次佐證。

    佐證三:科學解“命”

    人體是什麼,是一堆血、肉、骨、筋的組合,更為科學的說法則是:一組有序排列的碳氫化合物。而化合物作為物質的一種,它必須符合物質界的執行規律(說沒規律的站出來,給我背誦下“分子運動論”、“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而透過對物質執行方式的研究,有些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掌握的。

    假設我們完全掌握了物質的執行規律,加上一臺足夠龐大的計算機,我們就能準確的指出一個人在某一天乃至某一時間的具體行為,這就是“科學算命”。這不僅是我的說法,也是愛因斯坦等科學巨人的認識。

    驀然發現,原來前面我剛剛否定的星象占卜、抽籤摸骨式算命,如果他們也是基於對某種事物執行規律的認識(應該是的),延伸到人體物質的執行規律的判斷,它們竟然有可能是“科學的”,因為他們搭建理論的基礎,和“科學算命”是一致的。

    上帝不擲色子,物質世界的執行規律是如此的按部就班,井井有條。所以,一切都是天道輪迴,一切都是命中註定。

    我以科學解釋物質執行規律即命運,我沒有犯唯心主義的錯誤。

    是否在宣揚消極的思想

    “算命”科學不科學我們暫時不管,但信命從而混吃等死卻是我們嚴重排斥和鄙視的,因為這隻能讓你認“命”,而非識“命”。

    識命做什麼?有什麼好處?通曉萬事萬物的執行規律後,你的為人處世必然會依從規律而順風順水,高位時不驕、落魄時不棄;富貴時不淫、貧賤時不移;你能以自身的品質感化、指導眾人,你必然會得到心靈和境界的大幅提升。

    所以古代的大賢大德之人,都透過努力的修行來“知命”,孔子周遊列國,受盡無數磨難困頓,終於“五十而知天命”。而他本人更是透過“不知命,無以為君子”這話,把認識規律看成了道德和智慧的衡量標準。

    多說一句,不經過磨難的人,是很難知命的。人在功成名就時,往往把這當成了自己的努力、聰明、本事;而在落魄貧困時,卻開始感嘆命運不公。看看那些身陷囹圄的高官,你會明白我說的。

    能夠懂得人在命運面前的無能為力,不怨不避不頹廢,而是以平和淡定的態度去對待,這是消極嗎?這是最大的積極,蘊含著大智慧。而暴躁憤怒喪氣等各種不良形象的呈現,才是消極而愚昧的。

    我實際藉著“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的解答在告訴你,如何透過對規律的認知,做一個智慧的人。

  • 17 # 松嫩隱士

    《論語.堯日》篇第二十原文是,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為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註釋】

    命:天命,迷信的人指上天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之下的人們的命運。

    立:立身處事。

    知:瞭解。

    【譯文】

    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瞭解他。"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的行動要順應上天的旨意,就是不能逆天行道,否則就不能成為正人君子。

    這裡的上天的旨意其實就是正常的規律,它包括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策略。也就是常規,人們常說的按正張出牌,不然將要違法,犯錯誤。

  • 18 # 嘿詩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意思是說:

    一個真正的君子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活出一個真正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名利富貴。因為名利富貴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當你知道自己命裡本來就沒有的時候,便可以坦然的去做自己想做,並且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命運是客觀存在的,不能科學地認識客觀存在的一切,產生超出現實的企求,達不到願望,又怨天尤人內,怎麼能算作君子呢?禮儀是社會交往的基礎,不懂得禮儀肯定無法在社會上立足;連別人說的話都聽不明白,怎麼去了解這個人呢。自大的人不知命,狂妄的人不知禮,自我的人不知言,自大了不去學習,知識淺薄,對客觀世界瞭解不夠,肯定不知命;狂妄的人不受禮儀約束,自然不懂禮法;自我的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勸容告,肯定不知言。

    這就要求人們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以更透徹地瞭解客觀世界。

    達到知命;態度謙遜,遵守禮儀要求,禮尚往來,與人和善交往方可立世;屏棄自我,學會聆聽,虛心受教,自可納言知人。

  • 19 # 卜耐夫哲學

    知,即現代漢語的“治”。

    治命,即治民;

    治:保護也。

    如同治國,治校,治身,治心。

    孔子說,不能保護民眾,你做什麼王做什麼君做什麼公做什麼侯!

  • 20 # 春暖花開003

    孔老二的命,包含兩層意思。

    一層是天命。這個天命,今天的說法,就是歷史發展規律。

    一層是使命。這個使命,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實現社會價值。

    君子呢,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孔老二的價值觀,跟今天不一樣了。那會等級觀念嚴重,貴族的命是命,賤民的命就不是命了。

    孔老二的使命,也是國君貴族的使命,底層老百姓,螻蟻而已。

    所以孔老二的“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的解釋就是,不知道發展規律,不知道你的使命,你怎麼為領導服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女人覺得自己很美,她們哪裡來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