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冉雍,姓冉,仲弓是他的字,是孔子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賢,且是孔門十哲之一,以道德品行而出名,與冉耕同族,和顏回年齡相同,小孔子二十九歲,比如冉求、宰予都是,比孔子要小29歲,是春秋末魯國人。

    冉雍人品十分好,而且氣度非常大,但口才一般般,稍顯遲鈍。雖然在同學們看來冉雍是一個不太起眼的人,但孔子很賞識他,覺得他日後是個當官的料。孔子對冉雍有非常高的評價,言其品德操行足夠可以南面為王、有帝王之才,這個讓人吃驚的評價在弟子裡除了他還沒有人得過,可以說評價極高。

    或許孔子平日裡誇獎冉雍誇讚得多了,有人就講,冉雍的仁愛仁義沒有說的,但是說話的才能不行。孔子聽後,不怎麼高興,說用嘴巴去抵擋應對別人,經常招到別人的厭惡,有何好呢?你說冉雍仁義,但沒有說話的才能,他是否仁義道德我不清楚,但要口才幹什麼呢?能說會道,只能抑制別人一時,人家當時因為辯論不過你,這才屈從於你,但心裡肯定特別不爽,之後肯定會橫生枝節,所以說口才好,未必就是件好事情。

    孔子談冉雍,冉雍的道德品行,可以做一國的君主。很多人會有疑問,冉雍憑什麼可以被孔子讚譽為可以南面稱王、當首領呢,有著怎樣品德操行。一個是“居敬",幹什麼就敬什麼,另一個是行簡,就是統治管理國家,做事簡單不繁雜。不單是孔子,荀子對冉雍的評價也非常厲害,將他與舜、大禹及孔子放在一起談論看待。荀子很是推重冉雍,覺得他是孔子思想的完美繼承人。

    冉雍後有機會,被聘請做了魯國權臣季氏的家裡管家。冉雍做了三個月,又回到了孔子那兒,一生和老師待一塊學習知識,因為季氏聘請他只不過是看中其名氣,並非是真心任用他來治理,因叫都不聽冉雍的建議和主張,冉雍就辭掉了職位。在孔子去世以後,他和閔子騫等人一起編修修撰《論語》,他自己還獨自寫有《敬簡篇》六章,但可惜的是在秦朝焚書的時候散失了。

    孔門十哲中的十位賢哲分別為子淵,即顏回(又叫顏淵),閔損閔子騫,冉耕(伯牛),冉求(子有),子路(也就是仲由),子貢(端木賜),子我(宰予),子游(言偃),子夏(卜商),包括就有冉雍。“賢哉雍也,過人遠也”,這是孔子在臨終的時候對弟子說的誇讚冉雍的話。

  • 2 # 時光隧道2019

    冉雍是中國春秋末期魯國陶人,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也是七十二賢之一。

    冉雍出身貧賤,他父親行為不良,有人以此為藉口攻擊冉雍。孔子駁斥說,一頭耕牛,也可以生出獻祭用的小牛來。冉雍儘管不是出身於貴族之家,但國家對他出類拔萃的才能,難道能夠捨棄不用嗎?

    冉雍沉默厚重,為人仁義,不花言巧語,是一個德行修養很高而又氣量寬宏的人。他深得孔子的器重和欣賞,孔子稱其“雍也可使南面”,即冉雍具有人君的氣度,可以擔任封國之君。他多次向孔子求教“仁”,並身體力行,可謂求仁得仁。他的同窗好友子貢也評價他,不以貧窮為受累,不以自己的手下為私物,而把他們當作借用的使者,不拿別人出氣,不加深怨恨,不計較別人之前犯過的錯誤。

    冉雍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幹,他曾問政於孔子,孔子教他心存敬恕,注重修身,辦事從大體著想,多舉賢才。他在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後,回魯後的第三年當上了魯國權臣季氏家族的總管。他禮賢下士,為政“居敬行簡”,也就是為官認真嚴肅地研究政策,而以簡單的形式去實行,即“抓大體,去繁瑣”,主張“以德化民”,政績卓著。但是在季府為仕三月,季氏對他的勸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於是辭去,復從孔子。

    他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被列為孔門“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戰國時期的荀況很推祟他,將他和孔子並列為大儒。

  • 3 # 郭老奇談

    冉雍是孔子的弟子,與、皆在之列,世稱“一門三賢”。《論語註疏》卷五引馬融曰:“雍,(孔門)弟子,名,姓冉。”冉雍曾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他為政“居敬行簡”,主張“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禮貌,而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復從孔子。居則以處,行則以遊,師文終身”。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孔子對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譽。這是孔子對其他弟子從來沒有的最高評價。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

    及孔子卒,恐失聖道之傳,他與閔子諸賢,共著《論語》120篇。又獨著6篇,謂之《敬簡集》。自經秦火,書已不存。冉雍死後,葬於曹州東南60裡冉堌鎮冉堌集,與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茶堌坡(今菏澤市定陶區冉賢集)建祠專祀

  • 4 # 國學明志

    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期魯國(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曹叔振鐸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受儒教祭祀。

    《冉氏族譜》稱離娶顏氏,生長子耕,次子雍。顏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後公西氏聞孔子設教闕里,"命三子往從學焉"。品學兼優。為人度量寬宏,"仁而不佞孔子稱其"可使南面",即可擔任一方長官(《雍也》)。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封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冉雍是孔子的弟子,與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論語註疏》卷5引馬融曰:"雍,(孔門)弟子,仲弓名,姓冉。"

    仲弓父,賤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意:你好好幹,會有出頭日的。你雖然父母較為低賤,但只要你勤奮努力,就像雜毛耕牛生下的俊美小牛,不會被山川神靈捨棄的(可以用於祭祀)。

    《中弓》第一支簡"季桓子使仲弓為宰,中弓以告孔 子",從而引發了師徒之間的對話。仲弓根據《史記索隠·仲尼弟子列傳》引《家語》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歲。"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推測仲弓是孔子較為早期的學生,如果是這樣那麼他為宰時也許還比較年輕。無論如何當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時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孔子,並徵求老師的意見。從《中弓》簡文看好像仲弓比較樂意接受這個使命,並有了長期為季氏家族服務的打算,所以孔子說:"汝思老其家"。

    冉雍曾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他為政"居敬行簡",主張"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禮貌,而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復從孔子。居則以處,行則以遊,師文終身"。

    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孔子對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譽。這是孔子對其他弟子從來沒有的最高評價。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

    及孔子卒,恐失聖道之傳,他與閔子諸賢,共著《論語》120篇。又獨著6篇,謂之《敬簡集》。自經秦火,書已不存。冉雍死後,葬於曹州東南60裡冉?,與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茶堌坡(今菏澤市定陶區冉賢集)建祠專祀。

    著作:

    《論語》120篇

    《敬簡集》

  • 5 # 阿u閒談歷史

    冉雍,漢族,中國春秋末期魯國陶(今山東定陶)人。字仲弓。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載數傳至冉離,世居“菏澤之陽”,人稱“犁牛氏”。

    《荀子·十二子》稱:“下則法仲尼、子弓(即仲弓)之義”,將他和孔子並提。

    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封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

    他是孔子的弟子,與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門十哲之列,世稱“一門三賢”。

    《論語註疏》卷5引馬融曰:“雍,(孔門)弟子,仲弓名,姓冉。”

    《中弓》第一支簡“季桓子使仲弓為宰,中弓以告孔子”,從而引發了師徒之間的對話。仲弓根據《史記索隠·仲尼弟子列傳》引《家語》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根據這句話我們可以推測仲弓是孔子較為早期的學生,如果是這樣那麼他為宰時也許還比較年輕。無論如何當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時將這個訊息告訴了孔子,並徵求老師的意見。從《中弓》簡文中看好像仲弓比較樂意接受這個使命,並有了長期為季氏家族服務的打算,所以孔子說:“汝思老其家”。

    冉雍曾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他為政“居敬行簡”,主張“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禮貌,而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復從孔子。居則以處,行則以遊,師文終身”。

    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孔子對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譽。這是孔子對其他弟子從來沒有的最高評價。孔子臨終時在弟子們面前誇獎他說:“賢哉雍也,過人遠也。”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與孔子相提並論,說:“通則一天下,窮則獨立貴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蹠之世不能汙,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聖道之傳,他與閔子諸賢,共著《論語》120篇。又獨著6篇,謂之《敬簡集》。自經秦火,書已不存。

  • 6 # 2許雲輝

    冉雍,春秋末魯國人,孔丘之弟子。其父聞孔子在家設教,“命三子往從學焉。”冉雍遂與哥(冉耕)弟(冉求)一起到孔子門下從學,成為孔子最早的一批學生。弟兄三人因品學兼優,均被列入“孔門十哲”,世稱“一門三賢。”

    孔子曾當面鼓勵他:“你雖出身低微,但只要好好學習,一定有出頭之日!”冉雍學成後,曾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他主張“以德化民”,為政“居敬行簡”。但三個月後,冉雍因季氏“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遂辭去。”

    辭官後,他重返孔門,“復從孔子,居則以處,行則以遊,師文終身。”孔子對其評價極高,贊其“雍也可使南面(即任一方長官)”。且稱“賢哉雍也,過人遠也!”

    孔子去世後,冉雍擔心聖道失傳,遂與閔子等諸賢共著《論語》120篇,自己獨著6篇(惜毀於秦國)。唐玄宗時,追封他為薛侯,宋加封其為下邳公和薛公,明改稱其“先賢冉子”。冉魏政權的創始人、傳言釋出《殺胡令》的冉閔,即為其44世孫。

  • 7 # 糊了個逗

    《論語註疏》記載到:“雍,(孔門)弟子,仲弓名,姓冉。”,孔子弟子冉雍,與冉耕、冉求都是在孔門十哲之列,世人稱之為“一門三賢”。

    孔子弟子冉雍由於家庭是以遊牧為生,加上父親冉離是個品行不好的人,所以很是自卑。但是主張因材施教的孔子針對他的心理狀況進行開導。於是孔子就鼓勵他說:“用來犁地的牛生下小牛長著紅色的毛、端正的角,就是不想把它作為祭祀山神的祭品。但是難道山神也會捨棄它嗎?”在中國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常用紅色的牲畜,一般情況下不用耕牛,所以自然也不用犁地的牛產下的子。孔子這番言論的大致意思是,你的父親雖然是個品行不好的人,但如果你自己很優秀,別人就不會在意你的出身地位低下而拋棄你。

    根據資料我們可以知道冉雍是孔子弟子裡較早一批裡邊的。這樣推算下來那麼他成為宰相時也許還比較年輕。在當時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時,將自己要當宰相這個訊息告訴了孔子,並徵求老師的意見。從這點就能看出好像仲弓是很開心的,比較樂意接受這個使命,而且有了長期為季氏家族服務的準備。

    冉雍以前曾做過季氏私邑的長官。做官時,他“居敬行簡”,冉雍主要主張“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而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於是冉雍就辭去這一職,重新跟隨孔子。

    冉雍在孔門弟子中以德行著稱,是其“德行”科四大代表人物之一。孔子對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極高評價。這是孔子對其他人從來沒有過的最高評價。

  • 8 # 月亮居士yz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意思是孔子說:“冉雍嘛,可讓他居官治民。”

    雍:冉雍,孔子的學生,姓冉,名雍,字仲弓。比孔子年輕二十九歲,是孔子學生中有名的一個。

    冉雍,是一個沉默寡言、學識修養與口德都是極好的人。

    孔子認為“雍也,可使南面”,所謂南面,就是說他有南面而王、君臨天下的大才。

    冉雍本來是最可憐的人。他的父親很不好,出身貧賤家庭,也就是當時的下等人,可是他的兒子冉雍卻資質非凡。

    儘管如此,冉雍對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心理上還是有點自卑感。

    孔子一再鼓勵冉雍,告訴他,不必要存在這種心理,一個人要靠自己站起來。

  • 9 # 明離子

    冉雍應該是孔子最喜愛的學生之一了,他得到了孔子最高的評價:“雍也可使南面。”

    古代以南向為尊,天子、諸侯聽政都是向南面而坐,孔子對冉雍的評價意思是說他具備著做一方主政的才能。

    出身於魯國平民的冉雍得到了孔子如此之評價,可見其德才具佳,被孔子寄予厚望。

    冉雍是在父親的授命下和哥哥冉耕、弟弟冉求一起拜於孔子門下,成為了孔子最早的一批學生。

    難能可貴的是,三兄弟皆品學兼優,孔門十哲這三位皆名列其中,有“一門三賢”的美譽。

    而冉雍的德才,更是孔子最為欣賞和看重的,有人曾經說冉雍不善言辭,變相說他難堪大用,孔子則反駁道:“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也成為了如今提倡言行一致,埋頭苦幹,反對吹噓浮誇的典故。

    在孔子那裡學成後,冉雍曾經去當時魯國的主政季文子家中做私邑長官,也就是季氏封地的長官,在那裡他將理論付諸實踐,以德化民,但是卻碰了一鼻子灰,季氏”諫不能盡行,言不能盡聽“,所以辭官歸去,回到了孔子門下繼續學習,從此跟隨孔子游學。而就在這個過程中,孔子越發覺得自己的這個學生非常了不得,除了那句”可使南面“,還有”賢哉雍也,過人遠也“的高度評價。

    在那個講究出身的時代,出身寒微的冉雍用自己的德才創出了一條青史留名的道路。

    孔子死後,冉雍和閔子等人將其論述和平時言論整理,著《論語》120篇,讓如今的我們才有了一睹孔夫子的授課、治學、論政言論的機會。

    冉雍也得到了歷朝歷代的封號,唐朝封其為薛侯,宋封為下邳公、薛公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現在很多旗艦機都沒有呼吸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