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蕭立誌
-
2 # 小編虎哥
古代能被列入“兵家四聖”的人有很多,因此也就產生了幾種不同的說法。比如,有些人認為“兵家四聖”是兵聖孫武、亞聖吳起、計聖孫臏、尉聖尉繚;也有人認為“兵家四聖”是兵聖孫武、謀聖鬼谷子、亞聖吳起、次聖孫臏。不過,幾乎在每一種說法裡,都有亞聖吳起的名字。
吳起不但是歷史上著名的兵法天才,而且十分擅長練兵。他在魏國所訓練的魏武卒堪稱古代最早的特種兵,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驚人戰績。在吳起的率領下,魏武卒不但攻下了號稱“萬夫莫開”的函谷關,還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的勢力範圍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吳起這樣的人物就像是金子,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光。後來吳起投奔到楚國之後,同樣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先是被任命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又升任為令尹。吳起在擔任令尹後對楚國進行了一系列的變法,極大地增強了楚國的國力。不過,吳起也因此得罪了楚國的那些舊貴族。
在吳起的勵精圖治之下,楚國的實力日益龐大,戰勝百越之後,楚國的疆域更是擴充套件到了洞庭湖、蒼梧郡一帶。當時的秦國還沒有經歷過“商鞅變法”,勢力在眾多諸侯國中也比較弱小,所以當吳起擊敗了曾經的老東家魏國後,所有的諸侯國都畏懼楚國的強大。
吳起之所以能夠在楚國混得風生水起,主要依賴於楚悼王的重用。楚悼王信任吳起的才能,使吳起有了發揮才能的舞臺。雖然吳起的變法觸動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但是因為吳起受到楚悼王的重用,所以那些舊貴族雖然萬分怨恨吳起,但是卻不敢動吳起絲毫。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因病去世。楚國的舊貴族對吳起十分痛恨,在楚悼王還沒有下葬的時候,就忍不住聯合襲擊吳起。當時吳起正在王宮中參加楚悼王的葬禮,猝不及防之下被楚國貴族們用冷箭射傷。
吳起在中箭之後,一開始還想趁亂逃出王宮。只要他能成功逃出去,反手滅掉這些楚國貴族可以說是易如反掌。不過,楚國的這些貴族們既然敢襲擊吳起,肯定也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整個王宮都已經被他們暗中派兵包圍,吳起可以說是插翅難逃。眼看逃生無望,吳起只好向停放楚悼王靈柩的宮殿跑去。
吳起是“兵家四聖”,一生未嘗一敗。雖然他一生戰無不勝,但是此時此刻的情況已經是無力迴天,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躲過貴族們精心策劃的襲殺。不過,對於吳起來說,這些楚國貴族想要他的命,那麼也要做好陪葬的準備。自覺逃生無望的吳起,死前一計讓所有殺他的人給自己陪葬。
吳起在跑到楚悼王停放屍身的地方後,將自己身上中的箭拔出,反手插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然後大聲疾呼:“群臣叛亂,謀害我王!”當追殺吳起的楚國貴族們趕來之後,一陣亂箭之下,不但射死了吳起,連楚悼王的屍身也被射得面目全非。當這些楚國貴族意識到中了吳起之計時,已經為時已晚。
原來,當時的楚國有這麼一條規定,傷害國王屍體屬於重罪,要被誅滅三族的。所以,當楚肅王繼位後,立刻下令將那些射殺吳起的同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楚國貴族全部處死,受牽連被滅族的楚國貴族多達七十多家。雖然吳起此時已經死去多時,但是也算是成功為自己報了仇。
-
3 # 粟贇
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直接壓過去,比如王家父子滅6國,其次才是奇謀,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奇謀成功99次,一次失敗就可能玩完,直接壓過去,失敗了也不會傷經動骨,
回覆列表
我們要理解,“正是常態,奇是非常態”。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走正道,不要老想著出奇制勝。
很多人都覺得《孫子兵法·勢篇》中“凡戰者,以正合,以奇(jī)勝”中的“以奇勝”意思是出奇制勝,而實際上這裡的“奇”和數學中的奇數含義相同,是指多出來的部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作戰,先要把正面的兵排好,要排得不偏斜,合乎法則,這叫做正。如果這時你還有多餘的兵力,你就贏了。”
歷史上真正出奇制勝的戰役是很少的,那些寫進歷史教科書的會戰,常常是因為一方善於調動兵力,最後自己還能掌握多餘的機動兵力,最後獲勝。比如,拿破崙在他最輝煌的奧斯特里茨戰役中,靠的就是巧妙調動兵力,當雙方膠著時,拿破崙手下還有一支完整的部隊,而對手俄奧聯軍已經沒有一支部隊可以投入戰鬥了,於是拿破崙獲得了勝利。
所謂奇謀,多為弄險。“兵者,國之大事”。豈能輕意至“國之大事”於險地。吳起一生大小戰役76場,其中64場大勝,其餘12場戰平。正因為他少奇謀,所以未嘗一敗。古之常勝將軍又有幾人“善奇謀”?
吳起兵法主張兵不在多,“以治為勝”。治,就是建設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治兵之道當先治心,吳起為將同甘共苦得人心,“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吳起主張把政治和軍事結合起來,對內修明文德,對外做好戰備,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廢。他在政治、軍事上的業績,一直為後人所景仰。人們稱讚他統率和訓練的軍隊團結鞏固、紀律嚴明,說“食人炊骨,士無反北之心,是孫臏、吳起之兵也”;稱讚他指揮藝術卓越,說“有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誰?曰吳起也”。此外,他的軍事理論名著《吳子兵法》也和《孫子兵法》一樣為歷代軍事家們所推崇,並稱為“孫吳兵法”。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他也就被譽為兵家“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