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拉屋裡
-
2 # 疑惑大師
謝字,禮貌用語,含有感恩,感謝之意。
當你困難時,別人幫助你,你會說
當你迷失方向時,請教別人你會說。
……
服務員上菜時
結賬收費時
打車下車時
與人玫瑰,手有餘香。
-
3 # 紫色阡陌
兩個人初見,因為陌生,說話都透著客氣。等到慢慢混熟了,便沒了那麼多顧忌。比如這次見面你請客,吃完了也不會出於禮貌說什麼謝言,反正下次還會再約,多的是見面的機會。
等到哪天,彼此慢慢少了聯絡,就算見面也相互拘謹、客氣起來,再不像從前那樣可以隨便笑鬧,而是要費勁去尋找話題,那麼,也就意味著這段友情到頭了。
今年國慶節,表弟帶著表弟妹和才滿幾個月的兒子,來我家做客。聊天的間隙,我給他們往喝完水的杯子裡倒水,弟妹禮貌地回覆了一句“謝謝”,我一時還挺不習慣的。因為平時大多是很自然的招待,沒這麼多客套的寒暄。可能是我們更習慣這樣的相處方式吧:相比客客氣氣,開門見山、直言直語更顯親近、熱鬧,有時還會抬槓、互懟上幾句。
老是謝字不離口,久而久之會疏遠的高情商的回答是什麼?
我並不能確定這就是高情商的回答,甚至也有可能這個只是一般性的回答,但這或許只是我內心真實的一種看法或者表達吧。
如果謝字不離口,有可能是我內心真實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不知如何表達,或者說它是最簡潔的一種表達。
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謝字如果不離口,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之間的關係本來就不那麼近,雙方在沒有更好的表達形式,或者說有允許表達的條件(比如時間或情感的進步連結)的情況下,只能用這種“既是真誠,又是貌似不能達到真誠的甚至有些與雙方內心來說都不太完全認可的或者令人愉悅的一種表達方式了”。
這個是通俗的一種感受性理解。
還有從心理學上來說,謝字不離口,而且“老是”,可能在雙方之間一直在重複發生“令雙方的內在關係不能達成真誠釋放的親密的依戀或者依賴性情感。”這讓表達的一方,一直在頻繁地和對方發生著“我的表達”。我想說的是,如果對方真的能夠讓另一方真正的輕鬆可自在起來的話,或者說雙方的關係能夠輕鬆和自在起來以後,那麼這個謝字的表達的發生頻率可能就會降低或者減少。
當然,這個也有例外的。
如果真的要給予一個回答的直接的答案的話,我想嘗試一下,可不可以這樣表達而不用謝字:您看,您一直這樣照顧我和理解我,我要是能什麼時候學會像您這樣,或者成為像您這樣的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