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冠農機

    聯合收穫機型在市場上比較熱的原因還因為目前來看,這塊機械上算是短板,而政策補貼這塊,分段式的收穫作業方式,在成本回籠方面會更快。

    另外這種機型還能跨區作業,能極大提升作業效率,在規模化生產收割中是比較實用的機型。

    具體生產的話也看渠道和設計生產能力等綜合考量後才可以。

  • 2 # 中國農機之家

    筆者近幾年一直在關注花生聯合收穫機行業,最近三年這類農機的確非常火,需求量在快速增加,大企業也在不斷的進入。

    筆者認為如果想從事花生聯合收穫機的生產製造,當前進入時機並不算晚,如果產品能快速推向市場,應該能抓住這一輪行情的尾巴。

    一、花生聯合收穫機介紹

    花生收穫有分段式收穫和聯合收穫兩種模式,相應的花生聯合收穫機也分為聯合收穫機分段收穫機兩種機器。

    本文重點介紹的是花生分段收穫中的撿拾聯合收穫機,這種機器雖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收穫機,但國內約定俗成的稱為花生聯合收穫機,本文不對花生挖掘機做介紹。

    1、自走式花生聯合收穫機(半喂入)

    這是最正宗的聯合收穫機,真正可以一次性做到挖掘、除土、摘果、集果。

    工作原理:機器前部的夾持機構,將花生莖株梳理扶起,在行走機構的推動下花生被挖掘鏟挖出,然後由輸送機構送到脫離機構。輸送過程中,由拍土器振動拍土,去除花生上的泥土。脫離機構對花生進行摘果,實現莖果分離。分離後的花生果再經篩選和風選,最後被輸運至儲果箱,花生莖蔓排出機外,如此迴圈來實現花生的聯合收穫。

    這類機器從臺灣引進,藍本機是臺灣大地菱牌TPH3252型雲農號履帶自走式花生聯合收穫機。

    國內主要是山東和江蘇的企業生產這類機器,有約二十五家企業。較成熟的機器有山東宇成果緣4HLB-2A、青島弘盛4HB-2A,廣東科利亞4HB-2A、秋田忙4HBL-2,可以看出來都是2行機。

    2、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全喂入)

    花生收穫過程中,分段式收穫效率反而比聯合收穫要高,所以近幾年花生收穫機主要發展方向反而是轉向了這種全喂入的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

    目前國內有超過30家企業在生產這類農機,該機型可以看做是小麥聯合收穫機和玉米聯合收穫機的變型機,因為它就是在輪式小麥機和玉米機底盤上開發而來的,透過改換割臺和內部的脫粒機構,玉米機就變成了花生聯合收穫機。

    目前主流機型的割臺2.5-3m,可一次性完成6-8行花生撿拾、摘果、清選、集果等聯合作業,一小時能收10畝左右,工作效率比半喂入要高的多。

    3、秧果兼收型花生收穫機

    自走式花生聯合收穫機(半喂入)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收穫機,但短板是工作效率低,適合小規模種植和精細化農業,在臺灣和日本較適用,在中國南方地區也適用

    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全喂入)能滿足規模化生產,但是屬於典型的分段式收穫,在挖掘和摘果上通常時間上不能同步,。這拉長了收穫作業的時間,但在效率上卻反而是最高的。

    兩種機型各有優劣勢,就有第三種產品面世,這就是秧果兼收型花生收穫機。

    國內某研究院和企業聯合研發了這類機器,如上圖所示。

    該機可一次完成三壟六行作業,目前看是世界上作業幅寬最大的花生聯合收穫機。該機器可以集花生挖掘、夾持、輸送、秧蔓—果根分離、秧蔓裝袋(打捆)功能於一體,並能收集花生秧蔓。

    筆者認為該機型是在臺灣大地菱TPH3252的加強型,該機器可以一次完成所有的收穫環節, 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收穫機,另外該機型可以滿足規模化種植需要。

    二、本輪花生聯合收穫機火爆的原因分析

    1、收益高,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對於種植戶來講,同樣的土地,哪種作物收益高就會種哪種。

    從下圖可以看出來,糧油作物裡花生的畝均收穫的確是最高的,甚至可以和經濟類作物和果蔬媲美。

    相對收益高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花生種植面積會增加。

    從國家統計局資料可以看出來,在近10年的時間裡,花生種植面積一直在增長,2018年達7000萬畝的水平,未來幾年有可能達到7500萬畝,這並非臆想,因為年達到過這個水平。

    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規模化種植加上勞動力短缺,花生聯合收穫機的需求逐年增加。

    2、農機補貼政策重點支援,使用者積極性高,購機壓力小

    補貼政策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國內農機品類的命運。近幾年花生聯合收穫機得以了補貼政策的特別眷顧。

    從2017年開始河南、山東、河北、吉林、湖北、江蘇、遼寧等十幾個省區都出臺了花生聯合收穫機的補貼政策,針對撿拾收穫機,大多數省份單機補貼額度16330元-22000元。

    但有些省區有地方累加補貼政策,如河南省2017、2018年兩年對花生聯合收穫機累加補貼,其中牽引式撿拾花生摘果機補貼12800元,半喂入補貼23000元,自走式撿拾聯合收穫機補貼43500元。

    高補貼鼓舞了機手和使用者的購機積極性,近幾年河南每年都有近1000臺的聯合收穫機的銷量。

    3、花生機收率低,但機收價格較高

    透過農機行業協會公佈的資料推算,2019年國內花生機收率約為35%,而同期小麥99%、水稻87%、玉米70%、大豆90%。

    可以看出來,花生機收率非常低,空間很大。

    機器小,在收穫作業季節,花生收穫機就成了搶手貨,當然機收價格較高。從2019年山東、河南採集到的資料的,每畝機收價格在80-120元左右,機手如果一年收1500-2000畝左右,年收入可達12-24萬,大多數機器當年可實現回本。

    三、當前花生聯合收穫機行業競爭情況

    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就要了解該行業的競爭情況和主要生產企業的競爭力。這裡主要說的是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

    該行業的歷程上看,競爭對手一年比一年比,並且後進者大多是大企業,說明行業的競爭在加劇。

    第一階段:2014-2016年,主要是河南省地區性企業的天下,主要是河南新鄉地區的鄭州中聯、河南豫德昌等三四家公司。

    第二階段:2017年-2020年,隨著補貼資金的增加,很多大企業也被吸引進入這個行業,雷沃阿波斯、山東巨明、常州常發、星光農機、河南豪豐、山東國豐等玉米聯合收穫機行業大佬進入花生聯合收穫機市場。

    很明顯,國內花生聯合收穫機行業將進等方面企業主導時代,行業競爭會加劇,小企業將快速出局,所以在這個階段,雖然仍是機遇期,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也要謹慎進入。

    目前國內花生聯合收穫機保有量大,需求量大的都在河南,當然競爭也最激烈,如下圖:

    四、給花生聯合收穫機生產企業的建議

    花生聯合收穫機從根本上講是個小眾農機,因為花生種植面積和小麥、水稻、玉米是無法比的,所以市場容量有限,企業要進入要特別謹慎,再說了目前已經有幾個大佬進入了,行業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

    1、充分衡量企業的實力,是否進入要通盤考慮

    種植面積可能超過7500萬畝,機收率只有35%,明顯是機會型市場,但是花生種植規模化程度低,全國各地種植分散,有很多地方不能形成規模化、連片化、集中化種植,所以並不適合機收。

    另外前文說過,國內小麥聯合收穫機、玉米聯合收穫機行業的大佬進入了這個行業,小行業裡有很多大佬,行業的競爭檔次會升級,小企業會被快速淘汰,而新進的品牌較難生存。

    2、要到河南、山東花生主產區和農機產業叢集建廠

    國內花生能形成規模化收穫的地方只有河南、山東、安徽、黑龍江、內蒙等地,其餘地方種植面積也不小,但要麼規模化程度低,要麼交通條件差,大型機器進不了地。

    所以建議企業一是要在主要種植區和適合機械化收穫的地區就近建立生產廠,二是要到河南、山東和農機產業叢集建廠,目前看江南、山東和農機產業叢集和花生種植區剛好和重合的,也就是說企業最明智的選擇是到山東和河南去建立生產基地。

    3、企業要主推跨區作業機型

    水稻聯合收穫機、小麥聯合收穫和玉米聯合收穫機都有專門為跨區作業設計的機型。

    筆者認為花生聯合收穫機想提高競爭力,也要專門為跨區作業設計專門的機型,從河南、山東的購機戶瞭解到的資訊看,機手如果不出遠門跨區,在家門口作業,面積沒有保障,三四年都收不加成本,而近幾年掙了錢的全部是跨區作業的。

    另外機手反映目前的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作業效率、品質還有待提高,尤其是跨區作業中,對機器效率和可靠性要求更高,所以企業應該專門為跨區作業量身定製機型。

    總結:近幾年花生種植面積仍在增加,花生聯合收穫機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所以整個行業很火爆,但是原來生產玉米機和小麥機的大企業也已經進入,目前競爭非常激烈,新企業要充分衡量企業的實力,是否進入要通盤考慮,如果決定要進入,就需要在產業叢集建廠。

  • 3 # 鄉村蘋哥

    筆者近幾年一直在關注花生聯合收穫機行業,最近三年這類農機的確非常火,需求量在快速增加,大企業也在不斷的進入。

    筆者認為如果想從事花生聯合收穫機的生產製造,當前進入時機並不算晚,如果產品能快速推向市場,應該能抓住這一輪行情的尾巴。

    一、花生聯合收穫機介紹

    花生收穫有分段式收穫和聯合收穫兩種模式,相應的花生聯合收穫機也分為聯合收穫機分段收穫機兩種機器。

    本文重點介紹的是花生分段收穫中的撿拾聯合收穫機,這種機器雖然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收穫機,但國內約定俗成的稱為花生聯合收穫機,本文不對花生挖掘機做介紹。

    1、自走式花生聯合收穫機(半喂入)

    這是最正宗的聯合收穫機,真正可以一次性做到挖掘、除土、摘果、集果。

    工作原理:機器前部的夾持機構,將花生莖株梳理扶起,在行走機構的推動下花生被挖掘鏟挖出,然後由輸送機構送到脫離機構。輸送過程中,由拍土器振動拍土,去除花生上的泥土。脫離機構對花生進行摘果,實現莖果分離。分離後的花生果再經篩選和風選,最後被輸運至儲果箱,花生莖蔓排出機外,如此迴圈來實現花生的聯合收穫。

    這類機器從臺灣引進,藍本機是臺灣大地菱牌TPH3252型雲農號履帶自走式花生聯合收穫機。

    國內主要是山東和江蘇的企業生產這類機器,有約二十五家企業。較成熟的機器有山東宇成果緣4HLB-2A、青島弘盛4HB-2A,廣東科利亞4HB-2A、秋田忙4HBL-2,可以看出來都是2行機。

    2、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全喂入)

    花生收穫過程中,分段式收穫效率反而比聯合收穫要高,所以近幾年花生收穫機主要發展方向反而是轉向了這種全喂入的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

    目前國內有超過30家企業在生產這類農機,該機型可以看做是小麥聯合收穫機和玉米聯合收穫機的變型機,因為它就是在輪式小麥機和玉米機底盤上開發而來的,透過改換割臺和內部的脫粒機構,玉米機就變成了花生聯合收穫機。

    目前主流機型的割臺2.5-3m,可一次性完成6-8行花生撿拾、摘果、清選、集果等聯合作業,一小時能收10畝左右,工作效率比半喂入要高的多。

    3、秧果兼收型花生收穫機

    自走式花生聯合收穫機(半喂入)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收穫機,但短板是工作效率低,適合小規模種植和精細化農業,在臺灣和日本較適用,在中國南方地區也適用

    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全喂入)能滿足規模化生產,但是屬於典型的分段式收穫,在挖掘和摘果上通常時間上不能同步,。這拉長了收穫作業的時間,但在效率上卻反而是最高的。

    兩種機型各有優劣勢,就有第三種產品面世,這就是秧果兼收型花生收穫機。

    國內某研究院和企業聯合研發了這類機器,如上圖所示。

    該機可一次完成三壟六行作業,目前看是世界上作業幅寬最大的花生聯合收穫機。該機器可以集花生挖掘、夾持、輸送、秧蔓—果根分離、秧蔓裝袋(打捆)功能於一體,並能收集花生秧蔓。

    筆者認為該機型是在臺灣大地菱TPH3252的加強型,該機器可以一次完成所有的收穫環節, 也是真正意義上的聯合收穫機,另外該機型可以滿足規模化種植需要。

    二、本輪花生聯合收穫機火爆的原因分析

    1、收益高,種植面積不斷增加

    對於種植戶來講,同樣的土地,哪種作物收益高就會種哪種。

    從下圖可以看出來,糧油作物裡花生的畝均收穫的確是最高的,甚至可以和經濟類作物和果蔬媲美。

    相對收益高種植結構調整過程中花生種植面積會增加。

    從國家統計局資料可以看出來,在近10年的時間裡,花生種植面積一直在增長,2018年達7000萬畝的水平,未來幾年有可能達到7500萬畝,這並非臆想,因為年達到過這個水平。

    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規模化種植加上勞動力短缺,花生聯合收穫機的需求逐年增加。

    2、農機補貼政策重點支援,使用者積極性高,購機壓力小

    補貼政策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國內農機品類的命運。近幾年花生聯合收穫機得以了補貼政策的特別眷顧。

    從2017年開始河南、山東、河北、吉林、湖北、江蘇、遼寧等十幾個省區都出臺了花生聯合收穫機的補貼政策,針對撿拾收穫機,大多數省份單機補貼額度16330元-22000元。

    但有些省區有地方累加補貼政策,如河南省2017、2018年兩年對花生聯合收穫機累加補貼,其中牽引式撿拾花生摘果機補貼12800元,半喂入補貼23000元,自走式撿拾聯合收穫機補貼43500元。

    高補貼鼓舞了機手和使用者的購機積極性,近幾年河南每年都有近1000臺的聯合收穫機的銷量。

    3、花生機收率低,但機收價格較高

    透過農機行業協會公佈的資料推算,2019年國內花生機收率約為35%,而同期小麥99%、水稻87%、玉米70%、大豆90%。

    可以看出來,花生機收率非常低,空間很大。

    機器小,在收穫作業季節,花生收穫機就成了搶手貨,當然機收價格較高。從2019年山東、河南採集到的資料的,每畝機收價格在80-120元左右,機手如果一年收1500-2000畝左右,年收入可達12-24萬,大多數機器當年可實現回本。

    三、當前花生聯合收穫機行業競爭情況

    如果想進入這個行業,就要了解該行業的競爭情況和主要生產企業的競爭力。這裡主要說的是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

    該行業的歷程上看,競爭對手一年比一年比,並且後進者大多是大企業,說明行業的競爭在加劇。

    第一階段:2014-2016年,主要是河南省地區性企業的天下,主要是河南新鄉地區的鄭州中聯、河南豫德昌等三四家公司。

    第二階段:2017年-2020年,隨著補貼資金的增加,很多大企業也被吸引進入這個行業,雷沃阿波斯、山東巨明、常州常發、星光農機、河南豪豐、山東國豐等玉米聯合收穫機行業大佬進入花生聯合收穫機市場。

    很明顯,國內花生聯合收穫機行業將進等方面企業主導時代,行業競爭會加劇,小企業將快速出局,所以在這個階段,雖然仍是機遇期,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也要謹慎進入。

    目前國內花生聯合收穫機保有量大,需求量大的都在河南,當然競爭也最激烈,如下圖:

    四、給花生聯合收穫機生產企業的建議

    花生聯合收穫機從根本上講是個小眾農機,因為花生種植面積和小麥、水稻、玉米是無法比的,所以市場容量有限,企業要進入要特別謹慎,再說了目前已經有幾個大佬進入了,行業的競爭將會非常激烈。

    1、充分衡量企業的實力,是否進入要通盤考慮

    種植面積可能超過7500萬畝,機收率只有35%,明顯是機會型市場,但是花生種植規模化程度低,全國各地種植分散,有很多地方不能形成規模化、連片化、集中化種植,所以並不適合機收。

    另外前文說過,國內小麥聯合收穫機、玉米聯合收穫機行業的大佬進入了這個行業,小行業裡有很多大佬,行業的競爭檔次會升級,小企業會被快速淘汰,而新進的品牌較難生存。

    2、要到河南、山東花生主產區和農機產業叢集建廠

    國內花生能形成規模化收穫的地方只有河南、山東、安徽、黑龍江、內蒙等地,其餘地方種植面積也不小,但要麼規模化程度低,要麼交通條件差,大型機器進不了地。

    所以建議企業一是要在主要種植區和適合機械化收穫的地區就近建立生產廠,二是要到河南、山東和農機產業叢集建廠,目前看江南、山東和農機產業叢集和花生種植區剛好和重合的,也就是說企業最明智的選擇是到山東和河南去建立生產基地。

    3、企業要主推跨區作業機型

    水稻聯合收穫機、小麥聯合收穫和玉米聯合收穫機都有專門為跨區作業設計的機型。

    筆者認為花生聯合收穫機想提高競爭力,也要專門為跨區作業設計專門的機型,從河南、山東的購機戶瞭解到的資訊看,機手如果不出遠門跨區,在家門口作業,面積沒有保障,三四年都收不加成本,而近幾年掙了錢的全部是跨區作業的。

    另外機手反映目前的花生撿拾聯合收穫機作業效率、品質還有待提高,尤其是跨區作業中,對機器效率和可靠性要求更高,所以企業應該專門為跨區作業量身定製機型。

    總結:近幾年花生種植面積仍在增加,花生聯合收穫機的需求量也在增加,所以整個行業很火爆,但是原來生產玉米機和小麥機的大企業也已經進入,目前競爭非常激烈,新企業要充分衡量企業的實力,是否進入要通盤考慮,如果決定要進入,就需要在產業叢集建廠。

  • 4 # 馬金駒

    農民科技朋友,

    單一的農業機械適合以大面積耕種,國營農場集體農社,

    但合理多用的聯合收割機,從投產到使用,

    如能保證20年的使用期,你就能立市場不敗之地,你可在深加改造,

    生產出花生土豆,聯合收割機,無非是上邊一個滾筒,地下是兩張弓行的鐵梨,因花生和土豆的土壤叫鬆散,能否在花生機械的基礎上,在深加研究,改為兩用收割機,你就會立市場不敗之地;

  • 5 # 朽石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現在的農機市場有這幾個特點,第一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有白熱化的趨勢。第二乏善可陳,真正有創意的鳳毛麟角。第三,雖然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補充,但真正能夠擁有一方天地而非曇花一現的又有幾人?第四,做農機的都是在跑馬拉松,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有幾何?至於你加不加入這個行業?我勸你還是要三思。無論是誰,什麼行業,繳納不了足額的學費就想出師除非你是神仙。

  • 6 # 辣目洋子哦

    花生收穫機這幾年貌似火了起來,尤其在2018年,2019年,經常會看到關於花生收穫機的文章,咱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賺錢。

    2020年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2020年種植業工作要點》的通知裡也有這樣一條“因地制宜在黃淮海和西南、西北地區示範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模式,拓展大豆生產空間。積極發展長江流域油菜生產,擴大黃淮海地區花生種植。”

    據統計,河南省是花生種植大省。2019年花生的收購價格非常高,估計今年種植花生的人會更多,大家都是這樣,喜歡跟風,至於今年的花生收購價格會不會講,很難說。

    現在的競爭情況,我所瞭解的,相比傳統小麥玉米收穫機之類的企業,花生收穫機企業好像並不是太多,有鄭州中聯收穫機械有限公司,河南德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山東金大豐機械有限公司,臨沭縣東泰機械有限公司,河南豪豐農業裝備有限公司,河南沃德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河南省龍飛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山東巨明機械有限公司,江蘇宇成動力集團有限公司等等。產品型別基本是自走式花生撿拾收穫機,可以一次性完成撿拾、摘果、清選、果蔓分離、莖蔓切碎、分別入箱,相比之前的收穫方式,這個方便多了。

    敢不敢生產花生收穫機,我認為雷同的產品太多,如果說生產這些一樣的功能,想打入市場很難吧,除非搞一搞價格戰,畢竟價格戰好像有時候也有點作用。否則的話,就要生產出不一樣的產品,價效比更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好朋友總出差,久了之後,相處就變得有些自私不會替對方多想一想,覺得你所做的好像理所應當一樣,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