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曹魏一代權臣、亂世一代梟雄司馬懿經歷了群雄割據的天下征伐、你死我活的權力之爭,所以在亂世之中為自保學會了權謀之術,也變得冷血又兇殘,狡猾又奸詐。他篡位的動機是也想自立為王、一統天下,再不願久居人下,也想得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皇權和一世榮耀。

  • 2 # 俬仌専屬

    如此良機,不奪取天下,更待何時。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司馬懿又有如此能力,換做任何人都不會無動於衷。

  • 3 # 於野洋

    曹魏政權對司馬懿一直是不信任的,特別是曹操,司馬懿一直活得謹小慎微,生怕哪天被殺了。與其哪天被曹魏主子殺了,不如先下手為強,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 4 # 生活好運

    也許他本來就是很有野心的人,現在終於等到了時機。

    或者他一直被曹魏政權壓制,一直不被信任,寒透了心。

  • 5 # 一點點歷史

    很多人印象中的司馬懿為奪曹魏天下韜光養晦數十載,是一個十足的陰謀家,再加上《三國演義》等小說和影視劇的曲解,使得司馬懿的形象臉譜化,此文我有必要為司馬懿說點兒公道話。

    題主直接提了兩個問題1.司馬懿為什麼變得冷血。2.司馬懿篡位的動機是什麼。

    我們分開來看,首先司馬懿並沒有篡位,他只不過是反擊曹爽,成為了曹魏政權的實際控制者,這就如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樣,司馬懿到死也不過是曹魏權臣而已。

    那麼司馬懿把持曹魏政權的動機是什麼?

    我認為四個字可以概括“順勢而為”

    司馬懿兩受託孤,足以見其對曹魏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魏明帝病逝託孤時,司馬懿也只能算作曹魏重臣、忠臣,並不能叫做權臣,如果不是大將軍曹爽昏招頻出哪兒有司馬懿上位奪權的機會。

    司馬懿確實看不上曹爽,但一開始司馬懿還是心繫曹魏大業,公元244年曹爽率大軍伐蜀,司馬懿雖極力勸阻依舊無果,如果司馬懿想看曹爽的笑話大可隨他去吧。

    司馬懿是眼睜睜看著曹爽從大權獨攬到專權亂政,這時候司馬懿一直處於韜光養晦中,直到曹爽集團和元老功臣徹底決裂,兩股政治勢力到了決戰的時刻,這時候司馬懿站了出來聯合蔣濟等人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將順勢而為發揮到極致,而造勢者就是曹爽集團。

    司馬懿為什麼變得冷血

    司馬懿出身名門,少時便已名聲在外,史書對他的評價大多是“少有奇才”“聰亮明允”“聰明多大略”的溢美之詞。

    想當年曹操剛崛起之時,四處招攬人才,司馬懿不願屈從於曹操,“不欲屈節曹氏”,這時的司馬懿可以說恃才傲物,且有著文人的那種清高。

    政治舞臺永遠都是最殘忍的角鬥場,對對手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司馬懿當初為求自保得以入仕,這就如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起初為了自保,他必須學會權謀之術,必須變得冷血,數十年的政壇生涯,冷血和權謀變成了骨子裡的東西,也成了司馬懿的生存法則。

    20多歲時,司馬懿看不起曹操,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後,亂臣賊子,“高平陵之變”後當司馬懿大權獨攬,魏帝詔命加九錫之禮,朝會不拜,一如當年曹操一樣,五十年的時光,司馬懿終於變成了自己當初最討厭的樣子。

  • 6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司馬懿沒有篡位!

    對於曹家他也不算冷血呀!

    歷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事件也只是把曹爽為首的一百多人都被押往洛陽北郊執行斬首。而曹爽手下那些二流人物,都被司馬懿放掉,還有的依然官復原職。

    篡位的是司馬炎,而歷史上的司馬炎也不冷血,應該是很寬厚的一個人,對降王也都沒殺害,只是太寬容懶散了,耳朵根又軟,造成了八王之亂。

    但相對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這個老輩子司馬懿算是最冷血的,在遼東屠城的就是他

    公孫淵在遼東反叛!

    司馬懿帶兵鎮壓,因為大雨不斷, 公孫淵死守襄平(遼寧省遼陽市)司馬懿圍困了半天,吃了不少苦。

    不允許公孫淵投降!

    第一次公孫淵主動投降

    兩個相國和御史大夫來談降,司馬懿說兩人太老,拉下去砍了,還向公孫淵發了一道檄文,大概意思是說,以前人家諸侯國被打敗了,都是國王親自裸體牽羊出來投降的(北宋的徽宗也是被金人這樣對待過,頗有古風)你只派兩個老頭出來見我,我已經把他們砍了,真的想投降,就派個年輕點的來。

    第二次,公孫淵就派了個年輕的侍中魏演去,並討好賣乖的發誓會馬上讓年輕“太子”前來做人質。

    可司馬懿鐵了心不接受投降,反而說“公孫淵不肯投降,那就只有等死了。”

    公孫淵一看投降爭取生存權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只得冒險突圍,可才沒跑多遠,就被司馬懿追上,全家被殺得一乾二淨。

    然後司馬懿進城之後,下令屠城,然後把屍體堆放起來,還起了個名“京觀”(此“人肉京觀”司馬懿是第一人,而不是赫連勃勃)

    有人老拿司馬懿和諸葛亮比,雖然戰術上說司馬懿主要是防守,諸葛亮主要是進攻,說不上誰好誰壞,但是諸葛亮政治人品司馬懿比不了!

    同樣是征服,一個征服東北,一個征服西南。東北司馬懿搞屠殺並遷走遼東剩下的漢人,然後遼東成了那些東夷遊牧的地盤,而諸葛亮在西南至今少數民族把他當成神!

    司馬懿為什麼不稱帝呢?

    司馬懿是個務實的人,當時手中的權力已經是最大了,完全可以挾天子而令諸侯了,什麼亂七八糟的相國九錫一點兒用處也沒有。

    當時他已七十多歲,盡力找一個緩衝時間讓兒子們上位,他現在只為他的兒子著想,做一些對兒子有利的事才是正事。

    因此,他逐步把權力交到司馬師的手上。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魏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司馬懿死了。

    給人感覺司馬懿一直是個手可遮天的人物,其實不是

    司馬懿在70歲以前,他連權臣都算不上。

    在曹操手底下只能夾著尾巴做人,最後熬死了曹操。

    直到後來他悍然發動了高平陵事件,這才在70歲的時候登上權力的巔峰,成為魏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實際最高領導人。

    對於諸葛亮,司馬懿也是靠著防守隱忍,熬死了孔明。

    對於陰謀詭計,他熟能生巧,陰忍是他的特點。

    在司馬懿充滿傳奇的一生中,面對不同的敵人,在爭鬥的過程中,陰忍讓他走到權力頂端。

    最典型是“裝病”這個手段,他前後一共裝了兩次病。

    第一次裝病是為了躲曹操的“徵辟”,在床上躺了七年多;

    第二次是為了對付曹爽

    他的一生,一道在與人和眾人鉤心鬥角的劇場裡,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超越常人的隱忍以及過人的智慧,與一切敵人作鬥爭,最後,不管是外部的敵人還是內部的死敵,都敗在他的手下。

    而之所以能取得最後的成就,除了本人有過人的謀略之外,還得益於自己的長壽或者說是敵人的短命

    如果曹丕父子的壽命稍長一點兒,司馬懿就會壽終正寢。

    所以人生不管如何風大雨急,保護好自己才是王道,堅持活著總會看見對手的終結,所有的理想現實都建立在自己之上,自已才是這世界的太陽!

    珍惜自己,就能看見第二天的太陽。

  • 7 # 逃亦皇皇的歷史沙龍

    建安十三年,司馬懿畏懼大漢丞相的權力,被曹操徵辟為文學掾,在為曹操出謀劃策的同時,成為了曹丕的四友之一,常年接受曹氏父子的耳濡目染,在曹丕接受漢帝禪讓的那一刻,終於在司馬仲達的心裡凝結出了一顆種子:“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曹家有這個德,我司馬家也可以有!”

    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痺,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及魏武為丞相,又闢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覆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

    魏國既建,遷太子中庶子。每與大謀,輒有奇策,為太子所信重,與陳群、吳質、硃樂號曰四友。

    沒過幾年,劉備死前舉國以託諸葛亮的訊息傳來。“真羨慕他啊!”司馬懿心想,“身為人臣,這麼快就站在了權力的頂峰,我什麼時候也可以這麼風光呢?”這個時刻很快就到來了,司馬懿、陳群、曹真被曹丕一併任命為顧命大臣,輔佐曹睿。

    天子疾篤,帝與曹真、陳群等見於崇華殿之南堂,並受顧命輔政。詔太子曰:“有間此三公者,慎勿疑之。

    “終於見面了啊,諸葛亮,你果然是天下奇才,可惜啊,是個短命種。”

    司馬懿:在下司馬懿,能夠親眼見到傳說中的諸葛丞相,懿實在興奮不已。

    諸葛亮:你就是司馬懿?在新城火速進兵斬殺孟達一事讓亮非常震驚。

    司馬懿:不敢當,只可惜到現在還沒有機會和你交手。

    諸葛亮:你遲早會的。(曹真之後,應該就是這個司馬懿了。)

    司馬懿:敢問諸葛丞相,為什麼要屢次進犯我大魏?明明應該知道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其實你應該是要移轉蜀地內部矛盾,兼有鞏固自己權位的意思吧。

    諸葛亮:亮受先帝之重託,矢志匡復中原,復興大漢,從未考慮過其他的事情。

    司馬懿:只因為劉備的託付就值得這樣拚命?我不懂,我實在是不懂…

    諸葛亮:先帝三顧茅廬請亮出山,並且一路提拔亮至今日的地位,此等恩情就算是賭上亮的十世都無法償還。

    司馬懿:這種恩情是虛幻的,是劉備想要用來攏絡你,讓你為他拚命的手段,這實在是顯然易見的事實,難道你看不破?

    諸葛亮:亮大概已經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了…可惜呀…空有驚世才能卻心術不正。

    司馬懿:(為什麼像他這樣的奇才,卻淪為蠢材的奴僕?這簡直就是才能的浪費,是天下人的損失呀。)——姜維傳

    看來,曹家的人都是短命種啊,也罷,就讓我司馬懿再做一次顧命大臣吧。

    別指齊王謂宣王曰:“此是也,君諦視之,勿誤也!”又教齊王令前抱宣王頸。時太子芳年八歲,秦王九歲,在於御側。帝執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復可忍,朕忍死待君,君其與爽輔此。”宣王曰:“陛下不見先帝屬臣以陛下乎?”

    曹叡:以…以後就交給你了…由太尉…你和昭伯共同輔佐芳兒…朕強忍不死…為的…就是…等你,現在…相見…沒有餘恨…

    司馬懿:陛下…嗚嗚嗚…

    曹叡:太尉,就是…這個孩子…請你和…昭伯共同輔佐他…

    曹叡:芳兒!去抱抱太尉!

    曹芳:是。

    曹叡:很好!朕願望已足!

    曹綾:皇兄?!

    曹叡:娘…孩兒來保護您了…有孩兒在…父皇…他…不敢動您…

    曹叡:……

    司馬懿:(諸葛亮當年也是面對同樣的情景嗎?為什麼我內心就是沒有像你那樣的悸動?為什麼我看到的只有那虛懸的王座?幾天前,我只求能回到洛陽,保住自己地位和家族就好。但現在可不同了,這無上的權柄伸手可觸呀!孔明呀…你真的是太了不起了…出現在你眼前的可是多大的誘惑呀…為什麼你可以忍住?)——姜維傳

    “曹爽這個豎子,竟敢如此羞辱於我,我定要夷你三族!”

    “出來混,要講信用,說夷他三族,就要夷他三族!”,司馬懿絲毫沒有為之前欺騙了好友蔣濟而臉紅。

    爽不能用,而夜遣侍中許允、尚書陳泰詣帝,觀望風旨。帝數其過失,事止免官。泰還以報爽勸之通奏。帝又遣爽所信殿中校尉尹大目諭爽,指洛水為誓,爽意信之。桓範等援引古今,諫說萬端,終不能從。乃曰:“司馬公正當欲奪吾權耳。吾得以侯還第,不失為富家翁。”範拊膺曰:“坐卿。滅吾族矣!”遂通帝奏。既而有司劾黃門張當,併發爽與何晏等反事,乃收爽兄弟及其黨與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範等誅之。蔣濟曰:“曹真之勳,不可以不祀。”帝不聽。

    司馬懿終於不用羨慕諸葛亮了,他用自己的隱忍和殘忍,走上了權力的巔峰,接下來無非是排除異己,培植親信,殺戮皇族。當初心中的種子已經成長成了參天大樹了——“過去劉家失去力量,由你曹家取而代之。今天曹家失去力量,我司馬家為什麼不可取而代之?師兒、昭兒,我司馬家的未來靠你們了!

    司馬氏的野心隨著權勢慢慢增長,司馬懿已經為兒子們打好了基礎,掃除了一切反對自己的人,包括士族;司馬師廢立了皇帝,既然伊尹、霍光的下場都不太好,那麼就只好一條道走到黑了,曹氏珠玉在前,司馬家哪能不緊隨其後呢;司馬昭更是直接弒君,高貴鄉公的血延緩了司馬家篡位的腳步,“還好,還好,我司馬氏已滅蜀漢,得建晉國。”司馬昭看著席下樂不思蜀的胖子,如是想到,只是忘了那胖子的相父可使三國照耀後世,讓司馬氏的骯髒愈加的顯眼。

    王導侍坐。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帝創業之始,用文帝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

  • 8 # 酸菜是隻貓

    常說一個人經歷了太多,看事情就會看得越平淡,司馬懿一生幾乎可以貫穿整個三國曆史。見過太多朝堂上的勾心鬥角和戰場上拼死搏殺,對敵人變得越來越沒感情。但對家人,自己忍辱偷生,也要保全。

    司馬懿出生漢末,生與漢室大臣之家,在少時,就見十常侍之亂,後董卓進京廢帝,獨握權柄,禍亂朝廷,看各地分崩離析。

    後各地諸侯舉兵伐董,漢室江山生靈塗炭,群雄逐鹿中原。董卓滅後,曹操控制少帝,挾天子以令諸侯,滅袁紹、袁術、呂布、劉表佔據中國大半疆域,天子在其掌中,猶如玩物。後因曹操自負,赤壁之戰失利,造成三國頂立。

    曹操死後,成魏國的託孤之臣,雖享高待,歷經三朝,但處處被人視為威脅,滅門之禍隨時都有可能。這樣的人生,讓他變得沒了感情,什麼事藏在心裡,冷血無情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已。

    司馬懿雖沒有篡位,但和曹操一樣是權臣,天子是其玩物,因他祖上都是食漢祿的人,後因天下大勢,不得不得不委屈求全,心裡可能早有反曹的心,但苦於實力不足,朝不保夕,後歷經幾朝,一步步除掉威脅他們家的人。其兒子司馬昭順勢完成對曹氏篡漢的復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財務工作選其一,請朋友們提出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