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禪心劍氣7

    我看差不多,夷陵之戰陸遜一把火燒的蜀國元氣大傷,蜀國一大部分精銳在這次戰役中也傷亡殆盡,這時候曹吳聯盟兩面夾攻,蜀國絕對抵擋不住,俗話說得好趁他病要他命,三國當中蜀國最弱,曹吳強強聯手蜀國基本沒戲,不過吳國也不會幹這種傻事,因為他們兩方不論哪一個倒下,剩下的一方滅亡也是早晚的事。

  • 2 # 山河散故人

    不能

    劉備雖把大部分軍隊都帶去打東吳了。但是在漢中留下了馬超和魏延,只要他們堅守不戰,曹魏是很難過陽平關的

  • 3 # 青梅論酒

    謝謝,邀請。我只有愚見假設曹魏和東吳在夷陵之戰合作會把蜀漢滅掉。一,劉備帶領蜀漢主要的作戰軍隊打東吳,在夷陵被陸遜一把火燒的所剩無幾。此時曹魏和東吳合作由荊州西進,是滅蜀漢的好時機。二,劉備當時沒有立繼承人和託孤大臣,劉備在白帝城立儲,蜀漢當時內政,軍事,外交都會出現資訊不對稱,曹魏東吳可一股作氣打到成都。三,蜀漢雖然有能臣,如果曹魏東吳兩家合作,所有能臣都不能挽回蜀漢的敗亡,實力是勝於一切。

    但東吳曹魏是不可能合作的。蜀漢滅亡以後就是這兩家的鬥爭。東吳本來就沒有太多實力與曹魏相爭,不能沒有蜀漢的幫助。若曹魏與東吳合作滅掉蜀漢,益州是兩家必爭之地。曹魏要益州可水路陸路攻東吳一統天下,如果沒得到益州,吳的實力與魏相同,很難統一,有個蜀漢存在可個個擊破為上策。東吳要益州可自保,又可以北上,如果不能得到益州會被曹魏滅國。這兩家是誰也不會犯傻滅蜀漢的。(兩宋幫人家滅遼金結局是很悽慘的)

  • 4 # 中行偃1

    不可能也辦不到!

    首先,唇寒齒亡的道理不僅是孫權,陸遜、諸葛瑾都明白。曹操與孫權在當時的合作沒有政治基礎;

    劉備聽說魏犯吳,寫信給陸遜說:“賊兵已經在江陵了,我也準備再東征,將軍還能行嗎?”陸遜說:“恐怕舊傷未愈沒有時間興兵吧。你應該跟我們的君主通好才對,如果不聽我的勸告再率大軍前來,這次我不會讓一個人存活性命。”結果劉備沒有實行。

    諸葛瑾給劉備寫信說:“陛下老遠來至白帝,恐怕是因為吳王侵取荊州,危害關羽,怨念頗深。不應該講和,您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著眼於大處。”

    其次,劉備用兵夷陵並非孤注一擲?當時劉備把魏延安排在漢中時,魏延是這麼說的:“如果曹操舉傾國之力前來,我請求為大王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大軍前來,我請求為大王吞併了他。”不防住曹操,劉備也不會在夷陵用兵;另外,劉備的最精銳部隊也沒有在夷陵,他的機動部隊主力幾乎都放在了江州,由趙雲統領!既可以掩護夷陵方向,又可以支援漢中方向。曹操與趙雲在漢中是交過手的,他知道他治軍9個月,被趙雲擊敗後,不足2個月就撤軍了……;

    第三,成都方面還有諸葛在。隨時可以對關中地區進行攻擊!這些因素都導致曹魏不可能對蜀漢地區進行大規模進攻;

    最後,孫資曾經對曹叡說:昔武皇帝徵南鄭,取張魯,陽平之役,危而後濟。又自往拔出夏侯淵軍,數言‘南鄭直為天獄中,斜谷道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險,喜出淵軍之辭也。又武皇帝聖於用兵,察蜀賊棲於山岩,視吳虜竄於江湖,皆撓而避之,不責將士之力,不爭一朝之忿,誠所謂見勝而戰,知難而退也。今若進軍就南鄭討亮,道既險阻,計用精兵又轉運鎮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賊,凡用十五六萬人,必當復更有所發興。天下騷動,費力廣大,此誠陛下所宜深慮。夫守戰之力,力役參倍。但以今日見兵,分命大將據諸要險,威足以震攝強寇,鎮靜疆埸,將士虎睡,百姓無事。數年之間,中國日盛,吳蜀二虜必自罷弊。”曹叡採納了孫資的建議。最終,曹魏也會因為消耗不起而撤退!

  • 5 # 侃史聊世

    從後面的歷史走勢來看,曹魏就是趁機和東吳合作,也不可能一下子把蜀漢一鍋端。

    為什麼這樣說呢?

    其一,劉備稱帝后,幾乎舉全國之兵為收復荊州和報關雲長之仇,要和東吳決一死戰,決心要滅掉東吳。但劉備出兵東吳,並不是亂來,他是做了安排的。

    為保國家不亂,劉備安排太子劉禪和丞相諸葛亮鎮守兩川,兩川指的是東川和西川,東川是指漢中一帶(以前張魯地盤,後來成為魏蜀爭奪焦點),西川是指益州成都一帶(以前劉璋地盤)。

    赤壁大戰後,劉備得了荊州,接著又拿下西川。從西川的地理位置來看,雖然易守難攻,但緊挨著西川的東川,卻是一塊兒非常重要的戰略之地。那裡不僅土地肥沃,接近中原,更重要的是,東川就是西川的屏障。東川之戰劉備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曹操損失了夏侯淵這員猛將,王平也投降了劉備,雖然遷走了百姓,但漢中之地全失於劉備,劉備這邊的勢力也達到了巔峰,擁有荊州、東川、西川三地。

    為防止曹魏,劉備安排了驃騎將軍馬超、馬岱,相助鎮北將軍魏延堅守漢中,以阻擋來侵犯的魏國之兵。

    從這一點看,就算曹魏要跟東吳合作,魏國要侵犯蜀國,漢中是必經之地。漢中有魏延、馬超、馬岱鎮守,曹魏要想一下子拿下漢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二,劉備死後,魏國曹丕起用司馬懿之計,聯合五路兵馬侵犯蜀國,皆被諸葛亮退去。

    魏主曹丕得知劉備死後,急於出兵伐蜀,問計於司馬懿,司馬懿說:若只起中國之兵,急難取勝。須用五路大兵,四面夾攻,令諸葛亮首尾不能救應,然後可圖。

    第一路兵馬:遼東鮮卑國起遼西羌兵十萬,從旱路取西平關。

    第二路兵馬:南蠻蠻王孟獲起兵十萬,攻打益州、永昌等四郡,以擊西川之南。

    第三路兵馬:東吳孫權起兵十萬,攻兩川峽口,徑取培城。

    第四路兵馬:降將孟達起上庸兵十萬,西攻漢中。

    第五路兵馬:命大將軍曹真為大都督,起兵十萬,由京兆徑出陽平關取西川。

    第一路兵馬被馬超拒之,第二路兵馬被魏延拒之,第四路兵馬被李嚴拒之,第五路兵馬被趙雲拒之,其中第三路兵馬被諸葛亮安排一說客退之。

    其三,諸葛亮出兵七擒孟獲,上《出師表》北伐中原,說明蜀國兵將並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失。

    劉備死後,劉禪繼位,在僅僅四年之間,諸葛亮出兵南蠻。七擒孟獲,三洞元帥都被諸葛亮擒獲。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儀,直如此無羞恥乎。後孟獲宗黨及諸蠻兵皆被釋放,無不感戴。

    後主劉禪繼位第四年,諸葛亮奏告後主,欲興兵北伐,點將三十餘萬,出屯漢中,令趙雲、鄧芝為前部先鋒。

    從這裡可以看出,雖然劉備夷陵之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損失了不少的兵將,但並未傷筋動骨,燒散的兵馬後期重新得到了集結。

    所以說如果夷陵之戰,曹魏趁機和東吳合作,想把蜀漢一鍋端了,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先不說蜀國的實力是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並沒有傷及根本,蜀國兵將的戰鬥力還在。其次東吳也會衡量和曹魏合作滅掉了蜀國,自己能有什麼好處,唇亡齒寒,蜀國滅亡了,東吳也就基本死翹翹了。

  • 6 # 執筆布袋俠

    首先要先明白其實無論吳、蜀,任何一國都無法和曹魏單獨硬碰硬,包括之後的諸葛亮北伐也都是在和東吳聯盟的基礎上,目的都是為了滅一國而使一國勢孤。在夷陵之戰時,孫權尚未稱帝,整個天下局勢呈現的是曹魏獨大,蜀次之,吳隨後。關於聯合吳國伐蜀,這個問題早在關羽被殺後,就已經在曹魏朝廷商議了。具體內容下邊來詳細敘述。

    首先是討論劉備是否伐吳的問題。這裡不得不提一個被低估的人才——劉曄。當時魏廷朝臣都說“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唯獨侍中劉曄認為:“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矣”。

    後來 ,孫權假意歸順曹丕,遣使稱臣,卑辭奉章,還把于禁等人送回來。還是劉曄說話了:“權無故求降,必內有急。權前襲殺關羽,劉備必大興師伐之。外有強寇,眾心不安,又恐中國往乘其釁,故委地求降,一以卻中國之兵,二假中國之援,以強其眾而疑敵人耳”。滿朝文武都感到孫權歸附皆大歡喜。唯獨劉曄看穿孫權本意,無奈獨木難支,加上曹丕也不重用採納。

    然後劉曄又提出了個重要建議——聯蜀伐吳:天下三分,中國十有其八。吳、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國之利也。今還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興師,徑渡江襲之。蜀攻其外,我襲其內,吳之亡不出旬月矣。吳亡則蜀孤,若割吳之半以與蜀,蜀固不能久存,況蜀得其外, 我得其內乎。

    但曹丕沒有同意: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 下欲來者心,不若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也。有時候過於在乎陳規思想要受限的啊!這也是當時朝廷議論是聯蜀伐吳,還是聯吳伐蜀的問題,劉曄認為趁著蜀怒出師有名,聯合蜀國二分吳地;曹丕則認為孫權剛剛歸附,應該講道義,聯合吳國伐蜀。實際上這兩個論題都沒有錯,都是為了國家利益。

    但是,究竟怎樣得利,怎樣付諸可行,劉曄又說了:“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 不能止也。今備已怒,興兵擊吳,聞我伐吳, 知吳必亡,將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也”。這就叫智慧,懂得權衡利弊,順勢而為,怎奈曹丕不肯採用,不然三國局面或許就此終結了...

    後來曹丕聽說,劉備七百里連營,就對著朝臣說,劉備不知小傭兵知道怎麼能700裡紮營來抵抗敵人呢?“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擒,此兵忌也”。果然不出曹丕所料,七天後,吳軍打敗蜀軍的訊息就傳到了。

    至於後來曹丕為什麼和孫權決裂,並率大軍伐吳?這是因為孫權的屢次變卦,本來孫權答應給曹丕要讓兒子孫登送到許昌做人質。但是孫權轉眼就給忘了,後來曹丕派人到吳國討要人際。孫權又給人打哈哈,導致曹丕一怒之下興兵伐吳。

    權遣于禁護軍浩周、軍司馬東里袞詣帝,自陳誠款,辭甚恭愨。帝問周等:“權可信乎?”周以為權必臣服,而袞謂其不可必服。帝悅周言,以為有以知之,故立為吳王, 復使周至吳。周謂吳王曰:“陛下未信王遣子入侍,周以闔門百口明之。 ”吳王為之流涕沾 襟,指天為誓。周還而侍子不至,但多設虛辭。帝欲遣侍中辛毘、尚書桓階往與盟誓,並責任子,吳王辭讓不受。

    孫權派諸葛進主管等人率軍抵擋曹軍攻勢。並展開了長期的拉鋸戰。但是孫權又感覺揚州一代的滿意,沒有徹底征服,於是又開始給曹丕上表稱臣。“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 土地民人,寄命交州以終餘年。以登年弱, 欲遣孫長緒、張子布隨登俱來。”但是曹丕這次沒有信他的鬼話“朕之與君,大義已定,豈樂勞師遠臨江、漢! 若(孫)登身朝到,夕召兵還耳。”就是要孫權的兒子孫登,不來就打。結果談崩了,然後孫權也不裝了,稱帝改元黃武,臨江據守。三國局面正式形成。

    以上內容皆為個人論述,不可作為一家之言,有不當之處還請斧正,希望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 7 # 讀古今

    夷陵之戰是在劉備即失荊州又失關羽之後發起的意在收復荊州的一場大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最後一戰,結果初出茅廬的書生陸遜火燒連營,志在必得的劉備卻以兵敗身亡而告終。

    那麼在劉備兵敗之後,如果曹魏趁機和東吳聯合,能不能把滅亡蜀漢呢?答案是:不能。理由如下:

    首先,劉備伐吳之前對曹魏防衛甚嚴,留馬超、魏延防守漢中,諸葛亮居益州排程,趙雲鎮守江州,江州位置特殊,既可支援漢中、永安,還可防衛東吳,拱衛益州。很多人的觀點認為趙雲不受劉備重用的論據就是劉備伐吳沒有帶趙雲,其實不然,江州重地乃是保證益州大本營不亂的根本,可見趙雲並不是不受重用,而且劉備伐吳之前首要考慮的依然是大本營的穩固,以致於劉備親征竟然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將和軍師,這可能也是劉備伐吳失敗的一個重大原因。

    其次,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入蜀關卡易守難攻。曹魏想進攻蜀漢並不容易,劉備主打夷陵時,想必馬超、魏延必然採取守勢,而夷陵之戰結束得過快,以致於曹魏並沒有多少時間。

    再次,曹魏與東吳聯合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夷陵之戰之前,蜀漢勢大,曹魏並不知道蜀漢會敗,而且敗得那麼徹底,因此曹魏最開始的想法其實是趁亂偷襲東吳,坐山觀虎鬥的時候去搶蜀漢的勝利果實。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強的一方,曹魏的目的從來都是要統一全國,所以不存在真心跟東吳聯合,而是有便宜就撿,沒便宜就看看戲,默默發展才是上策,畢竟曹魏經過連年征戰也是民生疲敝,急需修養生息,沒有速勝把握的情況下不會輕易的陷入戰爭的漩渦。

    因此,即使曹魏與東吳聯合,也不能把蜀漢一鍋端,因為曹魏不能速勝,而趙雲率江州之兵守永安的情況下,陸遜也沒有把握能拿下,時間一長聯盟必垮。

  • 8 # 細說情感558

    東吳也明白,如果劉備失敗了下一個就是自己,三國時期,孫權就是把自己力量當成大碼,第二名第三名制衡第一名,不然老大就得天下。

    老大與老二聯合,處理了老三,老二怎麼辦?

    三國平衡的打破,是需要老大先打敗一個,再打敗另外一個。

    而敗而不亡才是吳國追求的。

    而作為弱勢一方,老二與老三聯合打敗老大,彼此都有機會。

    三國時期其實是維持平衡與重新搭建平衡的關係。

    下一個輪到自己被打敗的結局,孫權不會幹,

    而維持相對平衡,可以要自己多活很久,多當東吳之主,趨利避害的選擇是誰強制衡誰。

  • 9 # 俺是歷史課代表

    不能,出現這種情況機率為零。理由如下:

    首先,東吳不想完全滅掉蜀國。夷陵之戰時期,天下已經真正形成三足鼎立,魏蜀吳三國中,仍以曹方勢力最為強盛,其他兩方皆不可比。那麼孫權這麼精明的人,怎麼可能不明白,聯合滅了劉備之後魏國就會調轉槍頭來消滅自己。

    其次,東吳縱想乘勝追擊卻力不從心。正所謂“殲敵一千自損八百”,夷陵之戰雖然採用火攻,但是畢竟蜀軍人數眾多,想消滅其主力,仍會消耗東吳大部分兵馬,假如乘勝追擊的話,他們到了劉備的地界,處境就無法定論了。

    最後,蜀國並不容易消滅。李白寫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益州地界道路較為崎嶇,如果不熟悉該地的地形,基本上也很難在這裡對蜀國造成多大威脅,哪怕是孫曹聯軍。況且此時的諸葛亮身體尚好,趙雲魏延馬超等將領也能徵尚戰,蜀國防守的主力仍在,因此孫曹聯軍想把蜀國“一鍋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10 # 天晴愛睡覺

    夷陵之戰,發生於公元221年,起源於蜀漢劉備為關羽報仇,蜀軍連戰連捷,深入東吳腹地,時至夏深,天乾物燥,士兵焦躁難耐,劉備讓順林結營,結果被後生小輩陸遜一把火燒了個明白,劉備敗歸白帝城,8個月後死了。

    如果夷陵之戰曹魏和東吳合作,能不能把蜀漢一鍋端了,很明顯是不能的;

    第一,當此時曹魏新喪,曹操剛死,曹丕篡漢屁股還沒坐熱,位置不穩,攘外必先安內,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內部矛盾沒協調好就匆匆應戰,是取亂之道;

    第二,戰之不及,曹魏才開始沒想到劉備會失敗,不敢敵其鋒銳,等到劉備失敗的資訊傳到曹魏,他們準備打掃戰場也來不及了,都被孫權搞走了。

    第三,東吳不敢結盟;東吳勝了也是慘勝,這個時候和比自己強大且毫髮無傷的曹魏結盟,豈不是自找死路,閣下聽說過假道伐虢的故事嗎?東吳孫權不會不懂這個道理!吳蜀兩國能抗衡這麼久在於依賴山川地形之力,一旦曹魏入蜀,順流而下,長江天塹還有用嗎?東吳還能留存嗎?很明顯,這樣的結盟東吳一點利益都沒有

  • 11 # 小崔聊收藏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在三國鼎立時期表現的尤為突出,只不過一部《三國演義》,讓人們對於歷史的認識有些偏差。如果我們讀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當時的國力對比,曹魏的實力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差。這種形式在蜀漢丟了荊州之後表現的尤為突出,劉備伐吳看似為了給關羽報仇,其實還是想打下荊州,奪回戰略上的主動。以利益為主線,我們分析這種情況似乎更合理。

    蜀漢為了爭奪戰略上的主動發動戰爭

    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不但失敗,自己還丟了性命。有人說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是為了給自己的結義兄弟報仇,但是關羽219年被殺,劉備221年發動夷陵之戰這個時間跨度有點大。而且在戰爭初期,東吳方面還有些準備不足,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兩年蜀漢並沒有要打這場仗的苗頭,否則東吳不可能一點訊息都沒有。況且這場戰爭諸葛亮是不同意的,所以給關羽報仇只是個幌子。這只是劉備的一個戰略計劃罷了。

    劉備失去荊州後,戰略上比較被動,而且在和曹魏的戰爭中也討不到便宜。加上劉備年齡越來越大,所以肯定會想在有生之年為劉禪留下更大的基業。既然打曹魏不行,那麼撿個相對軟的“東吳”打一打也是說得通的。假如劉備能夠重新奪回荊州,那麼就會爭回戰略上的主動權。

    有人會說,劉備不能乘機滅了東吳嗎?我覺得有可能。也許會有人質疑,曹魏都沒能打下東吳,劉備有這個實力嗎?我們看下當時三國這時候的地圖就知道,曹操打東吳從北往南打需要渡江。劉備打東吳不需要渡江,而且劉備在長江上游,在地理上佔有一定的優勢。所以我覺得劉備發動這場戰爭的戰略意圖問題不大。

    東吳不是沒有和曹魏合作

    東吳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候,已經和曹魏有合作了。比如吳國和曹魏停止戰爭,然後在蜀漢交界的地區也有動作。但是蜀漢有諸葛亮、趙雲和魏延等坐陣,曹魏想突破漢中並不容易。況且當時曹操已死,曹丕剛上位要鞏固政權,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舉傾國之力大動干戈。所以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劉備選在221年發動戰爭的時機不錯(曹操死於220年)。所以在這個時候,曹魏不太可能動用大規模的軍隊去和東吳合作。而小大小鬧,顯然對於劉備的計劃影響不大。

    曹魏成人之美不如坐享漁利

    劉備打東吳“交通便利”,那麼反過來一旦曹魏如果發動對蜀國的戰爭,那麼蜀國滅亡的機率很大。但是相比漢中的複雜地形,東吳水路並進顯然入川更快。這樣的話蜀國滅了,東吳可能會乘機吃掉蜀國的大部分地盤。單從地理上來說這樣的東吳就具備了和曹魏抗衡的實力。曹丕顯然不願意給東吳做嫁衣。

    當時的實力情況是隻有東吳和蜀漢聯合實力強於曹魏,曹魏顯然更希望這種局面維持,而不希望這兩個國家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和自己抗衡。相反,如果曹魏坐視吳蜀相爭,依據形勢採取行動是最好的選擇。如果雙方兩敗俱傷,那麼是曹魏最高興看到的。如果劉備有吃掉東吳之勢,那麼曹魏肯定會乘機支援吳國索取好處,不會坐視吳國滅亡,蜀國強大。同時曹魏也不會坐視吳國滅掉蜀國,因為曹魏同樣不希望吳國強大。所以東吳孫權反擊劉備追到白帝城適可而止是很明智的。

    總結: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象的要複雜很多,大家都會想著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曹魏新主上位,需要政局穩定,在這個時候他們看著東吳和蜀漢打仗自己選擇旁觀牽制是最好的辦法。可以說在當時無論吳蜀誰勝誰負曹魏都擁有很大的主動權。東吳打了勝仗,但是是在自己的本土,所以基本沒撈到什麼好處。劉備損兵折將,元氣大傷,蜀漢從此一蹶不振。但是曹魏沒動一兵一卒卻從東吳拿到了大批的物質。話說到這裡,我想結果很明瞭,曹魏不會和東吳合作滅蜀的,但是如果合作,蜀國估計是撐不住的。

  • 12 # 小四帶您看趣事

    因為關羽敗走麥城,為東吳所害,漢昭烈帝劉備在稱帝不到一年之際,便舉兵伐吳,試圖奪回失地,為關羽報仇。初期由於蜀國兵強馬壯,吳國難以抵擋,屢戰屢敗,在大都督陸遜的謀劃下,堅壁清野,固守不出,最終對峙在夷陵之地,由此引出了歷史著名的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持續了近一年之久,炎炎夏日的到來,使得蜀國將士苦不堪言,劉備不忍心看將士受苦,於是下令近林紮營,蜀營連綿近百里,乍一看劉備是宅心仁厚,但是為什麼久經戰陣的劉備會犯這種錯誤呢?劉備連營百里的行為,讓堅守了數月的陸遜看到了機會,夜黑風高夜,一把大火送蜀軍回到了四川。劉備也因此戰敗,最終病死白帝城。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這時候的魏國在做什麼呢?其實魏國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此時的魏國,剛剛經歷了漢獻帝禪位,魏文帝即位的政治變動,王朝更迭。曹丕稱帝不過一年,內部不穩,魏國不像蜀國吳國,魏國建國以前都是在以大漢的名義治理國家,而蜀國吳國則是以劉備孫權為代表治理國家,不存在政治過度,這也是魏國此時難以伐蜀的一個原因。

    在古代,任何一場戰爭都是需要提前謀劃數月甚至數年的,劉備貿然伐吳,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魏國也是沒有想到的,此時哪怕在準備糧草兵馬,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準備,大軍才能開拔,所以說可能並不是魏國沒有出兵,而是兵馬尚未出發,蜀國便兵敗夷陵了。

    即使曹丕在這時候出兵伐蜀,那也是很難有成效的,劉備在漢中之戰之後,命令名將魏延把手漢中,夷陵之戰中,命令黃權抵防北魏,魏國大軍的一舉一動,是瞞不過蜀國的眼睛的,且不說魏軍能不能打過魏延,如果因為魏國的“圍魏救趙”,使得蜀國退兵,蜀吳兩國並未兩敗俱傷,這也是曹丕不想看到的。

    所以說,魏國不是不出兵伐蜀,而是伐蜀的代價與利益比不上坐山觀虎鬥,與其勞民傷財,不如靜觀其變。

    小四今天分享的內容就到這裡,關注小四,帶給你更多有趣的歷史內容。

  • 13 # 史海逐浪大徐

    夷陵之戰體現出了劉備和諸葛亮戰略目標的不同。為關羽報仇只是誘因,先打下東吳再進攻曹魏才是主要目的。

    諸葛亮後來和東吳重新修好,一心北伐曹魏。劉備早已看透,北伐穿越秦嶺,成功率太低了。其實劉備先東吳再曹魏的策略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劉備怒火攻心,同時輕敵,被年輕的東吳將領忽悠了,才把戰場放在了夷陵。

    劉備主動進攻東吳,在哪打仗劉備具有選擇權。好死不死,被東吳牽著鼻子走了。

    曹魏當時並不知道戰鬥會在夷陵打起來。就好像袁紹一開始也沒打算在最不順手的官渡決戰一樣,形勢一步一步發展超出了預料。

    曹魏和東吳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合力把蜀漢滅了,蜀漢必然會被曹魏和東吳兩家瓜分。長江上游被曹魏把持了,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東吳將面臨來自北方和長江上游的同時進攻。東吳滅亡只會更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廣大網友能推薦一部恐怖片嗎,最近劇荒,等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