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飄香一劍35
-
2 # 帝師小昊
個人覺得周瑜的功勞最大。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廬江舒縣人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赤壁之戰,是指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八十萬曹軍並由此奠定三國三足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
3 # 亦文人文
首功:周瑜
真正的聯軍主帥,各項事務和計策的最後拍板者,親身參與了大部分計劃和計策的制定與實施。十萬貔貅十萬心,糧草補給軍心戰令攻守調遣,一戰下來,消耗之大、壓力之巨,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周郎能夠做到不出紕漏,實屬難能。具體到火燒赤壁,是在他的安排與排程之下:何時舉火、何人放火、何人借風、何人曹營獻計、何人穩住間諜,凡此種種,體現了周瑜強大的組織實施能力和縝密的思維精度。首功當之無愧。
二等功:諸葛亮每到關鍵時刻,諸葛亮便解決了燃眉之急,從火攻政策的輔助制定,到東風的召喚,甚至苦肉計的看破不說破,其一舉一動,莫不關涉大局。但由於諸葛亮在聯軍中只處於謀士的地位,不可能分擔過重的任務,所以,屈居二等功,但是他的作用是關鍵不可或缺的,雖然是火攻之計,諸葛亮堪稱孫劉聯軍的“滅火隊員”。
三等功:黃蓋黃蓋假借與周郎的矛盾,聯合闞澤、甘寧,施苦肉計,並親自執行了火攻的實施,並由此負傷。具體到負傷之後,則是一個謎,在《三國演義》中,黃蓋為第二梯隊的程普所救,但終全文再未出現;在元人雜劇《關大王獨赴單刀會》中,魯肅說“折了首將黃蓋”,指其死於戰場;但查正史,生卒年月不詳,這位來去無蹤的老將,居功無愧。
四等功:闞澤、龐統闞澤作為反間計的重要成員,一方面親赴曹營遞交投降信,以自己的智慧和冷靜頂住了多疑曹操的深度考驗,並且隨機應變,讓假投降的計策毫無破綻,平穩地走向最後的勝利;在面對蔡中等人的滲透中,與黃蓋、甘寧一道,機警伶俐,引人入彀,上演了一場將計就計的好戲。
龐統則是“連環計”的主要執行者,他以靜制動,巧妙地利用了盲目自信的蔣幹,順利打入曹營,以三國名士特有的狂妄,讓求賢若渴的曹操不疑有他,藉機獻計,一場戲演得絲毫不露痕跡。其出場時間雖短,參與實踐雖少,但連環船的設計,確是火攻成效的關鍵因素,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檣櫓灰飛煙滅”的大勝。
五等功:魯肅、甘寧魯肅此人,溫柔敦厚,雖然沒有直接貢獻計策,但在周瑜和諸葛亮間居中調停,做了許多細緻卻不為人知的工作,以周瑜的氣量偏狹,以諸葛亮的不知韜光養晦,竟然能保證矛盾到最後一刻方才激化且無關大局,魯肅居功至偉,是戰役最後勝利的無名英雄。
甘寧在反間計中始終處於從屬性角色,他雖不張揚,但在關鍵時刻的情緒宣洩和話語行動的選擇,恰到好處,雖說其中有蔡中等人疏忽失察的因素 ,但其推波助瀾的催化作用,出力甚大。
以上是聯軍方面的有功人員情況,至於曹營中,蔣幹的低能低智、蔡中等假投降人員的毫無心機,以及曹操的驕橫狂妄,都是決定勝利天平走向的砝碼。
-
4 # 四季芬芳500
《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是周瑜知道曹操那邊派他的下手蔣幹到他們那裡探聽軍中情況之後,周瑜就和鳳雛先生龐統商量了一個計策,等蔣幹一來,周瑜假裝對他的到來十分生氣,將他安置在一個帳中,用兩個士兵看守,到了夜裡蔣幹出來散步,碰到龐統,勸他投降曹操。龐統假裝答應,跟蔣幹去見曹操,為他出了一個計策,叫′連環計’叫曹操把所有的船綁在一起,用鐵鏈牢牢鎖住,戰馬可以在上面奔跑,讓那些不習慣水戰曹軍可以比較好作戰,曹操哪裡知道只要一隻船燒起來,所有的船都會燒起來,曹操在無形之中上了龐統的當,所以火燒赤壁是周瑜和龐統的功勞。
-
5 # 大愛無恨劉成軍
赤壁之戰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次比較出名的大戰役。公元208年,曹操收降了荊州劉琮,順勢直下江東。《三國演義》中曹操率領大軍83萬,號稱百萬,大有一統天下之勢。
東吳陣營出現了重大分歧,孫權在戰與降之間搖擺不定。此時諸葛亮代表劉備出使江東,在會見孫權前,諸葛亮舌戰群儒,最終說服孫權,使孫權傾向於聯合劉備以抗曹。
但東吳有孫策遺言:“外事問周瑜,內事問張昭”。所以最後促使孫權下定決心抗曹的是周瑜。主戰派魯肅和黃蓋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孫權決心一定,軍事指揮就完全交給了周瑜。後來,周瑜運籌帷幄,部署大戰。這期間,周瑜利用蔣幹盜書的反間計殺人曹操的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龐統獻連環計使曹操把戰船連在一起;黃蓋獻苦肉計和周瑜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諸葛亮草船借箭又借東風等等計中有計、爾虞我詐、精彩紛呈。
赤壁之戰,各方人物的表現淋漓盡致,戰鬥場面雲詭波矞,戰爭結局是以弱勝強。令人歎為觀止。
作為旁觀者,從功勞苦勞兩個方面看,周瑜貢獻最大。再應該是決策者孫權和發起者劉備和諸葛亮。再就是斡旋推動者魯肅了。再是先鋒人物黃蓋。還有很多有貢獻的人,比如:東吳猛將甘寧、韓當、程普、丁奉、徐盛等還有給曹操送詐降書的闞澤。劉備方面的張飛、趙雲、劉封等人也有些許的功勞。當然獻連環計的龐統也功不可沒。
遺憾的是,劉備陣營的頭號大將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好像寸功未立。其實,正因如此,劉備才得以生存並且趁機贏得了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的大好局面。所以,關羽華容放曹操居功至偉。
俗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在大戰中犧牲的和倖存下來的無數默默無聞的無名小卒是不是也應該記上一功?
-
6 # 耕士
《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的功勞以次為:周瑜、黃蓋、魯肅、諸葛亮。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天,曹操平定北方後,率軍南進,佔領荊州,同時向東吳逼進。
魯肅勸劉 聯孫抗曹
魯肅向孫權提議,願前往南郡窺探訊息。當魯肅到達南郡時,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已經向南撤退。魯肅便追到當陽的長坂與劉備相會,魯肅傳達了孫權的意圖,欲與劉備討論天下大事,對劉備表示誠懇的關心。並且詢問劉備有何打算,劉備本想去投奔蒼梧郡太守吳巨。在魯肅的勸說下,同意派諸葛亮前往東吳會見孫權。
諸葛柴桑 會見孫權
諸葛亮對孫權說:今天下大亂,將軍在長江以東起兵,劉備在漢水以南召集部眾,與曹操共同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基本已經消滅北方的主要強敵,接著南下攻破荊州。希望將軍量力來加以安排。而後提出孫劉聯軍,共同抵抗曹操。
在曹操大軍壓境之際,孫權徵詢部下對策,不料大臣們出現了主和、主戰兩派,重臣謀士張昭和秦松更是支援投降曹操。於是魯肅建議孫權招回在鄱陽的周瑜。
周瑜主戰 抗擊曹軍
周瑜向孫權分析雙方軍力優劣後,孫權即命周瑜及程普等領三萬兵馬聯合劉備共同抗擊曹操。 劉備駐軍樊口,有天乘船去見周瑜,說:“現在抵抗曹操,實在是很明智的決定。不知有多少戰士?”周瑜回答:“三萬人。”劉備說:“可惜太少了。”周瑜說:“這已足夠用,將軍且看我擊敗曹軍。”於是劉備帶領關羽、張飛兩千人馬跟在周瑜的後面,不歸周瑜統領。
同年十二月,孫劉聯軍逆水而上,到達赤壁,與正在渡江的曹軍發生交戰,初戰周瑜水軍得勝。曹操不得不把水軍與陸軍會合操練,等待良機。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與曹軍隔岸對峙。
黃蓋獻計 火燒赤壁
曹軍士卒多為北方人,不習慣坐船,曹操讓將士將艦船首尾連線起來,在船上的人馬穩如平地。周瑜部將黃蓋獻計,採用火攻曹軍船隊。於是,周瑜選取戰船十艘,裝上幹荻和枯柴,在裡邊澆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邊插上旌旗,預先備好快艇,系在船尾。然後黃蓋給曹操寫信,謊稱打算投降曹操。
詐降之日,黃蓋準備了幾十艘蒙衝、鬥艦,滿載薪草膏油,外用赤幔偽裝,上插牙旗,在船後繫上走舸。黃蓋遂令燃點柴草,同時發火,著火的船隊乘風快速向前飛駛,衝向曹營。當時東南風正急,火烈風猛,把曹軍戰船全部燒光,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頃刻間,濃煙烈火,遮天蔽日,曹軍人馬燒死和淹死的不計其數。
周瑜等率領輕裝的精銳戰士緊隨在後,鼓聲震天,奮勇向前,曹軍大敗,曹操由部下保護從華容道步行撤退。
火燒赤壁後,曹軍傷亡過半,退回北方休養生息。而劉備向孫權借得荊州,隊伍不斷壯大,最終進得西川,赤壁之戰奠定了三足鼎立的雛形。
-
7 # 還文樓主
曹操打敗袁紹,統一了北方,為消滅劉備,進兵荊州,蔡夫人議獻荊州,曹操整合荊州兵力與北方兵力,號稱百萬,屯兵赤壁。唇亡齒寒,江東孫權與劉備聯盟,對抗曹操。終於利用火攻,成功火燒赤壁,打敗曹操。
火燒赤壁的功勞有以下幾人。
諸葛亮。諸葛亮赴江東,成功促進劉備與孫權軍事聯盟。與周喻定下火攻之策。七星壇諸葛亮施法祭風,草船借箭。沒有東風,赤壁這場火是燒不起來。周喻。周喻身為江東的兵馬都督,支援抗曹,並與諸葛亮定下火攻之策。群英會使蔣幹中計,曹操誅殺蔡瑁、張允。使曹操少兩員精通水戰的干將,方便火燒赤壁的實施。巧施苦肉計,令黃蓋納降於曹操,使火燒赤壁縱火者的產生。龐統。龐統受諸葛亮所託,傳授曹操連環計。北方兵馬不識水性,常暈船。龐統獻計曹操,用鐵鏈將船連起來,解決北方兵馬在水面作戰的弱點。為火燒赤壁創造實施的條件。黃蓋。黃蓋為施苦肉汁,忍受皮肉之疼,成功使蔣幹中計,假降於曹操,從而成赤壁之戰縱火實施者。徐庶。徐庶按理說,在赤壁之戰不屬於有功勞之人。然而,此人識破龐統連環計陰謀。如果向曹操告密,赤壁之戰戰略絕對破產。徐庶不舉報龐統,還是有一些功勞。上述幾個人決定了赤壁之戰的成敗,缺一不可。功勞最大的是諸葛亮與周喻。兩人成為孫劉聯軍的主帥,統籌實施了整個火燒赤壁的戰略。
赤壁之戰,我們可以學到以下幾方面。
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曹操在北方一連串的勝利,使其驕縱狂妄。曹操屯兵赤壁,號稱百萬。軍事上,水陸兵力,戰將、謀士多於孫劉聯軍數倍。如此軍事實力,曹操志得意滿,狂妄自大,驕兵最終敗了。做人不要輕敵,做事不要掉以輕心。曹操仗著兵多將廣,謀士如雲,對孫劉聯軍不夠重視,輕敵,最終慘敗。做人不要輕信他人。曹操重視蔣幹才能,聽信蔣幹的報告,中了周喻的詭計,誤誅蔡瑁、張允。相信龐統的才氣名望,相信龐統的連環計,最終導致赤壁之戰的慘敗。團隊協作效率高,智慧的力量非常強大。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的團隊協作非常好,雙方各出其謀為戰役出力。智慧的力量非常強大,諸葛亮與周喻的智慧謀略在赤壁之戰起主導作用,草船借箭,施法借東風,苦肉計,連環計,借刀殺人計,這些智慧才使孫劉聯軍以少勝多,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赤壁之戰是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之戰。赤壁之戰對於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的。
-
8 # 崑崙後學術士
《三國演義》這是個小說,小說中說的是諸葛亮的計謀。
但關鍵人物有三個,龐統、黃蓋,諸葛亮。
整個事件是那麼描述的,曹操到了赤壁很苦惱,自己的兵都是北方的,不善於水戰,在船上顛簸的厲害。
結果沒幾天就颳起了東南風,說是諸葛亮向天借的,黃蓋就乘船過來投降,曹操望眼欲穿,結果黃蓋是假投降,意思是過來點火的,結果就火燒了赤壁。
從龐統獻連環計、周瑜和黃蓋上演苦肉計、黃蓋獻詐降書到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再到曹操兵敗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等等,使得赤壁之戰成為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尤其是在赤壁之戰中,對於諸葛亮的胸有成竹、運籌帷幄,刻畫得非常成功,以致於後世之人把火燒赤壁的功勞都記在了諸葛亮的名下,甚至就連參與其中的周瑜、黃蓋以及龐統等都黯然失色。
但真實歷史不是這樣。
真正的歷史是,曹操喊,孫權,我來滅你了,順便來搶大小喬啦,要給周瑜孫權帶綠帽子,這東吳哪能願意啊,當時北方已經被曹操統一了,已經坐大了,還想擴充實力。
東吳政權沒辦法,被逼的,周瑜就成功聯合了劉備,說,你堵住他們後路,我們一起夾擊搞死曹操。
東吳當時屬於正規軍,劉備屬於游擊隊。
正面戰場,黃蓋出了注意,火燒赤壁,周瑜是大都督就拍板,然後就有了赤壁之戰這事。
結果沒想到劉備這邊出了問題,劉備是習慣性的掉鏈子,把曹操放走了。要是當時直接搞死了曹操,就沒後面這些事情了。
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裡就寫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裡的公瑾便是指周瑜,檣櫓灰飛煙滅便是指火燒赤壁。
三國志的說法是,火燒赤壁的計謀是黃蓋提出的,而周瑜作為統帥是下決定的那個人,諸葛亮根本沒有參與其中,甚至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諸葛亮也只是作為聯合孫權的使臣被簡單提及,赤壁之戰根本沒他的什麼事。
-
9 # 獵股狂徒
在三國演義裡 是諸葛亮 但三國志是周瑜 三國演義很精彩 但很多情節 是演義的 小說追求的是精彩 而三國志相對來說能真實一點
-
10 # 草根練劍
《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是一場非常經典的戲碼,很多人對此耳熟能詳,而且為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所傾倒。
從龐統獻連環計、周瑜和黃蓋上演苦肉計、黃蓋獻詐降書到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再到曹操兵敗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等等,使得赤壁之戰成為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尤其是在赤壁之戰中,對於諸葛亮的胸有成竹、運籌帷幄,刻畫得非常成功,以致於後世之人把火燒赤壁的功勞都記在了諸葛亮的名下,甚至就連參與其中的周瑜、黃蓋以及龐統等都黯然失色。
-
11 # 使用者樹下陽光
你好,歷史是不知道,演義中要我看東吳的功勞大。因為在長江上打,東吳主打,劉備協同作戰。觀點也許不對,大家參考。
-
12 # 朱家堂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國演義》那你一定會認為火燒赤壁是諸葛亮的計謀,而整個赤壁之戰的主人公也是諸葛亮,不過事實真是這樣麼?其實諸葛亮對赤壁之戰的唯一貢獻就是和孫權談判,促成了吳蜀聯盟,而他本人並沒有參與到赤壁之戰的戰鬥當中。那火燒赤壁到底是誰的計謀呢?當然還是東吳這邊的人給出的作戰方案啦。其實赤壁之戰的主力軍和計謀都是由周瑜等人完成的,當時劉備的實力也只能當個跟班的,打打副手就可以了,但是劉備最後卻成了赤壁之戰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吳蜀沒能獲勝的話那曹操馬上就能統一天下。
其實火燒赤壁是黃蓋提出來的計謀,可以說黃蓋才是赤壁之戰能獲勝的最大功臣。黃蓋向周瑜建議,既然曹操的戰船全部都連在了一起,那用火攻就能將曹操一網打盡,而且把曹操後續的戰力也能壓制住。最後周瑜採納了黃蓋的提議,不過曹操戰船規模龐大,用什麼辦法才能一次性燒掉曹操這麼多船呢?隨後黃蓋又想出了苦肉計,這樣可以自己帶船假向曹操投降,然後等快接近的時候把船點燃撞向曹軍火自然會順著風勢讓曹操根本來不及反應。
其實這個計謀算是非常聰明高效的計謀了,對於曹操來講完全沒想到周瑜他們會用火攻,因為一般的火箭根本就射不了那麼遠,所以曹操也就沒做什麼應對。可以說黃蓋是整個火燒赤壁最關鍵的人物,如果沒有黃蓋的提議那周瑜可能又要苦惱一陣子了。但是黃蓋既然是這麼重要的人物,為什麼在赤壁之戰以後黃蓋就像消失了一樣呢?只能說黃蓋終究沒有當主角的命,完成自己的任務後聚光燈又回到周瑜和諸葛亮的身上。
其實火燒赤壁是三國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三國鼎立的基礎。火燒赤壁最後導致曹操沒辦法短時間內完成統一,而且還讓劉備趁勢發展了起來。可以說劉備是赤壁之戰出力最小的一方,但最後的收穫卻是最大的,所以孫權雖然和劉備是盟友但心裡肯定也會十分不爽。所以後面孫權時時刻刻都想拿回荊州,不然這也太便宜劉備他們了。
對於火燒赤壁的評價我們還是要從正式的記載出發,諸葛亮並沒有做過但是當了這麼多年的英雄,這樣是對黃蓋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大家看完演義後最好再去看看正史當中的記載,這樣方便你更加了解歷史的真相。其實三國中有很多故事和細節已經失傳了,所以這裡面才會夾雜著很多流言,當然大的戰役和人物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清楚的。
-
13 # 湯高明
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這是三國鼎立時期,曹操最強世,出兵攻打劉備,佔領之後,孫權不戰而獲,曹操出兵到湖北長江中游,兵不習水,船用繩連起一大排,孔明獻計給周瑜協商,把前事一一說明,只有劉,孫合攻曹操,才能守住本土,二人如何用計,二不準講出來,寫在手掌中,二人開啟看,掌中同樣一個"火"字,計以商好,各兵帶百萬火箭,由於當天風向不好,孔明駕臺祭東風,祭後二時辰,果然東風已來,孔明大喜。兵船順風而下,離曹兵不遠,齊射火箭,曹營兵見船起火,逃也逃不脫,往水中跳人死大半,這也是曹操一生摻重失敗。
-
14 # 使用者1678831197164建
火燒赤闢不存在,借東風亦是無有,曹軍在西上游,吳軍在東下游,東風力再大也大不過長江水流,兩力相撞十船九翻,羅慣中幻想而已。
-
15 # 煙雨立凡
火燒赤壁,指赤壁之戰,它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役。
這場戰役,也是當代國人津津樂道的古代戰爭故事之一。
不過,當代人深受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的影響,站在蜀漢立場,評判三國,將大敗曹操的首功記在諸葛亮的頭上。同時,譏諷周瑜的心胸狹窄,妒賢嫉能,以及曹操的愚蠢。
然而,戲文終究是戲文,當不得真。我們還是要從歷史的迴響,尋求真相。
相比羅貫中的演義,陳壽的《三國志》的記錄更靠譜一些,畢竟,後者是一部史記,所載更真實。
《三國志武帝紀》:“十二月,孫權為備攻合肥。公自江陵徵備,至巴丘,遣張憙救合肥。權聞憙至,乃走。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 江南諸郡。”不用說,這是曹操的傳記,但其中所蘊含的資訊,為評定火燒赤壁的功勞提供了依據。
公元208年臘月,孫權親率大軍攻打合肥,但志在荊州。而劉備覬覦荊州已久,為曹操所忌。
於是,曹操派張憙率軍前往合肥解圍,而自己則親率大軍,征討劉備。
雙方在赤壁決戰,雖然劉備兵少,但軍士熟悉水戰,曹軍並沒取得勝利,反而被劉備佔了便宜。歷史的天平,倒向了劉備。
首戰失利的曹軍營中,鬧起了疫情,也就是官兵們上吐下瀉,拉肚子。這很好理解,因曹軍大都為北方人,到了南方,不適應當地的氣候與飲食,也是正常。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發生瘟疫,必然發展很快,引起軍士大量傷亡。
曹操面對疫情,也毫無辦法,只有撤軍,因為一支失去戰鬥力的軍隊,在敵人眼裡,無疑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這樣的結果,成就了劉備。
赤壁之戰的功勞應歸屬劉備。不過,劉備的功勞是建立在孫權攻合肥,以及瘟疫的神助攻上。其中,瘟疫的“天時”,成全了劉備。
否則,即使加上孫權的全部兵馬,兩家合起來也打不過兵強馬壯的曹操。何況,曹操擁有的戰略資源,尤其是人力、財力,更是對孫劉兩家擁有著壓倒性絕對優勢。
赤壁之戰的失利,絲毫沒有動搖曹操的根基。
至於,諸葛亮的“借東風”和周瑜的運籌帷幄,都是小說與戲文,豐富了人們的歷史想象力而已。
末了,曹操還是把兩個對手給滅了。
-
16 # 百丈之溪
這裡說的是演義。
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此戰過後孫權和劉備羽翼已豐,雙方結盟共抗曹操,三國鼎立的局面也由此逐漸形成。
孫劉聯軍之所以能取得大勝,火燒赤壁是其中關鍵,那麼從演義來看促成這一事件是誰的功勞呢?至少有五個人功不可沒。
第一個:周瑜周瑜是孫劉聯軍主帥,連諸葛亮都要聽他指揮,沒有他在群英會上的精彩表演,蔣幹也不會中計,曹操也不會殺了對周瑜頗有威脅的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蔡瑁和張允熟知水戰,有他們在周瑜妙計肯定會被識破。
火功也是他和黃蓋不約而同想到的,作為主帥,周瑜是合格的,首功當然要歸功於周瑜。
第二個:黃蓋黃蓋不僅是火攻計劃的提出者,同時也是計劃的執行者,為求取信於曹操,年老的黃蓋和周瑜上演了一場逼真的苦肉計,自己被打得皮開肉綻最終詐降成功,取得了成功最關鍵的一步,最後又點起了火燒赤壁的第一把火。
第三個:龐統火攻要取得成功還有兩個必要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要讓曹操主動用鐵鏈把大船連在一起,這個有點難度,此時龐統主動過江,不動聲色的以連環計再次使得曹操中計。
第四個: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二個必要條件就是要有東南風,諸葛亮七星壇作法借來東南風,最終一把大火大敗曹操贏得大勝。
第五個:闞澤闞澤是送黃蓋詐降書信給曹操的,闞澤的沉著冷靜最終使得多疑的曹操認可了黃蓋的投降誠意。
當然還有一人也得說一說,此人就是曹操的豬隊友蔣幹,沒有蔣幹的兩次中計,曹操也不會殺了蔡瑁和張允,龐統也沒有機會獻上連環計。
-
17 # 莽原獅子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火燒赤壁大敗曹操,是孫劉聯盟共同抗敵的結果。除劉備 孫權兩人達成共識以外,還有以下一些人功勞:一,周瑜。周瑜是最堅定抗曹的支持者和執行者。他不僅是東吳大都督而且與東吳先主小霸王孫策,既是君臣又是連襟(大喬,小喬分別嫁孫策和周瑜)關係。
於公於私周瑜都必須抗曹,以報答孫策的知遇之恩,保江東沃土,不落曹操手中。
周瑜軍事才能卓越,熟讀兵書,通曉戰法。他深知曹操雖號稱80萬大軍,但勞師遠征且大都北方兵馬,不習慣水戰,有明顯弱點,倘若聯劉共同抗曹,不是沒有把握。
還有一個抗曹原因,諸葛亮說(當然是計謀)曹操十分喜歡小喬色藝雙絕,奪取江東,把小喬弄過來,在新建銅雀臺上,讓她鶯歌燕舞 ,把酒言歡,供自己玩樂。
聽聞此事,周瑜大怒,簡直奇恥大辱。恨不得立馬抓住曹操殺了他。
二,諸葛亮。早年未出茅廬,以定三分天下。若孫劉不聯盟抗曹,以曹操實力勢必橫掃江東,下一個目標就是劉備。目前這點兵馬,遠不能與曹操對抗,則勢必敗亡。這一點諸葛亮非常清楚。
因此他親自前往東吳,說服孫權抱團取暖。諸葛亮舌戰群儒,分析雙方利弊,進一步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 ,又用激將法,將周瑜牢牢綁在孫劉聯盟這條戰船上。
儘管周瑜屢次設計陷害諸葛亮,為了共同抗曹大計,他都隱忍化險,一笑了之。最後七星臺借東風,成功火燒赤壁。
三,魯肅。魯肅當年由周瑜推薦給孫權。是孫劉聯盟東吳聯絡人。面對曹軍壓境,他積極主張聯劉抗曹。曾對孫權說,如果投降曹操,他固然封一官半職,其勢力必然染指江東,江東三代基業將毀於一旦。正是他的一席話,更加堅定孫權抗曹決心。
四,龐統。由蔣幹引薦(周瑜設計)前往曹營會見曹操,曹操知曉鳳雛大名,大喜過望,問龐統,北方軍不習慣在大船上日夜顛簸,導致不少士兵嘔吐,生病,非戰鬥減員,該如何解決?
龐統獻計說,把所有大船用鐵索連在一起就不顛簸了。
這裡有一個疑問,難道曹操就沒想到,一旦孫劉聯軍用火攻怎麼辦?
我想這點曹操和他手下謀臣早想到。赤壁已是冬季,刮西北風,曹軍處於西北方向,孫劉用火攻,正好引火燒身。這也是周瑜萬事具備以後,有一天視察突然吐血的原因。所以龐統之計,曹操絲毫沒有懷疑。
五,黃蓋。諸葛亮,周瑜不謀而合,都想到火攻,但是,這把火怎麼引起來。總不能硬闖曹營放火。黃蓋為報答吳主之恩,主動和周瑜密謀上演詐降苦肉計。成功騙過曹操派過來眼線。這也是火燒赤壁成功關鍵一環。
六,闞澤。東吳的一個謀士。在赤壁之戰以前,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小角色,他與黃蓋私教甚好,得知事情真相,主動擔起去曹營送詐降信的任務,令黃蓋萬分感激,闞澤此人足智多謀,心裡素質特別好。
曹操跟他一見面,立馬翻臉怒斥“你與黃蓋密謀,來詐降,別以為我不知道!”這要是一般人聽見了,即使不招供,勢必心慌意亂。曹操洞察秋毫,很快能看出破綻,別說是苦肉計了,性命都不保。
但是闞澤“面不改容,仰天大笑”。這下倒把曹操唬住了。經過闞澤一番慷概激昂陳述,生性多疑曹操還是半信半疑。
關鍵時刻,曹操先期派到周瑜詐降的蔡中,蔡和送來密報證實黃蓋確實捱打,不滿,打算投靠曹操 。這樣以來曹操對黃蓋投降一事 才深信不疑。
七,蔣幹。曹操的謀士。可能有人說,不可能啊,火燒赤壁怎麼有蔣幹功勞?聽我詳說。
曹操想了解周瑜水軍實力情況。蔣幹自告奮勇以周瑜老同學身份,前去敘舊,實則打探訊息。
周瑜將計就計,酒酣暢淋漓,把往來蔡帽,張允書信故意讓蔣幹看到,蔣幹大驚失色,懷踹書信,偷偷溜走,上演“蔣幹盜書”一幕。回到曹營,曹操立馬將二人殺掉。曹操忽察中計,已經晚矣,只好打掉牙往自己肚子咽。
後來蔣幹,厚著臉皮又跑到周瑜那裡解釋當晚不辭而別緣由,結果又被周瑜設計,偶遇龐統。蔣幹引薦曹操,以為又立大功,龐統獻鐵索連船妙計,為後來火燒戰船,埋下伏筆。
蔣幹先後兩次為周瑜所設計,茫然不知,也算間接做出貢獻。曹操要是知道是這個結果,對他千刀萬剮的心都有。
赤壁 大戰以後,孫權鞏固江東現有勢力範圍基礎上,趁機奪取嶺南地區,擴大領土面積。為吳國建立打下基礎。劉備以荊州為根據地,佔益州,奪關中,最終憑藉獨特地理優勢和益州肥沃土地,建立蜀漢政權。曹操戰敗後,退守北方,由攻勢變為守勢。三國鼎力局面正是形成。 -
18 # 江楓月夜
毫無疑問,當然是周瑜了。
《三國演義》只是“演義”,誇大了諸葛亮的功勞,用魯迅的話說,羅貫中描寫的諸葛亮幾近於妖。實際上,什麼草船借箭,是把曹操的故事安在了諸葛亮身上、什麼“借東風”那是封建迷信當不得真。諸葛亮所起的最大作用就是在促成孫劉結盟所起的“潤滑”作用。
周瑜作為孫劉聯軍的主帥,具有戰場最高指揮權和拍板權。即使是諸葛亮先比周瑜想到了用火攻對付曹操的80萬大軍,但決定用不用計策的還是周瑜,他要統籌考慮可行性。就像一場戰場,論功行賞,首功一定是主帥,後人能記住的也只是主帥不是謀士。
火燒赤壁誰的功勞最大,後人自有公論。比如在羅貫中之前的大詞人蘇軾,他就對周瑜崇拜的不得了,“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就擺明了蘇軾的態度。
綜上,火燒赤壁是孫劉團隊的集體智慧,但出力最大的還是周瑜。
-
19 # 弈海飄流
在《三國演義》中,火燒赤壁並不是那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一群人對曹操“多方誤之”,是集體的智慧,眾多將軍和謀士的功勞。待我細細道來:首功自然是周瑜,周都督。部下的功勞都是領導的功勞。其次,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借東風功勞不小!“草船借箭”,箭是水戰必備戰略物資,也是一件功勞。“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老將軍黃蓋的“苦肉計”,闞澤獻“詐降書”,並和甘寧演一出“反間計”;龐統獻“連環計”,吳軍大小將帥火攻赤壁,劉備手下趙雲,張飛和關羽的各路截殺。
-
20 # 今古雜壇
如果你是看的是《三國演義》那你一定會認為火燒赤壁是諸葛亮的計謀,而整個赤壁之戰的主人公也是諸葛亮,不過事實真是這樣麼?其實諸葛亮對赤壁之戰的唯一貢獻就是和孫權談判,促成了吳蜀聯盟,而他本人並沒有參與到赤壁之戰的戰鬥當中。那火燒赤壁到底是誰的計謀呢?當然還是東吳這邊的人給出的作戰方案啦。其實赤壁之戰的主力軍和計謀都是由周瑜等人完成的,當時劉備的實力也只能當個跟班的,打打副手就可以了,但是劉備最後卻成了赤壁之戰最大的受益者,如果吳蜀沒能獲勝的話那曹操馬上就能統一天下。
其實火燒赤壁是黃蓋提出來的計謀,可以說黃蓋才是赤壁之戰能獲勝的最大功臣。黃蓋向周瑜建議,既然曹操的戰船全部都連在了一起,那用火攻就能將曹操一網打盡,而且把曹操後續的戰力也能壓制住。最後周瑜採納了黃蓋的提議,不過曹操戰船規模龐大,用什麼辦法才能一次性燒掉曹操這麼多船呢?隨後黃蓋又想出了苦肉計,這樣可以自己帶船假向曹操投降,然後等快接近的時候把船點燃撞向曹軍火自然會順著風勢讓曹操根本來不及反應。
其實這個計謀算是非常聰明高效的計謀了,對於曹操來講完全沒想到周瑜他們會用火攻,因為一般的火箭根本就射不了那麼遠,所以曹操也就沒做什麼應對。可以說黃蓋是整個火燒赤壁最關鍵的人物,如果沒有黃蓋的提議那周瑜可能又要苦惱一陣子了。但是黃蓋既然是這麼重要的人物,為什麼在赤壁之戰以後黃蓋就像消失了一樣呢?只能說黃蓋終究沒有當主角的命,完成自己的任務後聚光燈又回到周瑜和諸葛亮的身上。
其實火燒赤壁是三國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也是三國鼎立的基礎。火燒赤壁最後導致曹操沒辦法短時間內完成統一,而且還讓劉備趁勢發展了起來。可以說劉備是赤壁之戰出力最小的一方,但最後的收穫卻是最大的,所以孫權雖然和劉備是盟友但心裡肯定也會十分不爽。所以後面孫權時時刻刻都想拿回荊州,不然這也太便宜劉備他們了。
對於火燒赤壁的評價我們還是要從正式的記載出發,諸葛亮並沒有做過但是當了這麼多年的英雄,這樣是對黃蓋非常不公平的,所以大家看完演義後最好再去看看正史當中的記載,這樣方便你更加了解歷史的真相。其實三國中有很多故事和細節已經失傳了,所以這裡面才會夾雜著很多流言,當然大的戰役和人物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清楚的。
回覆列表
必須說清楚是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志 只是文藝小說一個是歷史
三國演義裡火燒赤壁一段是非常出彩的 可以從諸葛亮舌戰群儒開始到曹操敗走華容道結束
當中人物眾多 故事精彩紛呈 本人覺得諸葛亮 關羽 龐統 周瑜 魯肅 孫權 黃蓋 曹操 蔣幹等人的特點突出 期間功勞最大的當然是諸葛孔明 三國演義就是推劉貶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