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右為難的鄉村女教師
-
2 # 唐山老張
這種情況可以這樣看待,首先孩子頑皮是天性,髒點壞點都可理解,在大人的看護下不會出什麼大問題,孩子都喜歡同齡人,接觸一下沒壞處,還可以讓他分辨出對與錯。但有些家長太逞著孩子,出奇霸道,搶他人東西,說話帶口令,甚至髒話,唯我獨尊,對於這樣的孩子還是離遠點為好,其家長必定是霸道人物,曾看到一位奶奶看孫女,一個兩歲多的小男孩拿一塊小石子扔出去,沒砸到她家孫女,只是嚇了一下,男孩家長馬上道歉,而這位奶奶的做法讓人大失所望,她大聲喝哧男孩,男孩的母親買水果平息了此事,兩年後這位奶奶的兒子兒媳離婚了,所以說大人的一言一行也是一個家庭的代表,從小讓我們的孩子離開不講道理的人家,也是正確的選擇。
-
3 # 小嶽來了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孩子在生長過程中,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遇到各種各樣性格的人。即使我們現在不讓他和家教上有問題的小朋友一起玩,但是說不定以後他上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還會遇到這樣類似的人。那他怎麼避免怎麼學會保護自己,怎麼學會和他們相處,這都是孩子要面對的。並不是說,我們現在不讓孩子和他們玩,孩子就接觸不到這些家教不太好的人。孩子才三歲,只要我們大人在旁邊照看的好,不出現一些安全上的問題,一般都是不要緊的。而且如果孩子們出現了矛盾,儘量先讓他們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話,我們大人再去幫助他們,這樣會讓孩子的社會領域裡面的人際交往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會有很大的提升。
-
4 # 六六的成長日記
鄰居家的三歲小孩子頑皮,不懂禮貌,並且孩子媽媽也不怎麼管她, 而朋友家的孩子比較懂規矩,性格外向,會聽道理,這種情況不建議朋友家的孩子與鄰居家的孩子一起玩。
在《窮養富養,不如教養》一書中,對教養是這樣解釋的:教養教得是如何做人,如何尊重別人並且得到別人的尊重,如何遵守社會道德規範,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當然對於一個三歲的孩子以上面的標準來評價他有沒有教養的話,範圍有點太大了。三歲左右的孩子不懂禮貌、愛說髒話、老喜歡搶別的小朋友的東西、一不如自己的意就動手打人等,一般大家都會認為他沒有家教,家裡教得不好。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三歲的孩子特別容易受影響。三歲的孩子剛處在語言和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發展階段,孩子還不能完全的分辨出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身邊有好的榜樣,她就會受好的影響,向好的方面發展;而如果身邊有壞的榜樣,那麼不可避免的就會受到壞的影響。
與家教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 ,孩子們會多爭吵,遇到明理的父母還好,遇到了不講道理的父母,有理說不清。幾個小孩子在一起玩,難免會出現一些小的爭搶,但是遇到一個特別霸道不講道理的孩子,一下子搶了誰的玩具,一下子又把誰給弄哭了,自己搶不到就動手打人或是地上打滾哭鬧,如果再遇到一個“護犢子”的家長,不管有理沒理,就是爭著自己家的孩子。不光自己孩子受到驚嚇,搞得自己也會很煩燥。
有的人也許會說,讓孩子與這孩子玩,說不定就影響了這孩子,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好的,這種情況基本上不會出現,除非天天在一起。家教好不好,最主要是看整個家庭的教育方式,特別是父母對孩子平時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不是一時就可以改變的。我最大的尊重是不去指責孩子,除此之外會讓自己孩子儘量遠離。 -
5 # longsuixin
現在每家的孩子都比較少,一家才一個,小孩子的孤獨就是非常顯而易見的,所以,大家也非常願意給孩子找個小同伴一起玩,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小孩子家沒有家教,大人也不管,確實有的人,也不願意跟這種孩子在一起玩。
我記得我孩子小時候,有一次出去吃飯,正好同事也帶著兩個孩子,一個是她自己家的,一個是她姐姐家的,兩個孩子一般大小,玩得特別帶勁。我家孩子極眼饞,就跟他們一起去玩。
就那麼一會,就學會了許多毛病,兩個孩子互相吐口水,還嘻嘻笑,夾著菜,又扔回盤子裡,在桌子底下爬來爬去。
我說,多髒啊!
同事說,沒事,玩吧!(這就是家長的奇葩之處,她看不見孩子們的缺點,自己並不管教。)
後來我感覺真的很討厭,自己就減少了跟他們的交往。
她說自己孩子有嚴重的鼻炎 ,但是,在家裡,孩子們永遠都是穿著鞋上床,跳上跳下,家裡人都感覺不髒。我覺得,這衛生都這麼不在乎,孩子能健康得了嗎?
自己感覺不對勁,就別把孩子放一起。因為孩子之所以能養成這些毛病,他們家裡人是“看不見的”。所以,最好就是遠離吧!
-
6 # 高興媽育兒
理想狀態是孩子主動遠離壞小孩,但是現實情況是小孩找小孩,3歲的孩子還不懂得辨別,所以即使打過架也還可能會跟壞小孩一起玩。
家長觀點:遠離壞小孩同在一個小區居住,誰家孩子好,誰家孩子壞,在一起接觸不用幾天就都知道了,但是同齡的孩子就那麼多,再區分一下同齡同性別的孩子就更少了。在有限的孩子裡給孩子挑一個小夥伴挺不容易的,除了家長覺得行,孩子也得喜歡才行,即使找到了這樣一個小夥伴,兩個孩子也不可能天天可以約在一起玩,總有落單的時候,這時候孩子要玩,選擇的物件還是要回到小區裡的同齡小孩。找誰玩啊?隨機性太強了,遇到哪個孩子就是哪個孩子了,在家你告訴孩子遠離壞小孩,出去遇見了,人家改咋玩還咋玩,不受你控制的。
孩子觀點:需要小夥伴小孩子在一起玩,打鬧是難免的,尤其是男孩,前一分鐘打架,後一分鐘擁抱,都是常見的事。在家裡你告訴他,不要跟誰誰誰玩,出去看見誰誰誰,就會告訴他“我媽不讓我跟你玩。。。”。到時候,你尷尬不尷尬。在小孩的世界裡,他的小夥伴都很重要,思想也是很單純的。壞小孩哪裡都有,看你怎麼引導孩子吧,完全不接觸是不現實的。
劃重點:
1、跟孩子一起選擇玩伴,孩子需要一個好朋友。
2、好朋友不在,落單時,隨機玩,家長要用心觀察,看好孩子別受傷。
3、無論跟誰一起玩,回家後家多觀察,發現問題,回家跟孩子交流,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4、堅持做下去,必有收穫,效果會比簡單粗暴的“不要跟誰誰誰玩了”更有效。
-
7 # 千里老師
控制不住的
我女兒有一個好朋友,她們特別要好,每次都要在一起玩。有什麼吃的就記得這個姐妹,然後我們分析這個姐妹,沒覺得有多好,情緒還有些不穩定,當然也不差。有時候不想她們一起玩,她們仍然分不開,幸好人不差,不然要頭疼了。
不過如果家教不好,孩子也會不喜歡和人家玩,會躲著,這就好了。
惹不起我躲得起如果真是不想一起玩,可以躲得起。只要自己活動多安排一些,安排出去玩,就遇不到。
遇到了也可以說自己有一些活動安排,就能笑呵呵的躲開。
-
8 # 螻蟻一族
如果你能將他一輩子圈養,你就能這樣做,如果不能,還是從小讓她融入其中,這對她是好事。
我們大人眼裡的好壞,三流九等,就彆強加給孩子了,這種帶有色眼鏡看人,我們自己也厭惡。三歲小孩的家教,三歲小孩啊。
我只知道成年人的世界分三流九等,今天跌破眼鏡的競然發展到了3歲……………這世界怎麼了??
朋友孩子3歲多,比較懂規矩,性格外向,會聽道理。但是鄰居家孩子也三歲,卻非常頑皮,不懂禮貌。並且母親不怎麼管教。問題是,孩子什麼也不懂,每天低頭不見,孩子見面了就想和同齡人一起玩。該怎麼辦?
回覆列表
我也不擅長處理小孩子之間的小矛盾,上次我家孩子在小區玩,被一個小於他的孩子弄傷大拇指,幸好他爸媽比較講理,沒有推卸責任,當面帶著我家孩子去診所包紮一下,我也不好意思再說別得了,我其實最煩人際關係處理,以及應急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