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拳打柯凡腳踢楊毅

    首先禰衡不是死於曹操之手,只是把他給趕走了,因為沒人願意身邊有一個敢輕視主上的臣子,然後楊修是因為自己作,擅自撤軍影響軍情,軍法處死而已,不要想的那麼多,不然曹操也寫不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之類的詩句。

  • 2 # 韶華傾夢

    曹操,是曹魏政權的奠基者。曹操並不是一個不能容人的諸侯,相反的,他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曹操都會懷有很大的寬容心。畢竟,有才能的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比較有個性的。

    除此之外,曹操也不是一個被打擊就產生氣餒,頹廢心態的諸侯。相對的,曹操接受打擊能力還是蠻強的。在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劉備和孫權聯手所敗。但是,在敗走華容道期間,曹操曾多次大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這不得不說明曹操當時的心態還是蠻不錯的。

    那麼,絕境中的曹操都能笑得如此開懷,為何就容不下禰衡和楊修二人呢?

    禰衡 VS 曹操

    禰衡並不是主動來投靠曹操的,而是經孔融推薦,然後又經過一波三折,曹操和禰衡才得以相見。但是,二人並不是君臣關係,而禰衡所擔任的鼓吏一職,還是出於曹操想羞辱他才任命的。

    在這一點上,禰衡和司馬懿比較相似。兩人都是對曹操很不屑,看不起曹操,不願出仕曹操。但司馬懿和禰衡不同的是,司馬懿識抬舉,懂地隱忍和討好曹操。而相對的,禰衡就有點不識抬舉了。

    剛開始,禰衡罵曹操,以及擊鼓諷刺曹操的時候,曹操還只是一笑而過。而且,看在孔融的面子上,曹操也沒有過多的為難禰衡。當孔融說禰衡想要道歉時,曹操聽到後也十分高興。但是,曹操和孔融也沒有想到,禰衡是想借道歉之機,再一次的羞辱曹操。

    所以,當孔融再一次帶禰衡來見曹操時,禰衡竟然坐在大營門口,大庭廣眾之下辱罵曹操。禰衡的這一番舉動,不僅讓曹操憤怒,也讓孔融臉上無光。所以,最後孔融也沒有再次請求曹操寬容,而曹操借刀殺人,把禰衡送給了劉表,劉表送給了黃祖,最後黃祖把禰衡給殺了。

    所以說,禰衡的死並不怪曹操不能容人,而是禰衡一心作死。

    楊修 VS 曹操

    楊修是四世三公楊家的子弟,是楊震的玄孫。曾擔任過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而楊修負責內外之事,整理地有條有理,符合曹操的心意。而且,楊修的才學讓曹操都自嘆不如。從這不難發現,曹操對楊修的才華是很欣賞的。

    而到後來,曹操之所以不喜歡楊修,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楊修太瞭解曹操的心思了。曹操是一位梟雄,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諸侯,而且,為了讓自己不受到威脅,在外有典韋和許褚兩位猛將保護;在內,曹操更是聲稱自己“好夢中殺人”。而且,為了讓自己這一缺點給人信服力,曾被一個給自己蓋被子的內侍給殺了。

    而面對如此多疑和沒有安全感的曹操,楊修卻每一件事都能夠做的符合曹操的心意,在一些謀略上,也能夠猜到曹操的心思。對此,曹操若是不殺楊修,其內心會很不安。

    另一方面,就是楊修插手曹操的家事。作為臣子,楊修只要合規合矩,不輕易站隊便好。但是,楊修不僅明確地支援曹植,得罪了曹丕;而且,在曹操對曹丕和曹植的考驗上,楊修也曾多次的助曹植透過考驗。所以,曹操對楊修也有氣忿的心態在裡面。

    所以說,禰衡的死是出自於恃才傲物,不識抬舉;而楊修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懂為官之道,而且捲入曹丕和曹植的政治漩渦,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 3 # 愛在心中散落

    我個人認為這都是身為君主的曹操不得不做的事情,本質都是奸雄為了霸業所採取的行動。絕境中曹操作為君主,為了聚攏人心,不至於一敗塗地人心盡失,他必須要表現出一副豁達的樣子,你看曹操的表現:勝敗乃兵家常事,我主動承擔起戰敗的責任,不苛責任何下屬。所以下屬都感恩戴德,都繼續跟著曹操,沒有因為赤壁之戰的大敗生出其他心思來。禰衡和楊修,一個總是詆譭曹操和他的下屬,這是嚴重威脅曹操的名聲和統治力的,任何的統治者都不會容忍一個對自己用處不大的人不停給自己添堵,所以禰衡是自尋死路,但是禰衡是被曹操借刀殺人的,並非直接死於曹操之手,但曹操想殺他是肯定的。楊修之死在於揣摩上意,為曹操所忌恨。做下屬的把上司的心理揣摩得一清二楚,這讓上司如何保持威嚴和一定的神秘?所以禰衡之死在於禍從口出,在於不識時務,面對曹操和劉表這些諸侯,他可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畢竟禰衡名聲在外,劉表和曹操都有所顧忌,不願背一個害賢,不能容人的惡名,但是面對武將黃祖還口不擇言就純屬找死了。楊修之死在於好出風頭,愛賣弄小聰明,政治上低能

  • 4 # 醉美木瀆

    絕境中的笑是假笑,對於禰衡,楊修曹操那是真的容不下。

    曹操絕境中的笑,笑的最倒黴的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後,曹操只要一笑諸葛亮的追兵就到了。此時的笑,既有自嘲的成分,最主要的還是想穩定軍心。

    當領導的就是要能鎮得住場面,赤壁之戰曹操大敗,此時身邊全都是殘兵敗將,如果此時曹操像個潑婦一樣,坐在路邊哭罵劉備,孫權卑鄙無恥,估計身邊的將領看見他這個狀態,再加上大敗後的絕望,商量一下,為了前程綁了曹操去孫,劉那裡去領賞了。

    所以作為最高領導該裝的時候一定要裝得像,這說的文雅點就是“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就是“範”,這就是領袖氣質。所以,此時曹操必須笑,而且要笑的大聲,一定要讓身邊的人都聽到,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可惜曹操碰到了諸葛亮,一個更加腹黑的男人,只要曹操一笑,就會來一支伏兵,給曹丞相是一頓打臉,不過即使這樣,曹操還是壓住了場面。

    曹操殺禰衡,楊修那是真想殺,領導身邊放兩個敢提意見的那是雅量,那是心胸。關鍵禰衡這個貨,不是提意見那是赤裸裸的人身侮辱,純粹就是嘴巴臭,死的其實一點也不冤。至於楊修,一個是傲,好賣弄,關鍵是參與奪嫡失敗,怨不得別人。

    禰衡絕對是個才子,《後漢書》都稱讚禰衡聰明絕頂,並且恃才傲物。禰衡不願意出仕曹操,曹操就讓禰衡當鼓吏,在大家吃飯喝酒時打鼓助興。禰衡的鼓打的非常好,贏得一片喝彩,曹操又挑理,說他沒穿規定的服裝,禰衡也不犯怵,直接脫了衣服光屁股打鼓。曹操自然是下不來臺,不僅如此,禰衡回家之後,不停地大罵曹操。

    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

    不過曹操並沒有殺禰衡,而是把禰衡送給了劉表。禰衡老實了兩天,又開始罵劉表,劉表礙於面子,就把他送給了黃祖。黃祖是軍閥出身,可不管你是不是什麼名士,禰衡罵癮復發,罵了黃祖兩句,黃祖手起刀落,解決了禰衡。

    至於楊修,小聰明是有的,關鍵是在奪嫡之中下錯了注,選擇了曹植,甚至因此提前給曹植洩題,是鐵桿的曹植黨人。曹操在選擇曹丕為世子後,必然會為後世之君清除繼位路上的絆腳石。楊修既然是鐵桿,肯定是活不長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電視機已經被淘汰了,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