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特奈
-
2 # 良俊穆然閒談趣史
德戰特點就是機動高射速快,以靈活為主,所以防禦和傷害都不會太高。典型高玩秀操作的流派,蘇系的剛好相反,你細品
-
3 # 小Go娛樂大事件
德系戰列艦的亮點就是穹甲結構。核心區由一塊傾斜角度非常大的裝甲保護著。一般打德戰側面幾乎都是半傷區。除非毛子的計算又出了什麼魔法。德系的核心區不是沒有,如果她轉動幅度大的話,打紅色的水線照樣出核心區。灌頂聽說也可以。我沒有嘗試...
-
4 # 銅青
現實依據是德意志特色(原始)的穹甲式設計,在主裝甲帶後面佈置層傾斜的穹甲,核心艙壓的很低,再在核心艙上面佈置層水平裝甲。
以下圖的波斯貓級為例,320mm的主裝甲帶後面是110mm的穹甲,核心艙上面是層80mm水平裝甲。
所以除非繞過主裝甲,大角度灌入的拋石機彈道(即使這樣的炮彈,波斯貓雙層的50mm+80mm裝甲,防禦力也絲毫不遜於北卡的127mm水平裝甲,而且ST52造船鋼效能也不錯。),而這種拋石機彈道在遊戲裡面就是讓廣大美巡深惡痛絕的彈道。
而其他的攻擊主裝甲帶的炮彈,即使擊穿主裝甲,動能大幅度衰竭且被帽已經剝離的情況下,不可能再去擊穿傾斜佈置的110mm穹甲和極小角度的80mm水平裝甲。
再加上這種佈局核心艙絕大部分在水線以下,本身歷史上水中彈也就只有日本的九一式穿甲彈有最佳化,其他純屬碰彩,遊戲中更是沒有誰瞄水下打,這樣德戰核心區很難被擊穿完全可以說過去。
但是這種裝甲佈置,炮彈擊穿主裝後,雖然打不穿核心區,但是炮彈會在艦體內部爆炸,也就成了遊戲裡半傷區的傷害。
這種穹甲佈局缺點就是限制了核心艙的高度,造成噸位浪費嚴重(大德意志噸位浪費能力世界第一)。
-
5 # 響寶寶改二甲
穹甲的鍋
但也不完全是因為穹甲,實際上窩窩屎裡用穹甲的還有法戰,法戰就沒那麼容易被批發半傷區
先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半傷區半傷區簡單理解就是,炮彈擊穿裝甲之後引信被啟用,並在船體內引爆,但沒有擊穿核心區裝甲,因此不會打出全傷,只會因為遊戲機制的關係,造成接近炮彈全傷一半左右的數值(實際上更復雜,但就這麼理解)因此被稱之為半傷區
可以看出,打出半傷區要滿足四個條件,首先是擊穿裝甲,其次是啟用引信,再次是要在船體內引爆,最後是沒能打出核心區
再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穹甲這個圖片應該足夠清晰以俾斯麥為例,可以看到圖上很明確的標出了,圖中右側,有個很明顯的斜著佈置的裝甲,厚度為110MM,這一塊就被稱之為穹甲
至於為什麼要叫穹甲?
穹頂,這詞麼來的懂了吧?
這個裝甲就像穹頂一樣把核心區蓋在裡面了~
上面這個是大和的裝甲佈局,可以明顯看到,大和的核心艙在410MM厚的主裝甲後面(核心艙在遊戲裡一般就是所謂的要害部位)
而上面的俾斯麥,核心艙被壓在主裝甲+穹甲下面,所以保護的很好(也浪費了很多的噸位在保護非必要的位置上,德華人是不學習所謂的集中防禦的概念的)
回到遊戲裡來畢竟光看上面的圖大家都沒有比較明確的概念,實際上在遊戲裡是比較明顯的
這是俾斯麥的防護佈局
穹甲的結構很明顯
在對比一下隔壁北卡的裝甲
北卡就明顯沒有穹甲
有穹甲意味著什麼呢?一般來說,我們對著水線開炮,彈道通常是這樣的有穹甲的俾斯麥,你的炮彈需要穿過320MM的主裝甲帶,110MM的穹甲(在遊戲裡是120MM,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以及45MM的核心區裝甲
這樣才能打穿核心區,刷出黑牌
我們不考慮入射角,直接把這三層裝甲的厚度加起來,都達到了485MM厚,擊穿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在實戰中還需要考慮入射角帶來的等效變化,實際需要的穿深需要更多
那麼,更大的可能是,你的炮彈在擊穿主裝甲之後,碰到了穹甲,然後穿深不夠,於是沒能擊穿穹甲,最後在船體內爆炸,於是就出現了半傷區
即使擊穿了穹甲,可能碰到核心區裝甲的時候,穿深也不夠了,還是半傷區
而且,還有另一種情況畢竟按照上面的說法,大部分戰列艦都會被刷出半傷區,畢竟在被打側身的時候,主裝甲被打穿但是沒打出核心區的情況,在大部分戰列艦上都會出現
但為啥只有德戰是全身半傷區呢?
這就不是穹甲的鍋了,這是德華人不學習集中防禦這個設計理念的鍋~
簡單來說,集中防禦的意思就是隻在核心艙室設防,其他的位置均不佈置裝甲
以衣阿華為例衣阿華只在水線部位的設定了厚重的裝甲,而其他位置的裝甲都很薄
反觀俾斯麥(和其他的德國戰列艦)除了水線位置的主裝甲帶,其主裝甲帶上面的裝甲帶,厚度也很高
實際上就是這一塊的存在,使得德戰全身都是半傷區
畢竟人家的炮彈不可能完全打在你的水線上,沒打在水線上而打在更高的裝甲帶上的炮彈,一旦擊穿裝甲,肯定會啟用引信,而由於無法擊穿更深的裝甲,自然就會在船體內引爆,於是又被打出了半傷區
但是其他的戰列艦,例如衣阿華那種
大口徑AP彈需要比較厚的裝甲才能啟用引信,例如406MM的口徑需要68MM的裝甲才能夠啟用引信
對於衣阿華這樣的戰列艦來說,主裝甲帶上方的裝甲只有38MM,無法滿足大口徑炮彈的引信啟用需要,即使被打穿炮彈也不會在船體內引爆,而是會因為動能的關係從另外一邊飛出去
所以會打出過穿,而不是擊穿,也就沒有半傷區了
下面那些扯穹甲的(送你們一個表情)
你們可消停點吧,遊戲裡的穹甲實際上是讓德戰不好被打出核心,真正導致德戰全身半傷區的,還是因為德系戰列艦全身都有相當可觀厚度的裝甲
大選帝侯的側面除了380MM的主裝甲外,還有280MM和150MM的裝甲帶,由於不夠厚實,大口徑AP和一些夠近傳神足夠的中口徑AP在命中這些部位的時候會發生擊穿,但摸不到核心區,所以打出來全都是擊穿
看上去的效果就是一輪上去打掉一萬多的血,但沒有核心,也就是所謂的批發半傷區
題外話,怎麼才能打出這些帶穹甲的核心呢?很簡單,距離越遠越好出核心
為啥德系戰列艦被稱之為德系敞篷車?
為啥AP轟炸機喜歡追著德系船炸?
還不是因為德系的縱向防護太爛~
簡單來說,你需要一個這樣的彈道
某美系戰列艦就可以做到,我就用拿拿醬打出過大猴的核心
此外,興登堡在遠距離時也容易被打出核心,理由和戰列艦一樣,都是穹甲背鍋
不過嘛,U1S1,打德戰刷半傷區就完事了,想打出德戰的核心實在是太不穩定了,還不如刷半傷區來的舒服
刷著刷著就刷死了(笑)
有問題請提問我將盡量作答
Twitch:@HibikiForever
求關注~
回覆列表
現實依據是德意志特色(原始)的穹甲式設計,在主裝甲帶後面佈置層傾斜的穹甲,核心艙壓的很低,再在核心艙上面佈置層水平裝甲。
以上圖的波斯貓級為例,320mm的主裝甲帶後面是110mm的穹甲,核心艙上面是層80mm水平裝甲。
所以除非繞過主裝甲,大角度灌入的拋石機彈道(即使這樣的炮彈,波斯貓雙層的50mm+80mm裝甲,防禦力也絲毫不遜於北卡的127mm水平裝甲,而且ST52造船鋼效能也不錯。),而這種拋石機彈道在遊戲裡面就是讓廣大美巡深惡痛絕的彈道。
而其他的攻擊主裝甲帶的炮彈,即使擊穿主裝甲,動能大幅度衰竭且被帽已經剝離的情況下,不可能再去擊穿傾斜佈置的110mm穹甲和極小角度的80mm水平裝甲。
再加上這種佈局核心艙絕大部分在水線以下,本身歷史上水中彈也就只有日本的九一式穿甲彈有最佳化,其他純屬碰彩,遊戲中更是沒有誰瞄水下打,這樣德戰核心區很難被擊穿完全可以說過去。
但是這種裝甲佈置,炮彈擊穿主裝後,雖然打不穿核心區,但是炮彈會在艦體內部爆炸,也就成了遊戲裡半傷區的傷害。
這種穹甲佈局缺點就是限制了核心艙的高度,造成噸位浪費嚴重(大德意志噸位浪費能力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