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慧子童裝
-
2 # AI麥迪
科普:鞍馬,男子競技體操專案之一,起源於歐洲。羅馬人曾利用木製馬來訓練騎手。19世紀初德國體操家F.L.楊把這種木馬砍頭去尾作為體操器械。1896年鞍馬被列為體操比賽專案。現代比賽用鞍馬器械長160釐米 ,寬35釐米 ,馬背中央木環上沿離地面120釐米 ,離馬背12釐米 ,兩環相距40~45釐米 。
競技體操的專案是有規定的,男子六項、女子四項。分別是:
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單槓;
女子:跳馬、高低槓、平衡木、自由體操。
-
3 # wystony
鞍馬這個專案需要力量比較高,對於手部撐起整個人體力量要求高,體操運動員年齡普遍比較小,可能不利於女性的整體發展。
-
4 # 西崑崙Bruce
首先說一下,其實在之前女子是有鞍馬的,後來發現力量完全達不到,經常掉下器械,才換成的平衡木,具體是什麼情況呢?下面容我一一道來:
【最初的體操】
1896年第1屆雅典奧運會,設立了鞍馬、吊環、跳馬、雙槓和單槓專案,還有爬繩。但沒有自由體操專案,也只有男子體操比賽。
在以後的奧運會上,體操比賽先後增設了火棒操(後改為輕器械體操)、瑞典式體操、歐洲式體操等體操比賽。1932年洛杉磯第10屆奧運會上,增設了自由體操,使競技體操初具規模。1936年的柏林第11屆奧運會上,體操比賽才真正形成男子6項比賽;輕器械體操、瑞典式、歐洲式等體操比賽則從男子體操比賽中取消。這次奧運會還開設了女子體操比賽專案,但女子比賽專案的完善與定型是在1960年的第17屆羅馬奧運會才完成的。
【女子體操開始發展】
1934年,第1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將平衡木列為女子體操比賽專案,並趨於規範化。整套動作在長5米、寬僅10釐米的 有限狹窄木面上進行各種跳步、轉體、波浪、平衡、造型及滾翻、軟翻、手翻、空 翻等技巧動作。要求動靜結合、高低起伏並能不斷變換方向,難度很大。需要運動 員有平穩的控制能力及準確性,反應也要機敏靈活。郵票畫面上為一女運動員,在 平衡木上做騰空跨跳動作的瞬間。
不過那時候還不是奧運專案。雖然兩年之後奧運會上已經有了女子專案,不過那時候平衡木主要是用於舞蹈類等一些靜態動作,而非現在的手翻空翻動作,一直持續到60年代,在那之後由於不斷需要在大舞臺表演鞍馬,女子選手因為上肢力量完全不夠,所以就乾脆去掉了,只保留女子的平衡木了。
到了70年代平衡木才開始出現一些上法、倒叉、後團等動作。
80年代開始加上了一些皮革和絨毛,這樣就很豐富了運動員可以做的動作,而為了專攻這一方面,就開始不斷有了長足進步。
而這個改變的初衷也是為了表現男子體操和女子的區別,男子注重表現力量,女子注重表現技巧。所以在後來男子鞍馬、吊環越來越突出,而女子的平衡木越來越好看。
【總結】
其實歸根到底還是由於體操不斷髮展,人們對於規則、運動表現出的意義等等方面不斷完善所形成的修改而已。
也就是說鞍馬並不適合女子,平衡木並不適合男子罷了。
-
5 # 茗風242
這和我前期回答男子專案沒有平衡木類似,體操是凸顯男女各自專案美感的一項運動,鞍馬一來主要是突出人上肢手臂,手腕支撐能力的,且是在運動中支撐能力,不是用死力和蠻力的。首先這個專案,包括女子專案的平衡木就是男女體操各單項中各自最難比的專案,女子手臂支撐能力本來就比男子弱,男子專案裡尚且都是最難比的,換到女子的話那不是失誤頻頻,比賽還有什麼觀賞性?都是看失敗的成套。而且女子體操服是下肢露出連體的套頭服裝,鞍馬是一項雖然是靠手支撐,但主要看下肢擺盪的動作,特別類似托馬斯全旋等,是要分開兩腿,把身體伸展到極致的動作,女子穿那樣的體操服,比賽起來容易走光,沒有美感,不文明。再有就是鞍馬是凸顯男子上肢力量的運動,勢必需要加大上肢力量訓練,男子練鞍馬這些專案的,上身呈肌肉累累的倒三角型,沒有哪個女孩子願意練成粗脖子,呈倒三角,失去女孩子第二性徵,線條柔順美感的專案,這也不符合體操是凸顯男女各自身體美感專案初衷。
-
6 # 飛翔的蚊子1203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呢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鞍馬這個專案:
鞍馬源於跳馬專案。羅馬人曾利用木製馬來訓練騎手。1804年德國著名體操家古茨穆特斯將木馬上的馬鞍換成一對鐵環,後鐵環被木環取代,形成現在的鞍馬。1896年鞍馬被列為體操比賽專案,為男子專案。鞍馬決賽時每隊參賽運動員最多兩名,只有在團體賽中鞍馬成績排位前八名或前六名者才有參賽資格。只比自選動作。將運動員在團體賽中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總得分的二分之一,加上鞍馬決賽中自選動作的得分,作為最後得分排列名次,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滿分為20分。70年代中、後期,匈牙利運動員Z.馬喬爾開創了縱向前移位、沿身體縱軸反向轉體和跳動移位等技術,美國運動員K.托馬斯創造了分腿波浪全旋技術 。
80年代,倒立技術與隔環轉體型別的動作逐漸增多。鞍馬技術進展快,難新動作不斷出現。中國運動員對鞍馬技術的進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1981 ~ 1992年在世界性比賽中共獲得6次鞍馬世界冠軍。從1992年奧運會起,團體分不帶入單項賽,僅以自選動作的比賽成績確定名次。滿分為10分。從2009年使用體操新規則起,得分不設上限。由難度分和完成分兩部分組成。難度分不設上限,完成分滿分為10分,從10分開始扣。團體預賽前八名獲得決賽資格。每隊最多有兩人參賽。
我們在看一下這個專案的成套動作:
比賽成套動作包括,兩臂交替支撐的各種單腿擺越,正、反交叉,單、雙腿全旋和各種移位轉體等動作。20世紀50年代鞍馬上有了各種環上轉體。70年代中、後期,匈牙利運動員Z.馬喬爾開創了縱向前移位、沿身體縱軸反向轉體和跳動移位等技術,美國運動員K.托馬斯創造了分腿波浪全旋技術 。80年代,倒立技術與隔環轉體型別的動作逐漸增多。鞍馬技術進展快,難新動作不斷出現。中國運動員對鞍馬技術的進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1981 ~ 1992年在世界性比賽中共獲得6次鞍馬世界冠軍。
我認為不適合女子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鞍馬上講究力與美的動作,女子沒有這麼大的力氣去支撐
2。因為女子上肢力量無法支撐她完成優美的動作。
3。鞍馬這個專案需要力量比較高,對於手部撐起整個人體力量要求高,體操運動員年齡普遍比較小,可能不利於女性的整體發展。
4。最可能是女性的特徵侷限性了吧!因為體操中的鞍馬專案,是兩個手支撐整個身體在馬上做優美的姿勢,是非常需要力量才能支撐身體。作為女士力量肯定是達不到男人程度。從而會缺失一點力量的美,所以暫時沒有這個女子專案。但我相信以後的女生力量完善的情況之下,還是有機會立這個專案的。期待有那麼一天!也期待我們女士力量與美的結合!
回覆列表
最可能是女性的特徵侷限性了吧!因為體操中的鞍馬專案,是兩個手支撐整個身體在馬上做優美的姿勢,是非常需要力量才能支撐身體。作為女士力量肯定是達不到男人程度。從而會缺失一點力量的美,所以暫時沒有這個女子專案。但我相信以後的女生力量完善的情況之下,還是有機會立這個專案的。期待有那麼一天!也期待我們女士力量與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