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心影視

    華晨宇說《鬥牛》是一首大愛的歌,大愛是什麼?20世紀法國戲劇家阿爾託提出過一個“殘酷戲劇”的理論,按照阿爾託的理論,戲劇應該是有力量影響事物的形成和發展變化的。MV很震撼,引起人們對事物兩面性的思考,最後畫面落到白色最後呈現紅色的鬥牛,真的會讓人浮想聯翩,人類純潔靈魂上的一模紅色思考。

    這個MV很適合反覆觀看,每次都有新發現,很適合思考,剛開始覺得什麼保護環境,什麼人類發展,什麼物種輪迴,大的方面。看了幾遍就在想,所有的事都在因果輪迴,與其費盡心思想著怎麼做去得到利益,不如做好自己,活的開心,也不會受道德折磨,沒準會有好的結果。鬥牛鬥牛,人終為牛,一無所有,性向善——才是人類最後的驕傲和勝算!

    他用空靈的歌聲呼喚內心良善,用共情之心善待萬物生靈,向生命致以崇高敬意

    “空中奇幻鬥牛場”畫風科技感滿滿~

    他用光與影的交疊、理智與瘋狂、安靜與激烈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的淋漓盡致,隱喻著鬥牛士和牛沒有誰是勝者,探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性向善的意義。

  • 2 # 柒季C

    整個主歌都是敘事,搖滾熱血,說唱的嗓音低磁懾人,歌詞也直接勾勒出主角西班牙鬥士的瀟灑快意,直到A4段“屍首氣味中陶醉”,對鬥士的讚美才暗轉向反面。從這句開始,競技場沙土飛揚的刺激振奮黯淡下去了,榮譽褪色後只有血腥的痕跡依舊。“王子們稱為之最,原來他一生在追”,既可以說是上帝視角的評判,也可以說是鬥士暮年的自省。因此,“對生命致以敬畏,無論是什麼地位”,既是告誡,也應是懺悔。

    後面還有一段主歌重複鬥牛場面,但是敘事的部分差不多到此為止了。

    穿插在敘事段落中的C段,旋律接近聖詠,填詞是:

    “野性坦露著靈魂純粹,或者肆意妄為。”

    人和動物都是野性難馴的。鬥牛這樣的萬人狂歡,刻意激發動物的兇暴野性,其實是為了襯托出人類的英勇,好像人類能在這樣的原始野蠻的鬥爭中取勝,便證明人類的靈魂更加高貴。

    人類仗著所謂的高等,往往在肆意妄為。人類的野性雖被聰明地隱藏,其實卻從沒有被真正教化。反而被人類凌虐取樂的動物,或許擁有著更加純粹的靈魂。

    “野性坦露著靈魂純粹,或者肆意妄為。”

    “直到親手栽培了原罪以後,又要將它摧毀。”

    傲慢是人類的原罪。

    C2的女聲吟唱響起的時候,他閉目仰頭,白光打下來,他就像一座憂鬱的雕像。

    接著,他重新舉起話筒。坦率堅韌的男聲與空靈神聖的女聲交織著,緩緩上升,鼓點推起,他舉起右手,引領萬人合唱。

    “野性坦露著靈魂純粹,或者肆意妄為。”

    “野性坦露著靈魂純粹,或者肆意妄為。”

    “野性坦露著靈魂純粹,或者肆意妄為。”

    然後D段爆發,說唱暴風驟雨般鋒利而不留情面,歌詞華麗的敘事直轉成鮮明的批判和諷刺,放大鏡下看人類延續著上帝視角,卻更多一分熾熱情感,彷彿是出自人格化的神明或者神化的人類英雄的急切教誨:“太混亂,生命本就該迴圈”――禱告吧,悔過吧――“性向善,才是人類最後的驕傲和勝算”。

    降臨出來的時候大家都說這是一首聖歌,而鬥牛的神性,被包裹在搖滾的核心裡,卻不是那麼顯而易見。這首歌很深,比好聽、爽、炸、高階都深,關乎人性,關乎自然,卻比這些都還要更深。

    他說,這是一首大愛的歌,要愛自己,愛身邊的人,甚至是愛自己的敵人。

    不知他是否知道,上帝之子也說過類似的話語。

    跑題談談降臨。關於原罪,其實在《降臨》中也有諸多暗喻。歌詞初看是各國神話宗教的一鍋亂燉,毫無章法,但是仔細揣摩以後其實感觸良多。就拿河童來說,明明前面的意象都屬於西方神話,這裡突然跳出一個河童來,很多人

  • 3 # 菲侃娛樂

    鬥牛只能心臟驟停而歸暗黑的空中鬥牛場,機械鬥牛士在觀眾歡呼中殺死了牛渾身血汙,牛殺死了殺死牛的鬥牛士刺穿心臟,憤怒的看客們刺死了殺死鬥牛士的牛箭箭穿心。城市裡的人夢遊一般,不知自己是人還是牛,浮入空中鬥獸場,也不知自己是人的命運還是牛的命運 。其實人就是牛,牛就是人。浮入鬥獸場的人變成了牛,落回人間的牛又變成了人。“對生命致以敬畏,無論是什麼地位”穿插畫面:森林大火,冰川陷落,無處落腳的北極熊,凌亂的飛鳥,穿梭遍地垃圾之上的坦克。無數機械鬥牛士泡在福爾馬林中,頭顱放在展架之上。鬥牛之後,依舊依然命不由己。牛與鬥牛士,都是玩物。紅衣華晨宇和白衣華晨宇切換在鬥牛士和牛的角色之間,倒在大火之中,倒在冷箭之下,倒在困住自己的“玻璃金字塔”中。最後他在夢中醒來,世界純白。如果所有的爭鬥都只是他的一場夢。可每個醒著的人在經歷的。也像他的夢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生命還餘最後三天,你會如何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