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網紅歌手啊明i
-
2 # 創新自我
其實這個很簡單推算,因為人家團結,不像我們中國企業家一盤散沙,為了利益。國家強大其實跟團結有絕對性的關係,特別是這些商人企業家。槍口對外,我相信世界的強大的頭銜是指日可待是在中國。還是希望我們中國的企業家團結,早點醒悟槍口對外。要是那種美國也沒那麼囂張。
-
3 # 大涉
首先一點要承認的是德國工人的工作態度,在工作中,他們能嚴謹的按照指定規程工作。
1、武器方面,經過一戰的洗禮,德國部隊不允許裝備重機槍,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研製出了號稱希特勒電鋸的通用機槍mg42,目前很多遊戲中還能見到這款機槍的身影,這款槍可以說是當時最先進的機槍,在其他歐美國家眼裡就這樣一款幾塊鐵片,幾根鐵管拼接在一起粗製濫造的的機槍根本不值得關注,開戰之後讓盟軍吃盡苦頭。
2、納粹德國研製原子彈的領頭人海森堡。海森堡知道鈾235是製造原子彈的核心物質。海森堡經過計算,得出結論:至少需要幾噸的鈾235 才能成功造出原子彈。而其中的原因居然是算錯了。
3、發動機技術。二戰世界上最大功率的坦克汽油發動機,德國 HL230 700馬力;最大功率的坦克柴油發動機,虎式坦克的柴油機,1200馬力。
4、導彈技術。德國對導彈的研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就開始了。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不得發展傳統的火炮,坦克,飛機甚至重機槍等武器。條約目的自然是用來限制和壓迫德國,不讓它在短期內復興,再次對盟國構成威脅,這樣就催生了德國的導彈製造,最後在蘇聯攻佔柏林的時候,獲得了很多德國V系列導彈的資料。
5、飛碟技術。飛碟其實是納粹德國製造的飛行器。資料顯示,早在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就已經在秘密研製碟形飛行器,並且已經制作出能夠飛行的樣機。但隨著戰爭的程序,這種"曠古絕今"的狂想未來得及公開便因納粹的覆滅而消失。
6、時空交換技術。納粹鍾留存的資料料實際上非常有限,只能看到一些關於納粹鐘的帶有傳聞性質的簡介,因為納粹鍾在實戰領域並沒有付諸實踐過,並不是一種武器,而是希特勒想透過納粹鍾回到過去,來扭轉當時的戰局。
-
4 # 子路ZULU
德國前總統赫爾佐格曾說,“為保持經濟競爭力,德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這裡所說的技師,指的是支撐“德國製造”的“工業技師”。
當年德國工業之所以如此強悍(當然直至現在也依然很強悍),關鍵是這個國家積蓄了豐厚的“工匠”資源,包括工程師、高階技工、普通技工。德國的工匠精神就是嚴謹、規範、一絲不苟,規定螺絲需要擰五圈,他們絕不會擰四圈半。無論是工程師還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絕活,有的是祖上傳承,但更多來自遍佈德國的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甚至應用技術大學,此外德國行業協會的培訓和企業內部的實地訓練也非常普遍。
問題是,為何那麼多德國人甘願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憑?
1、在德國,做技工不丟人,他們在社會上同樣享受其他“高等職業”所擁有的聲譽和尊敬。在德國人看來,每個人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無論是政治家、教育家、企業家、工程師還是技工,他們僅僅是職業之別,不存在尊卑貴賤。
2、技工同樣也有很高的收入。普通技工2000~3000歐元(約14500-~22000人民幣)的收入,一點也不比大學畢業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階技工更是企業之寶,他們的收入更高,養家餬口已經不在話下,而且還可以買房買車,享受高品質的生活。
3、德國的教育通道對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均非常暢通。從事技工的人,如果想“轉換跑道”,也可以申請進入應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後拿到國家承認的碩士文憑。當然也可以透過補習,取得“Abitur”(完全中學畢業文憑)後,同樣也可以申請綜合大學,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德國上學沒有年齡限制,屬典型的活到老學到老的範例。因此,如果大學課堂上見到白髮蒼蒼的老頭老太太,根本不足為怪。
由於德國人具有普遍平等的觀念、技工也享有較高的收入、隨時可以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所以不少德國人寧願選擇做技工,而不是非要去比拼大學文憑。正因為德國人的務實精神,在德國不僅有眾多“仰望星空”的思想家,而且也有大量“腳踏實地”的實幹者。
看到此文如果你也有感想,說說你的看法吧。
-
5 # 斷劍殘槍
時至今日,德國給國人的影響仍然是“嚴謹”,這和德國強大的工業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的確,今天的德國,GDP雖然早已被日本以及我國反超,但仍然雄踞世界第四,牢牢佔據歐洲第一工業強國的位置。
那麼,為何國土面積還不如日本的德國,工業實力能如此強勁?
1、工業革命的強勁推動
雖然德國有神聖羅馬帝國的光環,但現代德國的起源,卻是1871年第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鐵血宰相,以出神入化的外交手腕,讓支離破碎的德國,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終於形成一個堅不可摧的整體,德國也由此獲得了新生。
雖然德國沒有完全趕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但這恰好成為德國發展的歷史機遇。德國統一時,第二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德國的第一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得以交叉進行,德國省去了兩次工業革命迭代的時間和消耗,得以從高起點開始。
據九眾教育瞭解到,到20世紀初,德國經濟實力已經僅次於美國,躍居歐洲第一。高度的工業化為德國帶來了海量的數量技術工人,這使得德國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國土縮水了數十萬平方公里後,仍然能夠迅速崛起。
2、世界大戰的瘋狂掠奪
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德國絕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復仇的目標。
雖然德國1871年統一時,國土面積達到54萬平方公里,但依然難以改變地狹人稠的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完成工業化並富國強兵,就必須要瘋狂擴張,向外掠奪。
一戰的戰敗讓德國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所以二戰時期的德國就以整個歐洲作為德國的原料產地和市場。
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崛起並橫掃歐洲的過程中,德國掠奪了大量財富,幫助德國在擺脫經濟危機後,重新回到西歐經濟一哥的位置上。
雖然二戰結束後,蘇聯在德國佔領區內對德國的工礦裝置進行了瘋狂的洗劫充作戰爭賠款,但德國西部的區域,在英美德國的佔領下基本免於劫難。
而東部的洗劫,客觀上也讓德國破舊立新,直接完成了技術升級,再度實現高低點起步。
3、冷戰對峙的因禍得福
為懲罰德國,防止法西斯死灰復燃,二戰後美蘇英法四國對德國分割佔領,隨後美英法佔領區合併,德國形成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對峙的局面。
因為是冷戰最前沿,美蘇雙方為了能夠壓制對方,都對德國的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
美國在馬歇爾計劃中對聯邦德國進行了大量援助,在技術、金融、裝置等方面對德國進行大力扶持,德國經濟迅速復甦。
1955年,聯邦德國被納入北約,從此搭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快車,戰後僅10多年,聯邦德國經濟就重新成為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民主德國作為蘇聯的衛星國,在計劃經濟模式下,經濟發展速度一度超越聯邦德國。
雖然50年代開始民主德國經濟發展速度減緩,但由於大量高素質人才的存在,民主德國直到兩德合併前,都是共產主義陣營工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因為德國成為冷戰前沿,雖然德國國土被撕裂,但德國也成為雙方秀肌肉的平臺,他們對各自德國部分的支援,幫助德國工業實力水漲船高。等到1990年兩德合併,德國繼續傲視歐洲。
4、自身政策的審時度勢
從1871年統一開始,德國就注重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大規模推行義務教育,20世紀初期,德國國民的受教育率就超過了90%,甚至當時大部分的婦女就受過教育。恐怖的受教育程度,為德國的工業化和創新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今天的德國,技術類院校的地位和學術類相等甚至超出,這使得國民對技術類人才更加認可和趨之若鶩。
雖然二戰沒有能夠讓德國吸血歐洲發展自己,但二戰後的歐洲共同體從某種程度上讓德國取得了成功,透過組建區域經濟聯盟,德國的發展有了異常強勁的動力。
一直以來,德國沒有像美國這樣,在美元石油霸權的推動下走向產業空心化的深淵。
相反,今日德國的工業門類齊全,且竭力抑制超大企業的發展,奉行“限大扶小”的政策,經濟發展儘可能均衡,如今,德國的中小企業數量佔據了德國工業總量的一半以上,實力異常強大。
所以德國工業的強大絕不是偶然,這也使得“德國製造”成為世界範圍內經得起考驗的標杆。
時至今日,我國工業化正在異軍突起,正在引領下一個工業化潮流,但願不久的將來,“中國製造”能達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新高度。
-
6 # 趣事搜天下
德國的工業是強大的,
一、是因為德國的管理就是世界上先進的。
世界新工業的起源在英國,法國緊隨之。當德國發展自己落後於英法時,心理十分著急,於是發展本國新工業。由於新工業需要技術與技術研發,而德國一無所有。他們為了走捷徑,派出了許多人出去偷取英法技術,這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科技間諜。
在同時也開始學習科技研究開發,重視人才陪養,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很快就有了快速發展,並在許多管理等方面領先於世界。所以在一二次世界大戰前都已經有很先進的工業了,這樣的工業大國發展了上百年的,其許多方面都是世界性的,強國就再自然不過了!
二、國家如果發展的強大是和國民的道德素養有很大的關係的,
並不是說你有錢了國家就強大了,德國就非常注重這些在道德修養教育的同時發展經濟,讓德國的整體發展進入到一個良性的迴圈,在這個國家你乾的任何工作都會受到人們的尊重尤其是工業發展,並不是說你能設計幾個資料工業就強大了,這裡麵包括的技術人員的工作成績甚至是比設計者的成績都要大,這是一個國家整體性的東西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明白,大家把德國和我們的國家在各個方面對比一下尤其是在尊重人這一個問題上看看兩個國家的態度就能的到一個比較。
三、德國的工業資源豐富
工業上,德國煤和鋼優勢顯著,德國直接統治區生產了4億噸煤、3180萬噸鋼,而蘇聯只有1億5千萬噸煤、1790萬噸鋼。充足的煤使德國擁有700億度電力(蘇聯480億度),開動了126萬臺金屬切割機床(蘇聯58.4萬臺),德國的機器製造工人超過蘇聯兩倍。同時整個西歐也在為德國生產,那裡有4876個兵工廠,僅法國每年就提供1300輛載重汽車和100萬發炮彈
-
7 # 請把我的鍋留下
近代以來的德國工業發展迅速,尤其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實力非常強大。正是因為德國工業實力如此之強,才能使得其發動兩次世界大戰。
重視基礎教育
德國率先在全國普及義務教育,讓自己國民素質大大提高。培養了大量熟練的產業工人,利用複雜的電氣化工業裝置提高了生產效率。在德國靠提高工人素質和技能來提高生產發展工業的時候,英法還在靠血腥的壓迫工人來獲取利潤。隨著技術的進步,德國工業發展就慢慢超過了英法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發展科技,重視科學家
德國不僅積極發展基礎教育,還大力發展尖端科技,培養各種科學家,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有了基礎教育和義務教育做支撐,德國科技成果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擁有很多的工業發明成果。
據相關統計,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人包攬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這是一個多麼恐怖數字。
-
8 # 李太初
這就要從德國的前身普魯士說起。近代的德國起源於普魯士,普魯士是個非常厲害的國家。普魯士人不僅能打,而且非常注重教育。早在1737 年,普魯士國就頒佈了具有普及義務教育性質的法令。1763年,又頒佈了強迫教育法令,拉開了義務教育的序幕。在普魯士政府強有力地推動下,普魯士的入學率和識字率急劇攀升。1816年,普魯士共有20345所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高達60%,而30年後入學率攀升至82%。發達的教育造就了德國高素質的國民,為德國科技和工業的騰飛打下了基礎。1871年,德國完成統一。國家的統一為德國工業的騰飛創造了條件。當時正值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德國人積極投入到這次工業浪潮中。高素質的國民、豐富的資源和強有力地中央政權,有力地促進了德國工業的發展,德國工業在短短的數十年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870年至1913年,德國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7%,其中大部分源於工業的增長。1913年,僅僅54萬平方公里的德國,其工業產值在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高達16%。在德國工業的發展中,教育和科技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由於德國擁有龐大的高素質國民和眾多的學校以及科研機構,所以德國人的科技成果層出不窮。內燃機、發電機等一系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成果很多是由德國人發明的。德國也因此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奠定了德國在汽車、冶金、電力、化工等各個領域的領先地位。德國人在這些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很多工業巨頭在所在領域的領導地位甚至不可撼動,德國的人才更是多如牛毛。二戰前,德國人拿走了世界一半以上的諾貝爾獎。教育培育了人才,人才創造了科技,科技造就了德國強大的工業。所以即使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得稀巴爛,但德國依然能夠崛起,因為德國的人才還在。只要人才還在,德國就能崛起,這就是德國能夠在兩次世界大戰戰敗後依然能夠屢次崛起的原因。此外,德國工業的強大還和德國人的性格有關。德國是個非常嚴謹的民族,甚至可以說刻板固執。雖然德國人經常為此感到苦惱,但這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國工業生產的品質。德國對他們生產的每一樣工業品的要求都非常高,生產工藝和生產質量要求非常嚴格。大到汽車、飛機,小到生活用品、小孩子玩的玩具,他們要求的品質是一樣的,力求做到完美極致。他們甚至根本就沒從商人的角度去思考產品,德國人生產產品想的是怎麼樣能經久耐用而不是怎麼賺錢。比如德國的汽車,非常結實耐用,有時候甚至能開到報廢。看看青島的下水道就知道,德國人有多嚴謹刻板,他們首先考慮的不是經濟利益,而是怎麼去把東西做好。不是所有的下水道都能用上百年,起碼中國的很多下水道就不行。儘管德國工業遭到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嚴重破壞甚至摧毀,但德國人並沒有被打倒,他們執著的在廢墟上進行了重建,在短短的數年後就重返世界製造業大國的行列,重返世界工業製造的舞臺。在德國國內,仍然擁有一大批非常具有實力的超級工業巨頭,比如戴姆勒、西門子、採埃孚、蔡司、巴斯夫等等。他們隨便挑出來一個都是巨無霸的存在,在相關領域都是最頂級的。我們就以汽車製造為例,德國的賓士、寶馬、大眾三大汽車巨頭,他們在汽車領域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實力也是世界名列前茅。在技術含量最高的大型乘用車方面,德國車甚至佔有壟斷地位。此外,德國的中小企業也同樣非常厲害,他們雖然不像那些巨頭們一樣耀眼,但他們在很多領域卻是稱霸全球。德國人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技術、人才和態度可以說是德國工業能夠稱霸的關鍵因素。而大部分國家並不具備這些因素,也許只有一根筋的日本人可以與其相媲美,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工業能夠後來者居上和德國並駕齊驅的主要原因。因此,德國製造能成為世界工業的標杆並非偶然。雖然我們已經成為了製造業大國,但我們想要成為像德國那樣的製造業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9 # 工業科技學
德國具備一系列優秀品質造就了德國的工業成績
可怕的不是強者,是比你更努力的強者珍視“身後名” 不貪“眼前利”探求本質,考慮長遠德國不相信物美價廉一個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德國對機械類技術教育也特別重視,從小當興趣培養,加上德國技術工人薪水普遍全球算高薪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興趣決定了出路。 德國觀念職位不分貴賤,普遍平等,日本也是如此,日本也是工業超級強國,說起來兩國有很多相似點。
為什麼德國出那麼多豪車品牌?BBA 寶沃?這都是跟強大的工業基礎分不開的,當然也有一定的歷史原因造就了現在的局面,不過人家基因裡就對此不疲。
回覆列表
二戰時,德國在歐洲戰爭橫行霸道,讓歐洲陷於了一片水深火熱當中,而日本作為亞太區的霸者,也對亞洲導致了不可磨滅的不良影響。
有了強勁的軍事力量,不論是人或是一個國家當然是不會老實的,再再加上美國具有全球性戰略部署的計劃,它開始在世界各地四處打戰,找尋戰略型佔領的地點,由於美國軍隊的軍隊實力強悍,好多國家都並不是對手,是因為美國攻擊的國家和地方都是老早已計劃好的,並且美國對中東地區是非常的注重,所以美國軍隊在此處也是攻佔了大量的石油資源,因此才能夠以此來來以戰養戰,並不會讓經濟遭到傷害。
但是有專家指明,美軍在阿富汗就遇到了硬茬,伴隨著全球戰略的進行,美軍在阿富汗國內十幾年如一日的無法獲取真的的勝利,這讓美國軍隊的錢足夠的白白浪費了十幾年,所以美國現如今也要真得支撐不下了,在前段日子積極和塔利班組織簽署了停戰協定,這也是迫不得已,由於身處別國,對地形又不熟知,軍費開支的支出卻也要佔領一大半,這已經讓中國軍方苦不堪言了。
美國軍隊絕對沒有會想到,自己的軍隊爭戰諸多國家數十載的時間,卻最終會敗在一箇中東大國裡,甚至差一點產生了兩敗俱傷的局勢,但是美國軍隊對阿富汗的戰略實行的也有問題,說到底不可以對其進行大範圍的軍事行動,一旦被別國找到藉口,美國的好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日本沒有選擇進攻蘇聯,最首要的原因並不一定是他們在諾門坎戰役中遭受的挫折有多麼的極大。
從當時的情況來講,美國是一點都不比蘇聯柔弱的,日本為了東南亞的原油都能隨意對美國爆發性戰局,又怎麼可能會由於諾門檻戰事的一點點挫敗而捨棄她們的大局意識呢?
諾門坎戰事的真實情況並不是猶如我們想像中這樣一面倒的,在諾門檻戰事中,蘇聯使用了遠超過日本許多倍的子彈,但與此同時,她們在應對日本悍不懼死的陸軍時,死傷人次卻要比日本的死傷人次少上了許多 。
如果那時日本人進攻了蘇聯,那他們在打到東歐以前,即將面臨著沒法獲取石油資源的尷尬。
接著在美國隨之而來的援助下,她們依然會遭受到一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