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熊三妹
-
2 # 廣西農人阿珊
1,玉米免耕播種機主要分成三大部分,前面為開溝部分,主要是對土壤進行翻耕,並挖出播種溝;中間為施肥、播種部分,也就是前面進行開溝的同時,後面進行施肥、播種,且能夠隨意對施肥以及播種深度進行調節;最後面為鎮壓部分,主要是用於覆土,從而實現保墒。
玉米免耕播種機具體可分成以下不同部件,缺少任何一個部件都不允許。主要有機架、牽引架、掛鉤、液壓分配器、牽引調節器、油管接頭、油管支架、播行總成升降油缸、支腿、地輪、種子與肥料箱、彈簧組合、提升軸、腳踏板、單圓盤、雙圓盤、單行種植總成、排肥管、排種管。
玉米免耕播種機發生故障的數量以及使用壽命的長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操作人員是否能夠按照操作要求正確使用,並經常按照說明書對其進行適當的保養和維護。
2優點
減少作業費用。相比於傳統的作業方式,免耕直接播種無需進行耕地作業,從而確保作業質量良好,提高作業效率,減少作業費用。另外,田地使用免耕播種機進行播種時,無需提前對田地存在的秸稈以及地表殘茬進行清理,也不需要進行滅茬聯合整地,能夠同時實現多項工序,如化肥深施、精量播種、覆土鎮壓等。此外,還無需進行滅茬起壟作業,也能夠明顯減少工時,同時節省作業費用,同時還有利於農民瞭解土壤墒情而適時進行播種。
增強蓄水保墒能力,有效避免土壤板結。田地經過免耕播種機作業後,能夠增強蓄水能力,有利於促使苗情保持良好,還有利於保肥,不容易發生肥料流失的現象,從而能夠確保肥力被更好的綜合利用,提高效率,從而增加玉米產量。另外,免耕播種機能夠明顯減少田地內使用農業機具作業的次數,從而減輕對土壤的鎮壓程度。此外,田地無需使用犁耙進行翻耕,減輕土壤間的粘閉,從而有效避免土壤板結。
玉米種植後具有較好的抗倒伏效能。田地經過免耕播種機種植玉米,能夠確保表層存在大量的根鬚,且主根非常發達。其中表層根鬚能夠與沒有進行翻動土壤良好固結,主根則能夠深入到地下,用於汲取充足的化肥營養。
有利於玉米芽破土,增加玉米產量。田地中殘留的玉米作物秸稈,春季耕種時能夠避免地表水分大量蒸發,促使玉米芽更好的破土而出。另外,作物秸稈在夏季處於高溫環境,使其腐爛,能夠使表層土壤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從而促使土壤結構被有效改善,創造更好的適宜作物生長的環境。
3調整使用
懸掛機具水平調整:免耕播種機作業前,要對機具前後水平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其在作業時過程中機具在前後保持水平,且此時要注意機具水平面與萬向節之間形成的夾角要控制在±10。,確保前後水平保持一致。機具使用前還要進行左右水平的調整,一般先將機具提起,確保開溝器和旋轉刀具完全離開地面,並對機具和刀尖之間保持水平與否進行觀察,確保左右水平一致。
播種過程中適當調整機具的前進速度:主要調整原則是當拖拉機沒有處於超負荷狀態,且當播種深度滿足農藝要求,不僅要確保播種質量,還要是拖拉機的額定功率得到充分發揮,從而實現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通常情況下,免耕播種機的作業速度適宜為每小時行駛1~3km。如果比阻較大,則調整以較小速度前進,反之則以較大速度前進。
鎮壓器調整:主要是結合各地不同的農藝要求,透過使鎮壓輪兩側搖臂上限位銷處於扇形排孔上的位置發生改變來對鎮壓效果進行調整,如果向下移動上限位銷,則具有越大的鎮壓力。
試播:機具正式進入田地作業前,必須進行試播。試播前,還必須確保所有部位處於正常狀態,各項調整已經符合規定。試播時,要先新增充足的肥料和種子,開始作業速度要慢些,逐漸加快,達到每小時超過6000m後,保持勻速行駛一段距離,接著停機進行檢查,主要是對肥料與種子橫向距離、施肥深度、播種深度、播種株距、鎮壓強度等進行檢查,確認不存在任何異常現象,之後才能夠投入作業。
4注意事項
機具作業前,必須對所有緊固部位進行檢查。將適量的黃油加註在鎮壓輪軸承座、刀軸承座、萬向節十字架等處,將適量齒輪油加註在齒輪箱內,將適量的潤滑油加註在鏈傳動以及其他轉動部位。隨時注意檢查機器是否保持正常轉速,發出正常聲音。定期對各個傳動部件的張緊程度以及各個配合部位間存在的間隙進行檢查,確認適合與否,如果不適合則要進行及時進行調整。每天結束作業後,要對機具罩蓋上附著的雜物、塵土,對開溝器上的掛草、黏土進行清理,並將剩下的種子、肥料清出。如果條件允許,機具使用後最好存放於庫房內,如果只能夠存放在室外,則要覆蓋塑膠布,避免雨淋或者受潮生鏽。
-
3 # 老孫立超
1、節省成本,早點下種。收完小麥後,播種夏玉米時間緊,為了抓緊時間播種,大多數玉米種植戶都選擇了直播免耕,同時減少了機械作業次數,可以節省了耕地的費用,降低了種地成本也節省了勞動強度。
2、利於保墒,增強土壤中的有機物,免耕直播,麥茬地中一部分麥茬可以遮擋陽光,有利於阻擋水份蒸發,保持土壤中的墒情,過一段時間,麥茬風化分解,成了很的有機肥,有很好的改善土壤的作用。
3,對除草起到緩解作用,免耕直播的玉米地裡,雜草生長較為緩慢,也是因為有麥茬遮蔽陽光的作用,使小草生長較為緩慢,對除草工作有一定的意義。
4、缺點,由於收割機收小麥的麥杆的粉碎噴撒不均勻,有些玉米種子種在了碎麥秸上,沒有種進土壤中,很有可能會有缺苗現象發生。這一技術期待改進。
友情提示:玉米免耕直播間隔2一3年,最好用機耕把土地深翻一次。保持土壤的活性,為農業豐收合理科學的利用好土地。
-
4 # 農人夢
農民用免耕播種的玉米產量會翻倍嗎?看下面的解釋。
小麥收割前套種的夏玉米,適宜的墒水、肥料、溫度條件下,增產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左右(回答過相關問題)。農民俗語〝五黃六月爭回壠〝,要點是抓一個〝早〝字。
免耕機械播種的玉米,是在小麥收割後的一段時間內播種,時間比套播晚,增產幅度相應少些。
免耕播種的土壤顆粒結構沒有破壞,出苗後施肥、中耕滅茬、耐旱方面比較理想。滅草劑除草對玉米苗的危害與耐旱性弊端較大。
那麼,玉米免耕播種產量會翻倍是不可能地。
-
5 # 愛分享生活小竅門
1.免耕的地土質不夠鬆軟,玉米種子播種下去存活率非常非常低。
2.即使有個別的存活下來,由於土質硬,玉米根發育艱難扎土困難,導致生長速度緩慢,因此可能錯過最佳發育期。
-
6 # 京漂追夢人
免耕播種的玉米通常是指夏玉米來說的,也就是在收割了小麥以後播種的玉米。以山東地區為例,幾乎所有的夏玉米都是免耕播種,因為玉米本身的經濟效益就很低,如果再收了小麥進行耕地,會直接加大成本。
現在的小麥收割以後都不讓焚秸稈,這樣對於農戶來說想耕地都不行,耕地之後更無法播種,所以免耕是必須的。
那麼免耕播種的玉米產量會翻倍嗎?這個想想就知道了,別說是翻倍,想產量高都不太可能。因為板結的土壤,導致玉米的根系無法下扎。
別的地區我不瞭解,山東東部地區夏季的免耕玉米每畝地能過千斤就算是不錯的了。
那麼如何能緩解免耕玉米的土壤板結問題呢?當然是深播。現在的玉米播種機大部分是用小型拖拉機後面裝的玉米播種機進行操作,一次播兩壠有的三壠,可以調整深度讓播種機的鉤子下扎的深一些,這樣等於是小耕地,可以大大緩解土壤板結。
再一個情況就是,如果麥田的溼度很大,收割機收割小麥以後,會對土地造成碾壓,因此在播種玉米時,儘量避開被壓部分,這樣不至於讓玉米種露在地表。假如土壤乾旱,播種後一定要進行灌水,這樣玉米才能苗齊苗旺。
-
7 # 米貝夢
我家在關中渭北一帶,十五六年前,我們那兒種玉米全都是把地用旋耕機耕作後才播種,這指的小麥收割後的地塊。後來全部改成了免耕播種,我們那兒叫硬茬回種。也就是小麥收割後,地不需要任何整理,就用玉米播種機直接在麥地來下種。
如果墒情好,不用管,五六天就出苗了。如果墒情不好,就要進行灌溉。這裡邊還有一個問題,沒墒還問題不大,如果半墒,若不及時灌溉,還會放炮,就是指玉米籽因墒情不足出而未出而壞掉。這樣免耕播種的好處是玉米長大後根能扎牢,不易倒伏。而過去把麥地先一旋再下種,看起來是保墒了,但它的缺點就是玉米長高之後容易倒伏,從總體上來說,對玉米的增產是不利的。
再是如果天旱,苗出不來要澆地時,那特別費水,既加大了投資又影響岀苗期。所以根據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玉米兔耕播種還是好。
我們那兒是糧食主產區,種植也較單一,一年種兩料,小麥和玉米。前多少年還種一些豆類,芝麻,後來由於蟲害的緣故,這些作物老無收成,大家覺得還是小麥玉米穩產,所以這幾年就一直這樣延續下來。
其實這兩樣作物在我們這兒收成挺不錯,不管小麥還是玉米,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只要能用黃河水澆個兩水,產量都在一千斤左右。
就說今年,由於夏季雨水特別多,玉米大部分戶連一水都沒澆過,但長勢喜人,豐收已成定局,可能有些田塊都成熟了。
當然,農民用免耕播種的玉米產量不一定會翻倍,但從實踐來看,兔耕的好處的確很多,毋容置疑。?
-
8 # 佳木斯農家三姐
根據東北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免耕播種玉米是可行的,也是黑龍江政府大力推廣的玉米免耕種植方法
以我的種植經驗分析,保質保量的免耕播種可以達到正常產量,但產量翻倍不可能,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免耕播種完全可以達到秸稈還田肥田效果
以長遠利益計算,不但省去了部分肥料的投入,還減少了翻地耙地起壟的流程,更達到了減少種植成本投入,這都可以計算在免耕播種增產增收帶來的效益提升,但不是任何地塊都適合免耕播種,舉例如下
①、土壤鬆散略帶高崗地塊適合免耕播種
好處是保墒蓄水,原因是,秋天粉碎在地裡的玉米秸稈全部覆蓋在地表面,最上邊蓋著一層厚厚的大雪,既能保障土壤的溼潤,又能保證地表不硬
春天解凍大雪融化時候,雪水全部滲透在鬆散的地表下層,緩解了春旱的發生,壟臺上的秸稈被散放的牛羊吃掉一部分,颳風吹走一部分,壟溝雖然有很多玉米秸稈的莖杆存在,但它可以繼續發揮保墒遮陽作用
②、低窪易澇存水地塊不適合免耕播種
原因是,低窪易澇存水地塊因秋天收割地被壓的稀巴爛,最需要的管理環節是儘快進行秸杆打包離田或還田,爭取在上凍之前進行秋翻深翻,讓地面在充足的陽光照射下散溼殺菌,秋天最好翻耙結束,等待春天起壟播種。
黑龍江正在執行秸稈還田免耕政策,如果申請買到國家補貼免耕配套的大型農機具,不但播種效果好還可以拿到免耕播種補貼,因我自己沒有配套的大型免耕機械,這裡暫不做介紹
以北方農村普遍使用的是30馬力以上農用機械為例,播種之前掛上專用的旱田刮板或者兼用帶孔鐵跳板,如果重量太輕,可以適當在刮板上壓一定重量的物體進行刮地作業,以壟臺見溼土為宜
播種機緊隨其後跟著播種作業,底肥一定要同步深施,和種子距離至少拉開六到八公分,十公分左右效果最佳,播種以後及時鎮壓,確保種子出苗率90%以上
④、玉米免耕播種管理方法
用免耕方法播上種了,但一定要把沒有深翻的作用用深松環節補回來,因為萬物生長離不開舒適的生長環境,玉米在板結的土壤裡紮根不好後期容易倒扶,我們必須提前深松,玉米苗只要露出地面,立刻掛上大犁鉤子進行深松,犁得越深越好
第一遍深松過程中,壟溝裡的玉米秸杆只會隨著離鉤子活動一下,就算是跑到壟臺上也不會影響玉米苗生長,玉米苗一葉一心時進行二次深松,可以在犁鉤子上安上最小的犁華,安裝犁華可以鬆動壟幫的土壤,加強土壤呼吸能力
隨著玉米苗塊速升高,玉米苗五葉一心時,用中等梨華再次深松,壟溝的玉米秸杆會被土壤翻埋在壟幫很大一部分,隨著玉米苗的迅速升高,玉米秸杆會逐漸被綠色覆蓋腐爛在地裡
隨著日積月累,玉米秸稈活化土壤替代肥料的效果逐漸顯現,免耕播種不超三年,地裡的蚯蚓會逐漸增多,培肥地力的效果更為突出,在後續的追肥打藥管理過程當中,按正常播種程式走就可以了
-
9 # 生產隊長老楊
問:農民用免耕播種的玉米產量會翻倍嗎?
免耕播種的玉米產量不但不會翻倍,也不會增產,多次免耕還會減產的。
老祖宗們發明了犁就是用來耕地的,老祖宗認為耕地播種就比刀耕火種產量高,這是老祖宗們不知幾十輩幾百輩人從刀耕火種的生產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任何磚家都顛覆不了。
耕地等於一茬肥,這也是老祖宗們說的,土地經過一夏一秋的日曬風吹,土表就成了熱土,熱土上早有一層日曬風吹電打雷擊聚集的微量元素的營養精華,土地上的還有很多動植物遺屍殘葉,這都是很好的腐植質肥料,在土表經一冬的風化還會逝去,如果耕地把其翻在土下,就是為植物生長儲存封藏了這些營養精華,就等於給土壤施了一茬肥料。
不耕地,這茬天賦予的精華還會逝去,怎麼會高產?磚家們怎麼研究出來的免耕高產論?
免耕只是對麥地和乾旱而言,是無奈之舉,麥子收割後為了趕季節搶種,同時怕耕地失墒,才用這原始的刀耕火種的,這就是無奈之舉,如果有時間有條件土壤溼潤,還是耕後播種更高產。
免耕,就是復辟到原始的刀耕火種,有何高產翻倍可言?磚家,磚家。
-
10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免耕播種的玉米怎麼可能產量翻倍?能不減產就是萬幸了。對於這種免耕播種的玉米種植技術,不建議盲目的推廣,還是建議在雙季甚至三季作物種植區依據實際的生產條件來酌情推廣。對於東北、內蒙這些單季作物種植區來講,玉米免耕播種技術不管是對產量還是土壤的保護都是不利的。
說實話,東北、內蒙地區其實也有玉米免耕播種技術,而且面積也比較廣,只不過此免耕與 彼免耕有一定的差異。東北、內蒙地區的“玉米免耕技術”其實是玉米種植戶應對糧食不值錢而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懶惰種植方式。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玉米收穫之後不翻地、不旋地也不再從新起壟,而是在前一年原茬的基礎之上進行“免耕種植”。說一千道一萬,還是糧食價格太低造成的農民懶惰。只不過近些年情況好了一些,一些鄉鎮都是公家出錢免費給農民秋翻地,這種情況有了一定的改善。否則的話,十幾年沒翻過的玉米地也不見得是少數。
前面說的並不是笑話,而是真實存在的情況。雖然說收穫之後不整地,看起來是省了一些整地的費用。但是與產量、抗性、肥料利用率以及土壤保護相比,是得不償失的。產期缺少翻耕的過程,造成土壤過於黏重、緊實,土壤對水分、肥料的吸收和釋放能力都受到了嚴重的限制。而且,不健康的土壤對玉米根系的生長也有直接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在秸稈禁燒的今天,田間殘留的病菌、蟲卵也是玉米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難題。
但是,題主說的玉米免耕其實與上面所說的“免耕”還是有一定的差異。題主說的免耕其實是在南方或者黃淮海地區的冬小麥種植區收穫之後進行夏玉米種植採用的一種夏玉米搶種方式。主要的目的還在於減少成本、爭搶時節儘早的完成玉米的種植。也就是說,免耕是在麥茬的基礎之上直接播種玉米,地表還殘留大量的麥茬。對於這種方式來講,也還是有一些需要商榷的。畢竟免耕播種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會受到限制,在低抗洪澇或者乾旱等不利氣象條件下的抗性也有一定的影響,缺點還是較為明顯的。
為什麼現在很多的玉米種植戶還是會採取免耕的技術?還是在於減少的成本和減產之間的關係基本可以相互抵消。整 地,需要翻、旋、耙、起壟等過程,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如果採取免耕的技術,雖然減產了。但是以玉米的產量和經濟損失來講,與降低的成本基本上是相當的,即便是經濟損失多點,也是可以承受的。因此,現在在黃淮海地區的夏玉米種植區,免耕種植技術的推廣面積還是很大的。但是,產量降低也是必然的,不存在免耕種植的玉米產量可以翻倍的情況。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回覆列表
免耕播種一般都是一次性施肥,但是免耕施肥深度有限,一次性投入肥量過大導致浮土層淺,從而使肥效流失導致減產,最好是出苗後深松二次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