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4
回覆列表
  • 1 # 莫師八字算命

    古時候男子二十弱冠舉行的是冠禮;

    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古時候,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髮的,等他們長到一定的年齡,要為他們舉行一次“成人禮”的儀式。男行冠禮,就是把頭髮盤成髮髻,謂之“結髮”,然後再戴上帽子,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並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子二十歲了,說明他剛剛到了成人年齡,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出處《禮記·曲禮上》“(男子)二十曰弱冠”。

  • 2 # 易領心學

    中國古代男子二十歲行成人禮,稱為“冠禮”。因社會上女子及兒童不戴冠,成年男子都戴冠,故為之行加冠禮,即標誌著成年。鑑於冠禮對於家族綿延有重要意義,因此整場儀式要在宗廟舉行,以示神聖與莊嚴,家庭所有成員都要與禮,並且要聘請德高望重的嘉賓來主持。

    冠禮的主體儀式,是為即將成年者加三次冠。第一次稱“始加”,戴緇布冠;第二次稱“再加”,戴皮弁;第三次稱“三加”,戴爵弁。“三加彌尊,加有成也”(《禮記·冠義》),三次所加之冠,一次比一次尊貴。

  • 3 # 老古懂

    華夏族的成年禮,即冠禮。成年禮(也稱成丁禮)由氏族長輩依據傳統為青年人舉行一定的儀式,才能獲得承認。經書記載,實行於周代。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古代冠禮在宗廟內舉行,日期為二月,冠前十天內,受冠者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內無吉日,則筮選下一旬的吉日。然後將吉日告知親友。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並選一位“贊冠”者協助冠禮儀式。

    行禮時,主人(一般是受冠者之父)、大賓及受冠者都穿禮服。先加緇布冠,次授以皮弁,最後授以爵弁。每次加冠畢,皆由大賓對受冠者讀祝辭。祝辭大意謂:在這美好吉祥的日子,給你加上成年人的服飾;請放棄你少年兒童的志超,造就成年人的情操;保持威儀,培養美德;祝你萬壽無疆,大福大祿。然後,受禮者拜見其母。再由大賓為他取字,周代通常取字稱為“伯某甫”(伯、仲、叔、季,視排行而定)。然後主人送大賓至廟門外,敬酒,同時以束帛儷皮(帛五匹、鹿皮兩張)作報酬,另外再饋贈牲肉。受冠者則改服禮帽禮服去拜見君,又執禮贄野雉等)拜見鄉大夫等。若父親已歿,受冠者則需向父親神主祭祀,表示在父親前完成冠禮。祭後拜見伯、叔,然後饗食。此加冠、取字、拜見君長之禮,後

    世因時因地而有變化,民間自十五歲至二十歲舉行,各地不一。清中期以後,多移至娶婦前數日或前一日舉行。

    冠禮的意義:

    冠禮對於氏族男子而言,是氏族其他成員對其授予正常成員權力的手段,作為被加冠者,冠禮意味著其已經不再年少,需要主動承擔相應的義務。廣義來講,被加冠者透過冠禮洗禮的這種形式,給氏族中其他成員宣告了自己已經成年,性成熟,可以結婚,可以參加氏族活動的訊號。同時,氏族也承認該男子已成人,並以此要求被加冠者承擔其相應的義務。 冠禮的存在使得子女不能無休止的依賴於自己的爹孃。加冠意味成年,即可

    以組建自己的家庭,開創自己的事業,同時也意味著父母不在對子女無限度的撫養。古代氏族透過冠禮使得族中成年男子成為勞動力,繼而維持一族發展。

  • 4 # 糊了個逗

    早在先秦時期,古代男子到了20歲會舉行一個禮儀,來表示成年,禮儀的內容主要是給男子頭頂加上冠,因此此禮儀被稱為“冠禮”。冠是一種男子頭頂的飾物,但是卻有嚴格的等級分別,只有士族男子到20歲後才可佩戴,一般的庶人只能帶個頭巾。

    到了漢魏時期,冠成了官吏的專用物品,平常門閥士族加普通百姓是不允許佩戴。不過冠還不是最高等級的飾物,比冠更牛的是冕,這個只能是由皇帝及皇帝以下的高官才能佩戴,而皇帝的冠冕又在形式上和高官有所區別,顯示前者地位的崇高無上。

    隨著朝代的更迭,冠的發展變化也很大,到了宋代,秦漢時期的冠已經很少使用,冠的種類變得更加繁雜。以宋代為例,使用比較頻繁的冠主要有以下幾種:

    通天冠,佩戴者:皇帝,場合:朝會等正式會議及活動。通天冠傳承秦制,由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命人打造,宋代在前者基礎上加以修改,高九寸,形狀像山,正面直豎,以鐵為冠梁,在冠前加有金博山。通天冠在皇帝每天上朝時候,還有一些正式的活動上佩戴。

    遠遊冠,佩戴者:皇帝,太子及宗室諸王,場合:生活中。遠遊冠的形狀和通天冠差不多,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冠前沒有金博山,取而代之是冠前裝有展筩。一般在皇帝生活中穿戴,冠的顏色與衣服顏色需搭配。

    進賢冠,佩戴者:皇帝,文職官員。進賢冠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以冠上樑的數量來彰顯等級,最高等級五梁進賢冠乃皇帝專用,場合與遠遊冠相同。三公及鄉、亭候以上有封爵者佩帶三梁進賢冠,諸卿、大夫、尚書、刺史、關內侯等佩帶二梁進賢冠,朝中低階文官佩帶一梁進賢冠。

    高山冠,佩戴者:謁者,謁者僕射等。高九寸,以鐵為卷梁,類似通天冠,無金博山和展筩。

    武冠,佩戴者:武職官員、皇帝侍臣。顧名思義就是武官佩戴的冠,又稱大冠、籠冠等。武冠上及兩側裝有飾品,不同飾品代表不同職務人員。

    法冠,佩戴者:侍御史、廷尉正、監、平等執法官員。法冠高五寸,以鐵為柱卷,又稱獬豸冠,取獬豸能辨是非曲直之意,傳說這種神獸在面對人相爭之時會用角去懲罰無理之人。

    樊噲冠,佩戴者:皇宮衛士。樊噲冠高七寸,寬九寸,形狀似平冕。傳說樊噲曾將衣服撕開裹住鐵盾,作為冠佩帶與頭上,闖入鴻門宴營救劉邦,後人一仿製其形狀,二寓意其精神,製成樊噲冠,從兩晉時期沿用。

    小冠,佩戴者:普通百姓。小冠在東晉末期開始流行於民間,在北方使用比較多。

  • 5 # 小楊的隨筆鋪

    中國古代有“五禮”,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和嘉禮。

    “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凶禮哀邦國之憂,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嘉禮親萬民”。

    其中,嘉禮用於溝通人際關係、聯絡感情 ,包括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膰之禮、賀慶之禮。

    冠禮就是嘉禮的一種,是古代男子年滿20歲時所行的典禮,即加冠以示成年。而女子15歲時行笄禮以示成年。

    《禮記》中說:“冠者禮之始也。”冠禮是禮儀的起點。行了冠禮,表示成人,可以婚嫁,參加氏族各項活動。一般男子二十而冠,但是天子諸侯為早日執掌國政,會提早行冠禮。西漢年間,漢景帝病重,為了順利傳位,漢武帝劉徹16歲就行了冠禮。

    冠禮通常在祖廟中舉行,主要步驟為:

    第一,卜筮(占卜)。透過占卜確定冠禮舉行日期和參加的賓客。

    第二,挽髻戴冠。依據身份,士大夫一共要加三種冠,三公諸侯需要加冠四次。士大夫冠禮進行時,由來賓依次加冠三次,即依次戴上三頂帽子:

    1、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質做的緇布冠,表示從此有參政的資格,能擔負起社會責任;

    2、接著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就是軍帽,表示從此要服兵役以保衛社稷疆土;

    3、最後加上紅中帶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禮帽,表示從此可以參加祭祀大典。

    第三,取表字。“冠而字之”,冠禮就算結束了。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別名,稱之為字,如孔子,字仲尼。除了父母可直呼其名,其他人都稱他的表字。

  • 6 # 歷史風物誌

    古代男子成年禮最初是二十歲舉行,不過到後期這個年齡就放寬到15~20都可以,標誌著男子成年的便是冠禮,和冠禮對應的是女子的笄禮,女子的成年禮便一直是15歲。冠禮早期也叫成丁禮、入社禮,丁代表的就是人丁的意思,社一方面代表的宗廟一方面也代表朝堂的意思,冠禮某種程度代表的是男子開始擁有繼承、獨立門戶、入仕的權利。和我們現在分的嬰兒、兒童、少年、青年有點類似,古代大致上分為垂髫、總角、束髮、弱冠、而立。。。。。。等。儒家重典《儀禮》的第一篇講的就是《士冠禮》,可見古人對冠禮的重視,這幾個階段的區分主要就是看髮型。

    (網路配圖)

    通常情況下冠禮都是在祖廟舉行,由受冠者的父親主持,會提前一段時間挑選吉日(卜筮),並會在此期間邀請參與大禮的賓客。舉行的時候會安排一些親近的有威望或有才德的長者來幫助將男子頭髮纏起來挽成髮髻(挽髻),最後就是加冠了。相比普通人,身份更高的人可以進行一次以上的加冠,如士大夫三次、三公諸侯加四次。

    當然,以上主要說的是男子的成年禮,而女在的笄禮和冠禮還是有很大差別的。說白了就是個形式而已,就像現在過生日,普通人買個蛋糕,收個手錶、手機什麼的為禮物,而富裕的人在五星級辦大禮,送車送房送卡的。古代冠禮也是這樣,在冠禮時或之後會請人“表字”(正式大名以外的別稱,如李白字太白),普通人或許正經名字都沒有,誰會去折騰這個呢,頂多是請個年長的老人把頭髮綁一下,代表成年,說不定之前早就把冠禮之前的事情都挑上了肩,這就是那句老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參考:《儀禮》、《古今圖書整合·禮儀典·冠禮部》

  • 7 # 雨送黃昏669

    題主好!古代小孩長到二十歲就要加冠,《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男子長到二十歲時行加冠之禮,同時起別名(字),意味著從此就是大人了,社會與家庭都將按成人來要求他。戴冠是成人的標誌,該戴冠而不戴,是"非禮"的。這在先秦時期看的尤為重要,如《晏子春秋.內篇雜上》記載:"(齊)景公……被(同披丿發,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宮門),刖跪(因罪被砍去腳的人,這兒的刖跪指守門人)擊其馬而返之,曰:"爾非吾君也"。景公慚(指羞愧的意思丿而不朝(上朝)"。刖跪批評景公的理由是他披髮未冠。《後漢書.馬援傳》載,馬援未做官時“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廬"。可見古人對戴冠的重視程度。

    成人冠禮

    冠跟帽子形制不同,帽子是將頭全部罩住,這是漢代以後的事兒。戴冠是指用冠圈套在髮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寬的冠梁,從前到後,覆在頭頂上,其作用是把頭髮束住,同時也是一種裝飾。冠圈兩旁有絲繩,在頜(下巴)下打結,把冠固定在頭頂上。這兩根絲繩叫做纓,打結後餘下的部分垂在頜下,稱做緌(Wei),也起裝飾作用。例如,《左傳》哀公十五年記述衛國內亂,子路(孔子學生)被人砍斷了系冠的纓,他說:"君子死,冠不免"。於是放下武器"結纓“,結果被對方殺死了。因為絲繩斷後冠會掉下的,子路為綰繩子而丟了性命,所以孔子感嘆說:“君子死必正其衣冠。“

    宗廟

    既然戴冠對人是如此重要,那麼古人的加冠儀式同樣隆重。其過程在《禮儀.土冠禮》記載的很祥細:冠禮在宗廟舉行,既將加冠的青年的父親先要用筮(古代占卜方法)決定行禮日期,並用筮占卜請哪一位賓來為青年加冠。確定後把日期通知賓家。到行禮那天,將加冠者立於房中,其父請賓進門,入廟就位。將加冠者出房入廟就位,然後行禮。賓把規定的服飾加於青年,共行三次,稱為始加、再加、三加,於是以酒祝青年,青年由西階下,去拜見其母親。見母后,回到西階以東,由賓給他起一個別號(名字的字),禮才算完成。

    占卜

    加冠行禮也就是戴冠過程,先把束在一起的頭髮在頭頂上盤成髻,用緆(一種二尺二寸寬,六尺長的淄黑色〉帛)把髮髻包住,然後加冠(冠套),加上冠後還要用簪左右橫穿過冠圈和髮髻加以固定,簪也叫笄(ji),女子無冠,但也用笄固定髮髻。杜甫《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是指頭髮短而稀少,插簪就有了困難。

    弱冠

    古人把剛進入二十歲的男子稱為“弱冠",《曲禮上》:“二十曰弱冠”,王勃《滕王閣序》“等終軍之弱冠,無路請纓“就是指將要行成年禮的人。一般冠禮是在貴族中間進行,平民百姓的冠卻簡單的多,叫幘巾。古代男子不戴冠的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和異族人。而未行冠禮的黃毛小子頭髮任其下垂,稱為髫(tiaO),《後漢書.伏湛傳》:"髫發厲志,白首不衰"。髫發一般指童子。平民不戴冠,髮髻上覆以巾,一直蓋到前額,叫幘,應劭《漢官儀》上說:"幘者古之卑賤執事不冠者之所服也。”可見古代並非人人都要舉行加冠禮,實際上行成年禮是王公貴族的專有。

    漢代冕冠

    (圖源自網路,不便當刪除)

  • 8 # Hi8605

    成年禮,是一個人進入成年時所舉行的一種儀式。在中國古代,成年禮指冠禮和笄禮。這個傳統從西周一直延續到明朝。男子滿20歲時行冠禮,表示他已經成人,被族人認可,之後可以成家。女子15歲行笄禮,之後可以成家。

    漢文化是禮儀的文化,而冠、笄之禮就是華夏禮儀的起點。成年禮的意義在於提示進入成人的男女:從此將由家庭中毫無責任的小孩子轉變為正式跨入社會的成年人,只有承擔起成人的責任,實踐美好的德行,才能成為各種合格的社會角色。透過這種儀式,完成一個人角色的轉變。

    冠禮是從氏族社會的成丁禮演變而來,具體的儀式是由受禮者在宗廟中將頭髮盤起來,戴上禮帽。要穿戴的服飾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頭、衣衫、革帶、鞋靴等。之後,還要由父親或其他長輩,在本名之外另起一個“字”,這樣的男子才有日後擇偶成婚的資格。

    笄禮,是女孩的成年禮,也叫加笄,由女孩的家長為她把頭髮盤結起來,加入一根簪子,改變髮式後表示女孩從此步入成年,可以嫁人了。

    成年禮要經過三個階:

    1、男孩要脫離正常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男孩將幼稚的特徵去掉。

    2、蛻變期

    這個期間要對接受成人禮的男孩進行相關測試,以確定他已經具備成年人的資格。

    3、迴歸正常生活

    此時,成為成人的少年不僅社會地位可以得到提升,他們的身份也會得到重新認定。

    我國的成年禮,在清朝入關後就被取消了。清朝男子剃髮留辮,而加冠及需要盤發加冠,與留辮子的思想相沖突,清朝為了加強對漢人的統治,禁止漢族加冠禮,這之後,加冠禮便不再舉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釜山行二出來了,有沒有覺得不如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