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學英語

    這才開學幾天,你確定嗎?你確定班主任是在冷暴力自己的孩子嗎?我覺得這個確定非常的重要。

    1⃣️就我自己這麼多年當老師的推測,我覺得班主任不可能一開學就對孩子冷暴力的。是不是你作為家長想多了?

    我建議你主動跟老師溝通,孩子剛上高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孩子剛上高一,你觀察到的跟以往不同的地方,完全可以跟老師直接交流。

    家長是孩子的父母,血緣關係上也是關心孩子成長的,而作為老師沒有血緣關係,但是他們對孩子成長的這種關注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真的就像一個園丁,想讓自己花園裡的每一棵小樹苗都健康茁壯的成長。

    所以我覺得他不太可能無緣無故的對一個孩子冷暴力,畢竟高一才剛剛開始嘛。

    2⃣️假如正好出現了例外,孩子確實是受到了班主任的冷暴力,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自省。你可以跟孩子平心靜氣的坐下來聊一聊,是不是在軍訓當中孩子表現沒有給班級爭光添彩,或者對於老師一再要求的東西,孩子由於自身的原因沒有做到,一而再,再而三,老師也是非常失望了。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是我們中國的一句古話,這句話吳龍是在做學生的時代,還是以後孩子長大了走上社會都是非常非常有用的。假如這場冷暴力就是你感受到的,記住指責班主任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只有改變我們自己,才能最好地適應這個環境,高中三年,這才剛剛是一個開始,未來的三年一年比一年重要,高一這個頭我們必須要開好,這是非常必要和必須的。

    3⃣️作為新高一孩孩子的家長,無論老師是不是有冷暴力,我們都非常迫切的需要幫助孩子用最快的速度和效率適應高中生活。

    與其去關注班主任的冷暴力,我們真的不如關注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生活當中的真正的成長。

    還有就是隨著年級的升高,比如小學初中到高中,或者未來我們生到大學班主任的這個跟學生的親密度是越來越淡了,小學的班主任特別的親切,到初中的時候就有威嚴出現了,好不容易適應了初中的嗯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了,一下子到了高中,高中的老師就是有點兒冷冰冰的樣子了,好像對你愛理不理的樣子,那到了大學你可能會懷疑這是我的班主任嗎?

    竭盡全力給孩子良好教育,是家長一生的責任,一日三省,不管是班主任還是任課老師,他們都是在家長教育孩子的路上出現的一個又一個的幫手,為什麼要成為對手呢?我們可以透過改變自己來適應別人的。

    不知道馬雲的開學第1課你看過了沒有?建議你去搜索看一下,我想你會有更深刻的理解的。

    假如真的孩子遭遇了班主任的冷暴力,那作為家長你就做柔順劑吧!主動去找老師溝通,但是又不把問題說破了,有責任的老師當他遇到有責任的家長的時候,他會暗自慶幸的。

    祝願孩子高中學習順利!經歷波折後的成長其實才更加有力量。

  • 2 # 公正永生

    謝邀。女兒剛上高中就受到老師的冷暴力,我該咋辦的問題,我們做家長的看問題一定要一分為二,一定要深刻了解,不要道聽途說,自己一定要想到老師無故就冷暴力的原因。想到沒有?現今教育存在學生不好管的現象,氣地老師有時也許冷落你孩子,這事的出現大多都是魯教不改……

  • 3 # 阿剛說棋

    這個問題問的太模糊,太籠統。根本無法回答。孩子的問題可以說讓家長操碎了心。而孩子的問題其實要是非常複雜的。看是簡單,但內涵卻往往無比繁瑣!就題主所提的這個問題而言,我只能說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去分析。因為任何問題我們都不能只看表面,現象,只有徹底弄明白問題的前因後果。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一,所謂的冷暴力。究竟是如何的冷暴力。也就是說老師究竟有哪些表現?有哪些行為?是你的女兒認為老師在冷暴力嗎?還是你自己認為老師在冷暴力?或者還是學校其他的學生和家長都認為老師有冷暴力。也就是說,首先我們要弄明白你的這個冷暴力是根據什麼判斷出來的?

    二,任何問題,特別的孩子的問題。一不能拖。二不能藏著掖著。必須主動積極的尋求解決方法。那麼對於這個問題。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和老師坦誠溝通。不要一上前就興師問罪似的責問老師,這肯定是不對的。老師是教育孩子教學的。我認為作為一個老師。不會說是個很心胸狹窄的人。因此,作為家長就可以和老師溝通。只說問問老師,孩子在學校表現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們家長來配合的。你這樣一說,老師心裡立即就明白了,如果孩子有什麼問題,老師肯定會與你溝通,告訴你這樣自然就明白了。其二還和孩子認真的交流與溝通。孩子上學之後都會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作為家長要和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向交朋友一樣的和孩子談心。這樣孩子就會向你敞開心扉把他真實的想法告訴你,你也就明白問題的癥結所在。和自己的孩子以老師交流溝通完成之後。另外,可以再找一下,和你的孩子玩的比較好的同學。側面瞭解具體情況。有可能的話也可以與你同學的家長在交流溝通一下。

    三,透過以上方面的調查與瞭解。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瞭解事情的真相。瞭解問題的前因後果究竟是不是真的要冷暴力?如果有是什麼原因產生了冷暴力?瞭解了所有的原因之後解決問題。就很容易了。

    最後祝你能夠圓滿解決這個問題,祝你的孩子學習進步,生活開心,身體健康。

  • 4 # Oli楊老師

    我是一名高中老師,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真相到底是什麼?

    題主對問題表述不夠清楚。我理解的冷暴力,指的是班主任的故意刁難和擠兌,對孩子苛刻挑剔。

    高一剛開學,班主任還不瞭解學生,我估計連名字都對不上呢。想要故意刁難誰也不容易。

    我猜測可能的情況是,班主任對學生提出了統一的要求,比如幾點幾分進班,幾點幾分前到教室,幾點幾分前回到宿舍,等等。但是,題主的女兒很多項都沒做到,班主任就批評她了,甚至公開不點名批評了。女兒很委屈,就向家長告狀了。家長肯定心疼女兒啊,然後就有了上面的問題

    如果是這樣,家長該怎麼辦?

    如果是因為題主女兒不能做到學校和班主任的要求,那麼問題就不在班主任了。其他學生都能做到,自己女兒做不到,這就說明孩子的自律能力和生活能力不足。家長應該首先考慮怎麼幫女兒努力做到學校要求,而不是反過來責備班主任。

    成長總是伴著痛苦的,題主女兒剛開始高中生活,或者寄宿生活,有各種不適應很正常。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都是可以理解的。家長應該做孩子成長的堅強後盾,而不是保護傘。

    如果真的遇到了奇葩班主任,就是故意針對孩子,如果題主能有確鑿證據,完全可以舉報他。

  • 5 # 自在人生wub

    女兒剛上高中,就受到班主任的冷暴力,我該怎麼辦?

    “冷暴力”這個詞可不是隨便亂用的,通常都是用在非常相熟識之人之間,或者是由於“愛恨情仇”、或者是因為“愛之深恨之切”、或者就是“恨鐵不成鋼”等所導致的一種親近人的反目。剛上高中的女兒,咋就受到班主任的冷暴力了?你們之間有世仇嗎?否則就是無中生有、亂扣帽子、詆譭老師!對於此類家長,筆者談三點個人意見或建議,僅供參考。

    首先、學會客觀看待問題,不要主觀臆斷、亂扣帽子、和無端指責老師。剛升入高一的女孩子,仍然處於青春期,其獨立、敏感、和叛逆等特性依然比較嚴重,對周圍老師、同學、以及朋友的稍許不滿意,都會上綱上線、甚至無限放大,家長又偏聽偏信,很容易導致誤判為班主任老師對自己女兒“冷暴力”了;這種特別主觀性的假設和臆想,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再加上家長的姑息和縱容,更容易讓自己孩子變得偏執和孤立,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問題和精神問題。所以,筆者覺得,家長務必要學會冷靜客觀地看待和分析孩子剛開學就出現的問題,不要由於過度溺愛孩子而“聽風就是雨”,從而失去了實事求是的客觀評判標準!

    其次、認真瞭解和分析自己孩子所存在的思想與心理問題,給予恰當指導。面對孩子對班主任老師的不恰當反映和感覺,家長怎樣做才是最恰當的呢?第一就是要沉著冷靜,讓自己保持客觀立場,對於女兒的話不能偏聽偏信、一味縱容,正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嘛;第二就是要主動積極地去了解和分析孩子自身的問題,畢竟孩子是自己的,最能理解和了解孩子的,應該還是家長,往往並不是“孩子還是自己的好”啊;第三就是透過其他渠道,例如女兒的同學、朋友等側面打聽一下女兒在學校裡的表現,綜合歸納起來,給予自己孩子一個恰如其分的評判;最後還是要聯絡實際,採取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努力去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強化心理疏導,讓女兒心態變得更加Sunny和健康!

    再者、加強同孩子班主任及其他任課老師的交流和溝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解與誤會。一般來說,高中剛剛開學,孩子也是僅僅初上高一,沒有一個高中老師會因為才對孩子有“幾面之緣”,就採取什麼“冷暴力”,這根本就不符合邏輯;在筆者看來,這一定是孩子對班主任老師有了某些誤解和誤判,家長也是跟著隨便亂說了,畢竟每位老師都是經過高等教育的、尤其是經過師德規範薰陶的,誰也沒有那麼淺薄和簡單。家長最好還是直接和班主任聯絡、溝通、與交流一下,積極主動地把握真相,努力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誤會,讓孩子和家長自己都有一個確定無疑的答案,而不是在那邊胡思亂想、隨便扣帽子、甚至是栽贓陷害,把“莫須有”的事搞得跟真的一樣!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女兒剛上高中,就受到班主任的冷暴力,我該怎麼辦”的問題,家長不要杞人憂天,更不要天馬行空、胡思亂想了,所謂的“冷暴力”,只不過是你的女兒和你自己臆想出來的罷了,沒有哪個老師會這麼淺薄和無聊。建議這位家長在安撫好自己女兒的前提下,多加強與班主任老師的溝通交流吧,也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一點!

  • 6 # 修齊聊情商

    我不知道您女兒遭受到哪種冷暴力,是被班主任持續性地冷淡、忽視、疏遠、漠不關心?還是持續性地貶低、嘲諷?要解決這個問題,您需要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確定女兒受到的是哪一種傷害,並讓女兒還原一下具體的場景:班主任是在什麼樣的場合、什麼時間對您女兒具體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您需要與您女兒共情。就是告訴她您看到了她有什麼樣的情緒,您和她有什麼相同的情緒感受,您很心疼她,很想幫助她。這一步很關鍵,因為青春期的孩子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與挫折,她首先需要的不是父母給什麼建議,而是她的情緒被看見,被認同,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她不是孤立無助的,她有父母會始終在認同她、愛她。她就會重新樹立信心。這個需求如果沒有被滿足,孩子心門沒有開啟,父母說什麼建議都沒有用。甚至產生牴觸情緒。

    第三步,您觀察孩子情緒平復了,您這樣問女兒:“你想怎麼做呢?”,讓孩子去思考解決的辦法。孩子已經長大了,必須要有面對問題獨立解決的能力,這個時候父母要“忍住不愛”,不要急著給任何建議,而是培養她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告訴她:“無論你想怎麼想,爸爸媽媽都會支援你”。

    第四步,當孩子經過思考表達出她的想法,無論她的想法可行與否,您都要表示肯定:“我覺得你的想法很不錯”,然後再和女兒一起分析她的想法的可行性,儘量提出問題而不是建議:“你覺得老師為什麼會這樣對你呢?”“如果你這樣做,結果會怎樣呢?”,還有“你需要爸爸媽媽做什麼呢?”引發孩子的深度思考。這一步的重點是您提的問題要儘量客觀,不能帶有任何的評判,避免說“我覺得你這樣做不妥當”,“你這樣想是錯誤的”,“我覺得你應該這樣做......”。

    第五步,讚美孩子。當女兒把所有的問題都思考出瞭解決辦法,做出最後的結論之後,您可以這樣對她說:“你能想出解決的辦法,真是太棒了,寶貝。爸爸媽媽很開心!”,“你真得長大了,我相信你未來無論遇到什麼事都能有勇氣面對,我愛你!”,這樣女兒就會更有信心和勇氣,更信賴您,以後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和挫折都會願意和您討論。

    如果您做好上述五步,相信您女兒就會走出心理陰影,有勇氣有信心去面對了。但是還不夠,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是善變的,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和他人的干擾。您在持續跟進的同時,還要去和女兒的老師溝通。這是第六步。

    拜訪老師時,您同樣先要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避免先入為主,覺得老師是故意的。實際上大多數的老師道德品質都很好的,只是教育方式不同而已。在與老師溝通時,一定記得,不要直接問老師:“我女兒告訴我你對她怎樣怎樣,你是不是對我女兒有什麼不好的看法”,類似這種質問式的語氣只能導致溝通不暢。您可以這樣開場:“老師,我女兒很尊重你,從一開學回家就說她有一個很好的班主任。對你很崇拜”,沒有任何一位老師不喜歡聽到自己學生很崇拜自己。然後您再問老師:“我女兒很想知道你對她的期望是什麼,自己又不好意思問,所以我就想替她來問問你”。

    這樣的開場相信老師會很願意跟您說很多,無論好壞,您只需要認真傾聽及時迴應並感謝即可。最後您必須要跟老師表達一下您的意願:“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我女兒很在乎您,如果您能夠適當的給她一些鼓勵,我相信她會更努力勤奮的。”談話到這裡,這樣的請求相信老師也一定會欣然接受的。

    回到家見到女兒,您可以把與老師的期許轉告她,切忌一點:無論老師說什麼,堅決不要原話複述,就算老師只說了一大堆缺點和問題,也要先告訴女兒“實際上老師也是很關心你的,但是她的方式是你不適應的一種方式而已”。然後告訴女兒說“老師覺得你哪一方面表現還是很好的”,這句話哪怕老師沒有說過你也要說!女兒聽了會覺得原來老師真得是有關心我,對老師的心門就會開啟,最後你再說“老師希望你在哪一方面更進一步”女兒就會認真聽取全盤接受。

    六步做完,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最後要注意的是:如果確認老師是品德問題,作為家長態度堅決地維護女兒的權益,但一定要合規合法。

  • 7 # 華哥說網路運營

    首先看到有這種情況發生,我就覺得挺憤怒的,因為這個老師是沒有做到有教無類

    一 看你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嗎

    我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在我身上也發生了一個非常類似的事情,比如說我家孩子現在上三年級,座位總是安排在班級裡面的倒數第二排,但是孩子的成績從來都是前10名,也就是學習成績並不差,而且各自也絕對不是班級裡面個子高的那一批

    所以從上個學期的時候就一直在找班主任,問這個事情怎麼解釋,反正一學期都沒有解決這個事情

    今年剛開學的時候,我就讓我愛人帶著一個大紅包去找老師,並且在沒人注意的情況下這個給了老師,第二天座位調整了, 甚至還當了兩個小組長, 並且坐在班長的旁邊,嗯也就是用這種手段立刻可以解決問題

    你說我內心會真心願意給這個東西嗎嗎?我也不知道,因為我的目的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坐在學習好的同學旁邊,希望他能坐在班級前面,不希望他坐在班級後面

    這個事情我讓孩子的爺爺奶奶都不知道,因為他們是堅決不同意這種事情的,但是如果這樣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呢?在我過去上學的時候,我準備我自己的高中老師穿小鞋,整整影響了三年。

    我並不是鼓勵你,也按照我這種服飾來進行,而是當你遇到的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想一想用什麼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因為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對於老師來說,我覺得最好還是禮尚往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就是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出一口惡氣了

    二 你也可以選擇去跟老師溝通或者投訴。

    也就是說當你孩子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投訴或者是跟老師溝通,但是這個你可以試一試,這個也是要分不同學校和不同老師的

    嗯,我不知道你經歷過這種類似的事情了,比如說孩子在學校裡面或者說班級朋友,小孩子就是喜歡欺負其他的小孩,這種有時候投訴都不一定有效,所以這個就是看你投訴的能力了

  • 8 # 魚兒的大眼睛

    這個話題很敏感,說白了,想讓孩子被老師重視,除非你孩子特別優秀,不然該幹嘛就必須幹嘛去…………此處省略一萬字…………

  • 9 # arshshx

    受到冷暴力源於自己對自己認識不足,正確認知自己,是重新開始的第一步。然後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態度,這種態度與老師無關。

  • 10 # 悠閒的姐姐

    孩子有這樣的感受,我們當父母的都很難過,也很著急,這個可以理解。但我覺得冷暴力這個詞,還是有點欠缺了。

    剛開學每個班都是50名左右,加上學校事也多,再說一般情況班主任也都帶最少兩個班的課,估計老師還沒能認全班級同學。每個班裡都有比較活躍的,學習要麼好,要麼不好最引起老師注意。對於你家孩子可能還沒大注意到,可能注意到了還沒有機會跟孩子有過多的交流。

    我家女兒剛開學的時候也有段時間比較低落。初一的時候學習成績各個方面都比較優秀,所以感覺班主任很重視自己。初二換了班主任,其他各科老師也都換。這個孩子比較內向,也不是特別想表現積極的那一類,所以各科老師都還沒大發現孩子的優點,回來就說好像自己沒有存在感。我就跟孩子溝通,畢竟班級里人那麼多,再說你是比較聽話的孩子,所以老師還沒有把其他的精力放在你身上,每天不聽話的孩子弄出的事夠你們班主任忙乎的了,所以就別想太多把你自己的各科好好學好就好。

    這不開學已經4周,各科老師也都大體瞭解孩子的狀況,孩子們也慢慢適應新的老師。

    跟孩子聊起來說:媽媽,我發現這些新的老師最明顯的地方是,不管哪一科老師都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就是不願意學習的,老師們也緊盯著。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家長應該提前跟班主任老師溝通,可以介紹一下孩子的情況,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儘快適應高中生活。

  • 11 # 黃小斜evon

    如果真真遭受到冷暴力,就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課是一起上,大家一起聽,只能加倍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越努力越幸運,努力的你會忘記周圍的環境。

  • 12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女兒剛上高中,應當是普通高中,因為如果是職高,由於生源與教育要求不同,剛開學,班主任與學生不會有矛盾,因為職高老師的"修養"應當是不錯的。

    如果是普通高中,由於生源與將要面對的高考,學校、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會對班級管理,學生要求比較髙。

    這就有一個:師生互相適應的過程。高中生基本已是青春期後期,相對應該是理智不少。這個女生如何向家長反映:班主任的冷暴力的?會有幾個疑問:1、女兒反映的冷暴力,內容為何?2、剛開學不久,是何故與班主任有了矛盾或衝突?3、班主任對其他同學如何?有否也有"冷暴力"的?

    作為家長,不必聽風就是雨,不要因為女兒反映,而且是剛進新學校,不僅相信,而且誇大。重要的是:實事求是。

    最簡單做法,找時間預約班主仼,以反映孩子情況,協助學校教育名義,拜訪班主仼,透過交談,瞭解情況,作出判斷,解決問題。千萬忌先入為主,糊思亂想。

  • 13 # EDU筆記本

    只說其一,不說其二,個人感覺這就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誤會。

    這才開學5天(按9.1開學計算),怎麼就冷暴力上了呢?我所認知的冷暴力,是需要時間積累的。舉個例子來說明:

    一對夫妻冷戰,翌日和好,這種情況下某程度上不能說是冷暴力;

    一對夫妻起了爭執,一方長期不搭理另一方,冷處理,面對另一方的討好求和也是不理睬,總是負面評價對方,那麼才算得上是冷暴力;

    在校園中同樣如此,某次同學的需求老師沒有及時迴應,或者根本就沒注意到、無意間傷害了同學的心,那麼這不算冷暴力;長期針對某一同學,對其他同學又是另外一種和藹的態度,那才叫冷暴力。

    這種誤會的情況常常會發生在一些轉折點上,例如幼升小,小升初...即每一次更換班主任的時候。

    以幼升小為例,孩子和家長習慣了幼兒園老師的熱情和藹,上了一年級以後,班主任是另一種比較冷淡、嚴肅的風格,孩子和家長就覺得老師在“裝”,在玩“針對”了。從而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所以,如果你不說清楚具體情況,就問怎麼辦的話,我會建議你先了解一下老師是否真的對孩子有冷暴力,從兩個方面:

    老師自身的性格特點是不是比較冷漠、嚴肅;其他同學對老師的評價,以及老師對其他同學的態度;

    凡事講個理,講個依據,莫太主觀。否則你就只能得到類似我這樣很主觀的臆測式回答,而不會有什麼具體的解決方案。

  • 14 # 田小滿的故事

    我想說說我的經歷,上初二時,換了班主任,一開始我只是默默無聞,後來有一回他判作業沒有筆跟我要紅筆,因為我坐第一排,挨著講桌。早自習我低頭看書沒有聽到,後來我同桌聽到了給了他紅筆,他就記仇了,說我你不會說話是吧,然後就故意針對我了,排座位把我和全班最貧的男生一起,還說這樣才搭配,對那個男生說和不說話的在一起看你跟誰聊,我覺得當時就是我就是他治理壞學生的一個工具,感覺很受侮辱。最嚴重的一次,我和鄰座的女生借紙,被他看到了,這就給了他報復的機會,他走過來拿同桌沒喝完的礦泉水打了我的腦袋,特別大聲,還狠狠批評了我,我的腦袋當時被他打得嗡嗡的,也不敢哭出來因為害怕,回家也不敢告訴爸媽,因為那時候覺得受老師批評是很丟臉的事,爸媽也只是農民,給我做不了主那樣的想法。現在想想,一是恨那個老師恨到現在,二是還好是礦泉水瓶打得我,不是別的堅硬的東西,我應該告訴我的爸媽,讓他們幫我討回公道。再不濟告到教育局去,他也應該得到該有的懲罰。

    冷暴力很可怕,孩子真的可以感覺到,哪怕孩子感覺到一點不管是不是誤會,身為家長都要警惕警覺,去跟班主任交流,隨時每天問孩子這一天的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男女主發展不拖拉的韓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