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馬科技社

    據更新了MIUI 12的小米使用者反饋,透過「照明彈」功能發現有一些App在後臺一天掃描了手機一萬多次。

    甚至是一些App在後臺執行時想要啟動多款其它App,都被「照明彈」功能記錄和攔截,並將結果呈現給使用者。

    MIUI 12這個功能,將很多App的流氓行為暴露無遺,讓使用者的隱私權和知情權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如果這些App因此而反擊針對小米的MIUI 12不能安裝使用它們App的話,作為消費者,我肯定支援小米,我會選擇不使用這些App,畢竟小米這是維護了消費者的權利而遭到針對,不管這些App多厲害,都拒絕使用。

    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傻的App開發商吧,這麼明著針對,那直接不是針對小米了,而是使用者。

  • 2 # 科技飛行

    先說結論:我依然選擇支援小米!

    因為即便在假設成立的情況下,我也沒有理由反對小米,原因如下:

    1.MIUI12沒有作惡,而且很優秀

    筆者的米酒是第一時間更新的MIUI12,而且也一直有關注MIUI12的相關新聞,但從使用體驗來看,MIUI12有了質的飛躍,無論是視覺動畫效果還是細節處理,較MIUI11都有較大的跨越,這也表明了小米進軍高階市場的決心。

    簡單說幾個優點吧,透過自研引擎及修改安卓底層機制達到全新的動畫效果,一個子:酷;應用行為記錄查詢功能,為個人隱私保駕護航;無限權使用APP,我的手機我做主;小米聞聲,幫助聽障人士與世界溝通;全域性廣告控制,是時候與廣告說再見了;這些優點已經在同行之中也可以首屈一指,即便對標蘋果也有其優勢所在,可想而知MIUI12的優秀了。

    2.任何一款軟體因MIUI12禁止使用小米,就是惡意競爭

    軟體綁架使用者禁止使用手機的行為其實早年有過類似的案例,當年聊天界的一哥騰訊與360之間的較量相比大家記憶猶新,從公開資訊來看雖然兩家達成一致握手言和,但實際上騰訊因此被口誅筆伐,當年名不經傳的360反而從此一馬平川,可想而知使用者並不是傻子,想透過綁架使用者的方式達成自身目的就等同於自殺。(下圖來自網路,侵刪)

    3.任何一款軟體都有代替產品

    我們再來看看當今的軟體市場,有那款軟體是沒有代替產品的麼?即便是強大的騰訊阿里百度系列產品,相同的產品也是比比皆是,如果今天某一款軟體無法使用,相信我們很快就能找到合適的替代產品;在軟體間競爭壓力如此強大的情況下,相信任何一家軟體商也不將自己的使用者拱手相讓吧。

    4.對比UI及軟體的使用習慣,UI勝出

    我們再來聊一聊使用習慣,其實無論是手機還是軟體,都能使使用者產生使用習慣,但究竟那個更強呢?一款手機可能伴隨你很多年,甚至因為習慣了UI系統我們一直選購同樣的品牌。但軟體相對來說就沒有如此強烈,畢竟如今的軟體設計都比較統一,設定相同的軟體採用相同的設計方案也比比皆是。

    5.更換成本問題

    更換一款軟體,即便是付費產品,相信也花不了幾個錢,但更換一款手機,即便是低端機也要千元級別了,如果是高階機呢?不言而喻了吧;如今2020年的大環境下,企業都在降低開支,直接導致員工荷包變憋,能花一塊不花兩塊,我們又有多少情懷,花幾千大洋來支援一款軟體呢?

    綜合以上觀點,在假設情況下,我依然會選擇支援小米,也相信小米會越來越好,同時,我也相信,任何一個軟體商不會做類似的事情。

  • 3 # 新視角看天下

    如果你是米粉,當然不會因為部分軟體原因而轉黑。

    如果你看中價效比,你也不會因為部分軟體原因放棄價格優勢。

    目前軟體都有可替代產品,一些軟體不能用,總有其他軟體可以替代它的作用!

  • 4 # 啊哈hl

    先讓我們看看miui12吧!看看他都有什麼功能。

    一、miui12功能那些隱私功能呢?

    照明彈

    隱私完全知情,暴露所有應用隱私行為,可將一些應用隱私全部記錄,敏感系統能力被使用時 給出明顯提醒

    攔截網

    授予應用許可權,只在必要之時,高危行為被直接禁止

    隱匿面具

    以上的miui12功能,真的很好,全面保護個人隱私,讓我們的隱私更加安全。

    禁止小米手機用的軟體應該很少,不會太多,太多的話,這個小米公司,也會盡全力為我們這些使用者解決這些事情,一個公司不會用一些公司之間的問題,來影響使用者對手機與軟體產生不好的影響,如果真的有那麼一些軟體禁止手機使用,那麼小米手機一定會拿出更好的軟體來代替該軟體。所以大家應該不用擔心,小米手機中的使用者反饋,真的及時,他們也在及時處理,我上次反饋問題,客服直接快速幫我解決。

    隱私洩露會發生什麼呢?

    隱私是什麼?

    隱私是指不想被公眾所熟知或者別人知悉的隱秘的私密的事情。這裡的隱私當然還你的個人資訊。

    危害

    垃圾簡訊源源不斷。騷擾電話接二連三。垃圾郵件鋪天蓋地。冒名辦卡透支欠款。案件事故從天而降。不法公司前來詐騙。冒充公安要求轉帳。坑蒙拐騙乘虛而入。帳戶錢款不翼而飛。個人名譽無端受毀。

    這些不是危言聳聽,這些都是各個人盡力的事情。

    為什麼禁止使用呢?

    現在miui12系統,全面升級使用者隱私保護系統,一些個人使用者資訊不回被軟體使用,探測到,那些禁止手機使用的app就有待考察了,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吧。

    我們該怎麼做呢?

    最後,個人覺得,真的喜歡小米的話,不會因為這一點事情,而去吐槽手機怎麼怎麼樣,其他怎麼,大家應該有一個理性的思維,去解決這件事情,可以向小米官方反饋,也可以自己悄悄的換手機,也可以不換系統,以前怎樣現在還怎麼樣。現在有很多米粉,但是大家應該有一個理性的思維,去思考,去解決。

    也要做一些換位思考,有的禁止是對我們很好的,你可能用不到,那個軟體的許可權,但是你的資訊得到了保護,也有可能,這個應用的一些許可權也有其他應用可以代替。

    這是我的個人建議,不喜勿噴!認可,隨手一個贊

  • 5 # 小米科技

    真金不怕火煉,MIUI12隱私保護就相當於我們坐飛機過安檢一樣,把行李放在傳送帶上過一遍安檢,沒有違規物品拿走,有就拿出來。基於本文的方向,MIUI12的視覺方面我就不做說明,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它的隱私保護方面,相信很多讀者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下載一個軟體開啟後,立馬跳出來了多個許可權獲取提示,當你拒絕了它的許可權請求,應用就會關閉,並且提示你沒有足夠的許可權執行。這時你就納悶了,我下載的只是一個菜譜app,只是沒給它獲取手機號碼的許可權,怎麼就不能運行了?這種規定似乎已經是應用界一個預設的條例,據我搜集到的資料顯示,許多應用根本不靠應用的基本功能賺錢,而靠的是獲取到的精準使用者資訊在黑產市場交易來盈利,MIUI12正是對準這一痛點下手,推出了隱私照明彈和隱私面具兩大功能來拒絕應用過度獲取手機許可權。照明彈功能可以實時監控並羅列出各個應用獲取了什麼許可權,啟動了什麼功能,徹底揭開了軟體的遮羞布,讓使用者可以一覽無餘。攔截網則對軟體的不正當行為主動提示和禁止,而且很貼心的讓你分享的圖片也可以選擇抹去地理位置資訊。隱私面具則是一個更大的殺手鐧,針對不給許可權就不能執行的“流氓”軟體,系統會生成一個虛擬的就空白通行證提供給軟體,這樣,既能正常使用軟體,又絲毫不會洩露自己的隱私,避免了在網際網路中“裸奔”。MIUI12是小米十週年之際獻給市場和使用者的真誠之作,使用者可以更安全地享受科技時代帶來的便利,企業可以更加健康的發展,剔除不正當地獲取隱私這樣的商業行為。就算軟體禁止小米使用,我任然支援小米,手機是我的,硬體也是我的,手機上軟體也是我自己下載的,我為什麼要提供我的地理位置等等許可權給你,怕不是有鬼嗎?還是那句話真金不怕火煉,身正不怕影子斜。

  • 6 # 雲南火車

    支援小米,因為MIUI選擇用小米,這個功能MIUI11的開發版就有了,很好用,照明彈照出各種行為,如果是必要許可權,該給我會給。非必要許可權,就該由使用者自己做主!

    一個軟體如果不從自身找原因,反而去限制不能在MIUI上使用,那失去的將不止是使用者,試問其他手機的使用者又怎麼會去用呢。

  • 7 # 小伊評科技

    空白通訊證功能動了很多人的蛋糕

    最新發布的MIUI12上面新增了一個“空白通訊證”的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說是徹底讓流氓軟體無從下手。

    用過智慧手機的使用者應該都知道,所有的軟體在安裝的時候都會提醒你需要開啟什麼許可權,譬如電話,定位,簡訊,看似是給與了你選擇的自由,然而事實情況卻是有很多軟體一旦你不給他相應的許可權,他的某些功能就會受到限制,更有甚者會直接無法使用。

    而且這種授權提醒只會出現在首次安裝軟體的時候(包括IOS在內),隨後便是默允的狀態,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安裝時給與了軟體相應的許可權,他就會在後臺肆無忌憚的訪問你對應的私密資訊,你的資料最終都會變成資料流彙總到企業的伺服器中。

    如果這個企業是正規的大企業那還好,管理相對會更規範;但是如果是一家小公司或者是使用者資料保護並不嚴謹的公司的話,你的資料就很有可能會遭到洩露。這種情況在國內出現的次數並不少,甚至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了,有一些黑產就是透過售賣他人資訊來謀利的。

    我們作為消費者雖然可以通過後臺控制軟體的許可權,但是並非是所有人都具備這樣的能力,而且操作起來也非常麻煩,甚至還會造成軟體無法使用的情況,所以在隱私這個方面來說,我們消費者一直都是處於一個非常弱勢的地位,直到MIUI 12上空白通訊證的出現。

    這個功能會透過編造一個虛擬的使用者資訊騙過這些APP,從而讓APP正常執行,而傳遞給APP背後企業資料庫中的資料都是偽造的,相當於是給我們消費者的套上了一層保護殼,這樣APP的運營方就無法準確的獲取我們的資訊了,可以說是目前最假的一個解決方案了,起碼多給與了我們一個選擇。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MIUI12被抵制,我們可能只能放棄小米手機了。

    在MIUI 12上架的第一天空白通訊證就受到了挑戰,並且最終以MIUI“屈服”所告終。有小米使用者在升級MIUI12之後,在開啟騰訊QQ的時候使用了空白通行證,隨後賬戶被封,緊接著MIUI團隊也第一時間釋出公告提醒大家在使用QQ的時候不要使用空白通行證,以免被封號。

    那麼我們再往深了講,小米手機是可以被替代的,不用小米還可以用華為,VIVO等等,但是很多軟體尤其是已經擁有固定生態體系的和使用者粘性極高的軟體是沒有選擇的餘地的。

    所以說如果出現大規模軟體抵制MIUI的情況發生最後妥協的一定是小米,因為小米不是慈善公司,他是需要賺錢的。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 8 # 煙波客11546399

    沒有如果!

    第一,使用者支援維護自己的隱私權,並且這些app不斷掃描會增加耗電、增加手機負擔。從個人隱私安全和手機使用效能上,使用者都是支援小米這種做法的。

    第二,從國家層面來說,相關部門也正在尋求解決保護使用者隱私權的方案。必然會從對手機硬體製造廠商的強制規定,轉向對軟體開發者的強力制約。正是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導致了手機廠商統一標準。某種程度上說,miui12敢這樣做,實際就是國家相關部門政策的具體體現,並非小米在耍大膽。軟體開發者應該也會同時被要求遵守。

    第三,軟體開發者和硬體製造者之間,本應是合作、共生關係,而不是敵對關係。軟硬體技術的進步,是互動的,不存在誰左右誰。

    我們不妨把提問者“一些軟體禁止小米手機使用”這句話,改成“所有手機硬體廠商拒絕使用窺探使用者隱私軟體”,也許更能明瞭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從使用者隱私權的提出,到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再到對手機硬體廠商的強制要求,最終在相關部門授意下,手機硬體廠商已經開始整合、統一標準,並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援,這才有了miui12敢於挑戰所有app的底氣。

    最後試問:有沒有哪個硬體廠商敢於承認自家不尊重使用者隱私?沒有!沒有哪家敢這麼做,那麼硬體廠商必然全面跟進。app開發者,有沒有敢於理直氣壯的說我就是要窺探使用者隱私?也沒有!如果此時禁止小米手機使用其app,小米的體量對其造成的自然損失先不講,無疑這樣做會犯眾怒。使用者不幹、硬體廠商不幹、國家相關部門也不幹。有哪個app開發者會牛到、蠢到這一步?縱使騰訊,也不敢逆天而為。

  • 9 # 武漢極美惠餐廳小羋

    不存在的!這個東西是小米發起的,華為,ov都是成員,如果誰不適配小米手機,華為手機,直接自己做一款一樣的代替他就完了!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 10 # 泡泡號

    假如因為谷歌商店禁止在華為手機上使用,你還會支援華為嗎?

    會,因為這關係到國產企業的利益;

    假如因為MIUI12,一些軟體禁止在MIUI系統中使用,你還會支援小米嗎?

    會,因為這關係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MIUI12的最大亮點就是在保護使用者隱私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照明彈和空白ID

    其實早在MIUI10或更早,就有提出過這個問題,也有相應的解決方案,但是因為這個一刀切的方案實在得罪了太多的廠商,所以最初的版本是以彈窗的形式提示使用者這個app將要啟用哪些許可權

    使用者可以選擇“允許”或“不允許”

    但是這些都是做個形式的,因為你選擇“不允許”app是會閃退的!就是這麼無理!

    所以照明彈,照出了app廠商的惡行;

    而空白ID則是讓你能夠不洩露個人隱私的情況下,還能繼續用這些流氓app!

    我相信很多國產手機都想邁出這一步,但是終究是要小米來做這一步

    移動安全聯盟(MSA)聯合中國資訊保安研究院、小米、華為、oppo、vivo制定了《移動智慧終端補充裝置標識規範》,小米為起草單位,小米為起草單位,小米為起草單位

    所以不希望再看到什麼“ov華為早就有了”這些資訊!

    小米現在頂著壓力先做表率,你們OV華為現在就想出來領功了?當然我說的是那一部分不分黑白的網路噴子!

    這個標準說白了,小米起草就是小米公司寫的標準,其他手機廠商也共同參與推進這標準的實行,因為安卓陣型只有一個小米是不行的,必須全部同樣的標準,那些app才知道收斂!

    那麼app到底會在後臺偷取使用者什麼資訊呢?

    使用者日常使用習慣;

    使用者畫像

    錄音(沒有石錘,但細思極恐)

    現在那些廠商口口聲聲大資料分析,這些資料其實就是透過“偷”的方式獲取的,這一切從你使用它的app開始就沒有隱私可言:

    你平時喜歡買什麼,你在百度上搜索什麼,你的年齡性別,你所在的行業,你去過什麼地方......

    你是否在學生時期接到校園貸的推銷電話?

    你是否在剛畢業的時候接到培訓班的推銷電話?

    你是否在工作幾年後接到地產商的、汽車商的推銷電話?

    你是否在30歲的時候接到幼教私教的推銷電話?

    他們就像是你身邊的魅影一樣,知道你什麼時候可能需要什麼,即使你換了N次電話,

    所以這些資訊是怎麼洩露的?用腳指頭都想到了!

    只要正義的合理的我們就應該支援,必須支援

    我們消費者都是弱勢的,所以我們應該團結一致才能倒逼app廠商有所收斂

    同時我們更應該支援邁出這一步的手機廠商!

    期待最後有所成效!

    僅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表白被拒絕但是我們還在做朋友,這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