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儉

    競爭壓力小,和努力的結果,博士不好畢業,很多985碩士不想讀,給普通院校碩士帶來機會,再加上他們論文優秀,英語水平高,深得導師喜歡,水到渠成。

  • 2 # 所南心史

    有的時候是因為偏科,高考考的是對綜合學科的知識掌握,到研究生專業劃分就細了,深度增加,而博士研究的領域通常都是非常專精的,因此普通二本完全可能出現對某一學科感興趣,相關知識掌握得紮實的學生。不過現在大部分985高校都弄申請制了,對於出身不好的學生讀博的難度是越來越大。

  • 3 # fangzhou521

    這個問題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哈!因為現在博士處於擴招階段,每年都在增加!現在好的課題組一般都是名額有限,都不會從外面招收學生,而是從本課題直接碩博連讀或者直博!而一般的課題組,如果老師聲望不好,那麼他們本組的學生就沒有去讀,那他沒有學生,肯定外面的去招,所以一般像這種老師一定要慎重的選擇!還有就是很多剛回國的老師,他們這都會增加名額,這樣的話,基本學校也會去多申請一些,對於剛回來的老師,他們剛開始沒有合適的學校,如果這個學生碩士階段發的文章還不錯,而且做的還可以,完全有可能被這種985的老師錄取,所以也很正常!

  • 4 # 刺客漸

    因為人往高處走,985的本科生一般都會選擇比自己本科高一個等級的學校讀研,到讀博時,他們又會選擇比自己碩士學校高一個等級的學校讀博,這也就是名校留不住真正的人才,只能退而求其次。再加上博士畢業難度較大,讀博的人數較少,所以也就導致只要你讀博,一般你的讀博院校都不會太差。

  • 5 # leileilei啊

    我是985本科保研碩士,當時保研的時候老師問我願不願意讀博,我拒絕了,上了研究生髮現,實驗室的博士一大半都是從普通一本甚至二本學校上來的,跟他們聊天我明白了,因為普通一本或者二本學校,就算你讀了985碩士,用人單位依然會盯著你的本科學歷,當你讀了博士,博士的身份將會極大的掩蓋本科學歷,因此他們讀博的價效比遠大於讀碩士,而985的學生,讀了碩士之後其實也能找個不錯的工作,因此很多人就對讀博的願望沒那麼大(就是我)。

  • 6 # 帷燈匣劍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找到一個理想工作,有背景有關係的本科生,包括三本,都能進體制成為公務員或事業編,這部分人不會考研。普通一本和985、211的王牌專業、熱門專業的本科生透過校招也不難找到理想工作,這部分人是不考研的。讀研的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保研的,2、一本雙非好學校的刷學校考強勢985或211的,3、找不到理想工作的985、211及一二本垃圾專業的,4,三本的好學生。因為博士很難畢業,所以本碩學校的社會或行業認可度比較好的研究生就不再讀博了,除了本碩博連讀或碩博連讀的。所以,讀博的主要有由有以下幾種情況:1好學校碩博連讀的,2好學校專業不好就業的,3學校不好難就業的。

  • 7 # 老甘閒聊

    985的本碩生選擇多,繼續讀博不是多數人的選擇。

    很多985出身的本科碩士學生,選擇多,如直接就業,以及出國等。除了保研連讀外,更多的人因為有學歷加持,可以找到好工作,就直接就業了。一般本科本來是希望透過考研進入985,但是現在難度越來越大,所以只能推而求其次,先求上研究生,以後有機會再進985讀博士。這樣自然就顯得985博士中,一般本碩出身的人多了。

    考博比考研容易一些,但是現在應該不像提問者說的那麼容易

    隨著學歷提升熱潮的到來,讀博越來越熱。現在一個985博士的名額可能要5到10人競爭,所以能夠考上,絕對是有努力在裡邊的。當然,就競爭烈度,可能是比考研容易了不少。

  • 8 # 關中散客老學渣玩數學

    問的都是廢話。

    人生有如長跑,

    你陶醉在前半段的領先中,

    卻沒有笑到最後。

  • 9 # Carlos

    倖存者偏差!

    第一,高考的人數遠大於考博的人數,因此高考的競爭激烈度遠高於考博,其實考研和考博從競爭角度來看要比高考容易

    第二,高考錄取的院校層次分為985/211,普通一本,普通二本,民辦本科,高職高專,民辦專科。而這麼多層次的高校,具備博士點的一般只有985/211,和一些普通一本高校。因此博士能上985,比高考能上985要容易,因為有些專業的博士點只存在於985/211高校裡。其他高校沒有。

    所以,不必神話了考研,考博考上985的行為,因為和高考還是有區別的。

    另外,很多人總是在用應試的思維去考慮問題,如果不去思考求職方法規劃等問題,即使你學歷提高了,以後就業還是會有困難。

    那些研究生就業困難的人,大多數是在本科畢業的時候困難,就不會找工作,不瞭解求職技巧規則,指望用應試去解決問題,結果在研究生階段當初本科畢業求職的那些問題依舊沒有意識去解決,還在應試思維考慮問題,終究會演變成就業困難的研究生。

  • 10 # 南粵行者

    目前博士招生有三種方式:

    1.碩博連讀

    2.參加考試

    3.考核—申請

    博士的種類有三類:學術型博士,專業型博士,工程博士。

    博士按照學習形式分為:全日制博士和非全日制博士。

    對於您的提問,我想以清華大學為例。

    2018年清華大學:

    本科招生6700人,全國高考生975萬人。

    碩士招生5372人,全國考生238萬人。

    博士招生2938人,考生人數找不到資料。

    上述學校全是985高校。這可能表明985高校的學生去了清華大學深造,普通本科的學生去985高校深造,那清華大學的學生去哪深造了?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等等。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但是每一次的進階,你只要目標明確,足夠努力,你會把同行的人不斷甩在身後。

  • 11 # 白黑熊

    其實還是在於考試側重點不一樣。

    熱門理工科考研能考上985的學生,自身智力水平絕對過關,因為理工科考研的難度比高考難太多了,不論是題目難度還是競爭難度,熱門理工考研的成績完全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學習素養。

    但很多985的學生考本校研落榜,這在情理中卻是很不可思議,985學生不如考上的學生嗎?某種程度來說確實是的,高考制度決定了我們選拔不出真正的人才,高考太過強調廣度而失去了深度,過分強調技巧訓練忽視了自己的思考理解,過分強調文科內容並且有語文這種過於主觀的無用科目(像語文這種只要考文法詩詞文言名著和論述題就可以了,閱讀和命題作文完全沒必要有)。並且高考過分扶持教育弱勢省份,比如廣東福建和一些西部身份,這些地方很多學生在大學完全跟不上。

    當然話說回來,本二逆襲的大部分還是文科,理工科的考研競爭重點還是來自985,211的學生。

  • 12 # 焦糖猴頭菇

    因為本碩985的學生或許長時間處在一個舒適圈,享受著相對好的教育資源喝社會聲望,對於學位追求的強烈程度或許沒有普通二百學生那麼強烈,也說明他們已經享受過金字塔頂端的待遇,也就不再追求,相反之下很多本碩二本的學生並沒有享受過985這些高等院校的資源或是社會聲望等等,所以想著自己再努力一次最後一次考博讀書的機會,抓緊機會考到985讀博,就好比運動會,每次做出改變想再次奪冠的都是輸的人,“勝者不變敗者變”失敗,逼迫著你不得不去努力,如果非要是努力還是幸運,我個人認為有一句話說的很好“越努力越幸運”幸運是可以帶領你突破瓶頸的機遇,可是努力是讓你到達瓶頸的積累,“不是看到希望才努力,是努力才能看到希望”也是這個道理。

  • 13 # 孟法融說教育

    1.博士看的是科研能力和導師是否要你,跟考試能力有關係,但是考只是個過程,關鍵是你的科研能力和學習能力達到了導師的要求和一定的程度。

    2.本碩普通二本,博士考到985。因為本碩都是應試,一般只看分數,這說明你的應試能力不強,但是科研能力不錯呀!

    3.還有,沒有那麼多人讀博的,一個是大家讀到碩士就知道自己的智商不行了,二是讀博時間成本太高回報也沒有那麼大。因此,其實博士看起來難讀,真的有心讀博以及讀名校的博士並不難。難的是博士畢業和有科研成就!

    讀到博士,就別太在意985這些了,多在意自己的專案和科研吧。

  • 14 # 海之研

    因為足夠努力,所以才會幸運,博士是985,說明人家碩士就想考一個好學校,但是可能由於某些原因失利,從而導致自己在二本院校讀研。

    人家在二本,因為有理想,有目標,所以不停的努力,認真完成導師佈置的任務,才會有足夠的實力打動985老師。

    大家都在努力,你我有個理由懈怠呢,加油少年。

  • 15 # 道遠123

    容易是相對的,比起考碩研是容易,但進985讀博 ,並非容易,進清北跟中彩票差不多,95%的直博,幾個名額清一色華五中九。認識湘潭,深大碩研申請去中大,中南,廈大都進不去,這可是最好的雙非,普通二本可想而知難度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薪1500能養10W的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