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朵朵佬爺
-
2 # 九維空間的穿梭者
楊玉環和薛寶釵都是膚白微胖、言中帶笑的美女,與牡丹外形相似。楊玉環是唐明皇寵妃,薛寶釵是四大家族之女,都極富貴,與牡丹富貴相類。楊玉環可為紅牡丹,而薛寶釵為白牡丹。不過兩位美女紅顏薄命,也與牡丹花期短促相合。所以美色易逝,不可過分求之。
-
3 # 雲水禪心一小草
牡丹花的寓意為華貴圓滿,雍容富貴,國色天香,端莊秀雅,還有期待,用心付出。
楊玉環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天生麗質,精通音樂,擅長舞蹈。原為唐玄宗兒子壽王的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接回來冊封為貴妃。安祿山之亂時,被逼死於馬嵬坡。
唐朝詩人白居易有詩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說的就是楊玉環。可見雍容富貴,國色天香楊玉環還是能擔得起的,但楊玉環因著唐玄宗的寵愛,恃寵而驕,端莊秀雅就談不上了。
楊玉環對唐玄宗還算是用心付出的,可借三十八歲就被賜死,這下場不能說華貴圓滿,比作牡丹花都有點勉強了!
薛寶釵是大家閨秀,模樣兒也還長得不差,家裡也還算有錢,但絕夠不上雍容富貴,國色天香。她是期待著能得到寶玉,所以她會“用心付出”,也表現得“端莊秀雅”,給人的感覺卻是很有心計,任人怎麼大開腦洞,浮想連翩,還是沒法把她和牡丹花連線在一起。
薛寶釵雖然如願以償的嫁給了寶玉,但最後寶玉還是棄她而去。而且最後家道中落,薛寶釵也就變成了一平凡婦人,和華貴圓滿壓根兒無緣了!
所以薛寶釵成不了牡丹花……
-
4 # 曹立麗1970
牡丹,花中之王,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具有一種貴族氣質。
楊玉環,號太真,出身名門,先嫁壽王李瑁,而後嫁與唐玄宗李隆基,姿容豔而貴,精音律,善舞,可以說是唐代一位不可多得的音樂家和舞蹈家。一生大起大落,曾以傾城傾國之姿,集三千寵愛於一身,與唐玄宗演繹了一場風花雪月般的忘年之戀。安史之亂時,君王掩面救不得,死於馬嵬坡的亂軍之中……生於名門,長於極貴之家,如同牡丹,在炫目的繁華里,任性妄為的生長著。但剎那的驚豔,終究抵不過低調的奢華,閱盡了春風,終將淒涼的凋落!
薛寶釵出身中等人家,富而不貴,雖然豔爾不俗,人品貴重,但終究登不了廟堂之高!她該無法比擬牡丹!我覺得她應似芍藥,肖似牡丹,但柔和嫻靜,端正穩重,有點平民氣息,又有種佛性的東西在裡面吧!寶釵可經風雨,並能不動聲色,無驕奢之氣,對任何事情都安之若素。她該是一株芍藥吧:遠望,姿容高貴;近看,溫暖怡人!
-
5 # 沙慄
楊貴妃的美與薛寶釵的美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說楊貴妃有牡丹的外形美,雍容華貴,那麼寶釵則有牡丹所象徵的端莊優雅。
楊貴妃的美只是在形,而寶釵的美,不僅形美,內在也是美的。
在《紅樓夢》第三十回中,寶玉曾取笑寶釵是楊貴妃,當時寶釵勃然大怒。
那我們重點來說說寶釵吧。
寶釵這個角色,其實一直以為,很多人因為同情黛玉,所以總對寶釵懷有敵意,但是,客觀冷靜地分析下就會發現,曹雪芹其實是有多麼偏愛寶釵,才會把寶釵描繪得幾近完美!唯一的不完美就是,寶玉終究是不愛她的,沒能有一個好的結局。
寶釵真的是才貌雙全,她身上優點實在太多了。
除了跟黛玉一樣擁有無敵的美貌之外,她善良溫婉、大氣真誠、為人處世有自己的原則,她總能去包容別人,體貼別人,看到別人的優點與長處,並且給予真心實意的關心,不做作,不虛偽。
在喜歡的人面前,寶釵是有原則和底線的,懂得維護自己的尊嚴在《紅樓夢》第三十回《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痴及局外》中,寶釵因為長得豐腴,怕熱,寶玉於是拿楊貴妃比喻寶釵,:“怪不得他們拿姐姐比楊貴妃,原來也體豐怯熱。”
但寶釵聽這麼一說,立刻就怒了,冷笑兩聲,回擊寶玉:“我倒像楊貴妃,只是沒一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楊國忠的!”
而黛玉在一旁看戲,暗自高興得很,也想取笑下的,但寶釵一眼就看穿黛玉心思,不著痕跡地狠狠回擊了寶玉和黛玉,反而讓寶玉和黛玉很羞愧,不敢再說話。
你看這裡,寶釵是非常自尊的,她不能忍受寶玉把她比作楊貴妃,畢竟楊貴妃雖然確實是長得美,但在歷史上卻是有名的“禍水”,所以賢良淑德的寶釵怎麼能忍寶玉把她比作風騷女子呢,這是非常無禮的,所以寶釵因此勃然大怒,有力地給予回擊。即使是內心喜歡寶玉,她也不忍受寶玉這種不得體的話。在喜歡的人面前,寶釵是有原則和底線的,懂得維護自己的尊嚴
論學識,能吟詩論畫,論為人,寶釵真誠,慷慨寶釵是深得儒家思想的影響的,認為女子應該賢良淑德,做一個本份,勤勞,孝順的女子,遵從三從四德。寶釵也跟大觀園裡其他女孩子一樣,飽讀讀書,有著風雅的情與,跟其他姐妹們談詩論畫也毫不遜色。
而在為人處世方面,寶釵是十分討喜的,賈府幾乎人人都喜歡她。
看書中是怎麼寫的,在第五回寶釵初進賈府時,“年紀雖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即使是視其為情敵的黛玉,也能夠跟寶釵像姐妹一樣傾訴衷腸。寶釵對待黛玉並沒有像黛玉那樣處處防備,她是真心在關心體貼黛玉的,所以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中連黛玉自己都說:“怨不得雲丫頭說你好,我往日見他贊你,我還不受用,昨兒我親自經過,才知道了。”
鳳姐病後,寶釵送人參給她調理身體。湘雲要辦詩會,寶釵送螃蟹。寶釵發現邢岫煙經濟拮据,無法度日,將衣服當到薛家當鋪時,寶釵為她慷慨解囊,幫邢岫煙度過難關,岫煙和寶釵堂弟薛蝌定了親事,尚未過門,寶釵已把岫煙當作家人。
寶釵對長輩也是恭敬謙卑,對下人寶釵也是非常禮貌尊重的。見到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寶釵一口一個“周姐姐”,讓人非常暖心。
總之,寶釵確實有著非常多的優點,怪不得第三十五回《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中賈母向薛姨媽表揚寶釵:“提起姊妹們,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確,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
勤儉質樸,會持家,是長輩眼裡標準的好媳婦人選寶釵是很擅長持家的。捨得給黛玉、鳳姐送名貴藥材,捨得給湘雲送螃蟹讓湘去做東辦詩會、捨得去補貼邢岫煙,但她自己生活是非常簡樸的。
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寫賈母陪劉姥姥逛大觀園,到了寶釵的蘅蕪苑,劉姥姥看到的是:“雪洞一般,一『色』頑器全無;案上只有一個土定瓶中供著數枝菊花,並兩部書、茶奩、茶杯而已。床上只吊著青紗帳幔,衾褥也十分樸素。”
寶釵一家投靠賈府時,家境已經衰落,父親去世,哥哥薛蟠又不長進,整天惹事生非,還鬧出人命,娶了夏金桂更是不省心,鬧得一家子不得安寧,但寶釵一個未出閣的女兒家,也是非常為難的。
寶釵是有理家之才的,所以第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時寶釵小惠全大體》中,探春治家,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都會向寶釵求教。寶釵說:“幸於始者怠於終,繕其辭者嗜其利”。
可見寶釵之聰慧,又很識大體。
寶釵真的是個常常受到誤解的角色,實際上她是個真誠,仁慈,慷慨的人,對人能夠做到一視同仁,以誠相待,顯得八面玲瓏,卻又並不虛偽。
而寶釵的思想侷限性在於,其內心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影響,她所認同的價值觀也正是當時社會的主流:男性應該有治國齊家平天下的志向,而女性則遵守三從四德,做個賢妻良母就好。所以寶釵會勸導寶玉追求功名利祿,恰恰也正是因為這點,寶玉非常反感。
由於時代的侷限性,寶釵有這種思想是完全正常的,所以總體來說,寶釵各方面堪稱完美,只可惜的是,沒能得到圓滿的結局。
-
6 # 雲夢歸處
牡丹雍容華貴,海棠嬌豔嫵媚。
楊貴妃和薛寶釵一個是歷史真實人物,一個是小說中的虛構人物。把她們兩個比做哪種花,楊貴妃是有典故的,而薛寶釵在書中也是有明確說明的。楊貴妃是海棠花,薛寶釵是牡丹花。
楊貴妃被比作海棠花,是有歷史典故的。歷史上楊貴妃並不是被比作牡丹花,而是海棠花,這是有典故的。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
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 ,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曰:“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在這個典故中,唐明皇把醉後的楊貴妃比作海棠花,極其形象地比喻了貴妃酒醉後的媚態。
古代君權社會 皇帝的話就是金口玉言,皇帝說她是什麼就是什麼。為什麼唐明皇把她比作海棠花,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⒈楊貴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有什麼特點呢?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侍兒扶起嬌無力”、“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楊貴妃的美勝在千嬌百媚,用海棠花比喻比較貼切。
⒉古代封建社會講究等級制度,牡丹花是“花中之王”,應該只有一國之母的皇后才配稱牡丹花,而楊貴妃只是貴妃,她的地位配不上“牡丹花”的稱號。
薛寶釵在壽怡紅夜宴上,抽到的花籤就是“牡丹花”。薛寶釵的花籤是“牡丹花”,當她抽了花籤後,大家也一致認同她配得上牡丹花。大觀園裡都是女孩,住著眾多小姐和丫鬟,彷彿是一個“女兒國”,薛寶釵在這個“女兒國”中,被譽為“群芳之冠”的牡丹花,是有道理的。
書裡寫薛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這也符合牡丹的特點。牡丹花美而不嬌,豔而不俗,雍容大氣。薛寶釵在大觀園這群姐妹中樣貌數一數二,又學識淵博。她懂得勤儉持家,認為女人要賢良淑德。這些姐妹中沒有誰比她更適合比作牡丹花。雖然她有時為人不真誠,不過她的心機和城府不在此討論範圍之內。書裡把她比作楊貴妃,也只是因為她“體豐怯熱”而已。
楊貴妃空有傾國之姿,內在是遠遠比不上薛寶釵的。她無學識無才能,就是個尤物而已。唐明皇在封她為妃後,對她極盡寵愛。兩人在宮中縱慾行樂,終日沉湎於酒色歌舞之中,荒淫誤國,最終釀成了“安史之亂”,使得泱泱大唐盛極而衰。楊貴妃也被百姓視為“紅顏禍水”,最後在馬嵬坡被憤怒的將士要求皇帝賜死,落得個悲慘的下場。這樣一個無德無才的人,又怎能配得上端莊的牡丹花?
-
7 # 講點歷史小八卦
楊玉環被比做牡丹是有歷史典故的。
唐玄宗帶著他的寵妃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名花美人,月夜歌舞,又有著名樂師李龜年伴奏,真是難得的盛事,而此時李白是翰林隨駕,唐玄宗召來李白現場做詩:賞名花,對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舊詞?於是李白做了著名清平樂三首: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曾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詩,都把楊玉環比牡丹,所以楊玉環自然是牡丹花,但是在一些野史裡,也記載了,貴妃喝醉了: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曰:“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所以一般海棠春睡圖畫的也是楊貴妃。
可見情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同一枝花,每個人看到的感受都不同,更不用說楊玉環是牡丹海棠,別人再比合不合適了。史湘雲曾醉臥,也曾被比作海棠花,她跟楊貴妃就沒有什麼關聯。
寶玉生日,一群女孩子喝酒掣花籤,抽到的花和詩,其實都暗示著各人的命運,黛玉是亭亭玉立纖纖仙姿的荷花,風露輕愁,符合她多愁善感,纖巧細膩的個性,晴雯也是荷花,是黛玉的一個分身,大觀園裡雖有荷花,卻入了深秋,枝枯葉敗,寶玉說,最恨這些枯破荷葉,不如拔去,黛玉卻說,只喜李義山的留著殘荷聽雨聲,這些細節都暗示了黛玉悲劇性的結局。
湘雲抽的是海棠花,只恐夜深花睡去,“香夢沉酣”,既調侃了一下湘雲醉臥,又暗喻此時的美好生活只是一個美夢,美夢長酣,卻不得不面對大夢醒來,物是人非的苦楚:湘雲雖然得配才貌仙郎,情投意合,但是婚後不久就守寡,水涸瀟湘。
寶釵是健碩權葉豐滿雍容華貴的牡丹,任是無情也動人,是說寶釵容貌之美壓倒大觀園群芳,即便在她靜默時,也有一種動人的魅力。寶玉就常被其美貌所吸引,所以當寶釵掣出此籤後,寶玉只管拿著那籤,口內顛來倒去唸:"任是無情也動人"。然而偶然的愛慕並不就是愛情,當他們後來被強行捏合成夫妻,寶玉"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終於棄家出走。寶釵容貌無論如何"動人",都沒能使她免去悲劇性命運。
這枝牡丹籤也照應了另一個重要情節:端午節,寶玉因為說了句象楊妃,體豐怯熱,寶釵回想一番,罕見的大怒,把寶玉,寶黛狠狠的嘲諷了一氣,如果不是鳳姐出面彈壓,竟不能收場,寶釵為什麼會生氣,書中未明說,很多人猜測是因為楊妃是禍水,但是作者將他最喜愛的兩個女性寶釵黛玉,在回目裡一個比作楊妃,一個比作了飛燕,顯然不是為了罵她們。
作者的構思巧妙,環環相扣,所以不存在可不可以比作牡丹花的問題
-
8 # 清山峻嶺常青松
謝寶釵。怎麼跟楊玉環能比美。楊玉懷是唐明皇的寵妃。後宮3000佳麗。唐明皇獨寵楊玉環。而謝寶釵曾經皇宮選妃子。皇帝不寵幸。投奔賈府。想嫁給賈寶玉。跟林黛玉爭風吃醋。 如果皇帝寵幸的話。早選上了。
-
9 # 潤楊閬苑
把楊玉環比喻為牡丹花是謫仙李白。把薛寶釵比喻為牡丹花的是曹雪芹。這兩位高人都這麼形容了,潤楊一介小小布衣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楊玉環的牡丹花是豔,豔壓群芳。楊玉環是唐玄宗的妃子,人稱楊貴妃。她姿質豐豔,擅長歌舞,通曉音律。“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楊玉環成為了唐玄宗的貴妃。
一天,唐玄宗帶著楊玉環,乘月色觀賞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貴牡丹。名花美人,月夜歌舞,真是難得的盛事。唐玄宗令李白現場做詩。於是李白做了著名清平樂三首: 其一首: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杆。
牡丹乃國色天香花,李白將楊貴妃比喻為牡丹花,盛讚貴妃與牡丹花一樣傾國傾城。更為難得的是,牡丹花和美人,都是君王的摯愛。在這樣的時刻裡,名花、美女與君王三者完美融合。無論君王有多大的煩惱,只要和貴妃一起來到這沉香亭畔的牡丹園中,也會被化解得無影無蹤了。人倚闌干,花在闌外,春風拂來,絲竹入耳,何其風流蘊藉,美妙幸福!牡丹花堪比楊玉環。
薛寶釵與楊貴妃不同,楊貴妃這朵牡丹花是豔,豔壓群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就是楊玉環。
薛寶釵這朵牡丹花是冷,她是清冷的白牡丹1.寶釵是白牡丹。
如果說楊玉環是紅牡丹,熱情似火。那麼薛寶釵就是白牡丹,清清冷冷。因為薛寶釵不像楊貴妃那樣“回眸一笑百媚生”,寶釵端莊,藏愚守拙,罕言寡語。她的屋子也是非常素淨,如雪洞一般。
寶釵吃冷香丸,裡面有一種花就是白牡丹花。冷香丸的香氣也有牡丹花的成分。
2.寶釵有牡丹的豐滿。
薛寶釵有牡丹花的豐滿,寶玉說寶釵像楊貴妃一樣體豐怯熱。薛寶釵的豐滿在書中有體現。她往下擼紅麝串的時候,也因為手腕豐滿,費了好大力氣才退下來。
3.寶釵有牡丹的國色天香。
薛寶釵生得“臉若銀盆,眼似水杏,唇不點而含丹,眉不畫而橫翠”。寶玉評價寶釵容貌說“寶姐姐是絕色的人物”,可見寶釵顏值高,像牡丹花一樣國色天香。
4.牡丹花是百花之王,薛寶釵是大觀園之王。
在大觀園裡,薛寶釵相當於王者。姊妹們都信賴寶姐姐,服從寶姐姐的調遣。無論什麼事情,只要薛寶釵開口,就成了定論。
例如,寶釵給迎春和惜春定下了詩號;湘雲要起詩社,所有的主意都是寶釵出的;惜春要畫大觀園,大家爭論不休,還是寶釵決定怎麼處理這件事,都買什麼繪畫用品,找誰要大觀園建築圖紙,給惜春畫畫多長時間。所有的一切,都是寶釵做主。即使後來管家,寶釵也獲得了下人們的感恩戴德。薛寶釵就是大觀園裡的非組織領袖,堪與牡丹花的花中之王媲美。
薛寶釵的花箋是"任是無情也動人"。寶釵即使不動真情,也能打動旁人,因為牡丹花就是傾國傾城,令人心動的花。
用牡丹花形容楊貴妃和薛寶釵非常合適。
回覆列表
牡丹花不是用來比喻愛情的,是比喻美女氣質的。寶釵可比牡丹,楊貴妃不能。為什麼?楊貴妃邪氣太重,做了許多不堪入目之事,楊貴妃和安祿山的那些事,令人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