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甲申十七年

    我個人感覺是勸不動。

    高順這個人是我非常欣賞的一個歷史人物,他追隨呂布,就認準了他。呂布雖然不太喜歡他,但絕對是最信賴他的。郝萌叛變,呂布第一時間來到高順的軍中,可見他治軍之嚴,呂布也明白。

    這樣的人,並不因為所追隨的人是善是惡就改變自己的態度。我認準了,就跟隨,最後失敗了,那是我運氣不好。

    白門樓上,別看張遼咋咋唬唬,見誰罵誰,仔細分析那就是明知要死之後的破罐破摔,而陳宮看似不動聲色,最後聽到老母妻子也語氣變軟。只有高順,一言不發。是啊,成王敗寇,已經失敗了,那就沒必要再說別的了,人這一輩子,只能輝煌一次。

    高順的陷陣營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最強的步兵,張飛沒事就和呂布瞪眼,但面對陷陣營,一樣也得跑。司馬光對高順也特別看重,《資治通鑑》裡提到高順,是把他和陳登並稱的人才,可惜一個不為呂布作用,另一個呂布卻不用。

    高順沒有留下表字,他默默的追隨呂布,默默的和呂布一起死,死前一言不發的樣子,於我心有慼慼焉。

  • 2 # 我武維揚

    在呂布敗給曹操之前,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手下大將。直到兵敗被捆綁時,高順是一言不發,默然不語,只求一死,可謂“求仁得仁”;張遼則是已感到呂布必敗,率眾投降,再續功名,也才有後來的威振逍遙津。

    王粲《英雄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陳營”。張遼也名列八健將之一。

    與張遼同列八健將之一的郝萌夜間叛亂,就是高順帶兵平定的。雖然呂布不能重用,但仍然對呂布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跟隨,特別“愚忠”,可以說呂布去哪高順就跟到哪,對“三姓家奴”是不離不棄。而張遼對呂布並沒有“君君臣臣”的愚忠,可以做出“良禽擇木而棲”的改變。

    《三國志•魏書》:“建安三年,布覆叛為術,遣高順攻劉備於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備,為順所敗。”曹操陣營沒人勸降高順,也許是被高順打怕了,懷恨在心。郭嘉就代表眾人對曹操說:“順,布之大將,治軍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張遼被俘前,還沒像高順一樣極力殺伐過曹操陣營的人,加上張遼與關羽等人交情不淺,劉備、關羽等也會為他說情。

    所以高順的能力雖然跟張遼不相上下,卻沒人勸降。

  • 3 # 當代曹植

    勸不動。

    高順教過張遼兵法!

    高順追隨呂布,就認準了他。呂布雖然不太喜歡他,但絕對是最信賴他的。郝萌叛變,呂布第一時間來到高順的軍中,可見他治軍之嚴,呂布也明白。

    而張遼對呂布並沒有“君君臣臣”的愚忠,可以做出“良禽擇木而棲”的改變。

    曹操陣營沒人勸降高順,也許是被高順打怕了,懷恨在心。

    張遼被俘前,還沒像高順一樣極力殺伐過曹操陣營的人,加上張遼與關羽等人交情不淺,劉備、關羽等也會為他說情。

    高順的陷陣營可以說是東漢末年最強的步兵,高順不死,曹操無法收編陷陣營。

  • 4 # 那一曲花瓣雨

    高順是陷陣營的老大,說白了就是敢死隊隊長。

    這類人一般來說有幾個特徵:

    第一,必定是最高長官的鐵桿死忠。

    這個職位永遠都是衝在最前面,撤在最後面,和升官發財沒有關係,不夠鐵桿不夠死忠,最高長官不放心。

    第二,手上血債累累。

    這個不需要解釋了。

    第三,對死亡沒有畏懼感。

    這種隨時準備好死亡的,對於死亡並不會怕。呂布尚且求饒想活,高順卻絲毫不慌。

    第四,沒有遠大的理想。

    高順對於未來沒有什麼規劃,他的人生就是未來某一天為呂布死在進攻的路上。

    這樣的人,你拿什麼打動他?

  • 5 # 洛水清風

    建安三年十二月,下邳城被曹軍所迫,呂布、高順、張遼、陳宮等人被俘獲。在白門樓上,曹操志得意滿,像一隻貓逮了幾隻老鼠,想戲弄他們一番。呂布貪生怕死,叫嚷著綁的太緊了。曹操揶揄道:“縛虎不得不急!”然後,就把頭轉向被押上來高順問:“汝有何言?”高順不卑不亢 ,一言不發。曹操非常生氣,命令把高順拉下去砍了。

    每每讀到這裡,許多人都為高順的死感到惋惜。高順何許人也,他是呂布手下八虎將之首,地位在張遼之上。《漢末英雄記》稱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煉齊整,每所攻擊無所不破者,名為陣陷營”。從中不難看出,高順堪稱一個智勇雙全的優秀將領。如果他歸降曹操,足以位列“五子良將”。讓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員名將被殺時,為何沒有人為他求情呢?

    先說說劉備那邊為啥對高順的死無動於衷。劉備佔據徐州後,呂布帶著高順等人前來投奔,劉備寬容的接納他們。沒想到,建安元年,呂布趁劉備東擊袁術之時,命令高順偷襲劉備的根據地下邳,並俘獲劉備的妻小……最後,呂布反客為主,成了徐州的主人,劉備不得不再次寄人籬下,高順這一箭之仇讓劉備終生難忘。現在,曹操要殺高順,劉關張不願意為他求情也在情理之中。再說,劉備是一代梟雄,與曹操決裂是早晚的事。如果自己為高順求情,不等於將來又多了一個敵人嗎!所以,劉備這邊是巴不得曹操把高順殺了。

    再說曹操這邊為啥對殺高順不理不睬。建安三年,呂布任命高順、張遼領兵攻打沛縣。曹操派夏侯惇前往救援,結果,被高順的“陷陣營”所敗,夏侯惇還被射瞎一隻眼睛。曹操氣急敗壞,親統大軍征伐呂布……現在,曹操要殺高順,明顯是為自己兄弟夏侯惇報一箭之仇,曹操手下的人誰還願為高順求情自討苦吃呢!

    曹操以愛才惜才聞名於世,按理說像高順這樣忠心不二的大將,曹操應該極力收降才對,曹操為啥要殺他呢?除了為夏侯惇報仇外,最主要是他深知高順的為人。高順雖為八虎將之首,極不受呂布信任。每逢高順打完仗後,呂布非但不獎,相反會剝奪他的兵權。但高順從無怨言,一直忠心耿耿輔佐呂布。曹操俘獲呂布後,已決心殺之。呂布死,高順肯定不願歸降,即使歸降,日後必然生亂,與其這樣,還不如殺了高順成全其忠。所以,無論誰求情,高順必死。

  • 6 # 小森林影視

    針對這個問題呢,從高順的性格上來說,順為人清正廉明,非常忠於主帥呂布。而呂布也深知高順的勇猛與忠心,但是呂布愛聽好話,而高順明顯屬於那種“說實話,幹實事”的實幹型忠臣,因此呂布並不喜歡高順。可是高順卻對呂布不離不棄。十分忠心。高順的忠心也是出了名的,曹操自然知道高順對呂布的一片忠心。因此,曹操知道勸降高順沒有用,所以就沒有去勸說高順。

    另一方面,高順順與曹將有大仇,必須殺。

    高順的部下曹性曾在交戰中射瞎了夏侯敦一隻眼睛,夏侯敦因此記恨終生,如果曹操不殺高順,他很有可能傷了手下將領的心,尤其是夏侯惇。而留下高順也只能增加將領之間的矛盾,這是可以預見的,曹操絕不會冒這個風險,所以他殺高順時毫不猶豫。

  • 7 # 唵是客人

    曹操手下有很多降將,五子良將就有三個降將。徐晃張遼張郃。此外還有劉備方面的牽招田豫關羽黃權孟達徐庶。張繡賈詡朱靈路招十分多。總結一下大體三種招降。一曹操看上了有能力。花大價引進。代表關羽徐晃。二有能力自投。郭嘉賈詡朱靈,三打出的交情被迫投。張郃高覽張繡徐庶。四獻投名壯像綁了呂布投降的宋憲魏續候成,但這種投降得有一定實力,起碼要讓曹操認可,不然投後反會被殺。五有大佬擔保像張遼,六親信擔保有真實力蔵霸龐德。

    白門樓四俘呂布主動降但曹操怕壓制不住借劉備之口實殺了。張遼有關羽劉備擔保,且為以後招降留路收了,陳宮是真心要收但無耐他要尋死,高順太犇人緣又差如主動降,曹操一定會收,因有實力,但他不出聲不下跪想曹操主動收降他就難為曹操了。且曹操的親信夏候氏與曹氏干將又不願擔保。只能惜殺了。這與劉備殺張任一個道理。劉備想留但不好自做主張,此時只要他主動些或是有一親信舉保也就順坡一推了,可是沒有呀。

  • 8 # 楓丹白露211735932

    三姓呂布,溫候之尊,武橫天下,逆害丁原不孝,怒誅董卓鋤奸,名蓋華夏。上馬四大名將,帳有智者陳宮,明顯一付諸侯貴氣,卻被人輕易取下項上人頭。未出頭,身先亡。

    帳下高順,勇將矣,善帶兵,固有"犬但知主,非主即吠"之忠烈。不善辭令,寡於結交,不求名利,但求主安,在三國次將中,排名當有位。可惜一腔一忠不亊二主的熱血,冤枉灑在白門樓,從此灰飛煙滅。在<三國志>中,斐松之對高順評估較好。

  • 9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英雄記》中說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既不飲酒,也不接受別人饋贈,而且還非常忠心於呂布,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高順一生只有呂布一個主公,而且一直忠於呂布,呂布手下郝萌發動叛亂,想要殺呂布時,呂布第一個想到且最信任的人就是高順,第一時間逃到高順那裡避難,高順就是那種讓人感到忠心、絕對不會背叛的人。

    同時,高順非常正直,對於他看不慣的事,他會說出來,高順看不慣呂布的所作所為時,就會一心勸諫呂布,比如呂布為了錢財想要攻打臧霸,高順勸諫呂布不要因小失大,呂布基本上不聽高順的勸諫。

    呂布八健將沒有高順

    高順就是那種忠心、好脾氣的老實人,呂布因郝萌叛亂後猜忌高順,奪了高順兵權,只在打仗時才給高順兵權,打完了又奪兵權,高順擺明了就是呂布玩弄的棋子一樣,用到高順的時候,就用,不用高順的時候,就扔,即使如此,高順仍然跟隨呂布且忠心耿耿,這就是高順,你在三國都很難找到像高順這麼愚忠的人,而且還是頗有軍事才能的將領。

    相比,張遼簡直就是個江湖人,懂得明哲保身,懂得看清形勢,生存能力超強。三國演義中張飛罵呂布是三姓家奴,其實張遼也是,張遼原本是丁原手下,被丁原帶到洛陽,後被大將軍何進派到地方上招兵,等張遼回來時,丁原被殺,張遼投靠了董卓。

    陷陣營

    董卓被呂布所殺後,張遼又投靠了呂布,呂布與曹操作戰失敗後,張遼又投靠了曹操,雖然張遼沒有像呂布一樣殺害前任主公,但是張遼投靠的物件比呂布還要多,史書沒有對張遼的性格有過多描寫,不過從張遼的人生軌跡來看,張遼非常懂得如何讓自己在亂世中活下去,惜命如金,很有劉備到處投靠的風格。

    如果拿張遼與高順比較人品的話,高順是老實人,張遼則是老江湖,高順正直,張遼變通,高順忠心故主,張遼有奶就是娘,高順看不慣明說,這種人很容易讓人看穿所思所想,張遼城府較深,你不知道張遼面對一件事是如何的想法,這就是兩人的不同。

    高順

    再比較兩人的地位,高順是呂布手下的中郎將,直屬於呂布,沒有獨立自主權,事事受制於呂布,統領呂布手下七百人的陷陣營,張遼的地位則非常獨立,從被何進外派招兵,到招兵回到洛陽投靠董卓,再到率領手下投靠呂布,張遼的每一次投靠都是帶著他自己的手下,因此張遼的第一次投靠都能被重視。

    看看張遼的官職就知道了,北地太守、魯相,這可是地方上的實權官職,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軍政長官,魯相是魯國的相國,實權官職,再加上張遼原本就有自己的手下,駐守在地方上,不就是獨立勢力,只是歸屬於呂布而已。

    張遼

    高順的官職是中郎將,手下其實是沒有兵權的,呂布只有在戰爭時才給高順兵權打仗,沒有戰爭時,就沒收了高順的兵權,高順在呂布軍中其實只能算一個孤家寡人,再加人老實,又不喝酒,基本上沒人能與高順合得來。

    正史上,張遼投降曹操是在呂布被殺後,張遼率領手下士兵投降曹操的,並不是關羽和劉備向曹操求救的,從歷史記載來看,呂布在下邳城被俘虜時,張遼並不在下邳,張遼是後來得知呂布被殺後投降的,張遼一是主動投降曹操,二是張遼有投降的資本,他手下有兵。所以曹操接受了張遼的投降,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張遼

    而高順不同,呂布在下邳城被侯成、宋憲、魏續出賣後被曹操俘虜,曹操問高順:汝有何言?高順一言不發,結果就被曹操殺了,以曹操的立場來看,他是決定高順生死的人,他以為高順為了要活命肯定要求饒的,但高順沒有,高順沒有求饒可能是高順不願意投降,也可能是高順不好意思說出口,畢竟像高順這樣正直的老實人,是不太好意思說出投降的話來

    曹操是個愛才之人,如果高順名聲在外,想必曹操肯定會一心要招降高順,就像曹操招降關羽那樣,可惜高順沒有關羽那樣的名聲,又沒有張遼那樣的實力,又不願意投降曹操,所以曹操才會殺高順,即使是曹操這樣的一方雄主,也無法讓一個不願意投降的人歸降自己。

    張遼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張遼的能力比高順要強得多,這是從後來的歷史發展而證明的,張遼投降曹操後,能夠成為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中最勇猛的將領,靠的就是張遼個人的能力與努力,畢竟不是每一個投降曹操的人都能成就大事,比如同是呂布手下的侯成、宋憲、魏續等人,投降曹操之外,在史書上再也沒有記載了,之所以沒有記載,有可能是英年早逝,有可能是能力有限,沒啥可記載的。

    所以曹操殺了不願意投降、能力一般且手中無實權的高順,而接受了能力頗強、主動投降且手下有自己部曲的張遼。

  • 10 # 青史君

    所謂忠義,咱們也可以理解是“死心眼兒”,高順帶兵有方兼之勇猛,是不折不扣的一員虎將,他所率領的部隊被稱之為“陷陣營”。據史料記載,高順為人正直,而且不愛喝酒,品行自律,是個有原則的好男人。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就好像古代女人侍夫講究從一而終,骨子裡忠義的男人擇主也會從一而終,不管這個男人是什麼樣的人,一日為大哥,終身為大哥。這一點在關二爺身上最為典型,而關二爺也成了忠義化身。

    我相信,這一點在高順身上也能找到,對呂布的忠心,高順主要在兩方面:一個是斬殺造反的郝萌,另一方面就是經常勸諫呂布。可惜呂布乃一介武夫,知人而不善任,以致於高順在其麾下並不能完全大顯身手,名氣並不大。這樣愚忠死板的男人,是很難勸降的,士為知己者死。

    其次,就是人緣,高順這樣的人沒有特殊愛好,不喝酒不抽菸,當然也肯定不會鬥地主,這樣的人即使放在現在社會,朋友也不會很多,因為他不懂社交。為人容易處世難,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高順、陳宮、張遼三人被擒之後,陳宮與曹操是舊相識,只要他願意,以曹老闆唯賢是舉的用人手段,死是肯定死不了的;至於張遼,他雖然沒有和曹操有過交集,但是他和關二爺有交情,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在職場,並非是有能力就一定能成大事,而是要有貴人幫扶,也就是說有人推薦。當時曹老闆對關二爺是極其看好的,內心很想把他從劉備手裡搶過來,所以關二爺的話是非常有分量的。另外,關羽性情桀驁,他能夠看上的男人必定不是庸俗之輩,所以有了關二爺的舉薦,張遼性命也就無憂了。反觀高順,在曹老闆心裡沒有留下印象,而且沒有朋友說好話,加上他本身性子剛直更不可能屈尊求饒,那麼等待他的唯有死路一條。正如當下社會,如果一個人所在的公司倒閉以後,沒有朋友舉薦,自己又不肯低下身板向競爭公司求個職位,怕是也不會有好的下場。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高順沒有人勸降,是他自己人情世故的原因所致,與人品能力關係不大,這是我的觀點。

  • 11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高順對呂布忠心耿耿,兵敗被擒後,下了必死的決心,所以一言不發。張遼雖然也是忠義之人,但他對呂布所作所為是有意見的,他有點傾向於劉備,所以才有劉備,關羽給張遼求情,張遼於是投降了曹操。

    話說呂布得知劉備勾結曹操,圖謀消滅自己後大怒,命令大將高順,張遼帶兵攻打劉備駐紮的小沛,劉備得到報告,一面讓簡雍去許都找曹操求救,一面緊閉城門,堅守不出,高順來到南門,見劉備在城上,要劉備自縛投降,劉備當然不肯,高順下令攻城。

    第二天張遼領軍攻打小沛的西門,西門守將是關羽,見帶兵的是張遼,關羽就對張遼說:“張將軍,憑你的人品學識,怎麼給呂布這樣的人賣命呢?我替你可惜,”張遼知道關羽說得是實話,低下頭說不出話來,關羽看出張遼是忠義之人,不在說什麼,閉門不出戰,張遼被關羽幾句話說到心裡去了,也沒有發動進攻,帶兵來到東門,東門守城的是張飛,暴脾氣,見有敵兵來到,開城門出去交戰,張遼見張飛出來了,也不交戰又退了回去。關羽聽說了趕緊來到東門,見張飛正打算追趕張遼,關羽命令鳴金收兵。

    張飛還納悶呢,心說我這正在捉拿敵將,誰沒事鳴金收兵,回去非跟這鳴金的算賬不可,等回來了一看二哥關羽在城上,對關羽說:“這張遼害怕我要逃跑,二哥怎麼不讓我追上他,把他生擒了,”關羽說:“張遼的武藝並不懼怕你我,他是不願意和我們弟兄為敵,所以才撤退的。”張飛聽說也緊閉城門不出戰了。

    曹操攻佔下邳城,高順和張遼都做了俘虜,武士把高順推了上來,曹操問高順:“你有什麼要說得,”高順打定主意死不投降,所以曹操問什麼他只是怒目而視,一言不發,曹操這個氣,下令推出去殺了。

    張遼被推上來的時候,正趕上呂布求劉備說情,讓曹操饒自己一命,劉備不僅沒說情,還拿丁原,董卓說事,要曹操殺呂布,曹操命令把呂布推出去縊死,這呂布實在不願意死,喋喋不休的說劉備呢。張遼一聽沖沖大怒,大罵呂布:“呂布匹夫,死則死耳,何懼之有。”這也說明張遼看不起呂布,只是跟錯了主人,為了名節沒有辦法。

    張遼上來後,罵曹操是國賊,對曹操一頓奚落,曹操生氣了說:“你一個敗軍之將還敢侮辱我,”拔出劍來要把張遼就地斬了,張遼面無懼色,站那等死,這時候劉備抓住了曹操舉劍的手,關羽跪下求曹操饒張遼一命,在二人勸說下,張遼看曹操對自己也很誠心,投降了曹操。

    綜上所述:張遼和高順是有不同的,高順忠於呂布,對呂布的命令不折不扣的執行,既然戰敗被擒願意為呂布去死。張遼對呂布是有意見的,雖然不會反呂布,但他對講義氣劉關張弟兄有好感,所以不願意和劉關張為敵,也等於是在小沛放了弟兄三人一馬,所以劉備和關羽才會在白門樓為張遼求情,勸降了張遼。

  • 12 # 寄暇學宮

    在《三國演義》裡面的情節,呂布是在熟睡的時候被宋憲、魏續擒獲。高順和張遼是被曹兵所擒,陳宮是被徐晃所擒。

    呂布本想讓劉備幫著求情,結果劉備卻一句話就把呂布徹底送上了絕路。張遼大罵曹操之後,卻有關羽出面替張遼求情,最後張遼成了曹操手下的得力干將。

    在白門樓上的整個過程裡,就沒有高順什麼事兒。高順簡直就是一點兒存在感都沒有!

    可是在正史裡面的記載卻完全不同。

    呂布是自己投降的,高順、陳宮則是被魏續等人給擒獲的。至於張遼嘛,則是和魏續等人一樣,也是率眾投降的。

    張遼是率眾投降,而高順則是被俘。那麼高順的處境自然也就無法和張遼相比。

    《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是在大面上也是按照史實來編的。所以《三國演義》裡就會有關羽出來替張遼求情。

    陳宮也是被俘獲的,曹操曾經也勸降過陳宮。只不過陳宮是一心求死,最後曹操才殺掉了陳宮。

    高順和陳宮同樣都是被俘,兩人的處境還是不一樣。雖然陳宮與曹操有舊,但陳宮也背叛過曹操。

    高順被眾人的這種漠視,恐怕就不能用是否率眾歸降和被俘來解釋了!

    要知道高順在當時也是戰績彪炳的一個人物。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在這裡至少有兩個人物起了關鍵作用。

    在殺呂布、陳宮、高順等人的過程中,劉備始終都是在場的。只要有劉備在,高順就不會有好下場。因為劉備很不喜歡高順這個人。

    呂布派高順去攻打劉備,打得劉備丟下老婆孩子就跑。一打敗就丟下老婆孩子跑路,是他們老劉家祖上留下來的傳統。高順因此就把劉備的老婆孩子給俘獲了。

    劉備畢竟也還是個男人!看到曾經俘獲他妻兒的高順,現在就被捆綁在自己面前,他會去替高順求情嗎?而且求情之後,高順這個人才還是跟隨著曹操。

    呂布在攻打劉備的時候,曹操派夏侯惇去救援劉備。前去救援劉備的夏侯惇,沒想到卻被高順給打敗了。夏侯惇也是在這一戰中,從此失去了左眼。

    魏略曰: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惡之,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

    夏侯惇從此就被人稱作“盲夏侯”。夏侯惇每次照鏡子時都會抓狂,立刻把鏡子摔到地上。

    因為被高順打敗而失去一目,而且一照鏡子就會抓狂的夏侯惇,此時看到被俘的高順就在眼前,會去勸說曹操招攬這個人才嗎?

    夏侯惇和高順的這段恩怨,曹操手下的那些謀士武將應該都知道。以夏侯惇的身份地位,此時又有誰會站出來勸說曹操去招攬高順?

    更何況當時的主簿王必,還在力勸曹操趕快殺掉呂布呢!

    有劉備、夏侯惇、王必等人在場,高順被眾人所漠視也就很好解釋了!

    雖然當時都是各為其主,但是有時候個人的結局卻並不一樣。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13 # 丸子啊太

    生不逢時,命運不濟。高順,是呂布的鐵桿,張遼是呂布的部下。這就是兩回事了,收降高順,不排除有反叛的可能,況且,高順也不會投降。

  • 14 # 君山話史

    我覺得高順無論在人品還是能力上都在張遼之上,既然戰敗了,就選擇一死,這對於武將來說,是一個好的選擇。不要把生死看得太重了,凡人皆有一死,只是早點晚點罷了。

    第一,高順與張遼是呂布的哼哈二將

    呂布麾下有兩員虎將,一個是高順,一個是張遼。後來張遼投降曹操後,在一系列戰鬥中有精彩的表現,故而名望在高順之上。不過,在呂布未滅時,高順比張遼更加重要。高順為人廉潔,有威嚴,沉默寡言,在戰場上以善打硬仗而著稱。他有一支親兵營,共七百多人,每戰必衝鋒陷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獲得了“陷陣營”的美譽。呂布的軍隊能勇悍而聞名,高順的陷陣營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第二,高順被殺原因之一:忠於呂布

    高順是一個職業軍人,忠於職守,也忠於自己的頂頭上司呂布。大家都知道,呂布是很心高氣傲的人,部下們都很畏懼他,只有高順敢於懟他。比如說,呂布這個人十分情緒化,做事沒有長遠規劃,隨心所欲。高順便不客氣地批評說:“將軍所作所為,沒有深謀遠慮,每當失利時,總是說做錯了,但怎麼能一而再地做錯呢?”

    高順為什麼敢批評呂布呢?就是因為自己忠誠無私。對此,呂布也是心裡有數,但是忠語逆耳,畢竟聽得不舒服。久而久之,呂布就疏遠了高順,甚至架空其兵權。不過,高順對此並無怨言。

    後來曹操殺了高順,並沒有殺張遼,就是因為高順是非常效忠呂布的。既然曹操決意殺呂布,就很難留下高順了。這就好比如果曹操要殺劉備,勢必也要把關羽一起殺了,不然就是個禍患。

    第三,高順被殺的原因之二:曹操部將及劉備為什麼不為高順說情呢?

    大家都知道,高順是個非常勇猛、非常難得的將領,如果曹操能收為己用,肯定能大放光芒。但是,高順被俘後,並沒有什麼人為他求情,至少史書上是沒有看到。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些人都給高順給打慘了,誰也不願給他說情。首先說劉備,劉備當時算歸附曹操,他的地位僅次於曹操,應該講說話是很有份量的。大家看呂布就是要找劉備代為求情,但劉備不但沒求情,反而落井下石,氣得呂布直罵他大耳賊。劉備也沒為高順求情,為什麼呢?因為劉備守沛縣時,就被高順打得棄城而逃,連妻子都被俘,可以說輸得太慘了。你讓劉備去給高順說情,不可能。

    再說說曹軍將領。曹操跟呂布打了很多年的仗,從爭兗州到爭徐州,曹操麾下這些將領,都被高順打得狼狽過。比如說夏侯惇,就曾被高順打得落荒而逃。所以高順被俘後,曹操部下都幸災樂禍,不願說情。

    第四,高順被殺的原因之三:自求一死

    以上兩點固然是高順被殺的重要原因,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高順兵敗被俘後,一心求死。曹操是個求賢若渴之人,如果高順能拉下面子,低頭求饒,誠心歸降,那麼曹操也是不會殺他的。

    但是高順很顯然不是這樣的人。高順是個是標準的職業軍隊,恪守武士的一套行為準則,他的道德修養是很高的。對於任何一個將領,投降都不是光榮的事,但是在光榮與生死麵前,很多人還是選擇求生的機會,而不是光榮赴死。所以我敬重光榮赴死的人,比如高順,比如龐德,他們以生命踐行自己的人生準則。

    據史書載,高順被殺前,曹操還是詢問他:汝降否?高順不投降,一言不發,最終被殺。其實對於生死,真的不用看得太重。對於死者來說,生者就算多活幾十年,對於永恆的死亡,亦只是彈指一揮間而已。

  • 15 # 凌煙歷史社

    高順是呂布手下第一大將,如果把三國時期的將領列出十大名將的話,高順可名列其中,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說三國時期有特種部隊的話,那麼,高順領導的“陷陣營”就是最精悍的一支特種部隊了,高順所率領的陷陣營總共有七百餘士兵,號稱千人,每次攻擊敵方陣營,總能很快攻陷,也就是說他的陷陣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這裡可以看出高順善於帶兵。

    有一次呂布的手下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呂布帶著家屬逃到高順營地,高順問呂布有所隱不,呂布告訴他是河內人的聲音,高順便猜到造反的人是郝萌,於是帶兵到下邳平叛,射殺郝萌的部屬,郝萌的部將曹性反正,與郝萌對戰,郝萌刺傷曹性,曹性斬斷郝萌一臂,高順乘勢斬下郝萌的首級,從這裡可以看出高順有謀略。

    此外,高順還曾打敗夏侯惇,傷了夏侯惇一目,並攻破劉備的沛城,俘虜了劉備的家眷。

    從以上幾個方面,我判斷高順可位列三國十大名將。

    既然高順如此有能力,為何求賢若渴的曹操卻在俘虜了高順之後,不許之以高位,誘之以名利呢?而且當時也沒有一人為高順求情呢?

    本來曹操有招降高順的心思,但高順拒絕投降曹操,所以沉默不語,當時曹操在思考該怎麼處置的時候,郭嘉在曹操耳邊說了一句話。

    郭嘉說:“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本來高順平時就不拘言笑,不喝酒,說得好聽點是“清白有威嚴,不好喝酒”,說的不好聽點就是,這人是個榆木疙瘩,天天板著一張臉,別人叫他喝酒也不去,總是推脫說自己不喝酒,這樣的人肯定是不怎麼愛交朋友,在軍隊中普遍飲酒的情況下,簡直就是一個奇葩,所以他的朋友應該不多。所以,他被俘虜後,沒有人為他說好話,也沒有人勸降他。

    特別是此時郭嘉的一席話,就連曹操都不得不重視,把勸降的心思滅了,然後殺了他。

    郭嘉對高順的評價很高,認為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不可得,郭嘉的意思很明白,高順如此有能力,如果職位安排低了,他肯定不樂意,但如果讓一個降將任高位,置本來就在曹操這邊的諸位將領於何處呢?這樣還不如成全他的忠義。曹操一聽,是這個道理,況且高順是出了名的忠誠,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愚忠。郝萌造反之後,呂布就開始防備高順等領兵將領,特別是高順領導的是一支特種部隊,呂布為此把陷陣營給他的親戚魏續管理,每次到打仗時才把兵符和陷陣營計程車兵臨時交給高順,但高順卻從來沒有恨意,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高順就是一個愚忠之人,所以這種人是最難勸降的,郭嘉也說不若全其名義。

    另外,郭嘉所說的“公封此人,置諸將何地呢”,還有另一層含義,只不過郭嘉沒點透,我之前說過,高順打敗了夏侯惇的軍隊,並傷了夏侯惇一隻眼睛,並且還俘虜過劉備的家眷,這就等於把曹操這邊的將領和劉備那邊的人都得罪了,所以郭嘉沒說出來的話就是,高順不受人待見,你招降他,要是內部不和你怎麼辦呢?

    綜合以上原因,曹操即使捨不得殺高順,也不得不順意而為,殺了高順。曹操都決定要殺高順了,其他與高順沒有任何關係的人也自然不會為他講好話了。

    你們覺得呢?

  • 16 # 打工族2213

    高順被殺與正史上單雄信被殺很類似!即獲勝陣營中絕大多數將領都想他死;單死時唐瓦崗陣營中只有一生替他求情,而高死時,郭嘉直接建言殺之,為啥?高順能力過強,對曹操手下將軍殺傷太重,誰手底下沒有一群生死弟兄?但這些人死在高順手上太多,所以這些將領要高順死!沒有幾個人能像岳飛那樣,親兄弟被殺了還能招降信任仇人!

  • 17 # 突然心動MM

    1,高順,呂布和陳宮這三人就相當於現在合夥開公司的關係,所以這三人都是呂布集團的一二三把手,至於張遼只不過是在呂布手下搭夥過日子,性質不同。

    2,高順太能打了,高順帶兵擊敗過曹操最喜愛的大將夏侯惇,並且弄瞎了一隻眼睛,這種情況曹操都只能是殺高順來平息愛將夏侯惇瞎眼之痛了,高順還吊打過劉備集團,你想想劉備漂泊半生好不容易拉扯一隻隊伍,結果被高順摧枯拉朽的打殘了,換成你你會勸曹操收留這麼能打的將領嗎。

    3,就是高順的性格問題了,為人清白有威嚴,從他被呂布猜忌繳了兵權,只在戰時才把兵權給他的時候,仍然對呂布不離不棄足以說明高順的死忠品質。

    高順,徐榮,鞠義等這些將領雖然沒有留下多少筆記,但是就從留下的資料裡可以看出這些將領有著非凡的統帥才能。

  • 18 # 剛日讀史

    為方便不認識這個將領的讀者,先對高順做個大概的介紹。

    高順,東漢末年將領,系呂布麾下中郎將,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他所著的《英雄記》裡這樣描寫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這一句話,即把一個品格高尚的高順呈現我們腦海。

    高順善於練兵,他嫡系部下叫陷陣營,有700多人,號稱千人,每個士兵都武裝到牙齒,精銳異常,每有徵戰,必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樣的一位大才,卻不受呂布重用,甚至還奪了他的陷陣營兵權,交給小舅子魏續統領,只有打仗需要高順出戰時,才交回給他統領。

    然而,就算呂布如此對待高順,他也是無怨無悔,直到呂布被曹操擒殺,高順依然不改初衷,不肯投降曹操而被殺。

    問題來了,張遼當時作為人才被勸降了,作為比張遼更正派更有才能的高順,為何沒人勸降?

    當年,曹操在處決呂布,又勸降了張遼後,問高順:汝降否?(你投不投降?)高順拒絕了投降,並沉默不語。

    (曹操勸降高順)

    這時候,現場有3撥人,可以決定高順的去向和生死:1,曹操(有拍板權) 2,曹操手下文臣武將(有勸諫權) 3,劉備集團(有建議權)

    先說曹操。曹操肯定是知道高順才能的,也有惜才之心想收降他,因此他才問出了那句話:你投不投降?

    但高順的性格,令其態度呈現出油鹽不進的樣子,先是拒絕了曹操的招降,後來又沉默不語,令曹操想繼續招降他也遭了熱臉貼冷屁股,落了面子。

    因此,高順沉默不語的態度,也令曹操慢慢息了愛才之心,最終決定殺了高順,可能曹操心想,他帳下人才濟濟,反正也不缺你高順一個,何必死皮賴臉的求他投降。

    再說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的意見。對於文臣來說,高順是武將,他的投降與否,並無太大的意見,看曹老闆的意思就行了。

    其次是武將,武將之間,與高順有仇的,只可能是夏侯惇,因為夏侯惇的左眼,被亂箭射瞎了。

    為什麼用可能兩個字,因為史書上根本沒有詳細交代夏侯惇的左目,是不是高順或其部下射瞎,但是在《三國演義》小說中,卻安排成是高順部下的曹性射瞎的,希望大家不要被混淆了。

    “太祖自徐州還,惇從徵呂布,為流矢所中,傷左目。(魏略曰:時夏侯淵與惇俱為將軍,軍中號惇為盲夏侯。惇惡之,照鏡恚怒,輒撲鏡於地)”——《三國志·夏侯惇傳》

    因此,可能夏侯惇與高順有仇,而武將們拒絕為了高順求情而得罪自己的上司同事。(夏侯氏與曹氏將領,一直是曹魏軍中的頂級領導)

    其次是職位安排,高順成了降將的話,怎麼安排他?

    他的才能在於練兵,高順一旦投降曹魏集團,第一時間必定是安排他把曹魏軍中所有的兵都重新練一次,不說練成陷陣營一樣的精兵,至少戰鬥力也要比以前有巨大的提升。

    那麼,曹軍各位將領視自家的兵為禁臠,捨得讓高順去折騰嗎?就算捨得,那麼主持全曹軍大練兵的高順又安排什麼官職合適?

    太高了吧,對於曹軍中辛辛苦苦打仗賺戰績,努力升級的中下層將領來說不服氣。

    太低了吧,又怕高順不滿,導致練兵時出人不出力。

    因此,網路上有句說是郭嘉勸曹操殺了高順的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哪句話呢?請看下文:

    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於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這句話,筆者查詢了《三國志》、《三國演義》、《後漢書》、《英雄記》、《九州春秋》,甚至很多書評等,都不見有出處,估計是後世小說中,或者高順粉絲杜撰的。

    最後是劉備集團,作為客卿,可是有一定的建議權的。

    但是劉備是志在問鼎天下的人,在曹操殺呂布這一仗中,曹操獲利最大,不僅地盤寬了,手下也招降了一些呂布的舊部下,如張遼、陳登等,曹氏勢力更大膨脹。

    (新三國劇照)

    曹氏勢力越膨脹,劉備匡扶天下的志向越難實現,尤其是高順這個練兵奇才,對於曹軍整體戰力提升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大幅度提升,這不是劉備想要的局面。因此,劉備不會勸曹操像留下張遼一樣留下高順。

    高順之死,一是其愚忠呂布,不肯投降;二是曹魏集團容不下,職位也不好安排;三是劉備不想曹操得到這位練兵大才。因此,沒人勸曹操留下他。

    文:梁生

  • 19 # 信陵侃史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當中,張遼和高順二者在呂布軍中的地位是一樣的,其實不然,高順是呂布的親信,是呂布的故將,其兵員及職位都是呂布賦予的,換句話說,就是和呂布是一體的。

    而張遼實際是類似於僱傭兵的客將,他有著屬於自己的兵馬,雖暫時和呂布是一體的,但實際也是有一定的獨立性的,三國時期,客將還是蠻多的,比如劉備,早年便是以客將的身份遊離於各諸侯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張遼早年曾跟隨丁原,丁原讓他招募兵馬後,去接受何進的領導,後來丁原、何進死了之後,他就像大多數何進的部下一樣,領著自己的兵馬以客將的身份加入了董卓集團,董卓死後,又以客將的身份加入了呂布集團。作為客將對於名義上的主公是沒必要死忠的,這也是為何劉備可以遊離於各個諸侯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因而在呂布軍中,高順和張遼在呂布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親信,一個是寄人籬下,所以,呂布才將精銳陷陣營交給了高順而不是張遼。不過話說回來,高順在三國時期是一員良將,打仗英勇,人品也是槓槓的,對呂布是死忠,呂布這樣一個反覆無常的人,能有這樣一員死忠的能將,的確難得。只可惜高順跟從了主子,像高順這樣一個大將才,倘若更對主子,必定大放異彩,相信其名聲絕不比張遼差。

    曹操雄才大略,對於人才是極度地渴求,像高順這樣的將才,曹操自然是渴求的,有人可能說,當初呂布打曹操的時候,高順最賣力,夏侯惇的眼瞎就是拜其所賜,曹操必不能忍他,要知道當初張繡殺了曹操的愛將、子侄,曹操都能容他,高順這樣的將才,曹操亦能容他。

    因而絕對有理由相信,曹操是勸降過高順的,只不過高順死忠,和陳宮一樣寧死不降,曹操不得已才殺之。

  • 20 # 雅墨酷樂

    曹操在處決呂布,又勸降了張遼後,問高順:汝降否?高順拒絕了投降,並沉默不語。 就是說高順比較虛偽,想活命但還想落個鐵漢子的美名!反之,張遼就比較乾脆,當面罵曹操 視死如歸。你是曹操你也會怎麼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季坐月子必須坐滿42天嗎?只坐30天,對身體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