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畫面英語
-
2 # 曉飛畫文學
因此,剛開始的時候《詩經》並不是來教化百姓的。教化百姓的功能源於孔子,他曾概括《詩經》的時候說是“思無邪”,並以此來教育弟子讀《詩經》,來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
到漢武帝的時候,由於“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詩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六經》或者《五經》之一。從此之後,封建統治者和士大夫,就用它來宣揚和實行修身養性、治國安邦,同時還以此為內容教化百姓。
這個功能一直流傳了兩千多年。隨著封建社會的滅亡,《詩經》也慢慢地迴歸到她本來面目,或者說是本質,是一部反映當時各地和周朝貴族的生活,社會風貌等的詩經,有著非凡的歷史價值和無法磨滅文學藝術價值。
-
3 # 天闕隨風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周代設有采詩官,深入民間收集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後交給樂官譜曲,演奏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還有一部分是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
《詩經》以崇尚美德為指引,歌頌母愛`親情`愛情,這些從日常生活中發出的共鳴,有著鮮明的現實性特徵。《毛詩序》歸納十五國風的社會作用及其特點說:“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明確指出之教化功能。
孔子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立言、立行的標準。漢成帝時,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五經》之一。
-
4 # chatoyant
詩經最早就是一種反映各個階層的一種文集,你不要說孔子把它引入五經中就是教化百姓,詩經其實沒那麼大功能,而且,在古代,宋元明白話文出現,這種讀起來拗口的東西,可都不是讓下層人學的。說句不好聽的,這種有問文體規則的古文,古詩,那得是有一定文學素養的人才能看得懂。你拿一定文學素養才能看懂的詩經去教育普通人,這個開玩笑吧。
-
5 # 馮博大
根據上天的安排,
《詩經》本來是拿來教中國人拼音的。
因為對民謠押韻的追究,
最終可引起對拼音的創造的,
孔子顯然不具有這種能力。
對孔子先生的神化,反而遮蔽了這個可能性。
沒有拼音字母的裂變分解能力,資訊不會發核爆,
科學就不會發生。就算再給你
5000年,你也是在扯談。
《歌經》
字句自帶麥克風,
思想幽深臥
-
6 # 茂哥國學館
《詩經》最初叫《詩》,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成書於春秋時期。《詩》可以認為是“周禮”的一部分,所錄大部分詩歌來自民間,據說,周朝設有專門的采詩官,採集民歌,目的是體察民俗風情、衡量政治得失;另一部分則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獻之詩,那就多是歌功頌德、粉飾太平的詩作了。在當時不是以一部文學著作行於世,它的社會功能要更為突出。其一,它是推行禮樂制度的工具;其二,它是實行教化的工具;其三,它是宮庭祭祀、典禮、宴會的工具。其四,它是外交活動的工具;當然它也是人民群眾表達情感的工具。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古人透過“獻詩陳志”和“賦詩言志”的形式,對君王加以頌揚或諷諫,或申訴個人的冤屈或不幸,或在日常社交和外交場合表達感情意願。舉一個例子:《左傳》記載,楚國遭到吳國入侵,幾乎敗亡。楚將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秦哀公先是推託,但申包胥並沒有放棄,他在秦國宮庭外,不吃不喝,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被他感動了,就為他賦了首出自《詩經•秦風》的《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明確表示了秦國願意出兵救難的意思。
突出其教化作用,始於漢代,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首。用於教化百姓,應該與孔子有關,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乎鳥獸草木之名。”意思是詩可以激發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孔子的這番話其實就是在講《詩經》的教化作用的。
-
7 # 那年那月那些事兒
“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與孔夫子的論調一致。廣袤的土地沒有一寸不是君王的,生存在土地上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君王的奴隸。孔子的克己復禮其實就是想復辟周朝的奴隸社會。
-
8 # 一米陽光8538447608384
所有的書籍看後都有心得,所謂的"教化"是強制性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自內省焉",見仁見智均在自身,見佛見魔也在自身,談何教化。
-
9 # 曹宗國
教化只是《詩經》的功用之一,不是唯一目的。《詩經》中的國風也就是民謠,大量反映了民生狀態和喜怒哀樂,包括對統治者的不滿。孔子說詩可以興觀群怨,可以多識花鳥魚蟲,詩無邪等,就是對《詩經》作用的說明,其中也有教化的意思。
-
10 # 金城千里一布衣
客觀上是的。與孔子的觀點有關。孔子說《詩經》“思無邪”,等於是直接告訴百姓《詩經》中的每一首詩都可成為百姓行為或判斷事物對錯的指南。
-
11 # 侯爵文泉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記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歷史。可謂我國古體與現代詩的鼻祖。
整部詩集共分三部分:其中“風”記錄的是地方民歌,含十五國風,作品有160首;“雅”體現的是朝廷樂歌,共有大雅、小雅105篇;“頌”主要是宗廟樂歌,共有40首。整部著作的表現手法為賦(鋪陳)、比(比喻)、興(啟發)。內容包含了古代的愛情、戰爭、風俗、祭祀以及動植物等。
透過領略《詩經》的部分內容,我們可以懂得:我們的祖先不僅勤勞、聰明、善良,而且自古就胸懷詩和遠方,有著高雅的情操和高遠的追求,使得我中華文明五千年綿延不斷。
《詩經》中的作品來源於勞作、戰爭、社交、生活和自然,反映著人的食色本能、純樸愛情和時代賦予的兵戈紛爭、優雅禮儀、敬祖傳統以及尊崇自然的稟性。正因作品中褒美貶醜、歌頌人民、影射無道、瞻望未來,所以《詩經》也引起了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推崇,得以完整保留下來,影響和教化著一代又一代人胸懷理想,為著幸福生活勤勉奮鬥。
從另一方面講,因《詩經》中多數作品作者不詳,到春秋時,大教育家孔子根據史料記載,整理了《詩經》300篇。孔子既然將《詩經》作為經典去學習和修編,那他註定要將作品中的精華髮揚光大,特別是當作禮教經典去影響大眾,也創新和豐富自己的儒學理論《論語》。其教化人的觀點與《詩經》一脈相承,並與時俱進。
譬如:孔子在《論語》一書中,針對詩經中的核心內容,講了這樣一句經典的話:”詩三百,一言而蔽之:思無邪 ”。從愛情的角度去理解,這句話意為愛一個人就要沒有邪念和二心,一心一意,忠貞不渝。這與詩經中《鄭風·出其東門》中的男子做法相同:“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意為:東門外的女子雖然美貌,這位男子卻不為所動,沒有忘記家中那粗布素服、相親相愛的糟糠之妻。
又如,《詩經》談及禮儀說:人而無儀,不死何為。意為,為人卻沒有道德,不死還有什麼意思。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說,人如果不講信譽,那就失去了做人的準則,對他人來說就沒有必要與之交往和共事了。
再如,孔子評價《詩經》說:不學詩,無以言。他認為,學詩作詩可以開闊思路,陶冶情操,堅定理想,見賢思齊。只有這樣,才能有自己說話和用武的地方,才能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去服務國家,供養父母,報效社會。
以上是淺讀《詩經》的一點感受。總之,《詩經》與儒學都是我國的燦爛文化結晶,一部作品之所以流傳千古,是與其對國家、社會和個人的廣泛深遠影響分不開的。新時代的國人,當讀經典,誦經典,悟經典,進而使自己高雅、高尚、高大起來。
-
12 # 半支蓮6
首先,《詩經》最早不是用來教化的。
按照班固的說法“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即,“采詩”是上古傳下來的一種制度,統治者為了瞭解民情,考察政而治上的得失而採取的一種方法。
怎麼采詩?按漢人說法:“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於國,國以聞於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
過去交通不便,通訊不便,聽下面的官方彙報又怕偏聽偏信。所以,收集各地的歌謠,瞭解各地民俗風情,便成了兼聽則明的重要途徑。
教化百姓的觀點是否與孔子有關呢?
回答:有關。
1.孔子刪詩,配樂。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者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其可施於禮儀……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禮樂自此可得而述,以備王道,成六藝。”
按司馬遷的說法,孔子刪詩是為了“取其可施於禮儀。”也就是說選詩的標準是可以起到教化作用的。孔子有一句評價《詩經》的名言:“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大概是對自己刪詩勞動成果的肯定吧。
雖然,唐以後有不同的看法,但我相信司馬遷,因為司馬遷親自到孔子的老家拜謁過,做過實地考察,而且作為歷史學家的典藏是讀書人所不具備的。重要的一條,司馬遷治學嚴謹。
2.孔子提出“興觀群怨”說
《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興觀群怨”這是孔子對詩社會作用的高度概括,對後世很有影響。《毛詩序》曰:“故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興”,指詩歌的具體藝術形象可以激發情感,引起聯想、想象活動,獲得審美體驗。
“觀”,是說透過詩歌可以瞭解社會政治與道德風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傾向與感情狀態,這是王者采詩的初衷。
“群”,是指詩歌可以使社會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統一認識,促進社會的和諧與團結。當時的情形,讀不讀《詩經》相當於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不僅如此,《詩經》還經常用於外交辭令。賓主落座以《詩經》助興,也以《詩經》鬥智。
“怨”,是強調詩歌可以表達對社會不合理現象的不滿與批判。有“怨刺”“美刺”之說。
-
13 # 耕讀心田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三百零五篇。從創作年代看,最早的詩篇約產生於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初期),最晚的約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春秋中葉),時間長達五百多年;從地域看,東到山東,西到陝西、甘肅之間,南到長江、漢水流域,北到河北、山西;至於作者,有普通的人民群眾,也有公卿貴族。這樣一部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的詩集,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是何人把它編輯成一部詩集?其目的是否用來教化百姓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我們知道,詩歌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早在原始社會時期詩歌便產生了。如《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中記述的一首歌謠《彈歌》:
“斷竹,續竹;飛土,逐肉。”
就反映了我國漁獵時代的勞動生活,它以非常原始的形式敘述了砍伐竹子,製作工具,發出彈丸,打擊野獸的整個狩獵過程。
由於當時的資訊很不發達,詩歌自原始社會直到夏朝、商朝,一直散落民間或只有零散記載。到了周朝有了專門的采詩官叫做“行人”,產生了“采詩以觀民風”的制度和公卿諸侯獻詩的情況。這些“行人”所採之詩和公卿列士所獻之詩,由周王朝的太師和樂工整理、選編後配上音律,唱給周天子聽和向貴族子弟教授六義。《周禮•春宮太師》記載:
“太師掌六律六同……教六詩,曰風、賦、比、興、雅、頌。”
《禮記•文王世子》:
“春誦夏弦,大師詔之瞽宗。”
這些話都說明古代貴族所受教育以詩樂為先。而演唱和教授都需要一個本子,就如現在的音樂教科書一樣,在這種要求下,《詩經》便產生了。《漢書•藝文志》明確指出:
“書曰‘詩言志,歌詠言’,故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透過以上所述,可見《詩經》的產生,除了供統治階級聲色娛樂外,再就是用來教化百姓,同時另一個重要因素是為鞏固其統治。古時貴族階級學詩有其實用的目的,詩和禮樂不能分,禮樂是貴族階級生活的重要部分。《詩經》中的“雅、頌”大都是貴族製作的詩,或是為了諷諫與歌頌,或是為了典禮而用;就是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要借詩和音樂來表情達意,其作用幾乎等於語言的一部分;他們的借詩言志,就是在外交場合也不可少。《左傳》、《國語》記載外交上賦詩的事很多,有時只是酬酢,有時完全借詩句辦交涉。
由此可見,《詩》在春秋時貴族士人中用處是很大的,並不僅限於教化的作用。在孔子以前,人們對文學藝術(當時主要是詩和樂)的特徵和作用已經有了一些認識,然而講得比較零碎簡略。孔子概括了前人的理論,又透過自己的觀察,著重對詩和樂的社會作用作了較有系統的理論表述,包括文學與道德修養的關係、文學與政治的關係、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文藝批評的標準問題等重要方面。
孔子是主張並強調學詩的。他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在《論語•陽貨》篇裡孔子比較全面地論述了《詩》的社會作用: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這是說學詩除了幫助言語還有更廣泛的用途。
“詩可以興”是說詩有藝術感染的作用。“興”,朱熹注為“感發意志”,就是說詩透過具體生動的形象引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從而思想受到感發,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因此,孔子把詩看作人的道德修養的教科書。
“詩可以觀”是說詩的認識作用。“觀”,鄭玄注“觀風俗之盛衰”,朱熹注為“考見得失”,都是說文學藝術是社會現實生活的反映,透過文藝作品,可以瞭解它所反映的政治狀況和社會風習,瞭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觀意向。
“詩可以群”是說詩有交流感情、增強了解、促進團結的作用。“群”,孔安國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
“詩可以怨”是說詩有批評政治的作用。“怨”,孔安國注“怨刺上政”,就是對統治者所實行的不良政治進行諷刺和批評。這是《詩經》中大量政治諷喻詩和怨刺詩的基本主題。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出,《詩經》在孔子前就有教化的作用,但孔子更系統、更全面地提出詩的教化作用,他對《詩經》的評論就把政治標準放在第一位,即“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是說詩三百篇的思想內容都符合政治道德原則,正而不邪。 -
14 # 隨波逐流的逍遙
教化,是指某個人或某一群人(一般是統治者或思想家們)用自己的思想或者是自己無條件承認了的思想 ,透過一種特定的方式,來教育或感化其他人群,力求普及這種思想,讓社會接受,同時讓這種思想形成實踐的效果。
那麼詩經是用來教化百姓的嗎?我感覺最初蒐集整理成集的目的,肯定不是用來教化百姓的。
詩經產生的年代,大約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葉,歷時500多年。它產生的地域在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和湖北北部一帶地方。
根據古代文獻,說是周代設有采詩的專門官員,他們的職責就是到民間去采詩,當時大量的民間的民歌都是依靠采詩制度流傳下來的。周代還設有樂官,他們的任務就是教授詩、樂。詩歌採集回來進行配樂加工編輯,詩經300篇都是有樂調的,詩樂不分是詩經能夠流傳的重要原因,大概就像我們現在的流行歌曲,好聽的總會有很多的人傳唱。
到了春秋時代,諸侯國之間交往開始頻繁 而那些外交家為了鍛鍊自己的口才,加強在外交場合的能言善辯,就常常用詩歌的章句來表達本國和自己的態度和希望,而詩歌的語言含蓄婉轉而又生動,很容易在外交場合發出光彩,這樣就形成上層人物學詩的風氣,所以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孔子一直稱之為“詩三百,”可見在春秋時代,就已經有了固定的教本了。
“詩經”大體上記錄了周族從后稷到春秋中夜的發展史,它的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它所記錄的那個時代,包含了各個階層的人們生活的方式,價值觀念、愛情觀念、民風民俗。
“國風”裡的“七月”是敘述農民四季辛苦勞作和生活的個個方面,反應的是勞動者與剝削者的對立。
而我們熟悉的“碩鼠”、“伐檀”是譴責統治者不勞而獲、不合理的剝削制度的。
“新臺”是說衛宣公劫奪兒媳的醜惡行為的;“相鼠”更是痛罵無恥的統治者不如老鼠;“株林”是嘲諷陳靈公 和夏姬的淫亂;“君子偕老”則是鞭撻地位尊寵而美貌的國母衛宣姜的淫亂……
如果是統治者為教化百姓而把它收錄成冊,那麼這些統治者的百醜圖大概不會在書中大量記錄下來吧。而且,如果是用來教化百姓,對於不會書寫、不認識字的底層百姓來說就是“對牛 彈琴”。
感覺更有可能它所面對的是手握權利的知識階層和統治者:“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以此說教百官,才能政權保持穩定。
-
15 # 杜家人
《詩經》可以說是對百姓有教化作用,但它不是正式的課綱教材。
據《國學經典》記載,《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先秦為取整數,將其稱為《詩三百》。到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傳承沿用至今。
對於《詩經》的編輯,僅漢代就有兩種說法。一個是行人采詩說,和孔子刪詩說。第二是現在好多人認為,是周代朝廷派專門使者,到全國各地採集民謠,呈送天子閱覽,以便了解民情。後來,孔子對這些詩歌進行了刪定。以備教化之用。我想這些,現在沒有人能說清楚了。只能是根據記載,一種推則而已。
《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的性質不同,來劃分為風,雅,頌三類。“風”為《國風》即民間的歌謠。也就相當於現在的,通俗,美聲,民族三種唱法。它是從十五個地區採集上來的。共160篇,大部分是民謠。“雅”即朝廷之樂,大部分為貴族的作品。“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與小雅》,均為貴族文人的作品。“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和史詩,其內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的。
詩經的作用詩經的作用,大體有以下幾點。
1,詩經的作用?它對中國的文學史,政治,語言,乃至思想都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
孔子對《詩經》的思想,有著較高的評價,他說;《詩三百》“一言一蔽之,思無邪”。他對《詩經》的特點評價說;“溫柔敦厚,詩教也”。
所以;讀《詩經》後,能使人有澄清心靈的功效,作為教化的工具,實為最佳良策。
2,在古代,《詩經》還有政治上的作用。在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經常用歌詩和奏詩的方法,來表達一些\既不想說或難於言喻的話,這就類似於現在的外交辭令。
3,孔子又說;“不學詩,無以言”。這就顯示出,《詩經》對中國古代文學的作用和影響深刻。
所以《詩經》已開啟了,中國數千年的古典文學之先河。
以《詩經》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和以《楚辭》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構成了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大主流。
結束語綜上;《詩經》不是專門教化百姓的,但可以用它教化百姓。其論點,於孔子有直接的關係。
-
16 # 海闊天空詩酒花
個人認為,不能說《詩經》是用來教化百姓的。誠然,傳聞現在傳世的《詩經》也就是“詩三百”,是孔子編訂的,而孔子是儒家創始人,講究社會規範和秩序,甚至有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充滿爭議的語錄,但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詩經》的內容而言,很難強行把這本書跟“教化百姓”的功利型目的扯上關係。
1.《詩經》的內容來源於思想比較寬鬆自由的春秋時期,其中大量的民間詩歌更是自帶真實、自然、接地氣的氣質,與自上而下的教化思想是兩回事。《詩經》作者是誰,成書於何時,已經不可能具體考證。根據孔子編詩的說法,《詩經》定型應該是在春秋中葉,但書中的三百多首詩,時間跨度從周初至春秋,少說也有五百年。這麼長時間的流傳,不可能只有一位收集者和編纂者,即使孔子編詩是真,那他也只能是一個集大成者。
換句話說,在孔子之前,詩經的內容已經基本確定,孔子只是做了系統規範的整理。
詩經究竟有沒有教化的目的和功能,關鍵當然要看其內容。
現在流傳下來的《詩經》其實就是孔子編訂時說的“詩三百”。除去6首隻有標題沒有內容的詩,剩下的305首詩分屬“風”“雅”“頌”三個部分。而其中佔大頭的是“風”,足足有160首。
就算沒讀過書裡具體的詩,我們也大致知道,風就是民間詩歌。周朝及春秋時期有很多諸侯國,可以說各國(各地)風俗民情各有特點,不同地方的詩歌當然很具“民族性”,用我們今天“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藝術指導思想來看,這種地方風格明顯的詩歌,具有原生態的藝術感染力,跟官方制定的、為了“教化”而創作的文藝作品完全是兩碼事。
“雅”呢,可以理解為文人創作的作品。簡單理解,這種詩歌“專業性”比較強,文學價值比較高,如果說“風”是下里巴人,“雅”大概就屬於陽春白雪。但二者只是風格不同而已,性質上還是有共通點,那就是自由創作的產物。畢竟文人的範疇遠比狹義的“御用文人”寬泛得多,大部分文化人創作作品還是從心出發,而不是聽從官方指令進行命題作文。從這個角度而言,《詩經》中105首的“雅”篇詩歌也跟“教化”功能無關。
唯一可以跟“教化”扯上關係的就是“頌”了,顧名思義就是頌聖的內容,乍一看好像容易聯絡到阿諛奉承拍馬屁,但實際上此聖非彼聖,《詩經》裡的“頌”其實是古代祭祀專用的禮樂,換言之那就是一套祭拜天地的儀式中需要的固定文案。拜天地不等於對君主歌功頌德吧,儀式文案的用途也會讓人忽略掉其具體內容的影響。所以,嚴格來說這一部分的詩歌依然跟“教化百姓”沒啥關係。
實際上,孔子之前的年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最為寬鬆自由的年代了。雖然名義上有中央政權周天子,但如果天子重視集權的話,也不可能會有各國林立、各自為政的春秋時期的出現。顯然,那時雖然有帝王,但無論是君主還是庶民,可能都沒有什麼王權思想、教化思想。
所以,這種社會氛圍下,文藝創作應該是自由的,就是描摹事物、記錄現實、抒發心聲而已,帶有特定目的的“教化”之作應該不多。這種如生命力旺盛的植物一樣自由生長的文藝作品比如詩歌,流傳幾百年直至被載入《詩經》,除非被改得面目全非,否則就其本來面貌而言,當然找不出什麼“教化”的痕跡。
2.孔子是編詩而不是寫詩,《詩經》原有素材的內容以及編訂動作的性質限制了藉由這本書對百姓進行教化的可行性。《詩經》的詩本來是不存在什麼教化目的和功能的,但孔子在編訂這本書時會不會有意往教化的方向修訂呢?畢竟編完之後,孔子是把這本書作為“六經”之一的。既冠以“經”之名,就是經典了,就該嚴肅了,就該起教化作用了,是不是呢?
我覺得從書中具體的內容來看,依然得不出這樣的結論。
前面已經說了,即使是“頌”的內容,也不過是祭祀的禮樂而已。“雅”呢,雖然出自貴族文人之手,但是也並不都是屁股坐在上流社會一端睥睨眾生的。比如《采薇》,描寫一位戰爭歸來的老兵,雖說詩中也有描寫軍威之壯的句子,但主旨並不是歌頌“正義之師”,而是哀慟戰爭之苦。最後那句“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簡直跟後世的“古來征戰幾人回”有遙相呼應的感覺,這樣的詩歌,當然跟“教化”無關。
“風”的內容就更不用說了,現在人們比較津津樂道的《詩經》中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那些名篇名句,什麼“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雎》),什麼“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什麼“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等等,無一不是出自“風”。這些都還是比較含蓄的詩句了,像《野有死麕》這種讀來讓人臉紅的詩篇,就更能說明問題。用後世的觀點來看,不給這樣的詩扣上“誨淫誨盜”的帽子就不錯了,還指望它起教化作用?
所以,《詩經》的原材料本身就很自由奔放,而孔子只是對這些詩歌進行整理編訂,史書沒有說他親自動手把自己寫的詩放進去,或者把原來的素材加以修改,改成“潔淨版”什麼的,那他就不可能改變這些作品的本來屬性。既然這些作品本來沒有“教化”的屬性,也不可能因為孔子編訂的動作,就自動帶上了這一屬性。
最多可以猜測,孔子會不會刪掉了一些他覺得不合適的內容,沒有收錄進《詩經》呢?這就不好說了,沒有證據。實際上我覺得以孔子的高度,不至於如此。
3.孔子本人的治世思想以及具體的操作指引,至今仍未有統一定論。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主張教化百姓,是否會具體到利用每一本書比如《詩經》來滲透,都不好斷言。我們現在說起孔子,都說他給各國君主出主意怎麼統治人民,但這些只是表面現象,如果孔子的思想和學說只是這麼簡單的目的和用途,估計也不會流傳兩千年還有那麼多忠誠的信仰者。
孔子主張“仁”,仁者愛人,他大概還是主張以人為本的。只是這裡的“人”是指有教無類的所有人,還是分了天地君親師等級的人,我就不清楚了。孔子是主張一切要有秩序,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做自己的事,但這種“各司其職”對於上位者來說是不遺餘力保持對老百姓的統治地位,還是指“我會做好呢份工”的為人民服務,我也不清楚。孔子去世快2500年了,打著他旗號的各種觀點中,不乏互相沖突的,所以我也不明白孔子的本意究竟是什麼。
就事論事,只說他編訂《詩經》並將其作為“六經”之一傳承後世這事,我覺得大概可以用現在的教科書編寫來類比。他編了一套教科書,從用途來說應該是嚴肅的,但是他並不是沒水平的官僚,而是尊重各學科特點的文化人。就算在他看來,所有教育最後都該達到“教化”的目的,在具體實施時,他應該也不會太過強硬直白惹人反感,而是應該“春風化雨”柔性滲透。
以此推論,有識見的孔子大機率會保留之前就已經流傳很久的優秀的詩篇,本來尊重原著的態度編入《詩經》,而不是自作聰明地進行刪減或改寫。最後,再來一句“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就足夠表明他的態度了:尊重原創文學作品,不要用思想考核的標準去評判。
-
17 # Leslie73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第二。
“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第十六。
聖人整理詩三百零五篇,彰其大旨,贊其雅正,敘其功用,惠及後世讀者,俾其得益也
-
18 # 假語勿言
——《詩經》的源頭是歌謠,產生於民間;文字尚未發明的時候,人碰到了開心事,或者悲哀事的時候,在豐收的時候、節慶的時候,要想訴說內心的情感,就會用“唱”或者“嘆”方法來表達。日常的言語不夠帶勁,便會編造歌詞,用一唱三嘆的方式烘托氛圍。歌謠越傳越多。
——文字創造出來以後,才有人將動聽的歌謠記錄下來,這便是最初的詩了。相傳是孔子,在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眾多歌謠中,選擇了三百零五篇歌謠,透過整理和編訂,就有了後人所稱頌“詩三百”。原本只稱之為《詩》,後世的儒家學者把孔子編撰的《詩》,改稱為《詩經》,成為了儒家的“六經”之一。
——《詩經》句式以四言為主,根據不同內容的需要,採用了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詩經》的風、雅、頌和賦、比、興合起來,被稱之為《詩經》“六義”。《詩經》語言樸素優美,韻律和諧,寫景抒情富於藝術的感染力,對後世文學的發展和利用,有著深刻的影響。《詩經》之所以能夠幾千年來被稱之為經典之作,並且受到歷代聖賢大德們的一致推崇,成為歷朝歷代讀書人的必修之學。研讀《詩經》者,都著眼於它的藝術性。
——《詩經》感情真摯,“誦美”和“譏惡”各得其當,透過反覆誦讀,善惡是非自然清晰。《詩經》所提倡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道觀念,有著相當的包容性,對塑造傳統國人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類認識文字,學習文字,研究文字的目的,就是想用文字來教化人類,從文字當中來獲得先人們的經驗和知。《詩經》有教化民眾的作用,其它文字也是有教化民眾作用的。《詩》是一種婉言的勸諫,教育的感化,人心風俗的改善,心境的寄託,情志的表達。
-
19 # 簡運書生
《詩經》相傳為孔子編訂的先秦詩歌總集,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從內容上看,它是對先秦詩歌的收錄和整理,更多的應該算是文化的傳承,而並不是用於教化百姓。
當然,《詩經》對於學習古代文化,認識古代生活是有很大意義的。
孔子是偉大的教育家,《詩經》是他編修的作品,自然而然就被戴上了教化工具的帽子,這一點都不奇怪。閱讀詩經也確實能讓人學到很多。
-
20 # 彩雲飛翔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故稱《詩三百》。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詩三百》改稱《詩經》,與《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為五經。
《詩經》現存詩歌 305 篇,分為風、雅、頌三章。
"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即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安徽等地)十五國國風,以民歌為主。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均為周代朝廷正樂,多歌頌朝廷官吏。
“頌”包括周頌、魯頌和商頌,共 40 篇。其中周頌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為西周統治者用於祭祀的樂歌。
《詩經》中的許多篇章﹐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從西周末年到春秋中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橫徵暴斂﹐攻伐兼併﹐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如《魏風》中的《伐檀》﹐寫一群伐木者邊勞動邊歌唱﹐對不勞而獲的奴隸主領主們作了憤怒斥責:“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碩鼠》更痛斥那些剝削者為大老鼠。《國風》中還有許多描寫男女愛情,出征,勞役等的詩歌。
而作為周朝宮廷的正樂大雅,小雅,其作者雖為貴族統治集團中人物﹐卻反映了政治混亂和社會動盪的現實。如《小雅》中的《節南山》 ﹑《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蠅》;《大雅》中的《民勞》﹑《板》﹑《蕩》等。《小雅》裡也有少數民間作品﹐如《苕之華》﹑《何草不黃》﹐或寫飢寒之苦﹐或寫征夫之勞﹐和《風》詩的風格完全一致。
透過對《詩經》的產生,內容的概述,我們不難看出《詩經》比較客觀的反應了西周到春秋500年的民間和上層的生活現實。其中有民間的疾苦,勞役,收穫,愛情,也有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荒淫無恥。可以說既不隱惡,也不揚善,基本是真實可信的原生態寫實。
那麼把《詩經》說成是用來教化老百姓的,並說教化老百姓的觀點是否與老百姓有關。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兩部分來看,也就是《詩經》成書前與成書後。《詩經》編撰成書的資料主要來源於周邊的采詩官,他們巡遊各地,採集民間歌謠,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於此。《漢書·藝文志》曰:“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也。”。
唐朝的白居易寫了首詩《新樂府采詩官》
"采詩聽歌導人言。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周滅秦興至隋氏,"。
由此可見,在《詩經》成書前是周王室為資政而蒐集的民情,政情資訊。是為國家治理統治服務的。而不是用來教化人民的。
那麼《詩經》成書後,是否是用來教化人民的呢?《詩經》為孔子編輯:"古者《詩》三百餘篇,及於孔子,去其重……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編訂《詩經》的目的是什麼?是否是教化人民的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豈止是教化人民而且是上至官僚仕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在其教化之內。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孔子說:“學生們為什麼沒有人學詩呢?(1)詩可以激發心志,(2)可以提高觀察力,(3)可以培養群體觀念,鼓舞人心和凝聚力(4)可以釋放抒發心中的哀怨,不滿。(5)近則可以用其中的道理來侍奉父母;遠可以用來侍奉君主,(6)還可以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孔子列舉了學《詩經》的六種好處,對自己的弟子和兒子孔鯉也嚴格要求學習《詩經》。他還曾說過:“不學詩,無以言”。
在春秋時期諸侯國的外交都時常以《詩經》中的詩溝通交流。如《左傳》就記載了鄭穆公請求魯文公調解鄭國與晉國關係的外交對話。其中,鄭國大夫子家與魯國大夫季文子的對話全部用的《詩經》中的詩句。
冬,公如晉,朝,且尋盟。衛侯會公於沓(tà),請平於晉。公還,鄭伯會公於棐(fěi),亦請平於晉。公皆成之。鄭伯與公宴於棐。子家賦《鴻雁》。季文子曰:“寡君未免於此。”文子賦《四月》。子家賦《載馳》之四章。文子賦《采薇》之四章。鄭伯拜。公答拜。
最後,魯國答應了鄭國的請求,再返回晉國,給鄭國與晉國當調解人。(魯剛剛給衛與晉調節完,路過鄭國,接著又要返回晉。)這個外交,不懂詩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
由此可見《詩經》不僅是教化人民的也是教化官僚士大夫的。《詩經》中,既有正面的資訊也揭露陰暗面的資訊。是為周朝改進吏治,鞏固統治服務的。在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孔子編訂《詩經》就是教化人們(包括全部)克己復禮,實現他:仁義禮智信的理想社會。
回覆列表
《詩經》具有教化功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毛詩大序》明確指出,《詩經》是用來“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巴拉巴拉講了這麼一大堆,其實是一個意思,那就是“詩”具有教育教化和移風易俗的社會作用。
當然“詩”的作用遠遠不止教育這一條,還有其他。“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簡化一下,風、雅、頌,是詩歌的功能,賦、比、興更側重於詩的創作手法。
風,是教化;雅,是唯美;頌,是讚揚。教化,這是最低的標準。唯美,這是提升的方向。讚揚,這是極致的表現。
那麼,什麼是“風”?作者解釋道“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這一來,就很直白了,也很容易懂了。
風,這個字在古漢語裡邊既是名詞,又是動詞。選用它,就是要強調,教育不能是個別行為,因為個別行為沒有用,要大範圍推行,才能達成目標。風吹的時候,影響所及,不是一條線,而是一大片!
我們常說一個地方的風氣如何如何,這裡的風就是指大範圍,不是指個別行為。
教化百姓的論點是否與孔子有關?《詩經》的內容早於孔子,文藝具備教化作用,這個想法和認識早已有之,但孔子將其明晰化並在教學中積極實踐推行。孔子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