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黎志眀
-
2 # 三農河套源
催芽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但是必須要根據不同的種子生長髮育的條件,和適宜的溫度,氧氣和空氣溫度等條件,這些條件滿足後就會促進種子發芽。催芽是種植前幾乎很多人都會做的事情各種種子型別不同一般5-36小時,溫度15-25度稻穀種子殼越厚,浸泡時間越長。
種子泡水叫做浸種。浸種的目的是使種穀較快地吸水,達到能正常發芽的含水量。乾燥的種子含水率通常在15%以下,生理活動非常微弱,處於休眠狀態。
種子吸收水分後,種皮膨脹軟化,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隨著水分進入細胞,種子中的酶也開始活化。由於酶的作用,胚的呼吸作用增強,胚乳貯藏的不溶性物質也逐漸轉變為可溶性物質,並隨著水分輸送到胚部。種胚獲得了水分、能量和營養物質,在適宜的溫度和氧氣條件下,細胞才開始分裂、伸長,突破穎殼(發芽)。可見,要使種子萌發,首先必須使它吸足水分。
-
3 # Lzk林
稻種直接下田育秧還是更好,現在己五月天氣,更不易爛種,且發芽率會更高,水田。旱地育秧還是浸種適宜,要換水,否則會酸掉,影響出芽率。
-
4 # 三農禾本多
題主你好,看到這個問題,猜測你應該很少幹農活,聽我給你解釋,就清楚該怎麼操作了。
水稻種子浸種催芽階段,需要乾淨的容器,乾淨的水來浸泡,12個小時換水一次,避免種子發酒臭。用自來水持續浸泡30個小時,很顯然是不行的 。
一、水稻催芽播種階段的基本理論知識水稻播種育秧需要適合的溫度、足夠的水分、充足的氧氣,幼苗生長需要適當的氮素。#春耕進行時# #三農小分隊#
溫度:稻種發芽的最低溫度為12℃,最適溫度為28~36℃,但品種間有差別,一般熱帶品種偏高。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長的最低溫度14℃,溫度高於 16℃出苗及生長均較順利。水稻芽期忍耐短時間低溫的能力較強。
水分:水稻種子的吸水速度與溫度有密切關係,在低於30℃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吸水越快。穀殼薄的吸水快,穀殼厚的吸水慢。另外,雜交稻種子吸水速度快。
氧氣:在水稻種子萌發與幼苗生長的過程中對氧氣的需求情況,可分為兩個階段:露白前,由於穀殼、果皮和種皮的阻隔,外界的氧氣不易進入,胚的生長主要依靠無氧呼吸酒精發酵途徑提供能量,其生長與氧氣條件關係不大;露白後,胚與外界氣體接觸,轉為有氧呼吸為主,影響根、芽的生長。
在缺氧條件下,水稻的幼苗進行無氧呼吸,胚乳物質轉化效率降低、器官建成畸形,秧苗的抗逆力下降。缺氧條件還會使胚乳澱粉酶的活性下降,阻礙澱粉水解,影響對幼苗的養分供應,而削弱幼苗的抗性。
氮素:水稻種子的含氮率一般不超過1.7%,而3葉期的秧苗含氮率一般為3.0%~5.0%,3葉期種子內的氮素基本消耗完,生長需外界的氮素供應。幼苗期外界的氮素供應,對胚乳消耗和幼苗生長均有明顯影響。土壤氮素營養供應充足,幼苗吸收的氮素多,胚乳消耗快,幼苗乾重增長快,秧苗生長健壯。
二、操作步驟:
(一)曬種。曬種增強種皮透性,促進酶的活性,增進胚的活力,從而提高發芽率和發芽勢。曬種時間晴天 l~2天即可,要薄攤勤翻,防止穀殼破裂。
(二)選種。透過選種使種子純淨飽滿,發芽整齊。選種可用風選、篩選或溶液選種。溶液一般用黃泥水、鹽水,溶液比重為1.05~1.10。透過密度選種後,用清水沖洗乾淨。雜交稻種子飽滿度差,一般僅用清水選種。
(三)浸種。浸種是使種穀較快地吸足達到正常發芽的含水量(40%左右),促進發芽整齊。達到稻種萌發要求的最適水分所需的吸水時間,水溫30℃時約需30小時,水溫20℃時約需60小時。浸種時間不宜過長,以免使種子養分外溢,且易缺氧窒息,造成酒精發酵,反而減低發芽率和抗寒性。雜交稻種子不飽滿,發芽勢低,採用間隙浸種或熱水浸種的方法,以提高發芽勢和發芽率。
(四)消毒。水稻多種病害均透過種子帶菌傳播,常用抗菌劑或強氯精浸種消毒。消毒可與浸種結合進行,種子經過消毒,如已吸足水分,可不再浸種;吸水不足時,應換清水繼續浸種。凡用藥劑消毒的稻種,都要用清水沖洗乾淨後再催芽,以免影響發芽。
(五)催芽。催芽要求達到“快”(2~3天內催好芽)、“齊”(發芽率90%以上)、“勻”(芽長整齊一致)、“壯”(芽色白,無異味,芽長半粒谷,根長一粒谷)。催芽方法因熱源和保溫方法不同,有地窖催芽、溫室催芽、釀熱物溫床催芽等。催芽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
1.高溫露白。指種穀開始催芽至破胸露白階段。種穀露白前,呼吸作用弱,溫度偏低是主要矛盾。可先將種穀在50~55℃溫水中預熱5~10分鐘,再起水瀝乾,上堆密封保溫,保持谷堆溫度35~38℃,15~18小時後開始露白。
2、適溫催根。種穀破胸露白後,呼吸作用大增,產生大量熱能,使谷堆溫度迅速上升,如超過42℃,持續時間3~4小時以上,就會出現“高溫燒芽”。露白後要經常翻堆散熱,並淋溫水,保持谷堆溫度30~35℃,促進齊根。
3.保溼促芽。齊根後要控根促芽,使根齊芽壯。根據“幹長根、溼長芽”的原理,適當淋澆25℃左右溫水,保持谷堆溼潤,促進幼芽生長。同時仍要注意翻堆散熱保持適溫,可把大堆分小,厚堆攤薄。
4、攤晾鍛鍊。根芽長度達到預期要求,催芽即結束。播種前把芽谷在室內攤薄煉芽24小時左右,以增強芽谷播後對環境的適應性。遇低溫寒潮不能播種時,可延長將芽谷攤薄時間,結合灑水,防止芽、根失水乾枯,待天氣轉好時,抓住冷尾暖頭,搶晴天播種。
總結:種子浸種催芽需要乾淨的水源,12個小時換水一次,在氣溫合適的時期可以採取日浸夜露的辦法,保持浸種用水乾淨。經過浸泡,種子吸水充分,就可以進入催芽過程了。
-
5 # 星空攬夢
水稻的秧苗育種其實很簡單,在每年的春天,清明前後是農民開始育秧的時節,在籽種的育苗前,對稻種的處理方法有下面的幾種。
一,曬種,是對稻種的一種除菌處理,也可提高種子本身的活性催促,增加自身的內部酶的活性。一般在太陽很好的情況下,6一7小時即可。
二,浸種,首先去除秕穀,在乾淨的清水中浸泡,也可在水中參入多菌靈消毒,正常的情況下浸泡12小時為宜,頭一天的晚上漫種至第二天上午取出淋去水份。
三,增溫醒芽,在浸種取出水後淋一會,用細竹籃裝上谷種,再放入45度的熱水中抄3一4分鐘,淋去水份後,然後倒入一個乾淨的口袋中,放在不通風的屋內自動出芽。其間注意勤看,一旦自發熱無異味即為正常,谷嘴破口就證明成功了,但是也要將其翻動幾下,使其均勻受熱芽頭齊全。
四,浸泡種子後也可不用熱水增溫,將浸泡好的種子取出淋水後,裝入袋中讓其自動生溫,這時候要勤觀察,如果不自產溫度,我們可以到室外的地裡割一把野青草,揉成團狀埋入谷種當中,很快就會生溫發芽。
五,以上是傳統的方法,現在人育秧浸泡種子,都是當天晚上浸泡,第二天就布種入土了,也不用催芽了,既快捷又方便,效果還特別的好。
總之堤主所說的種子浸泡到三十個小時,這個時間還是真的很長,它究競會不會影響出芽率,這個就要看種的質量了。一般總體上問題不大,出芽率不受影響,只要泡在水中不是高溫度的,是十幾度的水溫是不受影響的。
回覆列表
我小時候種過田,當時泡種溫度在18至25度時30到36小時夠了,然後起水催芽,催芽吋谷溫不能高於35度,當溫度高了穀子會發幹,水份少了影響發芽,從起水到第一次覆水時要看表面水份,一般在15到24小時,根據谷溫高低而定,用手在谷袋外可以摸到熱度,熱度過高開啟袋子用手翻翻袋子裡面的穀子,如穀子外表干涉說明缺水,少微降點溫度,然後拿到塘邊浸水一次,把穀子全部放於水裡1至2分鐘後拿起泣幹外部水,繼續催芽,這次時間大約5至8小時要勤看,一看溫度二看發芽成度,這時可以看出種子一頭鼓起白色的包,特別從這時開始每隔2小時檢視一次溫度和水份,當缺水份時進行二次覆水,同第一次一樣,等這次袋外發熱時基本全部發芽,這是我小時候的方法,現在聽說浸泡種子加一種殺菌藥粉,防下田後爛芽爛根的,具體現在的方法到當地農機站或種子公司去諮詢一下,大家有什麼新的方法可以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