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候的日本空前的團結,作為一個侵略者,竟然全民跟打了雞血一樣。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難見到的,即便是今天的美國,在任何一場對外戰爭中,國內都會存在很多反對的聲音,以至於戰況不利就得撤軍。
那麼二戰時候的日本,是怎麼做到全民支援戰爭的?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勝利,一個是制度。
比如說日本女人,在二戰的時候,日本的婦女都以參與戰爭、服務戰爭為榮。當時將自己的兒子、自己的丈夫送上戰場,被看成是一種“國家榮譽感”,和參戰士兵結婚然後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上戰場、為士兵縫製護身符“千人針”、參與軍工生產(去礦井、鍊鋼廠)等等都只是最基本的,有的人甚至為此願意付出生命。比如一名叫做井上千代子的婦女,為了讓自己丈夫上戰場不掛念自己,直接選擇了在丈夫出征前夜在枕邊自刎。這件事帶來的結果竟然是轟動全國,鼓舞了全軍計程車氣。
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自己用身體前去慰勞參戰士兵。日本的“慰安婦”群體中,不僅包括佔領區的俘虜,還有大批次的日本本土婦女。抱著給日本士兵提供動力的想法,她們跟隨士兵出征,遍佈中國和東南亞。在與中國遠征軍的一場戰鬥中,日軍讓橋上的日本婦女撤離,可是這群婦女卻選擇了全部戰死。她們不僅貢獻自己的身體給士兵,甚至外出交易,將掙來的錢捐獻,數量達到了兩萬之多。
在沖繩島戰役中,美軍遭遇了頑強抵抗,傷亡四萬多人。而在抵抗者中,混雜著大批當地婦女和女學生組成的特殊戰隊。她們不僅充當看護、幫助運送物資,甚至拿起炸藥包和竹槍,和美軍殊死搏鬥,最後在美軍的包圍圈中,選擇自殺。
不僅是女人,男人也在這場戰爭狂熱中不能自拔,以至於有人因為沒能被選進軍隊選擇跳樓自殺。當時的日本,每次士兵出征,婦女和兒童、學生都會揮舞著小旗子,集體去車站送行。1945年日本投降後,很多民間人士悲痛不已,集體相約在皇宮面前伏地謝罪,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以至於戰爭失敗,痛哭流涕,部分人當場自殺。
如果你縱觀日本二戰前幾十年的歷史,你會發現日本幾乎贏得了所有戰爭,日清(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一戰全部取得勝利,還獲得了北韓半島、臺灣、南千島群島、南滿及德國在遠東地區的殖民地等大片領土。除了在諾門坎輸給蘇聯,彼時因為歐美還在歐洲互掐,日本幾乎未逢敵手。
領土擴大了一倍,還屢戰屢勝,這時候的日本早已經不是被北洋艦隊騎臉、被美國艦隊敲門的國民心態了。如果一個國家屢戰屢敗,那麼再巧言令色的言辭,也撫慰不了衰敗的人心,勝利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雞血。這時候的日本國民,當然認為自己作為一方列強,不再因該在呆在一個島上,而應該享有一個大陸。
以至於在日本嘗受到第一個真正的失敗之前,日本國民還在慶祝接連不斷的勝利。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人走上街頭組織演講,還給日本政府和報社送去了數不清的血書、鼓勵信、感謝信,甚至是小孩子的零花錢。珍珠港事件後,日本全國多地慶祝了三天三夜,奔走相告,身著盛裝前往皇宮門前鞠躬感謝。
這個時候的日本國民,完全沉浸在一種戰無不勝的氛圍中,就好比賭博接連獲勝,選擇接著下重注。
二戰時的日本,和德國等國不同。日本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很多方面進行了全盤西化,但是當時的日本,本質上還是一個封建集權國家,或者說軍政獨裁國家,換句話說就是,身在政府的天皇、將軍和政客們,並非民選。他們所做的決定,日本民眾其實無法干涉。
日本這片土地上,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起義”性質的大規模戰爭,千百年來貴族一直是貴族,平民一直是平民。“效忠天皇”依然是思想核心,“盡忠”、“勤王”、“奉公”等思想是道德規範。而且在當時,跟著上面的政策走,參軍還能給自己和家人謀取一定的福利和前途,可以說幾乎沒得選。
當然,單純從制度來說,是無法做到這種全民狂熱的。日本當時為了發動戰爭,在教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將侵略戰爭定義為一種“國家的希望”,甚至是“報復”、“剿匪”,總之為其披上了正義的外衣。
在戰爭前夕,日本媒體也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找好了很多戰爭藉口,比如說“滿洲是日本帝國的生命線”,“將亞洲從白人手中解放出來”,“阻止蘇聯擴張”等。
長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多數人前期可能是被動,後面就陷進去了,久而久之已然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隨大流的生活方式,就像不穿衣服就會被人恥笑,不參與戰爭不僅自己感到丟人,朋友家人更覺丟臉。
當時的日本有人反對戰爭嗎?毫無疑問是有的,不僅有“日共”群體反對,很多精英階層也是不贊同的。可惜這些人比例太小,最終結果不是被扔進了監獄,就是被暗殺、革職,抑或附和生存。
二戰時候的日本空前的團結,作為一個侵略者,竟然全民跟打了雞血一樣。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很難見到的,即便是今天的美國,在任何一場對外戰爭中,國內都會存在很多反對的聲音,以至於戰況不利就得撤軍。
那麼二戰時候的日本,是怎麼做到全民支援戰爭的?我認為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勝利,一個是制度。
先說一下二戰時候的日本,全民支援戰爭的情況有多誇張比如說日本女人,在二戰的時候,日本的婦女都以參與戰爭、服務戰爭為榮。當時將自己的兒子、自己的丈夫送上戰場,被看成是一種“國家榮譽感”,和參戰士兵結婚然後讓他們無後顧之憂上戰場、為士兵縫製護身符“千人針”、參與軍工生產(去礦井、鍊鋼廠)等等都只是最基本的,有的人甚至為此願意付出生命。比如一名叫做井上千代子的婦女,為了讓自己丈夫上戰場不掛念自己,直接選擇了在丈夫出征前夜在枕邊自刎。這件事帶來的結果竟然是轟動全國,鼓舞了全軍計程車氣。
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自己用身體前去慰勞參戰士兵。日本的“慰安婦”群體中,不僅包括佔領區的俘虜,還有大批次的日本本土婦女。抱著給日本士兵提供動力的想法,她們跟隨士兵出征,遍佈中國和東南亞。在與中國遠征軍的一場戰鬥中,日軍讓橋上的日本婦女撤離,可是這群婦女卻選擇了全部戰死。她們不僅貢獻自己的身體給士兵,甚至外出交易,將掙來的錢捐獻,數量達到了兩萬之多。
在沖繩島戰役中,美軍遭遇了頑強抵抗,傷亡四萬多人。而在抵抗者中,混雜著大批當地婦女和女學生組成的特殊戰隊。她們不僅充當看護、幫助運送物資,甚至拿起炸藥包和竹槍,和美軍殊死搏鬥,最後在美軍的包圍圈中,選擇自殺。
不僅是女人,男人也在這場戰爭狂熱中不能自拔,以至於有人因為沒能被選進軍隊選擇跳樓自殺。當時的日本,每次士兵出征,婦女和兒童、學生都會揮舞著小旗子,集體去車站送行。1945年日本投降後,很多民間人士悲痛不已,集體相約在皇宮面前伏地謝罪,認為是自己能力不足以至於戰爭失敗,痛哭流涕,部分人當場自殺。
第一個原因:勝利如果你縱觀日本二戰前幾十年的歷史,你會發現日本幾乎贏得了所有戰爭,日清(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一戰全部取得勝利,還獲得了北韓半島、臺灣、南千島群島、南滿及德國在遠東地區的殖民地等大片領土。除了在諾門坎輸給蘇聯,彼時因為歐美還在歐洲互掐,日本幾乎未逢敵手。
領土擴大了一倍,還屢戰屢勝,這時候的日本早已經不是被北洋艦隊騎臉、被美國艦隊敲門的國民心態了。如果一個國家屢戰屢敗,那麼再巧言令色的言辭,也撫慰不了衰敗的人心,勝利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雞血。這時候的日本國民,當然認為自己作為一方列強,不再因該在呆在一個島上,而應該享有一個大陸。
以至於在日本嘗受到第一個真正的失敗之前,日本國民還在慶祝接連不斷的勝利。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很多人走上街頭組織演講,還給日本政府和報社送去了數不清的血書、鼓勵信、感謝信,甚至是小孩子的零花錢。珍珠港事件後,日本全國多地慶祝了三天三夜,奔走相告,身著盛裝前往皇宮門前鞠躬感謝。
這個時候的日本國民,完全沉浸在一種戰無不勝的氛圍中,就好比賭博接連獲勝,選擇接著下重注。
第二個原因:制度二戰時的日本,和德國等國不同。日本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很多方面進行了全盤西化,但是當時的日本,本質上還是一個封建集權國家,或者說軍政獨裁國家,換句話說就是,身在政府的天皇、將軍和政客們,並非民選。他們所做的決定,日本民眾其實無法干涉。
日本這片土地上,幾乎沒有發生過什麼“起義”性質的大規模戰爭,千百年來貴族一直是貴族,平民一直是平民。“效忠天皇”依然是思想核心,“盡忠”、“勤王”、“奉公”等思想是道德規範。而且在當時,跟著上面的政策走,參軍還能給自己和家人謀取一定的福利和前途,可以說幾乎沒得選。
當然,單純從制度來說,是無法做到這種全民狂熱的。日本當時為了發動戰爭,在教育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將侵略戰爭定義為一種“國家的希望”,甚至是“報復”、“剿匪”,總之為其披上了正義的外衣。
在戰爭前夕,日本媒體也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找好了很多戰爭藉口,比如說“滿洲是日本帝國的生命線”,“將亞洲從白人手中解放出來”,“阻止蘇聯擴張”等。
長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大多數人前期可能是被動,後面就陷進去了,久而久之已然變成一種“習慣”,一種隨大流的生活方式,就像不穿衣服就會被人恥笑,不參與戰爭不僅自己感到丟人,朋友家人更覺丟臉。
當時的日本有人反對戰爭嗎?毫無疑問是有的,不僅有“日共”群體反對,很多精英階層也是不贊同的。可惜這些人比例太小,最終結果不是被扔進了監獄,就是被暗殺、革職,抑或附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