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碼江山
-
2 # 逃學書童1986
①韓國滅亡後,子房弟死不葬,散盡家財只為行驚天一刺,那年他32歲了,韓國滅亡時,小良子才20歲,有多少人能這樣不忘初心?32歲在那個年代當是以“齊家”為要了吧!這是一種執著,一種信念。
②刺殺失敗了,之後子房開始逃亡,我們不知道子房在逃亡的那些年經歷了什麼,史書沒有記載,我們只能腦補。在我印象中,子房的人生似乎就是以這次行刺為分水嶺,分成兩段。也許刺殺失敗後的子房,終於懂得了子在川上曰的那句“逝者如斯夫”,世事變換,如水般無形,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在新的時代學會生存,便只能順勢而為,子房似乎一夜間長大了,但鬼知道他心裡遭遇了什麼。
④子房師出儒家,以君子之道為處世之本。後人謂其謀為“陽謀”,不過我覺得最後對楚霸王的那一擊,算不得陽謀啦!但,並不影響三師公在我心中謙謙君子的形象!兵不厭詐不是麼!
不貪戀權貴,封萬戶侯卻只要了陳留。他好像是那麼完美的一個人
-
3 # 山河先生看手相
一個字:謙。
在追隨劉邦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張良運用從《太公兵法》中學到的知識,屢出奇謀,使劉邦轉危為安,立下了汗馬功勞,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
漢高祖劉邦在分封諸侯功臣時,請張良自己選擇“齊三萬戶”,張良謙虛地說自己並沒什麼功勞,只是象徵性要了當初與劉邦初次相見的小地方留縣作封地,於是劉邦便封他為留侯。
張良一向體弱多病,漢朝建國後在家中練習導引辟穀之術,常杜門不出。他說:“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赤松子是傳說中的仙人,張良為何要說這番話,難道他真的相信有長生不老之術嗎?
司馬光分析說:“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為虛誕矣,然其欲從赤松子遊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如高帝所稱者,三傑而已。淮陰(即韓信)誅夷,蕭何繫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託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子房有焉。”
司馬光認為,張良明知神仙是虛無縹緲之事,他之所以說“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是因為懂得運用謙讓之道來處理功名富貴,在“漢初三傑”中,韓信因謀反被滅族,蕭何當相國也因一件小事被告入獄,只有張良提前退出官場善始善終,所以司馬光稱讚張良明哲保身棋高一著。
-
4 # 周建廣
這個問題很有意境,可以以史鑑今。
開宗明義,首先肯定司馬光根本沒有罵遍楚漢風雲人物。我注意到罵字是帶了雙引號的。即便這樣,也不妥當,因為與客觀事實不符。
從他的出身學習求知來看,他是宋代閣待制任天章的兒子,取名叫司馬光,字君實,出生在陝川夏縣。從小深受其父影響,聰敏好學,非常喜歡讀《左傳》,常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七歲時,他便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並且能把二百多年的歷史梗概講述得清清楚楚,可見他自幼便對歷史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這些說明了,司馬光從小就是個好孩子聰明孩子,子承父業,勤奮好學,酷愛正史,當和那些偷雞摸狗之類的小人地痞截然不同,沒有口臭氣粗的家傳家教,而是知書達禮之人。不可能罵罵咧咧,也不可能對楚漢那麼多的名人賢士口出汙言穢語。
從他細小的心靈來看,他人小膽正,見義勇為,且是智勇兼備。據史書記載: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一日,光與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看看吧,小馬光是多麼的豪俠仗義,臨危不懼,鎮定自若,救人於倒懸。從小這般菩薩心腸,英雄壯舉,怎麼可能越是大了還越是罵人呢?連弄玩笑都不會的。
從他所著《資治通鑑》來看,這是最為關鍵的部分。據歷史記載,司馬光當時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1019-1086),《資治通鑑》是他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範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成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鉅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史鑑價值超大。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鑑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鑑》。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鉅著。 但其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我看過《資治通鑑》,也讀過蔡東藩的《歷代(漢)通史演義》,可以互為佐證。總體上覺得,這本歷史鉅著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在於透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全書從頭到尾,扼要的記述了楚漢時期一些歷史的顯要的人事物,評價都非常練達和嚴厲,卻都與史實相符。比如說,對陳平,就評價他是西漢的功臣,有六出奇計,但他的人品不好,六出奇計之中,就有一出是替漢高祖誘殺大無帥韓信的。又比如,對樊噲也是評價中肯,一個開小飯店的,賣狗肉……再比如,對漢高劉邦的評價,會含忍,會用人,但疑心病太重,殺了韓信,對張良也不放心,致使張良早早辭官歸耕。這些使我聯想起,人們說司馬光“罵遍楚漢風雲人物……獨贊張良”。大概是說,司馬光對張良的看法最好,評價最高。如果是這樣,我覺得司馬光真的不簡單。他在幾千年前的看法,至今還是客觀真實,令人信服。張良這個人從小勤奮好學,真誠守信,尊師重道,愛憎分明,不畏權勢,敢於向惡勢力開戰,敢於仗義執言,為韓信鳴不平,閃光點多多,真的是德才兼備,可圈可點,受到古人們尊重,也得到了今人們的讚許。司馬光老先生的史學眼光實在非常銳利,非常嚴肅,筆大如椽,一字千金,總在精準達觀之中。在科學技術和知識大爆炸的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之敬之。
-
5 # 華盛盾
司馬光獨贊張良是有歷史原因的。張良,字子房。韓國人。和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在推翻秦朝,戰勝項羽,穩固漢朝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邦曾評價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被後世譽為“帝王之師”。
張良的功績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博浪沙伏擊秦始皇。為了給韓國報仇。張良曾招募大力士,於古博浪沙中,用120斤重的大鐵球,伏擊出遊的秦始皇。雖然只是砸中了副車,但也讓始皇受驚不小。下令天下搜捕,張良躲進蘆葦蕩得以逃脫。看來他智勇雙全。也為秦末人民反抗秦朝暴政樹立了榜樣。
二、降南陽取商州。楚王熊心曾與劉邦、項羽有個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劉邦一路向西,由於潼關秦軍戒備森嚴。劉邦繞道南陽,不料南陽郡守堅守城池不予交戰。劉邦想繞道過去。張良這時已跟隨劉邦,建議應拿下城池,不然這樣西進,會腹背受敵。劉邦採納他的建議,以攻心計兵不血刃拿下南陽,擴充了隊伍。再進入關中南大門商州時。又受到守關秦軍的抵抗。張良瞭解到守城官是屠夫之子,庸碌貪財。便建議劉邦派人去賄賂,果然奏效。城門大開,劉邦順利進入咸陽滅掉秦朝。
三、約法三章,智鬥鴻門。劉邦進入咸陽宮,小人得志,流氓本性暴露了出來,天天美女美酒,未有遠謀。張良及時勸諫,並列出夏桀商紂滅亡的歷史。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邦也意識到了危險。忙封存府庫,於民約法三章。才迅速安定了關中。後項羽打過來,駐軍霸上,發難劉邦,擺鴻門宴想殺掉他。又是張良拉攏項莊,智鬥范增,才使劉邦脫離虎口,化險為夷。
四、謀求漢中,明燒棧道。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就是蜀地。古代屬於偏遠地區,沒有發展前途。張良讓劉邦求漢中之地。漢中和關中交界,是戰略要地。得手後,又讓劉邦燒掉進入四川的棧道,示項羽無東歸之意。後來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皆張良之謀也。
五、封三王鬥項羽。劉邦屢戰屢敗,打不過項羽。韓信、英布、彭越又觀望不前。張良建議劉邦封他們三個人為王。將關東之地分封給他們。果然詔書一下,三王齊出。最後逼的項羽烏江自刎。
六、封雍齒,安功臣之心。劉邦定都長安以後,先封了張良在內的20位功臣,其餘的還沒有來得及分封,群臣議論紛紛都在論自己功勞大小。劉邦在城樓上看到部下交頭接耳群情激昂,不知何事。問張良。張良說他們在謀劃造反。說你現在封的都是自己人,怕自己最後分封不到土地。劉邦急了連問張良“為之奈何?”張良說,你可以先封你的仇人雍齒。劉邦心胸開闊採納了張良的建議,果然雍齒已封,下面的人立馬消停了。都說,他最討厭的人都受封了。我們還怕什麼。
七、穩固太子位。劉邦喜歡戚夫人,一直想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做太子。呂后感覺到自己的兒子太子位不穩,便問計於張良,張良讓她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一天上朝,劉邦看到太子身後站著四個老頭,便問是誰。太子說,是商山四皓。劉邦一直請他們出山,他們都沒有答應。今卻輔佐太子。知道大勢已定,再換太子已經是不可能了。
張良還有許多故事,如,給黃石老人三拾履,得《太公兵法》。功成名就後退隱山林。不參與朝政爭鬥。所以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評價他: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嘗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之虛詭矣;然其欲隨赤松子遊者,其智可知。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加高帝所稱者,三傑而已。淮陽誅夷,蕭何繫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託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此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北宋詩人黃庭堅《牧童》詩這樣贊張良: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
6 # 海凝清光
奇謀立功不說了,很大程度上是留侯在西漢成立後的表現,明哲保身,閉門不出.
後期專心修道,善始善終.
縱觀資治通鑑,此等人物再尋不出,司馬光欣賞他也不奇怪.
-
7 # 創聞聯播
首先是因為張良在追隨劉邦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張良運用從《太公兵法》中學到的知識,屢出奇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輔佐劉邦推翻秦朝,剪滅強楚,使劉邦轉危為安,平定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可謂算無遺策,智謀絕世,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漢高祖劉邦在分封諸侯功臣時,請張良自己選擇“齊三萬戶”,張良謙虛地說自己並沒什麼功勞,只是象徵性要了當初與劉邦初次相見的小地方留縣作封地,於是劉邦使封他為留侯。
其次是張良明知神仙是虛無縹緲之事,他之所以說“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是因為張良懂得運用謙讓之道來處理功名富貴,在“漢初三傑”中,韓信因謀反被滅族,蕭何當相國也因一件小事被告入獄,只有張良提前退出官場善始善終,所以司馬光稱讚張良明辨達理、明哲保身棋高一著。
-
8 # 莽原獅子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司馬光所“罵”,並非人們口中的辱罵或者貶損。而是指犀利點評而已。為何獨贊張良呢?因為張良確有過人之處,不僅在楚漢歷史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人物。
從張良人生經歷,所做貢獻,就可知曉為什麼司馬光對張良“情有獨鍾”。
一,張良家世顯赫,為報國仇家恨,刺殺秦始皇。張良父親,祖父都任韓國的相國。他的政治抱負也希望向父親那樣,繼承祖上榮光。
但是他這代徹底失去繼承父業機會,韓國被秦始皇所滅,於是仇恨秦始皇,重金購大錘(120斤),僱大力士刺殺始皇帝失敗後,流亡。
根正苗紅,正是司馬光欣賞的地方。
二,一時的謙卑忍讓,張良得以遇良師,得奇書。張良在沂水圯橋頭遇見黃石公,傳授《太公兵法》,使自己文韜武略,足智多謀,最終輔佐劉邦成就大漢百年基業。
三,張良的“快論”讓他後世留名。當年楚漢相爭危機時刻,劉邦採納謀士酈食其建議,重新分封六國諸侯 ,讓六國來勤王。
據說,各國大印都已刻好,幸好張良及時趕回,曉以厲害分析利弊,讓劉邦放棄分封六國,避免重蹈歷史覆轍。
這在中國古代政治史上都佔有重要一頁。四,明哲保身,功成身退。張良目睹劉邦殺戮開國功臣及異姓諸侯王。自己卻極少參與謀劃。
漢朝皇權鬥爭中,他始終恪守“疏不間親”的古訓。幫助呂后穩住太子劉盈地位,最終得到呂后的尊重和賞識。
後來面對呂氏殺戮劉家子弟,大肆封賞自家宗族。多行不義必自斃,他預料到,呂氏集團早晚被誅。
張良太瞭解呂后為人,沒有選擇規勸 而是選擇隱退。崇信黃老之學,靜心養氣,專心修煉 欲輕身成仙之術。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善終的開國功臣之一。
司馬光秉承正宗儒家思想,深受孔孟文化薰陶,“學而優則仕” 是他一生信仰併為之實踐。說白了,司馬光是高階知識分子出身,從內心來講瞧不起楚漢這些人物,具體說說:劉邦本是市井無賴,一個心思狠毒的小混混,趁天下大亂,聚集一幫人馬最終打敗項羽,建立漢朝,成就霸業。當上帝王以後,衣錦還鄉,唱起了“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回故鄉”。看看,一副小人得志的樣子。項羽,楚國沒落貴族出身,但有勇少謀,打仗沒說的,勇猛無敵 就是氣量小了點,不會識人用人,就一個會出謀劃策的范增,還總懷疑他,一氣之下范增告老還鄉。項羽還辦了幾件糗事,結果韓信,張良都跑到劉邦那裡,把劉邦成全了。最後烏江中計,發出“時不利兮,”的嘆息,英雄氣短。寧可自刎,也不可肯過江東,東山再起,捲土重來。蕭何,原來是沛縣小官,劉邦殺了縣令以後就跟劉邦混了,開始造反。別說在後勤保障上,做的井井有條 ,深得劉邦稱讚。最後劉邦還是要殺他。沒辦法,只能靠裝瘋賣傻,敗壞自己名聲,躲過一劫。最讓後世詬病是,他幫助呂后設計殺害韓信。雖說是明哲保身,但也用不著親自出馬,間接殺害你曾經認為是個人才,親自月下追回,保舉的韓信。韓信此人,文韜武略,南征北戰,攻城掠地,沒得說是一把好手。但他胸無大志,猶豫不決的個性,錯失成就霸業機會。他當大將軍是耍了點小聰明的,他根本看不清劉邦為人,過於相信劉邦。以商人手段心思得到大將軍位置 ,幻想劉邦用君子之心對他,低估了劉邦的狡詐狠毒。最後被殺,也在意料之中。呂雉,原來就是一個家庭主婦 ,相夫教子,賢良淑德算不上,也算良家婦女,。老爹呂太公有眼光,會看人,別看劉邦一天吊兒郎當樣子,將來必定出人頭地,就把閨女嫁給劉邦。劉邦在鄉里可是花心貨,都能跟寡婦生出孩子。呂雉恨劉邦這樣對待自己,沒辦法,只能忍著,內心逐步變態。劉邦當皇帝,她獨攬後宮,展現狠毒兇殘一面,哪個女人跟劉邦好,她都羨慕嫉妒恨,最終把劉邦寵妃戚夫人,做成人彘。就此一事留下後世罵名。司馬光對楚漢人物的“罵” 實則是犀利的點評,更多從自身角度和階級立場出發看待的。有他的歷史侷限性和主觀片面性。但不可否認的是 ,也為後代參考 研究楚漢歷史提供了一個重要依據。 -
9 # 侯爵文泉
大家知道:司馬光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平生最大功績是編纂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他用犀利的眼光、如刀的筆觸、深遠的智慧,向世人展示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尤其是在《秦紀》和《漢紀》中記錄了楚漢相爭的珍貴歷史,鮮活地展現了一大批風雲際會的重要人物。
他們中,有秦末因政治殘暴、民不聊生而率農民起義的陳勝;有與劉邦爭雄兵敗、自刎烏江的西楚霸王項羽;有善於用人、智勇雙全最終建立漢朝政權的劉邦;有創造楚漢恢宏歷史的”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還有曹參、范增、項伯等將軍和謀士。楚河漢界兵家地,刀光劍影群英譜。其中還有眾多可歌、可泣、可鑑的風雲人物,這裡不一一列舉。這裡單就題中發問略表幾位,以解司馬光先生以人警世、以史資政、褒優貶劣的良苦用心和歷史成就。
且不說不善用兵、用人、用謀,終被身邊人物殺死導致起義失敗的陳勝吳廣;也不說剛愎自用、有勇無謀最終兵敗垓下的項羽,也不說建立漢權卻誅殺異姓功臣、譭譽參半的漢高祖劉邦。單拿”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三位代表來分析,就可知眾英之伯仲和高低。
三人中,蕭何為劉邦政權的總理級人物,雖然跟隨劉邦打敗項羽、收復天下、建立漢朝、安邦定國,留下了“蕭何月下追韓信”——識才用才的千古佳話。但在漢室興起、韓信兵擁兵自重之時,蕭何與呂后合謀殺害了韓信,造成了漢室危機,留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諷喻。特別是其自知功高蓋世、遭人覬覦之時,激流勇退卻製造了強買民田、放高利貸之劣跡,留下了千古罵名。
韓信作為替劉邦贏得江山的大將,既是帥才,又是戰神,因其能征善戰留下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典故,但因其有背叛謀反的嫌疑,加之其不懂政治,被小人告狀,最終落得個死於劉邦老婆呂稚刀斧手之下,且被滅父、母、妻三族。如此慘狀,令人惋惜而又嗟嘆。
張良作為劉邦的謀士,曾經設謀刺殺暴君秦始皇未遂,留下了義士美名。投奔劉邦後,先是幫助劉邦搶先項羽進入關中為王,又與項伯共同平息鴻門宴的危機,收留韓信、英布、彭越三員大將,最終打敗了項羽,輔佐劉邦成就了偉業。作為著名的謀略家,他深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自然規律和“飛鳥盡,良弓藏”的人生哲理,在其功成名就、被人窺視的時候,主動退居二線,保持低調,安享半輩,最終以病逝保全、流芳千古。
綜上所述,風雲變幻,英才輩出;功過是非,自有評說。是留英名還是罵名,不僅在於才識功績,更在於操守德行;不僅在於一時英名,更在於善終如始!
-
10 # 賈寶玉先生
在眾多漢代風雲人物中,張良的身影最為瀟灑飄逸。他年少時豪氣沖天,敢於狙殺千古一帝——秦始皇。壯年之時輔佐劉邦,屢屢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暮年之時天下大定,他毅然放棄功名利祿,飄然隱去。即使一向目中無人的劉邦,那對張良可真是無比尊敬,從來都只稱其子房,而不是直呼其名。通覽太史公《留侯世家》,彷彿張良身上帶有仙氣。
子房先生的仙氣從何而來?劉邦為何對其無比尊重?我的回答是——從道家的智慧而來。縱觀子房一生,其道家學者的氣質撲面而來。他一生的終極追求乃是“道”,“大道”乃天下國家之道,“小道”乃個體自由精神之道。道存則隱,道廢則現,這是子房先生的人生準則。在暴秦肆虐之際,子房以一身浩然道氣挑戰災難亂源,誅邪衛道,撥亂反正;在楚漢紛爭之時,子房以智慧之神的化身服務於劉邦,禁暴止亂,還華夏以太平。最終在天下歸道之後,子房飄然離去,與鯤鵬為友,遨遊天地。
子房出自韓國貴族,其父親、祖父五世為韓國丞相。但是到了子房這一代,他的運氣太差了,還沒等到他仕宦為官,秦國已經把韓國給滅了。這一下,子房失去了繼承父業的機會,也失去了顯赫榮耀的地位。血氣方剛的子房立即將自己心中的仇恨指向了秦帝國,將自己心中之道定義為滅秦復韓,於是子房便策劃了驚天動地的博浪沙刺秦事件。
現在我們就透過博浪沙刺秦事件來認識一下年輕時代的子房。首先交代一下整個事件的經過:
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錐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 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史記 留侯世家》
在筆者看來刺殺秦王的舉動,實際上是一個風險極大,收益極小的非明智之舉,這是年輕子房的一次非理性的洩憤之舉。理由如下:
第一,刺殺計劃十分粗糙,情報工作未做到位,對刺殺難度估計不足。此時的子房滿腦子復仇怒火,連最重要的情報,秦始皇具體在哪輛車上都沒摸清楚,貿然下手,最後刺殺失敗,自己開始了逃亡生涯。
第二,即便刺殺秦王成功,秦朝不會滅亡,韓國也不會復國。刺秦王之舉成功,秦朝完全可以另立一帝,秦帝國的統治依然可以繼續。反而會加深秦朝中央對山東六國故地的監視和控制,這與張良滅秦復韓的目標背道而馳。
第三,對刺殺行動的負面後果估計不足。不論刺殺成敗,張良很有可能被抓處死,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險,換來一個無益於滅秦復韓的結 果。更何況刺殺失敗後,秦王大怒,大索天下。張良的刺殺行動間接的給當時的山東百姓增加了痛苦。
博浪沙事件清晰地向我們表明,即便是被後世稱為謀聖的張良也有年輕衝動的時候。不過好在張良年輕,歷史給了張良改正錯誤的機會。也許正是因為博浪沙刺秦失敗,讓張良開始認識到刺殺不符合“道”的要求,認識到敏捷的思維比鐵錐更有殺傷力。也正是博浪沙事件之後張良便改變了自己有勇過於謀的刺客形象,成為了一個奇謀迭出的謀聖。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張良也在流亡的地方,聚集一百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起兵不久張良便遇到了來此攻城略地的劉邦,同為起義軍,兩股隊伍合二為一。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但是兩人卻一見如故,張良的智慧征服了劉邦,劉邦對張良也真可謂佩服無比。但是此時的張良,還不能算是劉邦的屬下。因為張良正在積極策劃復韓大業,他成功地遊說項梁,策立韓國公子韓成為韓王,張良也被任命為韓國的申徒,於是他第一次離開了劉邦。張良與新立的韓王一起帶著一千多人的隊伍,去攻打韓國的故地,但是由於實力太過弱小,往往保不住已經打下的城池,不得已只好在潁川附近打打游擊。
滅秦復韓是此時張良心中的大道,認真分析起來看,這個道有兩層含義。其一,滅秦是第一步,必須要把萬惡的秦帝國消滅掉,為韓國復仇。此時應該團結一切反秦力量來徹底摧毀秦王朝。其二,消滅秦帝國所建立的帝國制度,恢復韓國,恢復以天子為中心,以諸侯為藩屏的封建聯邦制度。張良為了實現此道必須與各路反秦力量聯合,也必須忠於韓王,為韓王效忠。此時的張良,是韓王的臣子。
張良得知劉邦將西入關中時,毫不猶豫地將隊伍拉到劉邦賬下。在兩家的合作之下攻下韓國十多座城池。這樣一來,復韓大業也算了有了點成果,於是劉邦將城池讓給韓王留守,但是要求張良跟隨其左右,韓王爽快答應。在張良的輔佐下,劉邦也迎來了人生事業上的第一次高潮。劉邦的隊伍一路高歌猛進,智取宛城,攻破嶢關,大敗秦軍於藍田,兵臨咸陽城下。秦王子嬰見此架勢,只好以繩繫頸,乘素車白馬,捧著御璽符節,開城出降。劉邦也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一頭扎進了秦帝國奢靡的宮殿中,無法自拔,樊噲等人的勸諫絲毫不起作用。此時的張良起到了關鍵作用,又一次站了出來用其高超的話術征服了劉邦,幫助劉邦度過了自己內心的危機。
良曰:“夫秦為無道,故沛公得至此。夫為天下除殘賊,宜縞素為資。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良 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沛公乃還軍霸上。
劉邦的危機還沒有結束,這一次是來的更為兇險。公元前206年,項羽擺下天下第一飯局——鴻門宴,邀請劉邦赴宴。劉邦面對此飯局連連說出“為將奈何?”。張良分析到,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條,赴會也許能有生機,劉邦無奈只好應約前往。在這個極其兇險的飯局裡,謀聖膽識過人、沉著應對、深謀遠慮,成功的幫助劉邦化解危機。
也正是在這一年,張良又一次離開了劉邦。滅秦以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秦帝國與其帝國制度被一併摧毀,此時的中華大地又呈現出諸侯林立的局面。由於項羽的分封不公,諸侯們很快開始了混戰,華夏大地短暫的安寧消失了。張良為了心中的復韓大業,又一次來到了韓王身邊。
項羽並未讓韓王回到韓國故地,而是將其留在身邊軟禁起來,沒過多久韓王就被項羽殺害在彭城。這對張良而言是一次驚天鉅變,張良也在開始思考他心中的復韓之道是否正確了。他在一個淒涼的深夜,深深地在思考心中之道:“暴秦已滅,項羽已分封天下,華夏諸國再現人間。可是這一切帶來了什麼?帶來的還是猜忌、戰火、殺戮、國破家亡。復韓有價值嗎?秦帝國真的是萬惡之源嗎?我心中之道是否已拘泥於古道了?帝國之郡縣制,真是無道之制嗎?天地之大德曰生,我張良復韓之道,難道不是在背大德而殺生嗎?”最終,張良在一個淒冷而星光璀璨的夜晚,突破了自己內心舊道之障礙。他毅然與恢復韓國、恢復分封之道決裂,將建立帝國之制、為天下蒼生謀太平,納為內心之新道。
心中之道完成昇華之後的張良,連夜逃亡重新回到漢王身邊。他的這次歸來,帶著恢弘的氣勢果斷為漢王制定了滅楚的戰略計劃——下邑之謀。此謀略為劉邦打開了新局面,從此楚漢戰爭的形勢被扭轉,漢軍逐漸掌握戰爭主動權。
公元前204年冬、楚軍兵圍漢王於滎陽,雙方久戰不決。楚軍竭力截斷漢軍的糧食補給和軍援通道。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危機。病急亂投醫的劉邦,糊塗地接受了謀士酈食其分封天下之計。辛虧張良及時趕到,張良以“八不可”之諫,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戰略錯誤。此時的張良,已經堅決地反對任何分封行為,他已經完成了內心之道的飛躍,即便日後勸漢王分封韓信、彭越等人,那也只是一時權宜之計。
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自刎於烏江邊。二月,漢高祖正式即帝位。張良深感大道既存,已可隱也。他主動地逐漸退出了漢帝國的最高決策層,與皇帝保持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地聯絡。他成功地避開了劉邦剪滅諸侯王的殘酷鬥爭,也成功地避開了帝王對他的猜忌。
他年少時便存道於心。他因為心中有道所以無所畏懼,即便是剪滅六國的千古一帝,在他眼中不過是一個可殺的罪人耳。
他壯年時問道於心。他以實時發展的外部世界為思考物件,來檢驗他內心之道是否與時俱進,最終他把握到了道的變化,完成了人生的飛躍。
他暮年之時人道合一。他放棄一切功、名、利、祿,進入莊子所講的“無所恃”境界,去體驗生命最純真的快樂。
古往今來,有很多文章認為留侯最終遠離朝堂只是為了明哲保身。這種觀點,在我看來,真是太膚淺了。留侯作為一個道家學者,必然明白無為而治的道理。在他看來漢帝國已建立,即道已存,道存則可無為,無為乃使萬事萬物自為,終至無不為。他對道的把握,早已洞察到無為而治的漢帝國必將迎來盛世。明哲保身,在留侯看來只不過是一個笑話。
行文到了最後,我想用幾句道家的言語來評價留侯的一生:道存則隱,道廢則現;君子,光而不耀!
留侯走了,留侯已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耳。也許他和赤松子一起去尋找莊子了吧。無所恃地遨遊於天地間,逍遙地與蝴蝶在夢中相見,與山河湖海化為一體,成為永恆。
-
11 # 刈谷
楚漢戰爭,劉邦消滅項羽,封賞功臣,張良沒有戰場上的功勞,但是劉邦評價張良是"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這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出處),所以要封張良三萬戶。
結果張良說:我和老大是在留認識的,老大用我的計謀,很幸運都成功了。我不需要什麼封地,如果一定要封我,那麼就把留這個地方封給我吧。劉邦很感動,於是就把留封給了張良,從此張良就又被稱為留侯。
劉邦首先封賞了大功臣二十多人,這些人,例如蕭何、曹參等都是毫無異議的,其他的人暫時還沒有決定。一次劉邦在洛陽南宮見到許多將領常常聚在一堆議論,就問張良:這是怎麼回事情?張良回答:陛下,這是造反啊!(真是危言聳聽)劉邦覺得現在項羽已經被消滅,天下太平,為什麼要造反?張良說:您老原來也就是個普通老百姓,現在奪取了天下,所封賞的像蕭何、曹參等都是您老親近的人,而所誅殺的都是您老討厭的人。
現在人人都自以為功勞很大,以天下全部的地盤都不足以封賞各位功臣。所以這些人就會擔心您老不能對他們一一封賞,又害怕您老抓他們過去犯下的錯誤,這樣一來,後果不就是造反麼?劉邦感到邏輯混亂,於是問張良怎麼辦,張良說:您可以想想,您生平最討厭的人是誰? 這個不用多說,地球人都知道了,劉邦也心知肚明,就是雍齒。雍齒和劉邦是老相識,所以對劉邦的底細非常清楚,常常當眾羞辱劉邦,劉邦早想殺了這傢伙,但是好歹人家也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功臣,而且功勞不小,所以劉邦一時之間也下不了手。
張良勸劉邦先封賞雍齒同學,這樣一來大家就安心了,然後再安排丞相和御史出來做惡人,讓他們按照個人的具體的功勞封賞。這一招果然管用,當看到雍齒被封為什方侯之後,所有的人都鬆了一口氣:雍齒都能當上侯,我們還用擔心嗎?--於是風波平息。天下太平,功臣封賞完畢,接下來需要考慮的是國家的首都問題。劉敬建議定都關中,但是劉邦的左右大臣多數是"山東人"(崤山以東,不是太行山以東,所以和現在的山東人不是一個概念),他們不停的遊說劉邦,說:還是洛陽好,洛陽東有成皋,西有崤山、黽山,防禦堅固、物產豐富……。
劉邦舉棋不定的時候,張良幫他一錘定音:洛陽周圍太小了,不過數百里,容易四面受敵。而關中就不一樣了,東有崤函,西有隴蜀,土地肥沃,南面有富饒的巴蜀,北面有胡苑的騎兵。
此外還可以東制諸侯,如果諸侯老老實實,那麼透過黃河、渭河可以收取他們的供給,如果諸侯造反,那麼可以派兵順流而下攻伐。
綜上所述,做人要知進退,方可保全自己。
-
12 # 道系仙緣
因為張良不僅在隨劉邦平定天下建立漢朝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更難得的是,在功成之後能夠不貪戀權利功名而急流勇退,明哲保身,這是其他功臣難以做到的,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此等大智慧值得讚頌。
回覆列表
一個人的觀點的是其認知其所在社會環境的側面反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屬性和獨特價值。個人的利益所在很大程度上就約束了其觀點和認知的狹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