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啟晨佳語
-
2 # 我是藍月
我覺得教育部做的非常對,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學習,但未必非要幫助老師改問題。這種現象一般在小學比較多,搞得家長苦不堪言。原因如下:
第一:家長工作也是非常繁忙的,養家餬口,忙於生計的家長多的是,如果每晚讓家長給孩子判作業,家長會心身疲憊從而導致心升怨氣。
第二:家長在給孩子改問題時,未必知道對錯。有好些家長說自己沒文化,輔導不了孩子,這是常事。
我認識一位小學家長,她的孩子上小學一二年級時,課程比較簡單,她說她還能勉強輔導一下。孩子上到五六年級,有許多的數學應用題,她說都無法解答。
有一次她問我了一道六年級數學奧賽應用題,我想了好久不會,我問老公,老公想了好久,也沒計算出來。後來我又把這道難題拍照發給我的同學。他可是伊犁師範學院的教授,是數學博士啊,結果他也沒解答出來,到現在他都覺得很沒面子。
這說明即使術業有專攻,也會有想不到的難題,未必誰都能解答出來。更何況沒有多少文化的家長呢!對於他們來說,讓他們天天為孩子判作業改問題,真的是痛苦不堪啊!
第三:家長有義務和責任監管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但沒有責任批作業或改問題。老師和家長之間,分管不同,責任不同,家長要配合老師,老師要理解家長。
第四:讓家長改問題已經成為社會公害,使家長對老師的怨念越來越深,老師的形象越來越差,家長的牴觸情緒越來越強烈,家長不願意再配和老師,老師不願意再管不配合家長的孩子,形成一種惡性迴圈,最終害的是孩子們。
正因為如此,所以教育部杜絕學生作業家長改問題是一項及時的英明舉措,減輕了家長的身心負擔。老師們也應該積極響應,這樣責任劃分明確,彼此理解,皆大歡喜。
-
3 # 田老師4746
就昨天教育部要求杜絕學生作業家長改問題,你怎麼看?
我完全贊成教育部這個意見要求。理由:(1)學生作業檢查批改是教師的職責,不是家長的職責,家長只是配合監督。(2)家長有自己的工作,未必有時間,同時批改不是家長的專長,未必能做得了。(3)教師不批改檢查作業,不能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有真對性的教學不利。我覺得教師可以經常跟家長溝通學生的情況,徵得家長的協助,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
4 # 天天陪伴
支援教育部的要求,畢竟給學生改作業,是老師職責範圍內的事。若談家校合作,家長只是輔導學校督促孩子完成功課學習,而不需要幫助改作業。原因有四:
1、家長大多數不是從事教育工作,學校知識很多都落下了,有可能改錯,誤導孩子。
2、孩子對家長幫改作業會形成依賴心理,從而對學習不上心。
3、家長有自己的工作要忙,可能無瑕顧及。
4、有些家庭的孩子是由老人帶的,讓老人改作業,比較難完成。
以上幾點,大多數老師的心裡其實清楚的,本就是無需明文規定的事,現在竟然需要教育部出面來納入要求,可見家長和老師的矛盾一直存在。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希望,教育本身就容易引發焦慮和不滿,家長和老師都有自己的站位,但如果兩方多點尊重、理解和支援,真正去為孩子的成長去考慮,家長多包容學校老師的做法,而老師依然和以前老師那樣勤勉教學,雙方都減少劇情去相處,家校溝通還是很好溝通的,哪裡需要教育部來規定和要求啊!
回覆列表
我從事教學13年餘,從來沒有留過家長作業。我在給家長們開家長會時一再強調:孩子寫作業時遠離孩子,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寫作業的環境,讓孩子養成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如果孩子不能在一回家就寫作業,不能養成寫作業的好習慣,那麼就請家長督促一下,不是指導寫作業,作業是我來檢查的,督促是家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