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處讀書
-
2 # 百味寫春秋
這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詩意是: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綠,朋友啊你能不能回還?
是唐朝王維《山中送別》中的詩句。此詩寫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構思獨具匠心,極有特色。
其最顯著的特點在於並非就“送別”做文章,而著墨於送別後的行動與思緒,並表達了詩中人期盼來年春草再綠時能與友人團聚的情懷。
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摯,耐人尋味。
王維善於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的感情。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兩句,是從《楚辭•招隱士》的“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
詩人在分手的當時就擔心,明年春草萋萋的時候,友人萬一回不來怎麼辦呢?“歸不歸”,這不經意的一問,顯示出作者的惜別心理。這一句問話,本應在友人即將離開時問出,而詩人卻在送別友人之後,表明詩人心緒不寧。他似乎跨越了時間的界限來寫離情,可見友情至深,離愁之重。
-
3 # 老街味道
問題:“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表達了什麼?你怎麼看?
前言這兩句詩出自王維的《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一、山中相送罷,是哪個山?這首送別詩,寫的是與好友離別以後。因此首句寫道:山中相送罷。
山中,是哪個山中呢?
王維曾有詩《山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
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滻水、荊谷水,源出陝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不過也有版本是“溪清白石出”,所以這個山中僅做參考。
另外,王維仕途比較順利,不象李白一樣名山大川到處遊歷。
不過,我們知道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時,做了很多詩,因此這個山中,是終南山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終南捷徑知道了終南山以後,自然會聯想到終南捷徑這個典故。唐朝劉肅《大唐新語》:
“盧藏用始隱於終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職。有天台dao道士司馬承禎者,睿宗遣至京,將還,藏用指終南山謂之曰:‘此中大有佳處,何必在遠?’承禎徐答曰:‘以僕所觀,乃仕宦捷徑耳。’藏用有慚色。
實際上,李白到處隱居,最後也是靠道士的引薦,才得到皇帝的青睞的。
知道了這個故事以後,自然就更能瞭解王維這首詩的含義了。
三、王孫歸不歸青草年年(明年)綠,但是他將來還會不會來呢?
王維這首詩第一句寫道,山中相送罷,表示已經把好友送走了。後面的是自己的想法,或者自言自語,而不是問好友明年回不回來。
這表示,王維對好友是否還願意回到山中表示懷疑。
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中,就一針見血的指出:
所送別者,當是馳騖功名之士,而非棲遲泉石之人,結句言“歸不歸”者,故作疑問之詞也。
王維送走的這個人,其實就是一個走終南捷徑的人。或許成功了,進了長安做官,或者失敗了,另尋一個其他的做官捷徑去了。這不是一個棲遲林泉的真隱士,因此王維表示疑問。
結束語小時候讀到這首詩的時候,總為好友之間的分別而傷感。其實理解更深入一些,才知道,離開的這個人,其實有這很重的功利之心。
其實,這個人也好,李白也好,盧藏用也好。讀書人不做官還能做什麼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儒家讀書人的理想。王維的好友孟浩然就是一個屢次名落孫山的詩人。
這個人是誰呢?
-
4 # 胖妞的喜樂人生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詩句出自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山中送別》,意思是春草明年又將會綠,朋友你回來還是不回來?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不捨之情。
這首送別詩句借用春草再綠有定期,友人迴歸卻難定,表達了作者離別後的傷感,進一層希望別後重聚的心情。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意境令人動容神遠。
-
5 # 四季芬芳500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句詩詞是唐詩中王維的《山中送別》後兩句。
詩中前兩句“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這後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盼望儘快與朋友相聚互訴衷腸的心情。地上的青草乾枯了,到了明年還會重新生長變成綠色的青草,可是遠去的朋友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相見。
這句話的詩人王維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獨運,高人一籌,青草再綠自有定期,而離人迴歸無定期。
-
6 # 騎驢去高考
曾經朝思暮想的現代化終於變成了現實後,中國的大地上到處都是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再沒土屋院落散佈在大地上,農村不再叫農村,我們稱它社群。在人內心深處埋藏的山鄉情懷卻慢慢地發酵,愈演愈烈,我總是很迷戀中國古代那些山野僻區,獨院一座的生活,尤其大雪之中,或是寒冷時節的一座孤屋,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那是怎樣一個饒有趣味,令人覺得溫暖的生活場景,彷彿你生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裡,一切都是那麼神秘與虛幻,一切都充滿了令人暗喜的感覺。
我曾經特別羨慕那些工業文明,在高樓大廈間穿梭,高鐵穿城而過,飛機從頭頂飛過,當我久處其中的時候,突然厭倦了這種過於硬,過於油膩的日子,更向往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山野清靜的日子。這時候那些詩人的詩作就顯得更有味道,更能打動人心了。尤其是佛系青年王維的作品。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短短的幾句詩,充滿了生活的愜意,與人生的詩意。我希望王維不要悲傷,我希望他能充分享受生活的禪意,我希望他生活中充滿了詩意的趣味,他能帶著歡快,在山野裡面歡呼雀躍,至少心裡是這樣的。
-
7 # 杜象應
送君千里終有別,相見時難離也難。誰沒有個三朋四友,相聚時熱熱鬧鬧,離別時往往是痛心萬千,有不捨的依戀相惜,也有別後的痛苦期盼。
唐代詩人王維《山中送別》的後兩句“春年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就是一種別後的痛苦期盼。到底原詩句什麼意思?明年:一作“年年”,示意長久;二作真實的“明年”,也恰如其分,表明今年草綠別、明年草綠合。
王孫:代指友名,亦或是真名真姓。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在明年春草綠的這個時侯,朋友啊,你還能回到這裡來麼?
這就是個問句,意在想象:今年在這兒送別,明年還能在這兒相見。
既然是《山中送別》,為何不言別時心情,反而思緒遙想到了明年呢?為什麼?多數人送別時,依依不捨、闇然淚下,有說不盡的語託,也有難以割捨的心痛……。一切的一切,最後都在無聲無息的淚花中分離,直到你看不見我,我不見你影為止。
詩人王維一生寫了不少與友人們的送別詩,都淋漓盡致地把當時情景、心態表達了出來。唯獨這一首《山中送別》頗有點奇葩,只一筆帶過別時狀況:“山中送別罷”。
然後呢,他似乎忘了主旨詩意,竟然自言自語地編導了後話。有行動上動作的自然:“日暮掩柴門”,也有倒在床上遐思的必然:“春草明年綠”,更有睡夢中期待的使然:“王孫歸不歸?”
為什麼呢?其實麼,作者是有意避開了離別時的痛楚,將之引到了一個幽靜的中心地帶,把痛苦轉化成思念。
避俗套,走新路,往往發現的不只是離別而是再相遇的“春草明年綠”。
別出心裁,王維的“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表達了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看待暱?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意插柳柳成蔭。王維《山中送別》不言當時之景況和心情,而是直敘後事所作為之過程,表達了他對離別不過於泣淚糾結,而是一門心思地概述別後的惆悵心情。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切自然順理成章:“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了。固此,就很透徹地展現了王維常思友、懷念友和愛會友的博大胸懷,只不過讓這兩詩句來綜述一下。
雲聚雲散風來定,你我離合春草綠,這是一個永恆的約定,也是各自生涯的需要。
總之,閱讀過王維的多首送別詩,雖不盡相同,但偏《山中送別》別具一格,有言外之意而通內涵之功效也。 -
8 # 梧桐樹邊羽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表達了什麼,你怎麼看?
《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五絕既名《送別》,自然是寫朋友之間相送之時的離情別意。
前兩句寫送別後的狀態,這裡直接跳過了與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動態描寫,起筆就是“山中相送罷”,送完了,“日暮掩柴扉”,我回家關柴門了。
對相送過程隻字不提,和詩人另外一首作品有著天差地遠的區別(勸君更盡一杯酒)。這種捨棄主要事件,挑選冷場之後細節描寫的方法,突出此次送別的重心不在熱鬧,而在朋友離開之後的思念——剛剛送走你,就開始在平淡的生活中想你了。
這樣在後兩句才自然地轉到心理描寫,表達對朋友何時能再來相聚的期望,不寫不捨,只寫思念,不寫過去,只寫未來。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完全是寫心理活動,誰的?詩人的。春草明年綠?這不廢話嘛,大家要體會言外之意:春草明年綠,這是有準兒的。王孫歸不歸?那可就沒準兒了。這種友情和思念,就更加顯得深刻,感人。
有人說這個是不是直接問“王孫歸不歸”?這個不是直接問了,而是接前面三句,詩人把朋友送走之後自己心裡所想。並沒有問,或者說根本就不知歸期。
為什麼用“王孫”指代朋友呢?其實這裡使用了典故,出自《楚辭·招隱士》: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
王孫隱居深山,不知道什麼時候迴歸朝廷,漫山遍野春草萋萋。
注意在這裡春草萋萋和王孫不歸沒有直接關係,類似於一種感嘆。而王維巧妙地將這兩句倒置,用提問的方式讓二者產生關聯,為自己的思念找個依託和藉口。
明年春草綠的時候,你會不會再來看我?
既抒發情感,又藉助用典表達得自然、不掩飾卻不矯情。
王摩詰的詩,越到後期越是老到、別緻。
-
9 # 安靜的猴子y
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首詞的一二句交代詩人送別友人,日暮時分掩上柴門。江淹曾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離別不僅對於古人是感傷的,即使在交通發達的今天,有時也是令人傷懷的。而詩人如今就是要送別朋友,“相送罷”說明友人已經離開了,那獨留的詩人自己豈不是顯得格外落寞。而這種落寞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釋懷,反而在日暮之後,黑夜之中更為明顯,“掩柴扉”看似一個簡單的動作,幾乎日日都會重複的動作,這一刻做來,顯然有難言的離愁蘊含其中。
三四句的“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春草明年就會重新變綠,而朋友你能不能回來。剛剛和友人分別不久,就已經開始思念友人,送別時沒問歸期,此時卻在心中無聲的發問。似乎詩人心中是有感覺,雖然春草綠有時,但是友人歸期不知何時。不過有期盼總比沒期盼好,也算是種自我安慰吧。
回覆列表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兩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山中送別》一詩,全詩如下: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這是一首送別詩,大意如下:
我在山裡面送別了好朋友,等到夕陽西下的時候,我把柴門半掩。明年春天的時候,芳草會再綠,你會不會再次回到我這裡呢?
王維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擅長五言詩,多寫山水田園生活,藝術手法高超,多以繪畫手法入詩,這首詩就很符合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特點。
一般寫送別詩,大家都會著重寫送別那一刻的情景。比如李白送別孟浩然,寫的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是分別時李白目送好友;高適寫送別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在臨別之際對好友的勸慰;王勃寫送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是在送別的時候表達彼此的深情厚誼。
可是,王維這首詩卻另闢蹊徑,不寫送別之際的情景,而是送別後的心境。
首句“山中相送罷”點題,告訴大家是送別,並且是送別之後,一個“罷”字讓我們知道送別已經結束,友人早已遠去。
“日暮掩柴扉”講夕陽西下,天色將晚,詩人半掩柴門,準備進到家中。山中相送結束的時間我們並不知道,從送別到“掩柴扉”之間到底有多久,但我們可以猜測,應該時間不短。這是繪畫裡常用的手法——留白。因為留白,給了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想象詩人送別友人之後,一直站在山頭看著朋友遠去的方向,直到太陽將要落山,才依依不捨的回到家中。這和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李白是實寫,而王維則是虛寫,需要讀者自己去想象。
“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是全詩的精華。這兩句化用《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一點也沒有用典的痕跡,是用典的最高境界。“草”這一意象,在傳統詩文裡,一直有“分別”之意。
明年春草還會再綠,當春草再綠的時候,詩人是希望朋友能夠回到自己身邊,但是他並不確定,於是發出疑問——歸不歸?希望歸,但是不確定,所以用問結尾。春草今夕枯萎,帶到明朝還會定期準時綠遍山原,可是友人離去,歸來就沒有定期了,真的是“君問歸期未有期”。
總的來說,這首詩在送別詩裡,藝術手法獨特,表達自然清新,流露出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捨,飽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