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裡有魚jim
-
2 # 競爭年代
太湖豬在我國屬於“國寶”,為儲存這一寶貴豬種,太湖豬育種中心1984年在蘇州成立,太湖豬原產於江淅太湖一帶,蘇州地區是太湖豬重點產地,該豬是我國豬種繁殖力強,產仔最多的品種,太湖豬育種中心成立20多年,成立了一個國家級重點種畜禽場,儲存太湖豬中部分原種,成立了太湖豬活體基因庫,目前高產的二花豬和梅山豬先期進入基因庫隔離飼養,基因庫將在對太湖豬保種育種同時,加以開發利用,爭取再創輝煌,培育新的豬種,太湖豬是地方優質品種,但生長週期長,需要10個月時間,太湖豬肉價高,市場需求小,加上飼料成本,疫苗費、水電費、人工費都在漲,所以漸漸萎縮,太湖豬產仔多,曾經在蘇州一窩產42只小豬記錄,2006年,太湖豬被列入保護品種名錄,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寶豬種,所以不言所知,太湖豬並不是太好養,但是太湖豬用來和其它豬種雜交優勢明顯,是一個優良品種。
-
3 # 蘭天野
太湖豬的優勢是產仔率高、耐粗糧、抗病能力強。如再跟原種長白或大白雜交改良養殖效益更好,現在市場行情完全可行的。
-
4 # 彝家小農人
太湖豬屬於江海型豬種,產於江浙地區太湖流域,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品種。太湖豬由二花臉、梅山、楓涇、嘉興黑、橫涇、米豬、沙烏頭等豬種歸併,1974年起統稱“太湖豬”。
太湖豬體型中等,被毛稀疏,黑或青灰色,四肢、鼻均為白色,腹部紫紅,頭大額寬,額部和後驅皺褶深密,耳大下垂,四肢粗壯、腹大下垂、臀部稍高、乳頭8~9對,最多12.5對。太湖豬是世界上產仔數最多的豬種,享有“國寶”之譽,無錫地區是太湖豬的重點產區。
作為我國曆史久遠的傳統優良品種,對於選擇從事太湖豬養殖業的廣大養殖戶,可根據該品種生產效能特點,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品種自身優勢,在不斷壯大產業發展的同時,儘可能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首先,可根據太湖豬繁殖效能高、性成熟早(公豬4-5月齡精子的品質即達成年豬水平。母豬兩月齡即出現發情)、護仔性強、泌乳力高、繁殖力最強(每胎可產20頭,最高達42頭)等特點,最宜作雜交母體,可用於發展種豬繁殖產業。目前太湖豬常用作長太母本(長白公豬與太湖母豬雜交的第一代母豬)開展三元雜交。積極引進雜交育種技術,充分利用太湖豬遺傳穩定的特點,使雜交組合品種儘量保持親本產仔數多、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等優勢,不斷培育優質種豬。
其次,根據太湖豬雜交優勢強、遺傳效能較穩定、與瘦肉型豬種結合雜交優勢強等特點,透過為廣大養豬戶提供優質仔豬,也能夠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還有,太湖豬肉質鮮美獨特,特別適合發展綠色生態養殖產業。由於太湖豬早熟易肥,胴體瘦肉率38.8%~45%,肌肉pH值為6.55,肉色鮮豔。肌蛋白含量23%左右,氨基酸含量中天門冬氨酸、穀氨酸、絲氨酸、蛋氨酸及蘇氨酸比其它品種高,肌間脂肪含量為1.37%左右,肌肉大理石紋明顯等產品特徵,是高階食材的理想選擇。
可根據各地消費市場需求,積極滿足消費者對優質綠色食品的市場需求。由於產品售價可相對較高,能一定程度彌補太湖豬因生長速度慢、瘦肉率低等不足,創造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
-
5 # 鄉村振興—官塘村
這個是我們官塘村昨天到兄弟村清溪村去考察的太湖黑豬。
我們拿太湖黑豬和藏香豬對比了一下,認為太湖黑豬比藏香豬更加適合我們村。
這個是我自己在3月29日抓的太湖黑豬,長速還不錯。
總的來說,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純綠色食品,我個人認為太湖黑豬是個不錯的選擇。
-
6 # 官三哥
養殖黑豬,提醒謹慎又謹慎。
不要被媒體的宣傳所誤導了。不要聽著別人說怎麼賺錢賺錢就去養了。那就是掉進坑裡了。
目前養殖黑豬的還是少部分,主要是走差異化路線和做品牌豬肉。
創業的話,選擇更適合自己的路線走。黑豬是本地豬,整體的生長優勢還是不如外三。瘦肉率不高。
我是不信什麼肥而不膩的說法。給你5-8公分大肥肉,管你1個月不想再碰(說的有點誇張)
個人建議,創業本身就不會有太多的資金,建議還是穩妥的來,以先盈利為主。不要選擇小類的品種。這樣風險會很大。你去市場看看,有幾個攤位是賣黑豬的?可能有人說,這樣的豬就不是在市場上賣的?那 你先看看是否認識餐館什麼的,願意買黑豬肉。關鍵是什麼價格。
黑豬的料比比外三肯定會高些,但是本地豬也有本地的優勢。黑豬不是不能養,而是不適合創業去養。
-
7 # 農業工作春復來兮
太湖豬是地方良種豬,近些年在國內的地方良種豬中名氣最大,因而在同類型脂用型生豬品種中佔有市場的相對份額也較大。
純種太湖豬是黑豬,背凹陷、腹下垂,最顯著的特徵是長著一對下垂的大耳,除與地方其它良種具有耐粗飼和適應性強的相同優點外,母豬的產仔效能強是最大的優勢,這也是它名氣大的根本原因。太湖豬冠以太湖的美名,自然出自太湖周邊,源於中東部地區,基本能適應各地氣候條件,常見的適合其它豬吃的農副產物都能利用,所以非常好養,簡單說就是有啥吃啥。
-
8 # 老周說三農
太湖豬好養,太湖豬是國內優良品種豬。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中,透過精心的飼養和選擇,使本地豬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滿足當地生產的需要,形成各有特色的地方豬種。太湖豬最大的優點是早熟、肉質好,繁殖率很高,產仔數多,平均窩產仔14頭以上,曾經報道一胎產仔44頭,肌肉脂肪多,但是太湖豬生長速度慢,屠宰率65—70%,瘦肉率低。
太湖豬好養,耐粗飼,由於生長育肥期長,肉質好,市場銷售價格一般是雜交豬的一倍以上,而且產品供不應求,是現在人們追求的優質肉產品。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豬肉大部分是三元雜交豬,生長速度快,一般育肥期5個月左右,瘦肉率高,但是瘦肉裡面沒有脂肪,而且還有一股腥臭味,瘦肉比較柴,香味差本地豬。純本地豬由於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展廣泛的雜交改良,豬的生長速度和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但是肉味就差了。
本地豬育肥需要10個月左右,而且養殖數量少,黑豬品種太湖豬是消費者夢寐以求的肉產品,未來市場的價格不會低於雜交豬肉,可能是雜交豬的1—2倍價格,而且不容易購買到,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現在的黑豬品種太湖豬太稀少了。
回覆列表
太湖豬
太湖豬品種有哪些特點?太湖豬是我國著名的優良豬種,屬於江海型豬種,產於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帶,屬華北,華中過渡型豬種。其主要特點是特別耐粗飼,繁殖率高。太湖豬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最強,產仔數量最多的豬種,享有“國寶”之譽,蘇州地區是太湖豬的重點產區。其次太湖豬育肥效果很顯著,一般情況下半年多可以長到300-400斤。且其瘦肉含量也極其豐富,銷售渠道很好。太湖豬繁殖效能越到後面越好,一般三胎以後可達產崽17頭以上。加上本身優越的抗病菌體能力,生病次數少,在醫耗這塊很低,是大家養殖的優質目標之一。那麼太湖豬價格多少錢?太湖豬種豬價格?
太湖豬體型外貌
體型中等,各類群間有差異,以梅山豬較大,骨胳較粗壯;米豬的骨胳較細緻;二花臉豬、楓涇豬、橫涇豬和嘉興黑豬則介於二者之間;沙烏頭豬因含少量灶豬血統,體質較緊湊。
頭大額寬、額部皺褶多、深,耳特大,軟而下垂,耳尖齊或超過嘴角,形似大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毛稀疏,毛叢密,毛叢間距離大,腹部面板多呈紫紅色,也有鼻吻白色或尾尖白色的,梅山豬的四肢末端為白色,俗稱“四白腳丹。乳頭數多為16~18枚,據對3025頭母豬統計,佔81.92%。
太湖豬品種分類
二花臉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01】
梅山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02】
楓涇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3】
嘉興黑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4】
橫涇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5】
米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6】
沙烏頭豬【品種登記號:X-01-01-034-7】
太湖豬品種特性
太湖豬特性之一是繁殖效能高。太湖豬高產效能蜚聲世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最強,產仔數量最多的優良品種之一,尤以二花臉、梅山豬最高。太湖豬性成熟早,公豬4-5月齡精子的品質即達成年豬水平。母豬兩月齡即出現發情。據報道75日齡母豬即可受胎產下正常仔豬。太湖豬護仔性強,泌乳力高,起臥謹慎,能減少仔豬被壓。仔豬哺育率及育成率較高。
特性之二是雜交優勢強。太湖豬遺傳效能較穩定,與瘦肉型豬種結合雜交優勢強。最宜作雜交母體。目前太湖豬常用作長太母本(長白公豬與太湖母豬雜交的第一代母豬)開展三元雜交。實踐證明,在雜交過程中,杜長太或約長太等三元雜交組合型別保持了親本產仔數多、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由於太湖豬具有高繁殖力,世界許多國家都引入太湖豬與其本國豬種進行雜交,以提高其本國豬種的繁殖力。
特性之三是肉質鮮美獨特。太湖豬早熟易肥,胴體瘦肉率38.8%~45%,肌肉pH值為6.55,肉色評分接近3分。肌蛋白含量23%左右,氨基酸含量中天門冬氨酸、穀氨酸、絲氨酸、蛋氨酸及蘇氨酸比其它品種高,肌間脂肪含量為1.37%左右,肌肉大理石紋評分3分。
太湖豬價格多少錢?太湖豬種豬價格?
20斤-25斤左右純種太湖母豬價格:550-880元一頭。
40-50斤左右原種太湖豬價格:700-1050元一頭。
80-100斤左右能夠配種太湖母豬價格:1050-1500元一頭。
30-40斤長太母豬價格:550-750元一頭
50-70斤太湖二代母豬價格750-1050元一頭
100斤左右二代太湖母豬價格1200-1300元一頭。
一隻太湖豬一年的利潤是多少?
目前養殖一頭太湖豬豬苗約需要200元/頭,純種的在250-300元之間。其他成本按100頭來算的話,一年場地費約2萬左右,飼料費按養到300斤越需要1000元,100需要10萬元,其他費用在2萬左右,人工費2人合計8萬/年,總計需要28萬。收入的方面,出籠價在15元/斤。總利潤在15*300*100=450000元,純利潤在45-28=17萬元。
太湖豬養殖現狀
太湖流域是我國農業生產發展較早的地區之一。據1980年對浙江桐鄉縣羅家角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7040上45年)及嘉興市馬家濱新石器時代遺址所發掘的大量豬遺骸的研究,證明當時已開始飼養家豬。
太湖豬各類群間的數量也隨著歷史的進展而在不斷變化。例如,目前在江蘇,典型的大花臉豬已屬少見,原是二花臉豬親本之一的米豬也由於摻入了沙豬的血液而稱為“米夾沙”。成為太湖豬中的一個類群。二花臉、楓涇、梅山、嘉興黑豬等類群已成為目前太湖豬中的主要類群。
1979年7月,在上海成立了太湖豬育種委員會。並於1980年11月,開始建立良種登記制度和制訂了飼養標準,使太湖豬的選育工作前進了一步。
為了加強太湖豬的選育工作,上海市於1958年在松江縣、1962年在嘉定縣、1973年在金山縣分別建立了國營種豬場。浙江省於1976年選定嘉興市雙橋農場、嘉善縣桑苗良種場和平湖縣農牧場為選育基地。江蘇省於1972年首先在吳江縣建立國營種豬場。之後,蘇州、鎮江地區各縣也陸續建場。目前,主要產區已基本建立了純種繁育與雜交利用相結合的繁育體系。同時,由於長江北岸的耕作制度有所改變,種植水稻的面積逐步擴大,太湖豬的分佈範圍也在逐漸向北推移。由於太湖豬繁殖力高,受到國外的普遍重視。1972年開始,先後向阿爾巴尼亞、法國、泰國、匈牙利等國家出口。
太湖豬養殖前景
養殖優點
從太湖豬本身的角度來看,它算產崽量最高的幾種豬類之一,數量可達15只以上,其次太湖豬育肥效果很顯著,一般情況下半年多可以長到300-400斤。且其瘦肉含量也極其豐富,銷售渠道很好。太湖豬繁殖效能越到後面越好,一般三胎以後可達產崽17頭以上。加上本身優越的抗病菌體能力,生病次數少,在醫耗這塊很低,是大家養殖的優質目標之一。
市場情況
太湖豬主產區集中在江蘇一帶,由於當地經濟作物較多,所以太湖豬產量需求存在不小的缺口。正常豬肉價格在20元/斤左右,而太湖豬售價卻高達30元/斤,還是有價無市的那種。一般豬肉價格而趨向於平穩,太湖豬其價格卻整體呈現走高趨勢,近三年售價約上升了5元/斤左右。按目前的市場需求,接下來幾年會趨於平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