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百分之一的長征

    日光溫室種植蔬菜提高光照對蔬菜的品質、產量以及病害的控制都有比較好的作用,因此提高日光溫室的光照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掛反光膜,主要在日光溫室後牆掛一張反光膜,寬度在1.5米左右,如果是西紅柿、辣椒等茄果類蔚縣,離地面高度達到50釐米以上,不要接地掛,可以將照進來的太Sunny反射到蔬菜上面,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如果是葉類蔬菜,可以接近地面懸掛。

    2、如果是茄果類蔬菜,也可以在行間鋪反光膜,使照射的太Sunny反射到植株,提高光合作用。

    3、在上通風口處和側面通風口處要選擇透光性好的防蟲網,切記不要用深色的防蟲網。

    4、選擇透光性好的、正規廠家的塑膠膜,一般可以提高透光率20%-30%。

    5、及時對塑膠膜上的塵土進行清掃,尤其是在塵土比較多的地方,要及時清理,不然會影響光照。現在也有一些強力吹風機,可以直接把塵土吹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是本人種植過程中的一些常用方法,供參考。

  • 2 # 三農業態

    改善溫室大棚光照五種措施技巧

    冬春季節,溫室大棚內光照條件直接影響大棚蔬菜的生長髮育、產量和品質。那麼,怎樣改善大棚的光照條件呢?

    1、改進大棚結構①建材。棚面用8號鍍鋅鐵絲繃緊,既節省建材,又可減少遮光,很有推廣價值。棚膜最好使用無滴膜;普通膜則以聚乙烯膜為好。另外,對建材和牆進行塗白處理,能增加反射光和延長使用年限;適當增加大棚高度,也能改善棚內光照條件。②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應根據大棚使用時間、生產目的和作物對光照條件的要求進行調節。以春秋兩季栽培為主的塑膠大棚,棚面角可小些(15°左右),棚面放平,使透射進來的光線距離相等,分佈均勻;冬季要求棚面角度大些(25°左右),棚面起拱,以利採光。③棚寬和後坡寬。冬季生產,棚寬6~6.5米、後坡水平距離0.8~1米,以利採光和保溫;春秋生產,棚寬8~9米,後坡水平距離0.5~0.7米或去掉後坡。

    3、保持棚膜清潔棚膜上的水滴、塵物等對棚內光照條件影響很大。據觀測,棚膜上附著一層水滴,可使透光率下降20~30%;新薄膜使用2天、10天、15天后,因沾染塵物可使棚內光照依次減弱14%、25%、28%。因此,對棚膜上的水滴和塵物要經常打掃和清洗;下雪後及時清除積雪,以增加透明度和進光量。另外,大棚外面覆蓋的草苫子等保暖材料,要在不明顯影響棚內溫度的前提下,適當早揭晚蓋,以確保採光面積,延長光照時間;大棚在日出後放風排溼半小時,可減少膜面水珠,因而也能增加透光率。

    4、人工補光深冬季節或在Sunny不足的塑膠大棚,人工補光尤為重要,具體要求和做法是:①補光強度。人工補光,要求光照強度要大,以L~3千勒克斯為宜;②光源。研究表明,作物對紅光和藍紫光吸收能力最強,所以燈源以燈源強度40瓦的日光燈三根合在一起,離苗45釐米高處照射,光強為3.0~3.5千勒克斯,100瓦的高壓汞燈離苗80釐米處,光強為0.8~1千勒克斯;③補光時間。冬季補光應在日出後進行,一般掌握每天2~3小時,棚內光強增大後停止;陰雨天氣可全天補光。

    5、推廣使用鍍鋁膜反光幕利用聚酯鍍鋁膜拼接成2米寬、3米長的反光幕,掛在塑膠大棚後立柱上端,下邊垂至地面。這樣,可使地面增光40~43%,棚溫提高3~4℃,地溫提高1.8~2.9℃;且對品質有所改善。另外,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也能增加植株間光照強度,使果菜類蔬菜著色良好,並能防止下部葉片早衰。

  • 3 # 川北凱哥

    春季和秋季太陽的高度角較大,進入溫室的光量多,而冬季 的太陽高度角小,進入溫室的光量小,溫室的光照條件差。溫室 內光照的分佈因季節的不同而不同,而且部位不同區域性的光差也 很大。在同一水平方向上,由前向後,光照強度逐漸減少,以溫 室的後牆內側光強最低。溫室垂直方向上的光照,以溫室的上層 最高,中層次之,下層最差。距離透明覆蓋物的距離越遠,光照 強度越弱。

  • 4 # 松古茶農

    (1)適時揭蓋草苫,延長見光時間。

    一般只要太陽顯露,就要拉開草苫。日落前後覆蓋草苫。要儘量延長黃瓜的見光時間,提高光能利用率。若遇陰雨雪天或寒冷天氣,也要適時拉揭和覆蓋草苫,一般可比晴天推遲半小時左右拉苫,絕不允許不拉揭草苫。

    可能有人擔心,天氣寒冷時,拉苫後,會引起室內溫度下降。實踐證明,只要出太陽,拉開草苫後,室內就會因為採光而提高溫度,就是陰天,只要不是拉揭草苫過早,室內也會因為吸收大量的散射光而增溫。即便拉苫後有短時間的降溫,也比不拉苫,或拉苫太晚好得多。因為黃瓜的葉片只要見光,即便在2~5℃的低溫條件下,也能進行光合作用,只是效能低些,生產的有機營養少些。如果不拉草苫,黃瓜植株處在黑暗環境中,只能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機營養。黑暗環境時間持續越長,消耗的有機營養物質就越多,對黃瓜的生長髮育越不利。如此長期操作,只能是低產、劣質、低效益,甚至引起瓜秧死亡。

    揭苫之後,要及時擦膜,清除薄膜上的灰塵、草屑,保持採光薄膜的透明度,有較好的透光性,保障室內良好的光照條件。

    (2)張掛反光膜。

    溫室後部光照弱,應在溫室後牆與後坡面的內側張掛反光膜,改善後部的光照條件,提高光合效率。實踐證明,溫室張掛反光膜後,其後部光照強度可增強20%以上,使後部的作物增產10%以上。

    (3)實行南北行向、寬窄行栽種。

    冬季太陽高度角低,植株之間,相互遮陽重,如實行東西行向栽植,則南行遮陽北行,一行遮一行,光照條件嚴重惡化。南北行向栽植,行與行之間,見光均勻,寬行又能明顯改善黃瓜各單株之間的光照條件,增強光合強度,並利於太Sunny直射行間地面,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根系活性,達到促根壯秧,促進地上部分生長的效果。

    實踐說明,有效地提高土溫,促進作物的根系發育,是越冬栽培能否取得成功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技術措施。

    (4)調整種植結構與密度。

    ①嚴格控制瓜秧的高度,保持南低北高,佈局均勻的群體結構。室內群體總體高度應限制在溫室高度的3/5以內,最好把植株高度控制在1.5~1.7米之間,以免架面高,光照條件惡化,降低光合效能。

    ②適當降低溫室北部的栽種密度,由南向北,每行的栽種密度應逐漸降低。栽種黃瓜,南部株距20釐米左右,中部株距25釐米左右,中北部株距28釐米左右,最北邊的2~3株,株距可擴大之30釐米左右,盡力做到群體的單株之間光照均勻。

    (5)提高蔬菜植株自身的光合效能。

    ①選用耐弱光、或較耐弱光、光合效能高的品種。

    ②用天達2116、康凱、蕓薹素內酯、光合微肥等噴灑植株,提高黃瓜葉片的光合效能。

    (6)人工補光。

    溫室栽培時,如果日照時間太短,應進行人工補光。可在種植帶南北跨度的1/2~1/3處,每相間3~4米,距地面2米左右,垂吊1個40~60瓦的節能燈或白熾燈。蓋苫後照至22時前後即可。

  • 5 # 農民徐大胖

    一是大棚內佈局要合理。在大棚內種植不同種類的蔬菜時,應遵循北高南低的原則,使植株高矮錯落有序,儘量減少互相遮擋現象。同一種蔬菜移栽,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長整齊,減少株間遮光。同時以南北向做畦定植為好,使之儘量多的接受Sunny。同時搞好植株整理,及時整枝、打杈、綁蔓、打老葉等,利於棚內通風透光。

      二是選用無滴薄膜。無滴薄膜在生產的配方中加入了幾種表現活性劑,使水分子與薄膜間的親和力大大減弱,水滴沿薄膜面流入地面而無水滴產生。選用無滴薄膜扣棚,可增加棚內的光照強度,提高棚溫。

      三是保持棚膜潔淨。棚膜上的塵土等雜物,會使透光率下降30%左右。因此,要經常清掃,沖洗棚面的塵埃、汙物,以增加棚膜的透明度。

      四是合理揭蓋草簾。在做好保溫工作的前提下,適當提早揭去保溫用的草簾和延遲蓋簾,可延長光照時間,增加採光量。一般太陽出來後0.5~1小時揭簾,太陽落山前半小時再蓋簾。特別是在時雨時停的陰雨天裡,也要適當揭簾,以充分利用太陽的散射光。

    五是設定反光幕。將寬2米、長3米的鍍鋁膜反光幕,掛在大棚內北側使之垂直地面,可使地面增光40%左右,棚溫提高3℃~4℃。此外,在地面鋪設銀灰色地膜也能增加植株間的光照強度。

  • 6 # 起點農業

    日光溫室本身是有北方特有的溫室型別,它的使用時間主要是在冬季進行反季節蔬菜種植。由於北方的冬季的氣候是白天日照時間短,而蔬菜生長又需要充足的Sunny與照射的時間。在冬季的溫室種植過程想要滿足個要求,也只能做日光溫室的建設方位、覆蓋材料以及其提供相應的輔助種植設施。

    日光溫室的建設方位選擇

    建日光溫室與北方民房的建築上在採光這一點上基本相似,為了更好的採光效果,他們的朝向基本都是以坐北朝南的形式,民房的建築更趨向的正北正南,而日光溫室在實際的設計與建設中並沒有遵循正南正北,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偏差,這個是人為的因素。目的只是叫更多的Sunny照射到溫室內的時間增加,不僅有利於溫室的溫度提高還更有用作物的光合作用。

    ▲ 日光溫室照射角度

    ①方位該如何選擇

    在這裡以華北地區的日光溫室為例,基本都是出於北緯40度,在這裡主要靠的因素是冬至日的太陽的照射角度在23.5度,為增加溫室內的光照角度,日光溫室後屋面的角度為20度,因為日光溫室後屋面是不透光的,在設定這個角度就是為了增加光照進入到溫室內面積更大、時間更長。說的簡單點就是光照可以照射到整個日光溫室的後牆上。這個也是有相應的計算公式,對於溫室行業的人員來講,現在基本都不計算,都是按照以往的經驗進行設計、建設,與實際的使用並不影響。

    ▲ 光照入溫室內的情況

    ②偏向的角度多少合適

    這個角度可能各位網友有點暈,尤其是沒有經過日光溫室的建設的。在實際的建設中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只要在現場看一眼基本都可以明白的。我用文字來描述,肯定是有一定的不足,說的通俗易懂點,就是前屋面的偏向角度,一般都是西側,這樣可以延長光照進入大棚的時間。網友該問為什麼不是偏東,因為太陽從邊升起,冬季的早上天氣還是比較冷的,並不是太陽昇起後立即就開啟保溫被的,而需要溫度相對提高後才會把保溫升起。而前屋面的朝向偏向也剛好與太陽昇起後的角度相適應,光照是時間就會明顯加長。

    ▲ 高透光PO膜

    日光溫室覆蓋材料如何選擇

    在提高光照是因素中,對於溫室建設的角度在上述的文字中已經完成了介紹,對於溫室最大的採光時間進行了確定,而接下來就是覆蓋材料--塑膠薄膜了。在整個溫室大棚行業中塑膠薄膜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選擇的機會也不少,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透光率。溫室覆蓋材料中主要可以選用的為PE膜、EV膜和PO膜,這些不同的薄膜有不同的透光率,而其中PO膜的透光率最好,可以達到93%以上,而它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在不考慮價格因素的情況,基本就是PO膜。在根據我以外的施工經驗中,95%以上的日光溫室建設都是選用8絲或10絲的PO膜,基本可以使用2-3年。

    其他輔助光合作用是設施

    在這一點上也是就是增加相應是裝置,用來彌補Sunny補充的情況。作物是生長是品質與光照的時間有莫大的關係,其中就是光合作用。對於這個有不同的裝置可以用,一種是自然方式改變光照是角度,另一種就是直接模擬光照的設施,也就是補光燈。

    ▲ 日光溫室安裝反光膜

    ①在日光溫室安裝反射膜

    由於在日光溫室種植作物的密度關係,並不是每個角度的作物的葉和莖都可以享受到光合作用。尤其是接近日光溫室後牆的作物,他們會因為前面做的遮擋,光合作用效果非常低。而在日光溫室的後牆山安裝簡單的反射膜裝置,就可以有效的環境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低的問題。而這個反射膜安裝、費用也比較低,一般在幾百以內就可以解決,在施工的過程並不需要專業的人員,基本2個人配合就可以完工的。

    ▲ 日光溫室補光燈

    ②植物補光燈

    現如今對於溫室種植過程中對於補光燈的使用已經非常的普及,尤其是北方的冬季的反季節種植。在北方冬季出現陰天、雪天的時間也非常常見,直接就會導致作物光合作不充分,導致作物口感品質下降,作物的產量也受到影響。現在的很多日光溫室也安裝的植物補光燈,用來彌補白天Sunny照射的時間不足的,一般要保證作物不低於6小時的有效光照,才能徹底滿足植物需要的光照實際,光合作用也就相對比較徹底,作物的品質和產品才能提高。

    總結:在日光溫室種植過程中提高光照方法來講,一定是要在建設日光溫室前的設計開始的,根據不同的建設地區,有不同的設計角度,這也是日光溫室能有良好光照時間的最佳設計,不然只能採取人工補光的方式進行彌補日光照射的不足。其中日光溫室的設計、建設並沒特別高的技術含量,只要複合當地的維度與大棚建設的角度,正常的光照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 7 # 優尼科陽光板耐力板

    在日光溫室的蔬菜種植過程中,加強環境條件綜合調控是保證蔬菜作物正常生長髮育、充分發揮設施效益的必要手段,包括溫度、光照、溼度等的控制。其中比較關鍵的就是光照條件。因為日光溫室主要依靠吸收太陽輻射能來維持熱量平衡,光照是其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那麼,應該怎樣提高日光溫室的光照呢?下面就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

    日光溫室的光照特點

    日光溫室蔬菜栽培多在冬春季進行,冬季早春室外光照弱,時間短。室內光照分佈為南強北弱;由於山牆早晚遮蔭,東西山牆兩側光照弱且光照時間短於中部;垂直方向上光照度自上而下依次遞減;由於日光溫室結構不合理,室內的光照不足;冬季和早春為了保溫,草苫遲揭早蓋使室內光照時間縮短;覆蓋材料上的塵土、露水等不能及時清除而影響透光率。

    日光溫室的光照調節改善日光溫室的結構,提高採光保溫效能

    日光溫室應在背風向陽,周圍特別是南、東、西方向無高大建築物遮蔭的地方,並根據所處的地理緯度,採用合理的方位、朝向,適當增加高度及跨度,減少室內立柱或採用無立柱日光溫室,以減少室內的遮蔭面積。理論和實踐證明,增大日光溫室前坡面角度,可顯著提高透光率。

    選用優質覆蓋材料,提高透光率

    日光溫室的透光覆蓋物的質地直接影響其內的光照強度和光質,所以必須選用合適的材料。普通薄膜極易結露,既影響透光率,又使室內溼度增大,誘發各種病害。而Sunny板具有防霧滴功能,大大提高透光率,病害發生少。因此必須選用抗紫外線、耐老化、透光率高、防霧滴效期長的優質Sunny板。

    加張掛反光幕

    在低溫弱光季節栽培番茄、西瓜等對光強要求較高的作物時,可使用反光膜(幕),增加室內光照。反光膜(幕)有很強的反光的效果,改善作物群體內光照條件,增加光合產物。一般在日光溫室北牆內側掛反光膜(幕),並注意調整好反光膜(幕)的角度,使反射光正好照射在作物上,以加強光能利用。此外,在日光溫室北牆或山牆內側塗白,也能增強室內光照。

    遮陽

    當棚溫超過蔬菜生長適溫範圍,而通風仍不能降溫時,為了防止強光、高溫對菜葉灼傷及高溫障礙,改善室內作業環境,可採用遮陽技術。遮陽網和防蟲網是較新型的遮陽覆蓋材料,兩者在設施蔬菜栽培上正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在夏季採用遮陽網覆蓋栽培番茄,可降低光照度和溫度,保持土壤溼潤,有利於出苗。

    補光

    若遇連續陰雨天氣,可採用熒光燈、白熾燈或點燃沼氣燈補光,以改善日光溫室植物生長的光環境,有條件的地方也可採用鈉燈、金屬鹵化燈。人工補光可給蔬菜作物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光照條件,使作物生長健壯、根系發達、莖杆粗壯, 且能提高抗病能力。但投資和執行費用均高,必須在有利可圖的條件決定是否採取該項措施。

    田間管理

    同一種蔬菜移栽,力求苗子大小一致,使植株生長整齊,減少株間遮光。同時以南北做畦定植為好,使之儘量多采光。種植蔓生作物應採用吊蔓栽培方式,吊繩選用塑膠繩,以減少遮陽面積。吊蔓時要做到使整個棚室內的植株生長點分佈在一個南低北高的傾斜面上,使植株高矮錯落有序,儘量減少相互遮擋現象。合理安排作物種類和種植形式。在強光區種植喜光蔬菜,弱光區種植耐陰蔬菜。搞好植株整理及時進行整枝、打杈、打老葉等田間管理工作,有利於改善室內通風透光條件,從而提高採光量。

    正確掌握草苫的揭蓋時間

    日光溫室進行多層覆蓋時,應做到早揭晚蓋,儘量延長作物的光照時間。原則上以揭開草苫後室內溫度短時間下降1℃左右,隨後溫度即回升比較適時。如遇雨雪天氣,儘可能在中午時分揭開草苫見光,只要室內溫度不下降,可儘量延長見光時間。在大風天氣,揭開下部草苫並固定好,使溫室下部見光。遇到連陰天后驟晴的情況,則要採取“回苫"‘措施,讓植株逐步適應強光照。

    應當看到,由於設施限制,在許多情況下,室內光照不能滿足棚菜生長的最佳要求。所以,必須科學設計採光面,合理調節光照,最大限度地減少光的反射和延長光照時間,才能獲得增產穩產的效果。

  • 8 # 藍美股份

    一是在儘可能保持作物生長所需溫度的前提下,早揭晚蓋草簾、保溫被等覆蓋物,延長接受光照時間;二是在溫室後牆前方張掛反光幕,增加反射光;三是有條件的話,安裝植物生長燈,進行人工補光。

  • 9 # 鄉村一叟

    日光溫室種植蔬菜提高光照的方法有哪些?

    一、設計建造溫室時要科學合理:長度50到100m,寬度6~7m,脊高2.7~3m,後牆及東、西山牆的厚度要超出當地動土層30公分以上,前後排溫室的距離在前排脊高的2.5倍以上。因作物上午的光合作用強度比午後高一些,因此溫室的方位應正南稍偏東(但不能超過5度)。後坡仰角和前坡角度,要以冬至太陽入射角度為準進行設計,使光照的入射率增加,減少反光率。

    二、合理調配各種蔬菜,做到各種蔬菜搭配合理,株高錯落有序,儘量減少遮檔現象。適當增加行距,縮短株距,行間覆蓋地膜。

    三、使用蔬菜專用無滴防老化膜,經常打掃擦洗棚膜。透過經常打掃和擦洗棚膜。把棚室外壁的灰塵和汙物及積雪及時清除掉,以利增加光照,同時,還要注意及時揭開棚膜外面的保溫覆蓋物,以便使釆光面積和釆光時間都達到最大限度。

    四、補光:利用專用蔬菜補光燈和可以利用的電燈或沼氣燈,在Sunny不足的溫室內,每天進行4~5小時的燈光照射,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注意陰天或晚上放簾後必須在15度以上,補光才起作用)。此外,還可以在大棚北牆和東西山牆懸掛反光幕,或安裝金屬反光片。

  • 10 # 林成一

    (1)建設一個外有保溫保護層、內有完整的防寒溝、磚包複合孔穴牆體、內撐外壓、結構合理、透光率高、增溫快、保溫效能良好的溫室設施。 (2)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護能力。使作物自身能夠具有較強的抗寒、抗凍等抗逆效能。方法有: 第一,選用耐低溫、抗逆能力強的品種。 第二,種子催芽時進行低溫鍛鍊,提高幼苗對低溫的適應能力。第三,用“天達-2116”灌根、塗莖、噴灑植株,提高作物自身的抗冷凍、耐低溫的能力。 (3)起高壟畦栽培,冬季土壤溫度低,需Sunny輻射土壤表面,和室內熱空氣透過土壤表面傳導加熱來提高土壤溫度。土壤表面積大小,是影響土溫高低的主要因素。高壟畦栽培,可顯著增大土壤表面積,土壤吸收熱量多,增溫快,土溫高,熱土層厚,蓄積熱量多。 (4)全面積覆蓋地膜,能顯著地提高土壤的溫度和保水能力。(5)嚴密封閉,消除孔隙散熱。 (6)點火加溫,溫室內栽培作物,如果遇到強寒流襲擊,室內夜間溫度低於6℃時,則需進行室內點火加溫,最好的加溫方法是在設施內點燃沼氣,每60米3-100米3設一個沼氣爐,通入沼氣,並點燃使設施增溫。 用沼氣加溫不但能夠提高設施內的溫度,而且還可以增加設施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的濃度,能大幅度地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與產量。 如果沒有沼氣裝置,可在傍晚採用爐火加溫。用舊鐵桶,打掉桶底,配上爐條,在桶內燃燒乾木柴。注意!用爐火加溫,其煙氣當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為避免有害氣體超量,危害作物,及高溫烘烤植株,操作時,須人工挑著爐子,在溫室的操作道上走動燃燒,燃燒的時間不可超過30分鐘,而且必須明火、足氧、充分燃燒,以防止有害氣體超量,危害作物。 溫室內適量,適時燃燒乾木柴,不但能隨即提高室內溫度2-3℃,而且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具有溫室效用,能減緩室內溫度的下降,可使清晨時室內的最低溫度提高2-3℃,翌日白天作物見光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有利於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利於產量、品質的提高。 (7)盡力提高白天室內溫度,進入嚴冬季節以後,只要室內溫度不高於作物適宜溫度的上限3℃,白天就要嚴禁通風,使溫度維持並穩定在較高的範圍 內,用高氣溫提高土壤溫度,以高土壤溫度穩定夜間室內溫度,預防低溫危害。 (8)在溫室的牆體外面增設保溫層,方法如下:用普通農膜,或用溫室換下的舊薄膜,經裁截加工成膜寬3米左右、膜長=溫室長度+山牆長度的長幅。後將薄膜兩端用

  • 11 # 運動莊河8H7

    一是儘可能保持作物生長所需溫度的前提下,早揭晚蓋草簾,保溫被等覆蓋物,延長接受光照時間,

    二是在溫室後牆前方張掛反光幕,增強反射光,

    三是有條件的話,安裝植物生長燈,進行人工補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西歐哪一個系列好看?